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_第1页
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_第2页
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_第3页
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_第4页
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精选

高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

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

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曲牌的“京剧化”创新

在我国传统音乐宝库中,有不计其数的曲牌音乐。这些曲

牌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音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历

代音乐生活的产物,是地域性的音乐符号,是大众共有的音

乐资源库。

对京剧器乐曲牌伴奏艺术的探讨,自京剧诞生以来、特别

是发展至成熟阶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京剧器乐曲牌

作为无词的纯音乐伴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京剧的前奏、

幕间过场音乐、情景音乐、尾奏等,均是通过这些器乐曲牌

的演奏来实现的。它与唱腔音乐、锣鼓打击乐紧密配合,

相得益彰,使京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京剧器乐曲牌各种形式的产生,与京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

关系。京剧在形成过程中,善于博采众长,广纳各种艺术精

华。形成之初,京剧的唱腔主要是吸取徽剧的二黄、四平调、

拨子腔、吹腔,以及汉剧的西皮,进而合流成为皮簧腔,并

从梆子腔引进南梆子等。京剧的器乐曲牌则受徽、汉剧的影

响很少,而是广泛从昆曲、民间鼓乐和丝竹乐以及宋元南北

曲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自己的形态。

“京剧化”的变革创新,便是京剧器乐曲牌适应需要最重

要的手法。无论是胡琴套子,还是喷呐、笛子吹奏,都根据

京剧风格加以变异。京胡主要是通过二黄、反二黄、西皮、

反西皮的定弦及特有的弓法、指法来体现“京味”;笛子、

喷呐则是用筒音变化及特有的气口、变气等吹奏方法来表达

浓郁的京剧韵味。这些“京剧化”的革新,实际上就是改编

再创作,属于音乐创作的范畴。因其是在已有原生态曲调基

础上的口头音乐创作方法,所以演奏者也是改编者。琴师的

演奏和乐师的吹奏,时有即兴发挥,常常是在演奏实践过程

中,不断修改,很少有一个定本,处于反复加工的过程中。

由此,每首曲牌在多次的演奏中多有大同小异的变化,特别

是根据戏剧情节表现的需要,在无定次的反复变奏中,变化

无穷,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演奏京剧器乐曲牌的乐器有喷呐、笛子、吹打、京胡、月

琴、三弦等,而京胡、月琴、京二胡——“京剧三大件”对

器乐曲牌“京剧化”的影响尤为明显。最富特色的还是京

胡,其特有的定弦、演奏的指法与弓法、乐器的制作等,都

对胡琴曲牌的风格及旋律变化的“京剧化”产生了直接的

影响。可以说,胡琴曲牌如果离开了京胡,其包含的京剧特

有的风味必将大为逊色。

京胡属于高音乐器,其音域较窄,一般为九度或十一度,

而超过音域的音就翻高或移低八度演奏。此外,由于京胡的

构造、演奏姿势等原因,形成了京胡演奏独特的弓法、指法,

进而直接导致伴奏旋律的多样变化。而这种旋律的变化以适

应京胡的弦式,也是曲牌“京剧化”的一个特点。另外,由

于京胡特殊弓序的推拉特点,其拉弓较强,推弓较弱,形成

了节拍的弱强弱强的节奏。

京剧器乐曲牌吸取自外来曲牌的创编方式,体现了渐变性

及灵活性、即兴性的特点。京剧器乐曲牌采取“京剧化”的

渐变,既符合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又适应广大京剧观

(听)众的欣赏习惯。在渐变性、灵活性、即兴性为特点的音

乐思维方法的支配下,我国历代京剧器乐演奏家(亦是编曲

家)通过“京剧化”的变革创新,创编了许多器乐曲牌,大

大丰富了京剧伴奏音乐宝库。

(《光明日报》2019年2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曲牌“京剧化”创新的一项是()

