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_第1页
中医适宜技术_第2页
中医适宜技术_第3页
中医适宜技术_第4页
中医适宜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医适宜技术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刮痧疗法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磨擦患者某处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系一种纯自然疗法。刮痧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即“刮痧”疗法的雏形。第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得越厉害,发病就越剧烈,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即可以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诊疗。第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刮痧的作用原理

a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b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c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另外,在刮痧工具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同时,刮痧还具有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健脾和胃作用,既可治病又可保健。第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刮痧板的形状有:椭圆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梳形等。刮痧板的材料有:瓷器类、金属类、生物类、水牛角、玉石等为材料制做的刮痧板等。第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刮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刮痧油选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透痧止痛、滑润肌肤等作用。适用于成人,刮痧面积大,皮肤干燥者。刮痧乳选择天然植物所合成。有改善血液循环,促新陈代谢等作用。宜于儿童、面部刮痧时。第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刮痧的操作方法

1.握持刮痧板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第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刮痧的次序

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1)全身刮顺序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2)局部刮顺序颈部刮从头、颈、肩到上肢;肩部刮从头、颈、肩上、肩前、肩后到上肢;背腰刮从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到双下肢。第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头部用梳头法,由前向后;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腰、腹部应由上向下,由内向外扩展;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第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刮痧的手法(1)补泻法a补法刮痧板按压的力度(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适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之虚证、对疼痛敏感者;b泻法刮痧板按压的力度(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适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之实证,骨关节疼痛者。c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泻法之间,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适于虚实夹杂、尤宜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者。第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按力量大小分类

a轻刮法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小,无疼痛及不适感,仅皮肤出现微红色,无瘀斑。适于年老体弱、疼痛敏感部位、虚证者。

b重刮法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较大,以能承受为度。适于腰背,部分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实证、热证者。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按移动速度分类

a快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主要用在刮拭背部、四肢及急性外感病,体质强壮者。

b慢刮法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适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在刮拭头面部、胸腹部、下肢内侧等处。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按刮拭方向分类

a.直线刮法又称直板刮法。适于身体较平坦,如背、胸腹、四肢部位。

b.弧线刮法多循肌肉走行或根据骨骼结构特点而定。适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

a摩擦法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产生热感。适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部,如肩胛内侧、腰部、或刮痧前使人放松。

b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双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与头皮呈45°角,动作轻柔和缓。如梳头状,由此得名。适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

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c点压法又称点穴手法。用刮痧板之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渐加重,以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5-10次。适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刮的骨骼关节凹陷部,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

d按揉法在穴位处行点压按揉,点下后做往返来回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应紧贴皮肤下滑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适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e角刮法使用角形板或让板的棱角接触皮肤与体表成45°,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要求灵活,不生硬,避免用力过猛损皮肤。适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经筋部、骨突周围、肩部穴,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

f边刮法将板的长条棱边,与体表接触成45°角进行刮拭。适用于大面积部位,如腹、背和下肢等。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刮痧的适应症

既能治疗内科病,又能治疗外科、骨科疾病,同时也能治疗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有人统计能治疗十一大类400多种病症。典型的如: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

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填法:本法仅用于神阙穴,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填药量据病症,年龄及药物而定,填药时间隔日或隔二日一次。

熨敷法:有二法,一为用治疗药物切粗末炒热布包,乘热外敷穴位;二为在敷贴的同时,予以加热。此法将药物作用和温热作用结合在一起。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覆法:指用较多量药物的生药剂、糊剂或药饼,覆盖于病灶(包括体表病灶反应区),之上,加盖塑料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

涂法: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也包括用毛笔或柿棉莶浸湿后略蘸药粉涂敷于穴区。此法用药量少,适于小儿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涂。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滴法: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区,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

叩法:以特制的药捧,蘸药汁点叩穴区,可反复施行。具有敷贴药物和机械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离子透入法:即在敷贴药物的同时,上加电极板,通以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透入体内,加强敷贴的治疗作用。此法近几年来,在大陆有推广之势。

掺法:指将药物研细,取少量掺在膏药(一般指硬膏药或膏药胶布)上,再贴敷穴位的一种方法。由于膏药或膏药胶布,均系固定药方配制而成,通过掺加药物,有利于辨证施治,提高疗效。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操作方法

体位选择: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贴敷部位(穴位)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贴敷药物的固定: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

