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阅读题_第1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_第2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_第3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_第4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言律诗赏析10题(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泊岳阳楼下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鲸鹏。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

即水泽浩瀚,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集;舱外,

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

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

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鲸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鲸鹏的

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E.本诗承转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

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鳗

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经行岚州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2.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

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

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

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

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

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客游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锲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

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

故称“平原客”。④弹铁:《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

不甘做下客,因而弹狭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3.以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

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

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

“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

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

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

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倦夜①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

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

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C11):流逝,消逝。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竹凉侵卧内”暗示诗人宅旁有竹林,“绿竹助秋声”,夜风吹

动,竹叶萧萧,入耳生凉,引出后文的秋景。

B.“野月满庭隅”描绘出一副郊野茫茫、秋空明净的村居月夜图,

也使人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

C.“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是写月亮西沉,萤火虫闪着微弱的

光芒,竹林旁栖宿的鸟儿已然睡醒,互相呼唤着准备起飞,来迎接新的

一天。

D."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两句含蓄的暗示了诗人失眠的原因,

传达了忧愤的心情。

E.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由远及近,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

正是“情中之景”。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岑参

卧病穷巷晚,忽惊疆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回家探望家人的诗歌,

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回家乡省亲。

B.”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

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

C.“卧病穷巷晚,忽惊骋马来”一句中的“骋马”一词采用了象征

的手法,象征“侍御史”的官职。

D.“霜台”即“御史台”,正与诗题暗相呼应。不称“御史台”而

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E.“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樊侍御史的家人对儿子在

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高兴之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

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

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

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

D.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

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

E.对于写景与抒情,本诗更注重后者,意境幽美清新自然,写景中

寄寓深情,情感真切动人。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运用了倒装的语序,意思是说,群山高高低低恰好与我

喜爱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契合。

B.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诗人在山中行走,眼前的山峰自然移步换

形,呈现出不同的模样,着一“好”字,写出了诗人美的感受。

C.在幽深寂静的山路上独自行走是容易迷路的,一个“独”字流露

出诗人的孤独感,一个“迷”字又表现出诗人的迷惘和惶恐。

D.颈联写山行所见,“霜落”和“林空”点出了时令,“熊升树”

和''鹿饮溪”是动景,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E.这首诗与杜牧的《山行》一样,都是写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

闻和心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

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个子女都随郭概赴蜀。陈则留在长安。此诗

是分别后作。外舅: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

,,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

艰难。

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即使信使带来

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

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

得淋漓尽致。

D.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

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

是自我慰藉。

E.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

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①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

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

归心之切。

C.颔联用“转蓬”比喻自己飘泊的生活,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

廷的愿望。

D.“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洁白的雪,营造出了清冷孤

寂的氛围。

E.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

苦闷愁情。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别房太尉墓①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②,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①房太尉即房瑁,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

(757),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

②谢傅:指晋代谢安。他在面对符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与谢玄下

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③徐君:典出《说苑》:春秋时吴季札聘晋,

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

去。意即早已心许。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题目中“别”交代了事件,而“房太尉墓”交代了地点。整

体上看交代出此诗的目的是致哀亡友。

B.诗人虽然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哀

悼亡友,可见两人之间情谊深厚。

C.诗人在房太尉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房太

尉坟前如此凄凉,令人心伤;二是诗人与房太尉感情深厚,凭吊时内心

极为哀痛。

D.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云层压得很低,还

下起了细雨,仿佛上天也和诗人一样悲伤。

E.对棋、把剑两句运用典故,一文一武形成对比,又照应前两联,

道出痛悼的原因,布局严谨紧密。

参考答案:

1.(5分)DE(D项中典故出处错误,“鲸鹏”“图南”出自《庄

子•逍遥游》。II颈联意思是“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

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接下

来尾联以“图南”“鲸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

又更升一层。由此可见,E项尾联写鳏鹏图南正是承接颈联“才难尽”

“气益增”而来,并非突转。)

2.(5分)AD(颈联用琴声描摹淙淙的水流声响,用画卷比喻崔

嵬的山间美景,突出了岚州山水的秀美可爱,表现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

的喜悦之情。据此,A项错在“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全诗并

非一味悲凉。II诗人流连于高山流水的美景里(颈联),似乎忘掉

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

长久逗留。于是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

山路上。所以D项中“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错误,陶醉于

美景中的诗人应是为“远役”所“惊”。)

