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阅读专题
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区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课内阅读。阅读《老王》选段,完成18〜21题。(17分)
老王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领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
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低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
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
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
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
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
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
的。
④我理这说生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
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
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
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
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3
分)
19.前3段使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有、、,其中着笔最多的
是神态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
是。(3+2=5分)
20.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6分)
①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理笺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21.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
悟?o(3分)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4分)
悬在半空中的爱
①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遥遥相望,中间有铁索相连。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有13根
铁索,而此地只有两根,一上一下相距约一人高。这是山上的招牌旅游景点,他每天的工作
就是往返于两座山峰之间,向游人表演“铁索飞渡”,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吸引游客,
变得更加惊险刺激,他走铁索时从不带保险绳,中途还要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
②玩命的活让他收入不菲,家里渐渐宽裕起来。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影响学习,一开始
他就和妻子商量好,对儿子隐瞒了走铁索的事,只说自己在山上承包了一个景点。夫妻俩一
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美丽的谎言,单纯的儿子丝毫没有看出破绽,真以为父亲做了老板。
③他发誓要让儿子走出大山。儿子小学毕业后,他就四处求人,把儿子送到了城里最好
的中学。儿子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儿子自从进城读书之后,果然长了不少见识,常常讲
一些父亲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且每次拿来的成绩单都让他们兴奋不已。然而,他做梦都想
不到,儿子竟然也一直在撒谎,那些成绩单都是儿子精心伪造的杰作。儿子小小年纪离开了
父母,无人管束,很快就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为了向父母交差,他只
好精心伪造了成绩单。父子俩就这样各怀心事,在互相隐瞒中过了一年.
④那天,母亲在家里忽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已经3天没来上课了。她才如梦方醒,
赶到城里,终于在一家电子游戏室里找到了儿子。她气得浑身发抖,当即给了他一巴掌:“你
以为你爸赚钱容易吗?“一怒之下,她把儿子带到了山下。
⑤儿子第一次看到了“铁索飞渡”。天啊,那个悬在半空的人竟是父亲。上下两根铁索,
父亲手上抓着一根,脚下踩着一根,晃晃悠悠地缓缓前行。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
一支利箭深深地也进他的胸膛,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
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他哀求母亲,千万不要告诉父亲,自己一定痛改前非。
母亲既心疼儿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应了帮儿子隐瞒。
⑥可是,儿子仅仅收敛了两个月,又忍不住“旧病复发”,一头钻进了游戏室。老师再次
打来电话时,被父亲接到了,听明真相,他感到五雷轰顶,没想到自己为工作出生入死,苦
心经营多年的谎言,换来的竟是这般光景。
⑦第二天,他把儿子拽到了铁索前,不由分说,就往他身上套好了保险绳,然后指着对
面的山头吼道:“只要你今天能从铁索上走过去,我永远不再逼你上学了,今后你想干啥都
行。’‘儿子看了看对面,又瞧了瞧铁索,一赌气说道:“走就走,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唬我。”
心想父亲天天都能走,何况我还有保险绳,怕什么?可是当他一脚踏上铁索时,立马就后悔
了,脚下深不见底,两旁悬崖峭壁,一阵寒风吹来,只感觉浑身汗毛竖起,后背发凉,极度
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保持重心,手心不断冒着汗,身体越晃越厉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
怎么走过去的,下了铁索浑身上下己经找不到半根干纱,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由于惊吓过
度,回家后他接连高烧了三天。
⑧父亲果然信守诺言,对儿子的事再没过问半句。但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他仿佛变
了一个人,再也没有逃学。
⑨若干年后,他变成了城里人,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春天,山花烂漫,他带着儿子又去
了那个景点,看见有人正在铁索上行走,3岁的儿子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他自豪地说:“那
有什么了不起,爸爸14岁时就能飞渡铁索。”儿子向他投来崇拜的目光,竖起大拇指说:“爸
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儿子的小脑袋,笑了,眼里溅出泪花。在他大学毕业前,父亲永远
留在了这片苍茫的大山。
(摘自《特别文摘》,有删改)
22.请根据选文内容,补全情节,完成下列表格。(4分)
父母为了让“儿子”安心(1)
“儿子”不好好读书沉迷游戏,伪造成绩单
父亲接到电话,得知真相后(2)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津娜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悬在半空中“,既指父亲为了儿子悬在半空冒险“铁索飞渡”,又指父亲无
