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词妙用 诗情画意浓_第1页
数量词妙用 诗情画意浓_第2页
数量词妙用 诗情画意浓_第3页
数量词妙用 诗情画意浓_第4页
数量词妙用 诗情画意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数量词妙用诗情画意浓王水照先生曾撰写《“一蓑雨”和“一犁雨”》一文(《文史学识》1998年第11期),从解释苏轼《定风波》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一蓑”说起,论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量词的一种艺术化、审美化的用法。他说:“量词的活用和妙用,不仅扩大了诗歌意象的涵义,而且也使诗境弥漫动感和活力。”见解特别精辟。古典诗词中,即使是极其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字,也被诗人词家的灵心妙笔予以诗化、美化。在唐宋词里,就有不少活用数词、量词的精警之句,其所增生出的浓郁诗情画意,值得我们细加咀嚼与品评。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苏轼《如梦令》词云:“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这是元�元年(1086)苏轼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时寄黄州太守杨启素之作。词的首二句开门见山,交待他在“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次二句,揣想别后黄州东坡的萧瑟景象。末三句紧承上意,是其“传语”的主旨,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按《如梦令》词调的格律要求,叠写“归去,归去”,直抒胸臆,猛烈有力地表达他的意愿和决心。写的是“江上一犁春雨”而不是“江上一场春雨”,将名词“犁”用作量词,是想象黄州春雨喜降,表现出雨量充盈适中,恰宜犁地春耕,他正好重返贬地再操躬耕旧业。如此丰富的情景意绪,是“一场春雨”绝不成能表达的,可见这个被活用作量词的“犁”字之巧妙。因此,南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卷上“诗随景物下语”条中,将此写农耕的“一犁春雨”,与写渔父的“一蓑烟雨”、写舟子的“一篙春水”等,并称为“皆曲尽形容之妙”。王水照先生在《“一蓑雨”和“一犁雨”》一文中说,范成大对苏轼的“江上一犁春雨”屡致倾倒之情,在诗中一再写道:“请歌苏仙词,归耕一犁雨”(《次韵子文冲雨迓使者,道闻子规》),“除却一犁春雨是,眼前无物可关切”(《致一斋述事》)。结果说:“这位南宋人(俞成)从烹炼字句的角度,对量词的艺术功能已有了初步的自觉。”可见,苏轼这“一犁春雨”传诵之广,影响之巨。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词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任上。词为双调,前调写景,后调抒写要以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借诗酒自娱,解脱乡思之情。前调描写登超然台所见密州春景,用白描笔法,分两个层次呈现:“春未老”两句,推出一个翠柳在春风中摇曳的特写镜头;“试上”三句,写登临远眺,但见城墙下的护城河里,春水潋滟,满城四处都盛开着姹紫嫣红的春花。天空烟雨迷�,掩盖着千家万户。这三句语言清丽潇洒,把密州城的春光表现得活力蓬勃,惹人爱好。粗看貌似是唾手拈来,毫不吃力,细品却察觉在语言上作了用心的安置与锤炼。“半壕春水一城花”,“半壕”对“一城”,“春水”对“(春)花”句中自对,特别工整。“半壕”、“一城”与“千家”,连用了三个数量词,从少到多,从眼前到远处,从俯瞰到周览到远眺,仿佛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先画好近处景物,再以大写意手法泼墨淋漓,渲染出深远的背景。苏轼活用数词和量词既有嗜好,又有手段。他在这两句词中把三个数词和三个量词组织、搭配得多么贴切、高明、自然!他在五十九岁高龄时被政敌迫害远贬惠州途中,写了一首七律《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首联“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竟能在十四个字的诗句中生动自然地用了六个数词、四个量词,并使它们组成工巧的对仗,从而生动、形象地描叙出他被贬的遥远路程,他的衰弱容貌,以及他所处的艰苦险阻的境况,并且融入了自怜、自叹、自嘲的繁杂感情,其因难见巧地妙用数量词添加诗情画意的艺术动力,令人叹为观止!从这首诗回过头看,《望江南》词对数量词的活用,还不过是苏轼小试牛刀而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初夏,苏轼时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贬所。因得章�(jié)寄杨花词而和作。东坡借咏杨花,抒写思妇的幽怨愁苦,又寓托自己漂泊沉沦的身世感慨。全词写花,花中见人,人中见己,不即不离,不粘不脱,想象丰富,形象生动传神,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下片“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三句,表达着春色的杨花,大片面飘坠路旁委弃于尘土中,小片面随着流水而消散了。这三句表现了词人对杨花悲剧命运深挚的可怜与关怀。但在东坡笔下,“春色”竟然可以作数量的计算和分析,真是想象奇异。这种表现手法其来有自。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云:“天下三清晰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宋初词人叶清臣的《贺圣朝》更说:“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苏词的“春色三分”,鲜明以叶词为蓝本,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相对比,叶词用了一个“愁”字,显得直露,而苏词的“三分春色”,都紧扣着杨花的归宿来分,以“二分尘土”与“一分流水”的意象表现杨花的命运,诗意崭新特殊又含蓄蕴藉。