3.(5分)BE(首联上下句中表达诗人情感且形成对比关系的字应

是“悲”和“暖”,“暖”是指诗人想象太阳照耀在家乡南山的石头上,

家乡的一切景物都显得那么温暖可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物的喜爱和

思念之情,所以B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

比”错。II颔联意思是“没有机会进京求取功名,却只能长久地淹留

在赵国的旧地。”“老”是长久之意。“老”字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

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所以E项中“,老

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错。)

4.(5分)DE(尾联意思是“这一夜思考着千万桩的事,哪一桩

不与战事有关;彻夜难眠啊,只能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空

悲”二字直抒胸臆,所以D项”含蓄的暗示”说法错误。II首联

由袭入凉气的卧室写到洒满月光的庭院,颔联由滴答滚落的露滴写到天

上稀疏的星星。颈联由暗飞自照的流萤写相呼结伴的水鸟,这三联都是

由近及远地描写景物。据此确定E项中“由远及近”说法错误,应该是

“由近及远”。)

5.(5分)BC(颔联的意思是“我知道你已离开京口前往家乡

丹阳,想问一问你几时能回到家乡啊!”,此联是以作者的口吻写的,

表达了作者岑参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IIB项认为

是家中亲人们在询问樊侍御使的行程是错误的。诗中以“驱马”代指樊

侍御使,应是运用了借代修辞。所以C项中“'骗马’一词采用了象征

的手法”的说法错误。)

6.(5分)BE(颔联的意思是“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

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诗

人借写水和鸟抒情,一是表达自己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以

“流水”比喻一去不返,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

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所以B项说“'暮禽’句体现归隐态度的坚决”错误,应是“流水”句

体现诗人归隐的坚决态度。II全诗景中有情,意境悠远。写景抒情

并重。“清川”“长薄”“流水”“暮禽”等山林中的景物有一种回归

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显示出诗人归隐后

心境的寂然清冷。全诗塑造的是一种安然闲适、宁静淡泊的意境。所以

E项“本诗更注重后者”错误。)

7.(5分)CE(颔联意思是“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

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独”是指一个人独行山间,“迷”字侧面突出山间景色的幽深美好。

所以C项对“独”和“迷”的分析错误。II杜牧的《山行》描写和

赞美一幅由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的山林秋色图,没写“闻”的

内容。所以E项中“都是写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闻”说法错误。)

8.(5分)DE(“身健何妨远”意思是“只要身体康健,用不着

因远隔千山万水而忧虑”,是自问自答的反问句。所以D项中“颈联运

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错误。II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居异地的妻儿的

关怀问候,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全诗语言通俗易懂,自然纯朴。

所以E项中“含蓄委婉,慷慨悲壮”说法错误。)

9.(5分)CD(颔联意思是“辗转流离,在这远离家乡的陌生地方;

想要爬上月宫的桂树,无奈天又太高”。这两句写诗人杜甫身处异地、

举步维艰的凄惨景况,暗点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所以C项

“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说法错误。II"水路疑霜雪”

意思是“水面和路上洒满一层皎洁的月光,像覆盖了一层霜露一样洁白”,

句中把洁白的“月光”比喻成“霜雪”。所以D项说把“霜露”比喻成

“雪”是错误。)

10.(5分)DE(颔联的意思是“诗人在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

以至于身旁周围的土都湿润了。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

离去”。所以D项中“还下起了细雨,仿佛上天也和诗人一样悲伤”的

理解是无中生有。II颈联的意思是“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

谢安,而今在你墓前,就象季札拜别徐君”。诗人以谢安的镇定自若、

儒雅风流来比喻房太尉,足见其对房太尉的推崇仰慕。诗人以季子自比,

表明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两句诗之间并未形成对比,所以

E项中“一文一武形成对比”说法错误。)

七言律诗赏析10题(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

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以下对本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

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一一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

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

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

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

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野泊对月有感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2.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

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

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

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

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

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

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

悲壮。

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宿芥塘佛祠①贺铸

青青舞②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③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②弊:大麦。③底

许:几许,多少。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磐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

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

B.“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

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

C“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

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

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

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

E.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行人投宿古寺途中由

“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又呈吴郎①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③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

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

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征求:指赋税征敛。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