奈逼儿子走悬在半空的铁索。
B.母亲因为心疼儿子,又不想丈夫分心,隐瞒了儿子不好好读书、伪造成绩单的事。
C.文中的父亲一开始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了让儿子安心读书,隐瞒了高空走铁索的
事;但因为儿子不好好读书,他强迫儿子走铁索,就太狠心、残忍了。
D.第⑤段的“赌”字表明父亲为了他连命都敢豁出去,其中饱含了伟大的父爱,对比出
他的不该。
24.第⑤段和第⑨段两次写到流泪,请分别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和包含的情感。(4分)
第⑤段:;第⑨段:。
25.请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以及文章主题。(3分)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文章,回答17—19小题。(共计9分)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
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
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
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
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I•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
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⑤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
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
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
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⑦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7.第③段中“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
句中哪些词用得精妙,请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8.第①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
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2分)
19.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第④段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
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五)阅读《鞋》,完成23—26题。(17分)
鞋
孙如静
①我七岁之前是没有鞋穿的,我们兄弟三人,只有上学的哥哥有鞋穿。我和弟弟常年都
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
烤一烤,取取暖。
②七岁那年,我终于上学了,母亲没能给我买上一双新鞋,而是把哥哥的旧鞋洗干净了,
补了补。我觉得很委屈,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为了不让妈妈难过,第二天,我穿着那双旧布
鞋走出家门。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同学踏着五颜六色的鞋,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欢欢喜喜地
走进学校。我低头看看自己脚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布鞋,悄悄把脚上的旧布鞋脱了下来,
塞进了书包。从那天起,我得了一个外号一一“赤脚大仙”。
③那时候,街上流行白球鞋,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穿上一双白球鞋特别让人羡慕。我偷偷
去百货商店看过,一双白球鞋要3块8毛。这个数字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只
能望“鞋”兴叹了。接着,一条新的制度出来了,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穿上球鞋上体育课。
那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已经花了家里一大笔钱,我实在无法再张嘴要钱了。一双白球鞋让
我整天萎靡不振。
④一天,我当值日生,在打扫讲台的时候,看到地下散落的粉笔头,心中有了一个好主
意。我把所有的粉笔头收集起来,涂在我的布鞋上,黑布鞋变成了白布鞋,心想,都是白色
的谁会注意看呢?再说了,我站在最后一排,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就这样,我混过了两
节体育课。
⑤这招不是很管用,白粉末在黑布鞋上很容易褪落,所以要经常给黑布鞋上色,否则一
褪落就容易被发现了。
⑥一天下午,我在捡粉笔头的时候被班上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他大声喊,“抓小偷啊,
有人偷粉笔了。”我吓坏了,手中的粉笔头纷纷落下,他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同学。大家把我
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小偷,小偷,偷公共财产。”我红着脸,低着头,不敢争辩。
大家捡起地上的粉笔头,纷纷向我砸来,我顿时成了人肉靶子。
⑦这时,教物理的李老师来了。他看了看这个场面,严肃地说:“他不是小偷,是我让
他帮忙收集粉笔头的,他是在帮老师做好事呢。”李老师的一句话解救了我。在大家半信半
疑的目光中,李老师牵着我的手离开了教室。
⑧李老师带我来到了他的宿舍。
⑨“为什么收集粉笔头呢?”李老师问。
⑩我什么也没说,红着脸,从书包里掏出那双褪去白色的黑布鞋。看到这双鞋,再看看
我那双满是尘土的脚,李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打来一盆水,让我把脚洗干净。
©“穿上试试吧。”李老师说。不知什么时候,李老师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
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和我这双满是补丁的黑布
鞋相比就像白天鹅和丑小鸭。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真合适啊,仿佛是为我专
门定制的。我试着走两步,真舒服,如果赛跑,我肯定能得第一名。
⑫“换上吧。”李老师说。我离开的时候,给李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⑬下午的体育课上,列队报数的时候,我第一次大声喊:“到!”一双白球鞋让我变
得理直气壮起来。
⑭这双鞋我一直穿了一年多,直到母亲的病好转以后,可以做一些工作,家里条件慢
慢好转。我终于拥有了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白球鞋。
⑮那天我把那双白球鞋洗干净后,拿去还给李老师。给我开门的是一个和我年纪一般
大的男孩子。他笑眯眯地说:“我爸不在,给我吧。"我把鞋递给他的同时,却看到他脚上
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3期,有删改)
23.小说以鞋为线索展开情节,仿照示例,在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穿旧鞋__—还球鞋。
24.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6分)