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意—异常情况及处理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固定药物。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贴敷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贴敷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可提前揭去药物,及时终止贴敷。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收敛,破溃水泡处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1.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等肺系疾病:

治法:温经散寒药物:白芥子21g,元胡21g,细辛12g,甘遂12g

取穴:主穴:肺俞、心俞、膈俞;加减:喘息严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嗽痰多者加脾俞;肾不纳气动则气喘者加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者加天突。本法还可用于虚寒型的过敏性鼻炎。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2.感冒:

治法:疏风解表方法:薄荷泥涂擦法(太阳、迎香、合谷)蒜泥贴敷法(合谷)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3.口疮、咽喉肿痛:

治法:导热下行,引火归元药物:吴茱萸12g或吴茱萸9g,胆南星3g

取穴:涌泉方法:上药研细末,陈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涌泉穴。

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面瘫病(仅限于单纯性面瘫):

治法:疏风通络,养血和营药物:蓖麻仁30g,马钱子5g,朱砂1g

取穴:颊车、地仓、四白、阳白、翳风、太阳等均取患侧,每次选2-4穴。方法:上药共捣为膏,取绿豆大小贴敷于备选穴位,胶布固定,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药热敷法

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者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各种痛证、运动伤、外伤和手术后遗症,以及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痛经、减肥等。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热敷法的分类:

干热敷湿热敷

一般情况下,干热敷法不如湿热敷法效果好,而在湿热敷时如能加入适量中草药,则往往会事半功倍。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意事项:

1.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2.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

3.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

4.腹部敷药包前要排空小便。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热熨法简介:

热熨疗法是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选用适当的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之后,在患者身体的局部或一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的一种药物外治法。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热熨疗法操作简便、适应症广、副作用小,并对某些病有独特的疗效。常用的热熨法有:中药熨法、盐熨法、铁屑加醋热熨法、坎离砂热熨法、麦麸熨法、葱熨法、砖熨法、瓶熨法等。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热熨法的作用机理:

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吸收,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强筋健骨的治疗作用。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热熨疗法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证。下面介绍几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热熨疗法。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一)盐疗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热盐小验方

1、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加艾叶一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可缓解坐骨神经痛,一日一次,连用5~10天。

2、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再加葱须、生姜各9克,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周,有追风祛湿之功效。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热盐包按摩治感冒:可将食盐、葱白、艾叶、生姜混合在一起,放入锅内炒热至80℃左右,并迅速装入白布袋内,扎紧袋口,趁热用盐包按摩腰背部、胸腹部及双下肢,以患者手掌微微出汗为佳。每天按摩1~2次,每次15~30分钟,每个疗程3~7天。最好在感冒前期使用。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冬季咳嗽热盐敷疗法:

冬季很多老年人因寒气伤肺所致咳嗽,连续十来天,每次咳嗽超过15秒,用热盐敷肚脐和两胁能温经止咳。

方法:粗盐200克,炒10~15分钟,用布包好,待温热时放置背上,来回熨烫皮肤5分钟,再将盐包放置两胁肋部上下熨敷两侧皮肤,每侧5分钟,然后热敷于胁直至盐包变凉。每天一次,1~2天即可止咳,严重者连续一周。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颈椎病:粗盐50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垫至颈椎处,人平躺至盐凉。每天坚持3~5次,并配合运动疗法,坚持半月,可见明显好转。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吴茱萸

云香科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功效与应用:散寒止痛-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温中燥湿降逆止呕-肝胃不和、呕吐吞酸用量:2-5g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吴茱萸热盐包: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方法:制作一个双层布袋,将等量的吴茱萸和粗盐分别装入袋内,封口。微波炉加热3~5分钟,至于患处按摩5分钟后敷于患处至凉。每天1~2次,每次约30~40分钟。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四子散(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吴茱萸各60g)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主要适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痹证等。

方法:微波炉加热使温度达到60~70℃,装入6×10cm的布袋中,来回热熨治疗部位20分钟,每日2次,1周为一疗程。

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祛积滞方

组成:枳壳30g,莱菔子30g,大皂角1条,食盐15g。功效:主治食积痰滞结于胃脘。方法:将上药共研为末,用白酒炒热,然后用布包好,乘热敷于胃脘处。

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铁屑加醋热熨疗:

