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_第1页
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_第2页
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_第3页
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_第4页
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模块2第1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北师大版)by李跃文第一页,共101页。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资格考试之综合素质第二页,共101页。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职业理念13%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模块2:教育法律法规13%模块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3%文化素养13%基本能力48%单选、材料、写作合计100%单选:47%非选择:53%第三页,共101页。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35道2.材料分析题:2道3.写作题:1道第四页,共101页。教育法律法规考试内容与要求1.法律基础2.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第五页,共101页。3.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4.幼儿保护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第六页,共101页。命题趋势分析从历年考题来看,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一般只有单项选择题,分值一般略大于考试大纲规定的10%。应能够结合相应的案例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理解。其中,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石,因此,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这对于保护教师本身和幼儿的权利是有利的。重点掌握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容,尤其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及幼儿的保护。在考试中,应能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分析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第七页,共101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及其对师生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是复习的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第八页,共101页。主要内容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简介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四、幼儿的权利和保护第九页,共101页。第一章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第十页,共101页。一、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一)教育法律、法规第十一页,共101页。1.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P38

教育法律(狭义)是国家立法机构根据宪法指定的、规范教育活动的文件。第十二页,共101页。教育法规(广义)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法规是根据宪法所区分的,由国务院和地方权力机关制定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教育法规,同时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纳入教育法规的范畴。1.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P38第十三页,共101页。2.教育法规的类型

(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本法(或称基本法)通常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普通法(或称单行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在我国教育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基本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为普通法、单行法。第十四页,共101页。(3)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

程序法,就是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在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通常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第十五页,共101页。(4)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一般法指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殊法指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如《××省职业教育条例》。第十六页,共101页。

3.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纵6横8两个维度纵向6个层次第一层: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第二层:教育基本法。第三层:教育单行法。第四层:教育行政法令。第五层:地方性的教育法规。第六层:教育规章。第十七页,共101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法规的最高层次,其他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违背。第十八页,共101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基本法规,它对教育的地位,教育方针,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学校的法律地位,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法律责任等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了基本规范。第十九页,共101页。

(3)教育单行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第二十页,共101页。

(4)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第二十一页,共101页。

(5)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地方性教育法规只在该行政区域内有效,其名称通常有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如《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第二十二页,共101页。

(6)教育规章教育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有的称为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地方政府教育规章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第二十三页,共101页。

横向结构(1)教育基本法。它奠定了我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是决定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法,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基础教育法。它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领域的教育法律的总称。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即为基础教育法的一个组成部分。(3)高等教育法。它是以高等教育为调整对象,涵盖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学历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第二十四页,共101页。

(4)职业教育法。它是以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总称,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它以各类在职人员和职后人员的教育为调整对象,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从内容上应是横向结构不可缺少的方面,但是否单独立法正在进行论证。(6)学位法。它主要就学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位的等级、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等作出规定,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第二十五页,共101页。

(7)教师法。它是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人员的地位、权利、义务、职称、考评、进修、培养等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它是以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使用、核算及教育基建和教学设备等办学物质条件保障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从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需要制定该法律。第二十六页,共101页。1.教育政策的概念与特点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策略、方针和行动准则。P392.教育政策的特点(1)指向明确(2)相对稳定(3)影响广泛(4)体现统治阶级意志(5)不具强制性(二)教育政策第二十七页,共101页。(二)教育政策根据制定政策的主体分类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3.教育政策的类型第二十八页,共101页。根据政策的内容与层次分类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3.教育政策的类型(二)教育政策第二十九页,共101页。根据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全局性政策区域性政策3.教育政策的类型(二)教育政策第三十页,共101页。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分类鼓励性政策限制性政策3.教育政策的类型(二)教育政策第三十一页,共101页。4.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是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二)教育政策横向结构,如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纵向结构,长期、中期、短期教育政策第三十二页,共101页。5.我国的主要教育政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纲要(1993)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二)教育政策第三十三页,共101页。1.二者的联系(1)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目的;(2)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4)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

(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第三十四页,共101页。2.二者的区别(1)制定主体不同;(2)执行方式不同;(3)规范效力不同;(4)调整和适用的范围不同;(5)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第三十五页,共101页。拓展:教育法律规范1.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第三十六页,共101页。

2.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1)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2)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拓展:教育法律规范第三十七页,共101页。

二、教育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教育领域内,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因为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故皆属于法律关系。

第三十八页,共101页。

二、教育法律关系

2.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P40(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据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属于上层建筑范畴;(3)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4)以相应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第三十九页,共101页。

二、教育法律关系

3.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P40(1)依据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分为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2)依据主体间关系的性质分为隶属型和平权型法律关系;(3)依据规范的职能分为调整型和保护型法律关系。第四十页,共101页。4.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第四十一页,共101页。

(1)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集体主体国家第四十二页,共101页。(2)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第四十三页,共101页。(3)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第四十四页,共101页。5.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发生,指主体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2)变更,指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改变;(3)消灭,是指主体客体的消灭,权利义务的终止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行为和事件(依据是否依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第四十五页,共101页。三、教育法律责任1.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第一,存在违法行为;第二,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是具有遵守法定义务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第三,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第四十六页,共101页。