A.京剧的器乐曲牌受徽、汉剧的影响很少,而是广泛从昆

曲、民间鼓乐和丝竹乐以及宋元南北曲中汲取营养,最终形

成自己的形态。

B.京胡主要是通过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的定弦及

特有的弓法、指法来体现“京味”;笛子、喷呐则是用筒音

变化及特有的气口、变气等吹奏方法来表达浓郁的京剧韵

味。

C.曲牌“京剧化”的革新,实际上就是改编再创作,因其

是在已有原生态曲调基础上的口头音乐创作方法,所以演奏

者也是改编者。

D.每首曲牌在多次的演奏中多有大同小异的变化,特别是

根据戏剧情节表现的需要,在无定次的反复变奏中,变化无

穷,但又“万变不离宗亲”。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京剧器乐曲牌作为无词的纯音乐伴奏,与唱腔音乐、锣

鼓打击乐紧密配合,相得益彰,使京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丰

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B.演奏京剧器乐曲牌的乐器中最富特色的是京胡,其特有

的定弦、演奏的指法与弓法、乐器的制作等,都对胡琴曲牌

的风格及旋律变化的“京剧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C.京剧在形成过程中,善于博采众长,主要吸取了徽剧的

二黄、四平调、拨子腔、吹腔,以及汉剧的西皮,进而合流

成为皮簧腔,并从梆子腔引进南梆子等。

D.京剧器乐曲牌采取“京剧化”的变革创新,我国历代京

剧器乐演奏家通过这种渐变过程,创编了许多器乐曲牌,大

大丰富了京剧伴奏音乐宝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器乐曲牌各种形式的产生,与京剧的形成有着密切

的关系;京剧的前奏、幕间过场音乐、情景音乐、尾奏等,

大都通过这些器乐曲牌的演奏来实现的。

B.由于京胡的构造、演奏姿势和属于高音乐器等原因,形

成了京胡演奏独特的弓法、指法,进而直接导致伴奏旋律的

多样变化,这也是曲牌“京剧化”的一个特点。

C.无论是胡琴套子,还是喷呐、笛子吹奏,都根据京剧风

格加以变异;琴师的演奏和乐师的吹奏,时有即兴发挥,常

常是在演奏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而最终变得成熟。

D.京剧器乐曲牌吸取自外来曲牌的创编方式,体现了渐变

性及灵活性、即兴性的特点,因而,自京剧诞生以来、特别

是发展至成熟阶段,它一直成为备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

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牵倜

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

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

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

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

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

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

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

半。继以荒旱,饿孽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

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

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

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

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

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

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

建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时

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

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

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

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

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

致仕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②赔累:赔钱亏

累。

4.下列对文中面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

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

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B.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战守具悉就经画。

C.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战守具悉就经画。

D.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战守具悉就经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

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

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

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

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

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其它意为“死”的

词还有:崩、薨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

地巡抚时,得到了其他官员的一致认可,于是高拱把张学颜

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

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

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

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

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D.张学颜上奏测量土地的条例,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

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

出过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生卓牵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5分)

译文:

(2)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

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

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

分析。(5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

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

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

逝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

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大题题号写在括号内。只能

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⑷题(25分)

一盆兰花

季明

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山民。

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

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

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

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

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

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

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

的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婉紫嫣

红、芳香四溢。

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

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

走了进去。

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

“你也喜欢花?”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

“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

下来,很夸张她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

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

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

老安憨憨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

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

画家掏出钱,说:“一定得给你钱。”

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

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

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

吗?”

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

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

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走了。

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覆去地看

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

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

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

安。

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那盆兰花肯定非常值

钱!”

“值啥钱?”老安不解地问。

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

千多块钱呢!”

“五千多块?”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①

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

竟然卖了三万块!”

“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

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②

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一盆说:“好

像就是这样的!”

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

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③

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

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不响呢!”

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④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

半晌,老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狗日的画家!”

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

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

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

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

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

“一百块。”

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

钱不卖!”

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

一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三万,你脑子有病啊?”

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

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狗

日的!”

“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

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李致宁?那幅画呢?”