功效:用治肚腹冷痛、关节酸痛、妇女痛经、夜间小腿抽筋、坐骨神经痛等症,有缓解的作用。

方法:取工厂机床刨下的纯生铁屑,用醋或5%稀盐酸,按10:1的比例渗入,即5千克的铁屑加入250毫升的食醋或5%的稀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均匀。配好后,放置15分钟,便可装入布袋内。每袋装750克。布袋大小约25X20厘米,最好用粗布或帆布制成,以防磨破。然后将装好的药袋重叠地放在一起,用棉垫保温,待发热至50℃时即可用于治疗。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注意事项:

1.醋的浓度必须适宜,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铁屑发热。在使用自醋时,最好先做试验,以确定哪一种浓度接近合适。一般陈醋含醋酸浓度高,因此加入醋量应该少些;反之,如果醋的质量差、醋酸浓度较低,则加入的醋量应该多些。

2.应用铁屑加醋熟熨法的铁屑,可以重复应用。但使用3-4次后,需用铁筛除去已受氧化的铁粉。一般情况下,铁屑可重复使用10次左右,但每次都应加进适量的新铁屑,以确保治疗效果。

3.每次治疗结束后,都需及时清洗布袋,防止布袋被醋酸侵蚀腐坏。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坎离砂热熨法

功效: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肺炎、肥大性脊椎炎、肌肉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关节扭挫伤、关节手术启功能障碍、神经痛、慢性腰痛等。

方法:用净铁末50千克、米醋3千克、防风400克、当归300克、川芎400克、透骨草400克,加清水3千克配制而成。本法与铁屑加醋热熨法相比,又进了一步,坎离砂热熨法里面加有中草药,通过发热,可充分发挥其药物效能,具有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和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消肿等功效。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七)葱熨法

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后的陈旧性外伤疼痛、气滞血瘀,以及因受寒而引起的小便不畅、慢性膀胱炎、产后腰腿痛等疾病。方法:根据受伤部位的大小,取葱白150-250克,切碎,然后杵烂,并立即放火锅中炒热。热度应以皮肤能够耐受为准,然后取出敷于施治部位上。冷却后,可再炒热继续熨烙,如此反复2-3次。

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意:

跌打损伤致肿胀疼痛等应用本法时,需在受伤24小时以后再行葱熨。刚刚发生损伤时,不宜应用此法。对于跌打损伤后瘀积不散,甚至血瘀化热,出现脓肿、全身发热比较明显的病人,也不适用葱熨。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八)麸熨法

功效: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慢性腹痛、腹泻和单纯性因寒而引起的腹痛。方法:用麦麸或棉籽壳500克炒热,也可加入苍术50克、木香50克、乳香25克、没药25克,再炒l-2分钟。炒时可加入一些水,使锅内产生热气,以充分发挥药力。炒好后装入布袋,熨烙患处。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九)蚕砂熨法功效:本法活血止痛,对风湿性关节酸痛有显著疗效。

方法:取蚕屎500克、黄酒200毫升搅拌均匀,分装在2个布袋内,放入开水锅内的竹笼上蒸10分钟,然后取出,趁热熨烙患处或四肢关节;也可应用炒法,将蚕砂炒热后,再加黄酒拌炒,装袋熨烙。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十)砖熨法功效:砖熨常用于手足疾患的治疗;放置葱姜熨烙,多用于手足部跌打损伤后的陈旧性外伤疼痛;用醋浸毛巾砖熨,常用于手部或足部的关节酸痛。方法:取青砖2块,放于炉口烧红,待砖不烫手时,即用布包好。先在患处垫上4-5层旧布,然后把垫砖放上,随着砖热减弱,逐渐抽掉垫布。也可在热砖下放葱白、姜片,或扎上一条浸透陈醋的毛巾,醋浸毛巾上放热砖熨烙,可以充分发挥陈醋的作用。

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十一)瓶熨法

功效:常用于治疗跟骨刺引起的疼痛,或适用于一般性腹痛。方法:用500毫升的医用盐水空瓶装满热开水,先在患处放上一个装满葱白切成丝的布袋,布袋上再放一块厚布,然后放上热水瓶作局部熨烙。开始时瓶的热度较高,可用手垫上干布或戴上绒手套拿热水瓶做一起一落的反复熨烙,瓶内热度降低后,可将瓶放于患处不动,进行固定熨烙。