(1)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
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注: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3分)
(2)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注: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25.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李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6.“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选文中白球鞋的主人,前文已有暗示,请将文
中暗示白球鞋主人的语句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这“伏笔”的作用。(5分)
湖南省常德市教学联盟校2020-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协作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3分)
世间最贵的书
崔相珍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
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
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
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城上,读书给花听。
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
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
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笑。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
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可爱呢,竟然让我爱到无法自拔。这本父亲送
给我的旧书,一直翻来覆去地读了多少遍,我毫无察觉,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
了新课本,我才把g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
-《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
暧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是很
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刚开始,因为家里有
些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
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
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
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
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
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
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
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
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
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
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
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选自《时代邮刊》2020年第9期(有删改)
7.第③段中加点词“它”具体指的是(1分)
8.阅读第④一⑩段,请依次概括父亲为我做的事情。(4分)
(1)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用饭钱给我换来《在人间》,并给我讲高尔基的故事。
(2)
(3)
9.以下对第⑦段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项是()。(2分)
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不间断如饥似渴地读书。
B.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用读书打发打工的枯燥与无聊。
C.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为实现作家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D.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牢记父亲的话并用读书充实自己。
10.第⑧段画线句“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中“开心”不仅是因
为,更因为
(2分)
11.原文中第⑩段内容直接放在了第⑨段最后。若将第⑩段独立成段,你是否同意?请结合
全文内容阐述理由。(4分)
(三)阅读《黄河的颜色》,完成12-14题。(共12分)
黄河的颜色
①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人生下来最先知道并让人心向往之的大江大河,大抵应该就是
黄河和长江了吧?
②这不仅因为在尚不能独自出门远游的童年时代,小学《语文》课本里“不尽长江滚滚
来”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所激发起的无边幻想,让原本就心怀童稚的少年浮想联翩。
还因为从那一刻起,每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都深深地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是
炎黄之后,黄河长江养育的儿女。
③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黄河,是在三十多年前。
④1984年,我乘火车去沈阳,车上拥挤不堪。到了风陵渡,我就试图把自己挪到窗口,
想瞅机会看一眼黄河的身影。就在我拼命挪动身子,寻找瞭望窗外的缝隙的时候,突然,
车厢里有人惊呼:“黄河!”
⑤其时,火车已经行驶到郑州黄河铁桥中间。轰隆隆呼啸而过的窗外,夕阳映照下,一片
金黄的洪流自北向南涌来,闪耀着金灿灿的光华,在天地之间奔流。
⑥“这就是黄河啊!”
⑦就在我痴痴望着金光灿灿的黄河,心旌飞扬、不能自己时,火车一声长啸,驶过了黄
河大桥。窗外的田野、村庄,又陷入冬日的肃杀、灰蒙。
⑧第一次和期待已久的黄河相遇,竟仅如此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就是这转瞬即逝的匆
忙一瞥,金光闪射的黄河水和车窗外黄河流经华北平原时的浩荡气势,便让我终生难忘。
⑨20世纪90年代,我在兰州看到的黄河却青碧如洗。那次到兰州天色已暮,我投宿的
宾馆就在黄河铁桥之侧。第二天早上拉开窗帘,一条清粼粼的河流跃然窗外。河水清澈碧翠,
舒缓东流。我有些纳闷:明明就住在黄河边上,眼前哪来这么一条纤尘不染的河流呢?室友
告诉我,眼前这条碧水清流就是黄河。他还告诉我,黄河在兰州以上,都清澈如许。面对青
翠如玉的黄河水,我竟一时间感动无语一一黄河居然有如此温婉可亲的一面。
⑩而最让我震撼的却是在壶口看到的泥沙俱下、跌宕奔突的黄河的力量与气势!
