材料力学 考试题集 含答案_第1页
材料力学 考试题集 含答案_第2页
材料力学 考试题集 含答案_第3页
材料力学 考试题集 含答案_第4页
材料力学 考试题集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材料力学考试题集含答案《材料力学》考试题集

一、单选题

1.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2.向来拉杆如图所示,在P力作用下。

(A)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B)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

(C)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D)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

3.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

(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

4.在下列杆件中,图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A)

P

(C)(D)

5.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歪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歪截面上的剪应力

(C)歪截面上的正应力(D)歪截面上的应力

6.解除外力后,消逝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A)分不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

(C)分不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

7.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A)强度和刚度分不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不是原来的4倍、2倍

(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

8.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

P

(A)ab(B)cb(C)lb(D)lc

9.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τ/2(B)τ(C)2τ(D)0

10.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

的。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别同

(C)绝对值别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别等,正负号别同

11.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

(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

12.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A)剪力相同,弯矩别同(B)剪力别同,弯矩相同

(C)剪力和弯矩均相同(D)剪力和弯矩均别同

13.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对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是错误的。

(A)若有弯矩M,则必有正应力σ(B)若有正应力σ,则必有弯矩M

(C)若有弯矩M,则必有剪应力τ(D)若有剪力G,则必有剪应力τ

14.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1倍,则其强度将提高到原来的倍。

(A)2(B)4(C)8(D)16

15.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曲率在最大处一定最大。

(A)挠度(B)转角(C)剪力(D)弯矩

16.均匀性假设以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应力(B)应变(C)位移(D)力学性质

17.用截面法只能确定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A)等直(B)弹性(C)静定(D)基本变形

18.在下列讲法中是错误的。

(A)位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

(B)质点的位移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

(C)质点只能发生线位移,别存在角位移

(D)—个线(面)元素也许并且发生线位移和角位移

19.图示杆沿其轴线作用着三个集中力.其中m—m截面上的轴力为。

(A)N=-5P(B)N=-2P(C)N=-7P(D)N=-P

20.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不是横截面、45o歪截面(B)基本上横截面

(C)分不是45o歪截面,横截面(D)基本上45o歪截面

21.某材料从开始受力到最后断开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该材料的变形过程无。

(A)弹性时期和屈服时期(B)强化时期和颈缩时期

(C)屈服时期和强化时期(D)屈服时期和颈缩时期

22.图示杆件受到大小相等的四个方向力的作用。其中段的变形为零。

(A)AB(B)AC(C)AD(D)BC

23.在连接件剪切强度的有用计算中,剪切许用应力是由得到的。

(A)精确计算(B)拉伸试验(C)剪切试验(D)扭转试验

24.剪切虎克定律的表达式是。

(A)τ=Eγ(B)τ=Εg(C)τ=Gγ(D)τ=G/A

25.在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中,的值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A)静矩和惯性矩(B)极惯性矩和惯性矩

(C)惯性矩和惯性积(D)静矩和惯性积

26.图示梁(c为中间铰)是。

(A)静定梁(B)外伸梁(C)悬臂梁(D)简支梁

27.图示两悬臂梁和简支梁的长度相等,则它们的。

(A)Q图相同,M图别同(B)Q图别同,M图相同

(C)Q、M图都相同(D)Q、M图都别同

28.在下列四种事情中,称为纯弯曲。

(A)载荷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B)载荷仅有集中力偶,无集中力和分布载荷

(C)梁只发生弯曲,别发生扭转和拉压变形

(D)梁的各个截面上均无剪力,且弯矩为常量

29.下列四种截面梁,材料和假截面面积相等.从强度观点思考,图所示截面梁在铅直面内所可以承担的最大弯矩最大。

30.在下面这些对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讲法中,是正确的。

(A)弯矩为正的截面转角为正(B)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最大

(C)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D)弯矩为零的截面曲率必为零

31.各向同性假设以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32.用截面法确定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33.图示受扭圆轴上,点AB段。

(A)有变形,无位移(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变形,又有位移(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34.一等直杆的横截面形状为任意三角形,当轴力作用线经过该三角形的

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A)垂心(B)重心(C)内切圆心(D)外切圆心

35.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450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

力。

(A)分不为σ/2和σ(B)均为σ

(C)分不为σ和σ/2(D)均为σ/2

36.对于铸铁力学性能有以下两个结论:①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②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其中。

(A)①正确,②别正确(B)②正确,①别正确

(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别正确

37.直杆的两端固定,如图所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杆。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轴向应变别为零

(B)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别为零

(C)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别为零,轴向应变为零

(D)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

38.在以下四个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中,是正确的纯剪切状态。

39.依照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能够以为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

(A)形状尺寸别变,直径仍为直线(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别变,直径别保持直线(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别保持直线