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

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

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

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

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君”分别,而

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诗人又故地重游与“君”共话别情。

B.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

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时令。

C.颔联写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秋

风回来了,一年不见,秋风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

镜中显现出来。此联正面点题。

D.颈联描画出“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的形象,正所谓“朔风

悲老骥,秋霜动鹫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

E.尾联直抒胸臆,“扶病上高台”而“四望”,与老杜的“百年多

病独登台”所抒之情不谋而合。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望蓟门①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原指古蓟门关。唐代以关名置蓟州后亦泛指蓟州(今蓟

县,位于京、津、冀之腹心)一带。唐代属范阳道管辖,祖咏当时游宦

于范阳。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

西北边防地带。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的“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

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一个“惊”字,引出下文三句。

B.客心因何而惊呢?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汉

将营中庄重的气派、严整的军容和肃穆的气氛,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C.颔联描写了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雪上映出的寒光,

足以令人两眼生花。朦胧曙色中,高悬的旗帜在猎猎飘扬。

D.颈联两句,上句写防守,下句说进攻;从地形和人事两方面写出

了边防军队的意气昂扬,表现了唐朝军队有力有利的气势。

E.这首诗从军事落笔,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

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颇有盛唐气度。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②,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

(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

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

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

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

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

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

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

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

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桃花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②,半里红欹宋玉墙③。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第,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

还是钱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②文君酒:“一曲凤求凰,千载文

君酒”,西汉才女卓文君曾在临邛当讨卖酒。③宋玉墙:宋玉在其《登

徒子好色赋》有“臣东家之子登墙窥臣三年”之句。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漠漠香”中“漠漠”一词引人联想,写出了春天桃花灼灼其华、

袅袅其香的特点。

B.“间梅遮柳不胜芳”一句,通过桃花和梅柳的对比,映衬出桃花

可以和梅柳的芳姿相媲美。

C.颔联两句用典,用意在于写桃花给人的惊艳效果,其红艳的外表

堪比美女。

D.颈联两句写出了桃花尽日无人欣赏,经过春雨之后芳华飘零即逝

的冷落凄凉。

E.桃花艳而易凋,常喻薄命佳丽,本诗大赞其味香、态美、色艳,

实属独辟蹊径之作。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北山道中方凤①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悬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注]①方凤,浦江(今属浙江)人。宋亡不仕,隐居仙华山,人称岩

南先生。常出游名山大川,访问宋朝遣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仰俯徘

徊而不能自己,亡国之痛,溢于言表。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中的“犯春霜”“一径寒”“悬冰白”等词句,直接点明了时

令犹寒,这是导致后来诗人出游游兴不浓的原因之一。

B.颈联所写的溪落旧痕、野岸枯寂和树浮空翠、栏杆沾湿之景,以

哀景写哀情,带有一种感伤的情绪。

C.尾联借用“叱石为羊”的典故,诗人有意将它改为“岩头悬冰”

即石化之羊,暗喻把元朝政权当作逢春即融的冰山之意。

D.”尘外频闻山水宽”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渐少而对秀美山

水充满向往,决意归隐的感情愈加强烈。

E.诗人寄情山水,吟风咏月,虽然身在世外,心却不能同步,怀念

故国江山的情愫,对异族统治者的鄙视,在不知不觉间就从诗文中显露

出来。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即事①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②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注]①这诗是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晶晶,又作“皎

皎”。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长”字,提领全诗,既写巫峡之长,也写暮春之长。

B.第二句写皎洁的云悠悠飘浮,因为日光的照耀更显壮丽。“云浮

日光”为写雨的到来铺垫。

C.第三句描绘雷雨千峰的壮丽场景,第四句写出了雨后花残的凄凉

图景。

D.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

娇弱,衬托燕子不惧风雨的豪壮。

E.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云浮日光”“黄莺过水”“燕子

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千峰雨”的听觉形象和“花气浑如

百合香”的嗅觉形象。

参考答案:

AB(A项“翠微”是借代修辞,代指齐山。“上翠微”即“登

上齐山”,古代有重阳登高的风俗。B项“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

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

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而不是“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

逸的向往”。)

二、AB(A项七言诗”属于古体诗的一种”说法错误,律诗是近体

诗。B项中“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分析颠倒了,应该是“上句写

静景,下句写动景”。颔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写望月所见所闻。)