⑪那是2011年秋,我从志丹县返回途中,发现有条公路直通壶口,便情不自禁,一脚
油门从陕北高原进入被滚滚南下的黄河劈开一道裂口的秦晋大峡谷。
⑫从陕北黄土高原断裂带纵横交织的沟壑环绕而下,闪烁着金色波浪的黄河时隐时现。
到了壶口镇,满河流水如凝结在一起的黄金粘液,在秦晋大峡谷深处舒缓南下。傍依只有零
星细浪无声翻滚的黄河转过一个弯子,骤然间就有隆隆巨响迎面扑来。顺着震彻峡谷的喧响
望去,茫茫水雾从峡谷中央升起。水雾升腾的地方,在西北高原奔走2000多公里的黄河,
带着已经与茫茫黄土地融为一体的颜色奔涌而来,那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肤色。一个巨大
的石壶朝天敞开,因两岸层层叠叠的巨石阻拦冲击而顿时变得膂力震天的滚滚黄河,如身披
黄金铠甲、冲锋陷阵的威武之师,愈是险要狭窄,就愈奋勇向前,手挽手,肩并肩,全速奔
腾,彰显着黄河的坚强,诉说着黄河的执着。飞泻而下的巨浪跌落壶底,似沸汤开壶,激流
翻滚,声震如雷。这是力量的交响,是团结的交响,是奋然永进的交响,这是真正的黄河大
合唱。
⑬那一刻,黄河两岸被一种令人心旌飞扬的金黄色映照着、笼罩着、拥抱着,犹如黄
金锻造的宫殿。以至于此后多少年,只要一想起黄河,我耳际就回响起排排巨浪涌入壶口时
排山倒海的隆隆巨响,眼前就浮现出壶口瀑布前赴后继、激情绽放的黄金浪花……
⑭穿越秦晋大峡谷,我看清了黄河的真实面孔。那是一张饱经沧桑、意志坚定,既热
情豪放又温婉可亲的脸。
⑮透过这张脸,我看到了整个华夏。
(取材于王若冰同名文章)
12.作者记叙了自己三次看到黄河的情景,抒写了自己的心情。请你阅读文章,依次概括。
(3分)
13.文中有多处描写黄河的颜色的句子。请你任选一处,体会其表达效果。(3分)
14.梁衡曾写道,黄河“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文中的黄河具有怎样的个性。(6分)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一棵小桃树(节选)(10分)
①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
“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
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
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②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
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黄嫩绿儿,便叫道:“
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
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
舒开
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一一-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
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③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人等我不及,
奶奶己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
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
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
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
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
小桃树了。
④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可我曾去看守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密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
的,
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
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
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
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我
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
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
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⑥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
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个别地方有改动)