40.若截面图形有对称轴,则该图形对其对称铀的。

(A)静矩为零,惯性矩别为零(B)静矩别为零,惯性矩为零

(C)静矩和惯性矩均为零(D)静矩和惯性矩均别为零

41.图示四种事情中,截面上弯矩值为正,剪力Q为负的是。

42.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

(A)Q图有突变,M图光滑延续(B)Q图有突变,M图延续但别光滑(C)M图有突变,Q图光滑延续(D)M图有凸变,Q凸有折角

43.梁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

(A)惟独正应力,无剪应力(B)惟独剪应力,无正应力

(C)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应力(D)既无正应力,也无剪应力

44.梁的挠度是。

(A)挠曲面上任一点沿梁轴垂直方向的线位移

(B)横截面形心沿梁轴垂直方向的线位移

(C)横截面形心沿梁轴方向的线位移

(D)横截面形心的位移

45.应用叠加原理求位移对应满脚的条件是。

(A)线弹性小变形(B)静定结构或构件

(C)平面弯曲变形(D)等截面直梁

46.依照小变形条件,能够以为。

(A)构件别变形(B)构件别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47.在下列对于内力与应力的讨论中,讲法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B)内力是应力的矢量和

(C)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D)应力是内力的分布集度

48.在轴向拉压杆和受扭圆轴的横截面上分不产生。

(A)线位移、线位移(B)角位移、角位移

(C)线位移、角位移(D)角位移、线位移

49.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σ=N/A的要紧应用条件是。

(A)应力在比例极限以内(B)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重合于轴线

(C)轴力沿杆轴为常数(D)杆件必须为实心截面直杆

50.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剪应力别为零(B)正应力别为零,剪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别为零(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51.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在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A)外力一定最大,且面积—定最小(B)外力别一定最大,但面积一定最小

(C)轴力别一定最大,但面积一定最小(D)轴力与面积之比一定最大

52.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不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平行(D)垂直

53.剪应力互等定理是由单元体的导出的。

(A)静力平衡关系(B)几何关系(C)物理关系(D)强度条件

54.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

(A)2τ(B)4τ(C)8τ(D)16τ

55.下图所示圆截面,当其圆心沿z轴向右挪移时,惯性矩。

(A)Iy别变,I

Z增大(B)Iy别变,I

Z

减小

(C)Iy增大.I

Z别变(D)I

Y

减小,I

Z

别变

56.选取别同的坐标系时,弯曲内力的符号事情是。

(A)弯矩别同,剪力相同(B)弯矩相同,剪力别同

(C)弯矩和剪力均相同(D)弯矩和剪力都别同

57.梁在某截面处,若剪力=0,则该截面处弯矩—定为。

(A)极值(B)零值〔C〕最大值(D)最小值

58.悬臂粱受力如图所示,其中。

(A)AB段是纯弯曲,BC段是剪切弯曲(B)AB段是剪切弯曲,BC段是纯弯曲

(C)全梁均是纯弯曲(D)全梁均为剪切弯曲

59.在下列对于梁转角的讲法中,是错误的。

(A)转角是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位移

(B)转角是变形前后同一横截面间的夹角

(C)转角是挠曲线之切线与横坐标轴间的夹角

(D)转角是横截面绕梁轴线转过的角度

60.在下列对于单元体的讲法中,是正确的。

(A)单元体的形状必须是正六面体

(B)单元体的各个面必须包含—对横截面

(C)单元体的各个面中必须有—对平行面

(D)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为无穷小

61.外力包括。

(A)集中载荷和分布载荷(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D)载荷和支反力

62.在一截面上的任意点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夹角。

(A)90o(B)45o(C)0o(D)为任意角

63.杆件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通常。

(A)只发生线位移(B)只发生角位移

(C)发生线位移和角位移(D)别发生位移

64.图示阶梯形杆受三个集中力P作用.设AB、BC、CD段的横截面面积为A、2A、3A,则三段杆的横截面上。

(A)内力别相同,应力相同(B)内力相同,应力别相同

(C)内力和应力均相同(D)内力和应力均别相同

65.关于低碳钢,当单向拉伸应力别大于时,虎克定律σ=εE成立。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

(C)屈服极限(D)强度极限

66.由变形公式EA

?可知lA

=

l/

pl

E?

=/弹性模量。

Pl

(A)与应力的量纲相等(B)与载荷成正比

(C)与杆长成正比(D)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67.连接件剪应力的有用计就是以假设为基础的。

(A)剪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B)剪应力别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

(C)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D)剪切面面积大于挤压面面积

68.剪应力互等定理的运用条件是。

(A)纯剪切应力状态(B)平衡力状态

(C)线弹性范围(D)各向同性材料

69.在下列对于平面图形的结论中,是错误的。

(A)图形的对称轴必然经过形心(B)图形两个对称轴的交点必为形心

(C)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D)使静矩为零的轴必为对称轴

70.在弯曲和扭转变形中,外力矩的矢量方向分不与杆轴线。

(A)垂直、平行(B)垂直(C)平行、垂直(D)平行

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