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意事项:

l.凡热性病、高热、神昏、谵语、神经分裂症患者,均不可用本法。

2.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不宜用本法。

3.热熨时,尤其要防止局部烫伤。开始时熨器热度过高,应采用起伏放置式熨烙,或者加厚垫布。

4.热熨后,病人可在室内散步,但暂时不得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湿热敷简介

中药湿热敷法使药物直中药热敷接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证。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或纱布蘸取中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湿热方

(1)传统推拿热敷方

组成:红花10g,桂枝15g,乳香10g,没药10g,苏木50g,香樟木50g,宣木瓜10g,老紫草15g,伸筋草15g,钻地风10g,路路通15g,千年健15g。

主治:关节扭挫伤,寒湿痹证,关节酸痛等。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简化推拿热敷方

组成:香樟木50g,豨莶草30g,桑枝50g,虎杖根50g。

主治:因扭挫伤而引起的疼痛肿胀,并治肢体酸楚等。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海桐皮汤

组成:海桐皮6g,透骨草6g,乳香6g,没药6g,当归5g,川椒10g,川芎3g,红花3g,威灵仙2g,白芷2g,甘草2g,防风2g。

主治:因跌打损伤而引起的疼痛不止。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五加皮汤

组成;当归10g,没药10g,五加皮10g,皮硝10g,青皮10g,川椒10g,香附子10g,丁香3g,麝香0.3g,老葱3g,地骨皮3g,丹皮6g。

主治:伤后瘀血疼痛。第七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散瘀和伤汤

组成:番木鳖15g,红花5g,生半夏15g,骨碎补10g,甘草10g,葱须30g。用水煮沸后,加入醋60g。

主治:跌仆损伤、瘀血积聚。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6)八仙逍遥汤

组成:防风3g,荆芥3g,川芎3g,甘草3g,黄柏6g,苍术10g,丹皮10g,川椒10g,苦参15g。

主治: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体表肿硬疼痛,风湿疼痛,肢体酸痛等。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

1.中药湿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2.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务必遵医嘱使用。

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3.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

4.重点询问有无糖尿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止疾病方法。适用于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外科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软组织损伤等骨科疾病;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寻常疣、手足癣、发癣、股癣等皮肤科疾病及某些内脏疾患如失眠、高血压等。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基本技术

(一)淋洗法将药物放在沙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后,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不断地淋洗患处。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这种淋洗方法多用于疖、痈破溃流脓或创伤感染、皮肤溃疡等,尤其是发生于腹部及腰背部者。在淋洗时,并可轻轻捺按伤口四周,并用镊子持消毒棉球试蘸伤口脓液,使脓液及坏死组织淋洗干净。淋洗后,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常规换药。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熏洗法

1、全身熏洗法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里,进行全身淋浴。或把药汤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桶内放一小木凳,高出水面3寸左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在外面),勿使热气外泄,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患者再浸于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熏洗完毕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如能稍睡片刻更好,待消汗以后,再换穿衣服。全身熏洗法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特别提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局部熏洗法(1)手熏洗法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将患手架于盆上,进行熏蒸,外以布单将手连盆口盖严,不使热气外泄,等到药汤不烫人时,可把患手或腕部与前臂浸于药汤中进行洗浴。(2)足熏洗法把煎好的药汤倒入木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踝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坐浴法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待药汤不烫人时,臀部浸于盆中泡洗。也可用坐浴椅,先把盆放在椅下进行熏蒸,后将盆移至椅上坐浴。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肛门及会阴部的疾病。特别提示: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坐稳,以免跌倒摔伤;应用熏洗法如果无条件熏蒸时,可直接泡洗患处。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热罨法热罨法类似现代的湿热敷法,由于患病部位不同,治疗应用时,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另用1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得以保持一定的湿热度,持续淋渍热罨。(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或软布蘸药汤,稍微拧一下(不要太干),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第八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将药物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搪瓷盆内加水煎汤,乘热熏洗,并取出药袋,带汤乘热在患处进行湿热敷,这样汤洗与热罨连续交替使用。

热罨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但使用时应注意消毒灭菌。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常见病的熏洗疗法(一)湿疮

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客于肌表所致;或脾虚失运,素体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遏所致。急性期可见周身或局部出现红色丘疹,或皮肤潮红而有集簇,有散发性粟米大小之红色丘疹或丘疹水疤,瘙痒,或皮损溃烂,渗出液较多,常伴有便干溺赤,口渴,心烦等症。慢性期多出现鳞屑、苔藓化等损害,皮肤处有融合及渗出的倾向。相当于西医的湿疹。治则:清热利湿,养血润肤。