13.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14.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15.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3分)
(四)门前三五步(9分)
吴金良
①门前三五步是他的活动范围。他渴望着能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可是,他用板凳走路。
②十岁的时候,一天,姐姐和她的同学要去春游。他倚在床上,瞪大了眼睛,叨念着:
“姐姐,我也想去。”声音很低,姐姐却听见了。四目相视,他畏怯地躲开了姐姐的眼睛,
低下头,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两只手在胸前绞呀扭呀。姐姐噫着泪,满足了他。这是他记
忆中唯一的一次“远足”。
③看着人们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看着人们飞跑着去追那将要起动的汽车,他的心,常
常被那无可奈何的凄楚浸得发酸。偷偷地,他用力撑着板凳,想站起来,去跑、去跳,去
追赶生活的节奏。但是,能力赶不上欲望的悲哀,每一次都那么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④修鞋的摊子摆在门口,他默默地守着它。垂着眼皮,悄悄地看着行人们的腿和脚。腿,
脚,一双,又一双,健壮,有力。他多想也有这样的一双腿和脚呀!“哪怕只有一天,不,
半天也够了。”他想。
⑤“师傅,给钉个后跟。”“谢谢您了,师傅。”是啊,一开口,人家就叫“师傅”。
“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还会这么叫吗?”这么想着,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
⑥呼啦啦,一群青年围了上来。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们。他认识他们。每天,他用那双
呆滞的眼睛,迎他们来,送他们走。他紧张地抓住身边的板凳,要是来寻开心的,他准备
干一场。
⑦“喂,师傅,我们的鞋都钉后跟。要皮的。”为首的坐在他面前的马扎上。捏住板
凳的手松开了,他看见的是微笑。
⑧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收钱的时候,他额上挂满了汗珠儿,手都禁不住
微微发抖了。
⑨最后一只鞋修好,青年们一涌而上。所有家什,眨眼间搬进了屋里。“干什么?你们
干什么?”他张大了眼睛。“没什么,师傅,您也该有个星期日了。上公园,怎么样?”哦
原来如此!他又垂下眼皮:“我是个残废。”“今天我们过团日。”答非所问。
⑩他“登”上了万春亭。天,地,万物,这世界可真大,真美!他觉得自己要飞起来
了。
⑪今天他又坐在这儿了,深情地望着行人们的腿和脚。他的活动范围,还是门前的三
五步。
16.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的心理、行动描写各表现了身有残疾的“他”的什么性格特
点。(3分)
(1)第⑤段的"'要是知道了我站不起来,还会这么叫吗?’这么想着,
他用围裙把双腿盖得严严实实的“。表现了"他”的O
(2)第⑥段的"他紧张地抓住身边的板凳,要是来寻开心的,他准备干一场"。表现了"他"
的。
(3)第⑧段的“三个小时,他做了平时一天的活。收钱的时候,他额上挂满了汗珠,手都
禁不住微微发抖了"。表现了"他”的o
17.小说写了附近工厂的青年工人们和“他”之间的哪些事情?(3分)
18.“偷偷地,他用力撑着板凳,想站起来,去跑、去跳,去追赶生活的节奏:'
句子中接连用了三个“去”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五)记忆里的青萝卜(17分)
仇士鹏
①我很久都没吃到过那样青、那样脆的萝卜了。那份滋味在记忆里被时间一点点地偷走,
却在印象中一点点地变得更加美好而珍贵。
②小时候,我几乎没有机会吃到萝卜。那时候因为体质差,母亲便经常把参磨成粉让我
就水服下,而萝卜性寒凉,主泻,药性与参相反,所以母亲从来不把它买回家。很长时间
里,我连萝卜是什么季节上市都不知道,而吃萝卜便成了童年时一个简单却又遥远的愿望。
③记得有一年在乡下老家过年,亲戚洗了一盆青萝卜给我们吃。萝卜已经切开,顶部被
分成四块长条,微张着,青翠欲滴的内心袒露在我的眼前。我至今都忘不了那抹绿,它让我
想起了云消雨霁后田野里清新的泥土气息,仿佛大地把压抑在冰层下的生机全都灌注在一
棵棵绿油油的萝卜里,像是一声张口欲言的希望,一份翘首以盼的喜悦。我挑了一根大口
咬下,一股奇异的味道便从齿缝间喷涌而出。很难将它准确地划归到酸甜苦辣咸中的任一
类,但那份埋藏在大地之下,沉淀着的草木之精、日月之华却唤醒了我对乡村味道久违的
记忆。它是纯净的,也是复杂的,一如我心中亲切的欢喜。
④亲戚家的后院里种满了萝卜,他拍着胸脑告诉我,地里的萝卜随我拔,拔上来的都给
我。年少的我便雄赳赳的,像一个阅兵的将领,一边昂首迈步,一边仔细打量着伏倒的萝卜。
选到了一株叶子挺得高而直的萝卜,眉眼一抬,便双手抓住用力往外拔。可惜,要么力气不
足,萝卜依旧安稳地在地下冬眠;要么用力过猛,把萝卜的叶子扯断了,疼得萝卜用力一甩,
把我摔倒在地。不知道是天气寒冷,还是羞意太盛,抑或用力过度,在长辈们拍下的照片里,
我的小脸涨得通红,裹在一件红色的棉袄里,不啻一个肿了的红萝卜立在地上。不过我虽然
努力拔半天,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亲戚便笑着替我拔上来几个送给我。在悠悠的风中,我