三、AE(A项第二句写暮春三月的风势很大,交代诗人既已阅田事

毕,正欲求一块清静地方栖息投宿。没有直接表达担忧之情。E项尾联

写诗人见到寺中故人题字,如亲身与其会面,感到慰藉。于是旅途的风

尘、仕途的失意都消融了。并不是“意在”表现“途中”的心理变化。)

四、CE(C项颈联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

上篱笆。所以“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错误。E项语言“不乏幽默”

错误。本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

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如话家常,语气恳切,朴实动人。)

五、AE(A项描述的对象是秋风而不是诗人,应理解为“秋风深情

地回忆起……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E项刘诗尾联与杜甫《登

高》诗句所抒之情不同。刘诗尾联写诗人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

上高台,放眼四望,为秋光引吭高歌!表现出诗人对秋的爱,反映了诗

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杜诗则写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

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六、BD(B项对“客心惊”原因分析不全面,“惊”引出下文三句,

令客心惊的还有第三、四句的边关景象。D项“上句写防守,下句说进

攻”顺序颠倒了,第六句是说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

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

七、BE(B项“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理解

错误。颔联写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

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E项

“至吴地烹鱼结”理解错误,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

八、CE(C项“用意在于写桃花给人的惊艳效果,其红艳的外表堪

比美女"理解错误。诗人用“艳拂文君酒”“红欹宋玉墙”自况,意在

表明自己的文才直追司马相如和宋玉。E项“实属独辟蹊径之作”理解

错误,本诗运用了大多数咏物所用的托物言志手法,不仅大赞桃花的美,

更以桃花自喻,借桃花的艳丽和凄凉境遇,表达了自己空有才华、无人

赏识的感伤失落之情。诗人自命才高,却数次落第,颇有怀才不遇之叹。)

九、AD(A项时令犹寒,不是游兴不浓的原因,而是因为朋友少和

故国痛。D项对诗人决意归隐的原因分析错误,朋友渐少与决意归隐之

间没有因果关系。第四句语序倒装,正常语序是“频闻尘外山水宽”,

“山水宽”不仅点明北山的题目,而且还表露出遗民对于故国山水的向

往。“尘外”包含着诗人心中的隐遁之志和激愤不平之情。)

十、AC(A项"'长'字提领全诗”错误,第一句杜甫把暮春和“巫

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为长。

流露出对美丽春色的喜爱。C项“雨后花残的凄凉图景”错误,第四句

是写大雨过后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浓郁花香,写的应是雨后花

更艳丽的景色。)

七言律诗阅读题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

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杯:袁绍大宴宾客,

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

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

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

“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

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E.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

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CE(C项"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

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

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

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E项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

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2.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

“未回”、“寄”、“老去U”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②怀才不

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

实现自己的抱负。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

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

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

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⑤尾联直抒胸臆,

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答

出3点即可得满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③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

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

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

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

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

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

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

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BD(B项中“行人”当指友人,不能按字面理解“路上行人”。

D项中颈联都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

2.①依依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②鼓励劝勉友人。颔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

沉。③关怀牵挂友人。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

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④期冀、祝愿友人。尾联希望友

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

进取。(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初发夷陵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②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之

后,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

所作。②鹘:一种鹰类的猛禽。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

有咫尺万里的气势。

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的危险,

表明诗人已经走到了绝境之中。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

延伸的空间扯远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上而下,从大处

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E.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

游诗深得此中三昧。

2.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BC(B项中“失途穷”意为“失穷途”,指出峡之后路途坦荡。

C项延伸的空间是被拉近了,而不是“扯远了”。)

2.第一问:①过尽险滩,诗人顺风顺水,视界开阔、心胸开朗之喜。

②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要有一番作为之喜。

第二问:①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景视角,时空开合设计巧妙,借

景抒情,以山平水远、苍茫开阔的景色来抒发胸中块垒。②实写眼前之

景却达到目力所不及的地方,于是引出“地辟天开”的想象中的境界,

虚实结合构成一个壮阔宏伟的境界,以此来展现人生抱负。③以比喻的

手法极写画鼓雷动、浪涛拍岸的声响,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从“山平

水远苍茫外”和“大鱼腾出欲凌空”,来表达难抑的喜悦之情。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

《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倾

斜、歪向一边。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

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

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

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田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

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E.“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

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1.BE(B项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

失望。E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一说无中生有,

此句意为诗人见朱户、画楼兴替,感到富贵荣利不足慕。)

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

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

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

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

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

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每答出一点

给2分,要求每条理解至少有一处具体诗句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