2.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1)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法律责任的两种形式: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2)民事法律责任

(3)刑事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页,共101页。三、教育法律责任3.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损害事实有违法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第四十八页,共101页。

四、教育法律救济●1.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在教育领域中主要运用的法律救济方式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民事诉讼。

第四十九页,共101页。

四、教育法律救济2.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

(1)纠纷的存在是救济的基础;

(2)损害的存在是救济的前提;(3)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

第五十页,共101页。

四、教育法律救济

3.法律救济的作用(1)保护法律关系主体;(2)维护法律权威;(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第五十一页,共101页。

4.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1)诉讼救济渠道也叫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2)行政救济渠道行政救济,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制度。行政救济也是一种功能较为完备的救济途径。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也进一步规定了受教育者申诉和教师申诉两种行政救济方式。第五十二页,共101页。

4.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3)其他救济渠道。其他渠道,主要是指通过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内部或者民间进行救济的渠道。

第五十三页,共101页。

5.教育申诉制度

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我国的教育申诉制度主要有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1)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2)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具有与教师申诉制度相同的法律性、特定性和非诉讼性。二者的范围见P44

第五十四页,共101页。6.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复议的含义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第五十五页,共101页。(4)对教育行政机关因不作为违法的;(5)行政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务、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6)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7)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五十六页,共101页。6.教育行政复议(1)申请;(2)审理;(3)决定;(4)执行

第五十七页,共101页。7.教育行政诉讼(1)教育行政诉讼的含义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第五十八页,共101页。

(2)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

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教育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或执照,而教育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申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而教育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教育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第五十九页,共101页。

(4)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

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活动,而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活动。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行政机关,而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人民法院。适用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第六十页,共101页。

(4)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

审查范围不同。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而行政诉讼只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法律效力不同。除有法律明文规定之外,行政复议决定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即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终审判决则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第六十一页,共101页。

5.行政诉讼的程序

(1)起诉与受理;(2)审理和判决(3)执行第六十二页,共101页。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第六十三页,共101页。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实施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四页,共101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第六十五页,共101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第8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分离。2.第12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3.第15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4.第17条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制系统。5.第34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第六十六页,共101页。真题: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B第六十七页,共101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第六十八页,共101页。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第六十九页,共101页。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统一性: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第七十页,共101页。真题:某学校在校寄宿生罗某谁在上铺,由于床板与床架连接不牢,罗某翻身,床板的一端掉下砸伤了下铺的李某。造成李某受伤的责任主体是(

)A.学校B.李某本人C.学校和罗某D.罗某的法定监护人答案:A第七十一页,共101页。真题:教师李某在上课时间用手机操作股票,没有认真教学,给学校的教育教学造成了损失。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可以对其(

)A.进行罚款B.进行行政处罚C.追究法律责任D.进行行政处分或解聘答案:D第七十二页,共101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5号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七十三页,共101页。1.教师法规定1985年制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2.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3.教师法确定正常晋级增薪制度。4.法律还规定,教师不准体罚学生,违者究责。第七十四页,共101页。(三)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依法从教《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页,共101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1991年9月4日七届人大21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执行。修订:十届人大25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第七十六页,共101页。1.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2.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3.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4.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5.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第七十七页,共101页。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九届人大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七十八页,共101页。1.明确禁止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行为;2.不得脱离监护;3.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4.不良少年的工读制度第七十九页,共101页。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3月26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第八十页,共101页。1.目的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2.适用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第八十一页,共101页。2002年9月1日实施学生伤害事故的涵义: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与学生在监护问题关系上的基本法律关系。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学校不承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职责。学校伤害事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学生伤害事故种类。学生伤害事故总体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大类。第八十二页,共101页。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学前教育纳入规划破解城乡“入园难”;2.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第八十三页,共101页。4.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5.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6.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第八十四页,共101页。8.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保障教师安心从教9.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10.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鼓励出资办学第八十五页,共101页。纲要的三大战略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3.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第八十六页,共101页。

八、《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3月9日颁布1996年6月1日实施国家教委制定第八十七页,共101页。解读1.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适龄儿童:3-6(7)周岁3.学制:3年;允许设1年或2年的学制4.体制: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寄宿制5.入园严格体检、严禁测试;第八十八页,共101页。

《幼儿园工作规程》1、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1)性质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任务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2、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实行园长负责制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班不超过40人。

第八十九页,共101页。

3、幼儿园教的卫生保健(1)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2)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半。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第九十页,共101页。

(3)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并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应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视力。(4)第十八条幼儿园应保证供给幼儿饮水,为幼儿饮水提供便利条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5)第十九条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第九十一页,共101页。

4、幼儿保护规范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5、幼儿园的经费第四十三条幼儿园收费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和办法执行。幼儿园不得以培养幼儿某种专项技能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亦不得以幼儿表演为手段,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第九十二页,共101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