似乎能听见萝卜们藏在地下的轻笑。脸,又冻红了几分。
⑤有时候,去朋友家玩。他会特意提前把家里的青萝卜洗干净放在盆里,再出门接我。
朋友家的萝卜比较圆,也比我家的辣,吃完半个后要歇一会儿才能再去尝另一半。朋友不喜
欢吃萝卜,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就洗个苹果吃,倒也不会让我啃萝卜的声音显得突兀。临走
时,他奶奶还会提来一袋萝卜送给我,皱纹里垂下的笑容满是温暖的慈祥。
⑥上次回家的时候,突然想起萝卜的滋味,便打电话让父亲买,结果父亲带回来的是小
而圆的红萝卜。削了皮,白白的萝卜心味道很淡,吃了几口便吃不下去了。每个味蕾都在极力
地抗拒一一它们像是忠诚的士兵,极力守卫着对青萝卜的那份怀想,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注水
或者破坏。
⑦而如今远在南京的我想买萝卜只能通过淘宝。拆开快递,萝卜在里面挤得满满的。不
过那青里透白的颜色远远达不到卖家所展示的堪比翡翠的碧绿,味道也只能在合格线上挣
扎。有时候收到的萝卜叶子甚至已经腐烂了,整个箱子都散发出难闻的味道。那份童年的念
想似乎只能在印象中渐渐模糊,像只追不上的气球,隐没在满是怀念的眺望之中。
⑧今年在老家逛街时,在路边的一个小摊那儿一眼便望见了梦寐以求的青萝卜。老人很
热心的帮我把上半部分切开,一抹熟悉的亮盈盈的绿色便在我眼前绽放开来。我急忙接过一
口咬下,这就是儿时的滋味!那一刻我竟有着莫名的感动。
19.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主要事件情感变化
小时候不允许吃萝卜遗憾
A:欢喜
拔萝卜失败朋友陪伴我吃萝卜及朋友的奶奶赠送B:
“我”萝卜如今远在南京的我吃不到萝卜感激
D;C:
感动
20.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1.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何会莫名的感动?请结合全文谈谈。(3分)
22.下面两段文字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朗读时哪些词语会重音处理?为什么?(6
分)
【甲】有时候,去朋友家玩0他会特意提前把家里的青萝卜洗干净放在盆里,再出门接我。
【乙】链接: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
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台
阶》)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香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一一几个学生随信
寄
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
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一一而且右边多了一点,
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
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
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
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
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
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
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
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
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
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
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
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
助”
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
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
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
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
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
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
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
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
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
