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问你粥可温_第1页
文人问你粥可温_第2页
文人问你粥可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文人问你粥可温粥,可以说是最普遍、最低廉的充饥食品。粥,又可以成为最精致、最上等的美食。古往今来,有不少出名的文人与粥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留下食粥的精辟见解。

宋代诗人陆游曾留下一首出名的《食粥诗》,诗云:“世人个个学常年,不晤常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又将食粥致神仙。”一语道破了食粥与健康的内在关系。他不但自己热爱喝粥,而且也劝别人多喝粥,认为喝粥对身体大有好处。陆游能享有86岁的高龄,不能不说与爱喝粥有关。

大文豪苏东坡品食了由黄豆提浆,辅以无锡贡米、上等白面熬煮的粥品后,诗兴大发,写下了“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让人间有真味”的佳句。他在另一首诗中也曾写道:“五日不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可见诗人对粥是如何地嗜好和偏爱。他还曾在写给挚友的信中提:“夜饥甚,吴子野劝吃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万妙不成言。”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年轻时,在南都学舍读书,生活过得特别繁重。他经常取粟米两升,熬成一锅粥,等过夜后,将凝聚的粥用刀切成4块,早晚各吃两块,以韭菜下粥过日子。“断韭划粥”的故事至今还脍炙人口。

北宋诗人张耒认为饮粥有摄生自养之功,他曾作《粥记》一文,劝人食粥自养,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

明代诗人张方贤写过一首《煮粥诗》,诗云:“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磋商。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甚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诗人从勤俭持家的角度,以同女儿叙家常的口吻,大讲食粥的好处,入情入理,诚恳感人,不知今人以为然否。

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叙说晨起食粥之态:“暇日咽碎米饼,查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向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读来真觉憨朴自由,宛如目前。换作今晨早餐喝牛奶咖啡吃面包三明治,或许谁也写不出这等好文字。

曹雪芹更是一位食粥大家。《红楼梦》里有不少章节概括写了“各样细粥”,充分地表现出他的粥文化意识。他的祖父曹寅对粥也颇有讲究,曾编撰《粥品》一书。曹雪芹自然品过各类粥馔,或烹制过粥食,所以对“各样细粥”才描写得那样细致入微。

当代出名文人中也有不少对粥情有独钟。刘心武认为,粥是最精致,最上等的美食。他不但喝过普遍的大米粥、小米粥、腊八粥,就连一些制作讲究的粤式皮蛋瘦肉粥、鱼粥、虾粥、蟹粥等,他都一一品尝过。他说:“在大病初愈之时,在辛苦劳作之后,在深夜临睡之前,来碗热腾腾、香喷喷、滑腻腻的粥,真是其乐融融。”

王蒙爱喝稀粥。他说,粥喝得多,喝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情感。他认为,粥好消化,一有病就喝粥,更加是大米粥。崭新的大米粥,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安闲,一种薄弱中的宁静,一种心平气和面对恢复健康的期望和信仰。他还说过,食粥会使人变得纯朴,变得实在,甚至给人一种繁重奋斗的意识。

女作家谌容热爱粗茶淡饭,对粥更有深厚的感情。在她的眼里,那一碗黄灿灿的棒子面粥,比大米粥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