所以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说苏词的“春色三分”比叶词“神意更远”。今人朱德才先生从全篇词脉来考察,指出“二分尘土”与上片“抛家傍路”相响应,“一分流水”与上文“一池萍碎”一意相承(《唐宋词鉴赏辞典》第600页),更可见苏轼对“春色”作数量的分析,是有缜密的艺术构思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夏夜,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看到的山村景物及其所感受的心绪。词的上片描绘明月、清风、惊鹊的动态和蝉的鸣声,以动显静,勾画出一幅幽美的山村夏夜图,又以拟人化的蛙声,生动地渲染了稻花飘香的丰年景象,流露出词人为之喜悦的心情。下片笔锋陡转,表现天气的变化和他在赶路中的感情和神态变化。“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妙用数字写景抒情的佳句。上句写夏雨来前,天空已起了乌云,明月被掩盖了,遥远的天涯还闪烁着七八颗星星;下句紧接着写雨来了,在山前飘落两三雨点。“七八个”、“两三点”,逼真地摹状出星星的疏落和阵雨的微弱;由远望“天外”疏星到近看“山前”雨点,表现了匆促赶路的行人心情的焦急,并为下文“忽见”茅店的惊喜神态作了衬托。“七八个星”与“两三点雨”、“天外”与“山前”,形成了希奇工整的对仗,那么自然妥帖,貌似是唾手拈来,笔调真是生动超脱。于是,“七八个”与“两三点”这一对数量词,在词人的妙笔下,竟让天外星与山前雨添加了活泼动人的诗情、画意与趣味。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南宋词人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词云:“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是宋末出名词人周密(草窗)的父亲,其词多写清逸自然之趣。此词系为访问友人牟存叟而作,南漪钓隐是牟家花园的名字。笔者曾在《奇语:具象与抽象的焊接》(载《古典文学学识》2022年第2期)中,赏析了此词起首“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两句。这里从妙用量词的角度,品评结拍“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之奇异。由于上片写了他难遣春愁,孤寂无侣,这样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写他移舟访友。过片“絮影香”三句,写他乘着小舟,经过飘着絮影、沁着香的地方,这使他感到美好的春天,原来却在幽静无人之处。“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两句,描写他在牟家花园的情景。从字面上看,写他和园仆人正在构思诗篇,但新句未成,突然下起雨来。词人用“一砚”这个数量词来修饰“梨花雨”,“砚”即墨砚,是名词,这里被用作量词。“砚”与“梨花雨”,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词人为什么要用它来“计量”梨花雨呢?让我们试加分析。由于用了这个“砚”字,读者便可以联想到还有笔、墨、纸张等,进而想到大梨树下应有放置文房四宝的桌子,想到他和牟氏正在桌旁酝酿、低吟诗句,想到或许还有书童为他们就砚磨墨;而当骤雨洒在梨花上,又从梨花上滴落到砚池里,那墨汁带着花香,花香定会飞上初成的诗句了。请看,如此丰富的意象,与诗情意蕴,主要是一个“砚”字带来的,要是换成“一场雨”、“一阵雨”、“几点雨”,这些情景都不存在了。所以说,这个“砚”字为词人呈现他们在花园内的赋诗雅事,节省了好多笔墨,营造出极其丰美的诗情、意境,真可谓一字千金。这里的名词“砚”用作量词,是量词诗意化、审美化用法的又一精彩例子。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南宋末年词人王沂孙《醉蓬莱・归故山》词云:“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王沂孙《碧山词》多为咏物之作,用典较多,这首写景抒情词极少用典,属于其词中语言清疏的一类。这是碧山辞去庆元路学正之职,回到故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时写的。全篇描绘清冷萧疏的故土秋景,在写景中融入了的故国沦亡之痛、老友离散之伤、出仕元朝之悔、辞官归乡之慰,以及独步荒园之孤苦凄凉,感情丰富繁杂,运笔悠扬含蓄,颇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堪称佳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三句,写他“步�荒篱”后反身入户,灯下独坐情景,词人连用“一室”、“一庭”、“一声”三个数量词,分别修饰“秋灯”、“秋雨”、“秋雁”,数词都是“一”,“室”、“庭”、“声”都是名词用作量词,它们组成三个并列排比的短句,并在第三句添上一个加重语气的“更”字,借着叠用“秋”字的秋灯、秋雨、秋雁这三个景物意象,衬托出的一颗凄苦秋心,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境界,成为此词最精彩的笔墨。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碧山这三句供给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