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应用淋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过滤去渣后,将药液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使用。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

苦参百部汤:苦参、蛇床子、生百部、益母草各30克,生大黄、青蒿、石菖蒲、黄柏、地肤子、徐长卿各20克。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脚湿气多因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水浆浸渍,或传染所致。始足部一侧,渐侵延两侧,或常见足趾之间,或起鳞屑,薄而易落,或生小水疱,或黄头,四周无红晕,数日后水疱吸收而隐没,叠起白皮,或有红晕的脓疱,瘙痒,搔抓脱皮出血而始舒,疱破流水,疼痛,有灼热感。相当于西医的脚癣。治则: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应用足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过滤去渣后,将药液放入盆内使用。每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

足熏洗方: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鲜皮、川黄柏、红花、防风、大枫子各20克。渗出液多者加枯矾15克。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踝缝伤筋多由外伤致局部气滞血瘀引起受伤部位经络不通,筋肉经络受损所致,其临床表现是踝关节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相当于西医的踝关节扭伤。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应用热罨法或足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15—20分钟,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使用。每次可持续15—20分钟。每日1—2次,5天为1疗程。

扭伤洗方:透骨草、忍冬藤各30克,伸筋草、苏木、三棱、牛膝各15克,白芷、海桐皮、红花、赤芍、当归、五加皮、川黄柏、升麻各10克。

特别提示:若有肿胀者,2天后再进行熏洗。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跟痛症临床可见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治则: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应用足部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适量(约1500毫升),用武火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将药液倒入桶或盆内使用。每次浸泡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10天为1疗程。

熏洗方:威灵仙30克,艾叶、独活、羌活各20克,红花15克,皂角刺、汉防己20克,食醋100毫升,鲜葱50克。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肘部伤筋中医学认为多由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却温煦,筋骨失于濡养所致。起病缓慢,初起时在劳累后偶感肘外侧疼痛,延久逐渐加重,疼痛甚至可向上臂及前臂放散,影响肢体活动,但功能活动多不受限。做拧毛巾、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剧,前臂无力,甚至持物落地。西医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第九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建议使用热罨法。将药物装在纱布袋内缝好或扎好,放在沙锅或搪瓷盆内,加水(约1500毫升)煮开以后,再继续煮15—20分钟使用。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

外洗方:海桐皮、透骨草、路路通、乳香、没药、艾叶、当归、桑寄生、牛膝、刘寄奴、独活、川乌、草乌、白附子、红花、伸筋草各10克。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四肢骨折后遗症祖国医学认为,骨折后易引起经络阻塞,气血不通,营卫不能通达内外,关节周围筋肉组织得不到濡养,导致关节活动不利。或伤后因保护不严,复感风寒湿外邪而出现关节僵硬、关节挛缩、肌肉严重萎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疼痛、肢体肿胀等。治则:行血散瘀,消肿止痛。

第九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应用热罨法或局部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15—20分钟,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使用,每次可持续15—20分钟。每日2—3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当归透骨汤:当归、透骨草、赤芍、天仙藤各15克,蒲公英、赤木、紫花地丁各12克,没药、白芨、刘寄奴、生蒲黄、红花、茜草、海桐皮、桂枝、五加皮各10克。主治骨折后骨痂已形成者及软组织损伤所发生的局部瘀血肿胀疼痛。第九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七)大偻 又叫“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中医学认为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相当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治则:舒筋活络,通痹止痛。

第九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操作步骤:建议应用全身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3000—4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使用。每周2—3次。4—6周为一疗程。羌活外洗方:威灵仙、生甘草、羌活、独活、桑枝、海风藤、络石藤、豨签草、海桐皮、忍冬藤、鸡血藤各50克,川乌、草乌各30克,土鳖虫10克。特别提示:熏洗完毕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如能稍睡片刻更好,待消汗以后,再换穿衣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切记要坚持熏洗,每周2—3次,4—6周为一疗程。第九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八)筋瘤中医认为本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瘀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患者常感患肢沉重、胀痛、易疲劳,休息后可缓解。患肢小腿浅静脉渐现隆起、扩张,有时可卷曲成团或囊状,尤以站立后明显,抬高腿后消失。病程长者,小腿下端、踝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瘙痒、湿疹。部分患者可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