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
美丽的蜡梅花一一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
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
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
1.《芬芳的腊梅花》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3分)
"我”自称患有咽炎,-为了给“我”治“咽炎”,
♦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o
2.说说你对《芬芳的腊梅花》第⑨段划线句中“小胖”的行为的理解。(3分)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芬芳的腊梅花》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3分)
4.朗读下面这两句话时,加点的词应该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4分)
A.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心里。
B.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嫌F”。
5.两篇选文都是写人叙事,但都是以花为题(《芬芳的腊梅花》《驿路梨花》),试分
析这样拟题的妙处。(4分)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5—17题。(10分)
袁隆平的冷故事
海南岛的“铠甲”
①1970年,四十岁的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先从长沙启程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然后又
换乘轮船,下船后再坐汽车,下了汽车又坐牛车,终于来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南红农场,
开始杂交水稻最关键一步的研发工作。
②当时的海南岛,并非现代人印象里的“旅游达人打卡地”,相反有句比较知名的民谣
“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南红农场分给袁隆平等人的住处,只是一间窗户狭
小的茅草屋,一开始连睡觉的床都没有,所谓的“床”就是地上铺一层秫秸。整个农场还没
有通电,晚上照明只能用蜡烛和菜油灯。但比起技术和生活困难,他们当时最直接的“敌人”,
就是海南民谣里的两样“特产”一一老鼠和蚊子。
③比如老鼠,在这里简直成群结队,农场分给袁隆平等人的一袋大米,一夜之间就被老
鼠啃掉半袋子。他们只能把剩下的半袋子大米吊在茅屋房梁下,才总算抢回一些口粮。
④但更恐怖的却是蚊子,为什么当地民谣说“三只蚊子一盘菜”,因为这里的蚊子个头
大,毒性强,“胃口”也大。每天晚上袁隆平和助手们点着蜡烛油灯熬夜工作时,黑压压的
蚊子就会在一片“嗡嗡”声中汹涌扑来,对他们三人拼命“下嘴”。从来到南红农场的第一
天起,他们三人全身都被咬得尽是红疙瘩,每天又痛又痒。
⑤为了对付这些蚊子,袁隆平等人找到了新“铠甲”一一覆盖在秧苗上的塑料薄膜。晚
上工作时,他们把薄膜裹到身上,在一片“嗡嗡”声里咬牙工作。说起来,这“铠甲”防护
性真强,凶悍的蚊子也无可奈何。可毕竟这里属于热带的夏季,披着“铠甲”工作的袁隆平
等人,红疙瘩没消下去,满身又起了琲子……
⑥在海南的那些年里,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就是在这种“不是起疙瘩就是起琲子”的艰
苦环境里,披着“铠甲”坚持工作的。这些苦,在那些年袁隆平吃过的苦里,也只是一点点
缩影。
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袁隆平和助手们发现了珍贵的天然野生稻“野败”,然后
成功完成了杂交稻种试验,对新中国农业史有着巨大影响的“杂交水稻”研发,突破了关键
难题。
美国人闹尴尬
⑧1980年,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引起了美国农业界的关注,美国某大型农业集团在亲
眼见证杂交水稻“完爆”美国水稻的震撼场面后,惊呼这是“东方魔稻”。于是袁隆平也受
国家委派,带队出访美国洛杉矶。
⑨当时与袁隆平一起出访的,还有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等人。由于陈一吾派头
十足,举手投足都是“专家范”,而同行的袁隆平呢?由于多年艰苦工作,还不到五十岁的
他,皮肤已是古铜色,满脸都是刀刻般的皱纹。结果来洛杉矶机场迎接的美方代表威尔其,
当场摆了乌龙。他竟然跑去先给了陈一吾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大呼说''能在洛杉矶接待袁
隆平这样伟大的专家,我感到无比荣幸”。倒把真的袁隆平扔到了一边。
⑩等威尔其明白自己搞错了后,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面对这尴尬的一幕,袁隆平却
毫不在意,他用流利的英语给了威尔其一句安慰:“谢谢您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很多人都将
我认错,更何况是美国人呢?”
(11)当袁隆平圆满完成访问任务归国后,他把在美国获得的奖金全部上交给国家,只拿了
国家给他的2400元补助。这笔钱比起他的贡献,实在太少太少。
袁隆平的“读者来信”
⑫其实,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里,对袁隆平的质疑甚
至攻击,就曾一度甚嚣尘上。在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大幅提高的上世纪90年代初,某知
名报社就曾针对杂交水稻,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座谈会”,座谈会上某些有头有脸的“专
家”,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极尽冷嘲热讽,说什么杂交水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
牛”。“座谈会”内容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
⑬面对这铺天而来的质疑,袁隆平怎么办?是默默回避还是愤怒驳斥?他用一种最简单
的方法,轻松平息了质疑。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袁隆平以“读者来信”
身份发表的文章一一《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在这篇文章里,袁隆平毫不回避此时杂
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摆事实讲道理,从科学角度驳斥了“杂交水稻品质差”的谬论。
一篇深入浅出的好文,迅速平息了所有的“质疑”和“抹黑”。
(14)而在这篇“读者来信”发表七年后,由袁隆平指导、尹华奇研究员培育的杂交水稻新
品种“香两优68”,不但以口感清香柔软著称,亩产超过五百公斤,更把“杂交水稻品质差”
的荒唐论调,再次予以啪啪打脸。
给他雕像,赔钱也干
(⑸比起某些“专家”对袁隆平的质疑来,老百姓心中的袁隆平,却有不一样的分量。
⑯1995年,袁隆平突然收到一位名叫曹宏球的农民的来信,这位出生在1960年的朴实
农民,童年时经历过大饥荒,也因此对袁隆平心怀感恩。这次给袁隆平写信,也是为了他的
一个重要梦想:他决定拿出所有积蓄,为袁隆平塑一个像,请袁隆平提供几张照片。
⑰对这个要求,袁隆平婉拒了。但铁了心的曹宏球,依然想尽办法弄到了袁隆平的照片,
然后带着全家近6万元积蓄来到全国知名的河北曲阳县园林艺术雕刻厂。可曹宏球一问价就
傻眼了:即使雕刻一座最便宜的汉白玉雕像,也需要三十万元,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够。
Q8)无奈的曹宏球,只好找厂长求助,厂长一听是给袁隆平雕像,想都没想就拍板了:“为
他雕像,赔钱也干!”然后这家雕刻厂只收了曹宏球4.8万元,精选最好的石料委派最好的
师傅,经过四个月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一座一米六高的袁隆平雕像。为什么要一米六高?
谐音正是“有米有肉”。
⑲当这座“有米有肉”的雕像被披红戴花,从河北运到曹宏球的家乡湖南郴州时,当地
领导亲自带队迎接,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在石像前燃放炮竹,比春节时还热闹。村民们说:“袁
隆平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做了功德无量的善事
(文/张筱,有删改)
15.文章第一部分“海南岛的‘铠甲(第②段)中引用民谣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章第⑩、(11)、⑬段塑造了袁隆平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17.文章第四部分(第(18)段)画波浪线句子蕴含了厂长对袁隆平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该部分
内容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8~22题。(18分)
秃的梧桐
①一一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
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依,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④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家走一条,梧桐生
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
家分享。
⑤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
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桶1树。
⑦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
以前的美阴了。
⑧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一一又是蚂蚁干的好
事。哦,可恶!
⑨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
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⑪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
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
现在它的叶儿己去得差不多,园中减少了葱茏的绿意,却也填了蔚蓝的天光。爬上榆干的薜
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
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得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
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
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
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⑬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
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⑸人们走过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⑯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来。
⑰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文/苏雪林,有删改)
18.文章开头的第①段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结尾第(⑷段说“这株梧桐,怕再
也不得活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20.文中第(11)、⑫段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分)
21.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句子(第(吩、⑰、⑱段)有怎样的深刻含义?(4分)
22.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梧桐树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唱歌的人
沈家禄
在报社旁边的小店吃面,门外的风吹得紧,街上几乎是漆黑一片,我要了一碗辣酱面。
吃到一半,门被大大地推开了,西北风乘机往我衣领里钻。三个小伙子,一个背着吉他,一
个拿着萨克斯,一个双手甩着沙球就唱起了歌。他们是对着一张坐满了客人的桌子唱的,那
桌子人在吆五喝六地喝着酒,菜盘子一个叠一个,一个火锅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冀教 九下 数学 第31章《用列举法求概率》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淮阴工学院《工程力学2》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聚甲醛、聚甲醛合金及改性材料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2024九原区职场指南合作协议
- 城市绿地防腐木座椅施工方案
- 2024年500KVA箱变工程安装合同
- 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研学旅行方案
- 2024年劳务服务匹配合同
- 2024年地区联盟合作框架协议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7张PPT)
- 5000吨每年聚丙烯酰胺工艺流程图
- DB64∕T 1754-2020 宁夏砖瓦用粘土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规程
- PSUR模板仅供参考
- 火力发电企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考)
- 《锅炉水容积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PPT幻灯片课件(PPT 24页)
- 子宫内膜息肉-PPT课件
- 桥梁施工各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 保安队排班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