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

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

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

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

“五万块!”老安惊叫一声。

老安的手又剧烈地抖动起来。⑤

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⑥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

个响亮的耳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看到陌生客人被自家的花香深深陶醉了,老安热忱地

送了李致宁一盆兰花。出于酬谢,李致宁送了一幅画给老安。

B.对李致宁送给自己的画,老安怎么看也看不出好在哪

里,后来感觉自己被李致宁骗时,咬牙切齿她将画撕成粉碎。

C.老安送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从外地打工回来

的年轻人告诉老安兰花很贵,惋惜老安好花没有卖到好价

钱。

D.第二年春天,一位城里人也被老安的兰花吸引,提出

购买。老安张口三万块,城里人大吃一惊,骂老安脑子有病。

E.小说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先扬后抑,情节跌宕起伏。

兰花是行文线索,以老安的前后变化,讽刺了他的咎由自取。

(2)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中的老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中多次写到老安的手在颤抖,作者如此不厌其烦,

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林庚:发明一个传统

九?一八事变后,林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

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并随请愿

团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曾绝食于南京。鼓动林庚的除

了拳拳爱国心外,就是他崇尚自由的精神。呈现在他的写作

里,就是对创造的渴望。林庚由古体诗词转向自由诗自然与

此有关,不过,还应看到,他创作的转向与当时诗坛狂飙突

进的风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对于这种诗坛的“革命”,林庚有着独特的见解,即“任

何一次成功的革命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革

命也便往往难免是短命的”。而“建设”又谈何容易,闻一

多等先生在此之前曾多次进行新诗写作试验,虽取得了一些

成就,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实践者,

林庚自然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不过,在他看来,“创作应

该是一件仿佛是探险的事业,而不能是吃现成的”。1935年,

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

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他的决然,来自于对一个更大传统的判断。现今的历史学

家在叙述西学东渐时异常兴奋——为思潮流派的花样繁多

和古老中国的惊人胃口。殊不知,我们有时在慌乱中把舶来

品包装的锡纸也一同吞下,更糟糕的情形是,因为相关语境

的缺失或难以言述的“需要”,有意无意抛掉食品,消化锡

纸,炫耀商标。林庚深知,相对于外来诗歌和文化资源带给

新文学近百年的惠赠和滋养,本土几千年的古典文学传统更

像是一个被尘封起来的巨大秘密,我们知道这里琳琅满目,

可是人们要么是回过头漠然处之,要么是茫茫然不知从何下

口。

这自然不是新问题。可是,抱怨的多,捶胸顿足的多,大

声疾呼的多,真正肯沉潜下来进行考辨研究的不多,像林庚

这样取得巨大成就的更是罕见。

林庚几乎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埋头耕作。他要用一个现

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同时为了文学创作把古典文学

传统重新发明出来。正是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给我们提

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

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

由”。单单这终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

敬。任何一个试图到更遥远的田地里收割的人们肯定不会忽

略这样的讨教。

更重要的是,林庚先生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人们

因先生的新见——如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

神”——而生发出来的对古典文学新的理解,正是得益于他

的箪路蓝缕之功。

林庚一部重要著作《〈西游记〉漫画》的产生颇有些意味。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

读《西游记》。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

摊开书卷,从文学中得到宽慰和愉悦。最终他将《西游记》

烂熟于心。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

理解,在80岁高龄出版了《〈西游记〉漫画》这样一部“极

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古代文学

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

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的,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

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一口气花了三天,高兴得不得了,

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有删改)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括的含义,能力层

级为B级。A项是对京剧器乐曲牌形成过程的陈述,并非谈

论曲牌“京剧化”创新的问题。

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C级。原文第三段中说“形成之初,京剧的唱腔主

要是吸取……”,而在C项中偷换了概念,成了“京剧……

主要吸取了……”,与文意不符。

3.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大都通过……”

与原文“均是通过……”不符。B项,“属于高音乐器”并

非形成京胡演奏独特弓法、指法的原因;表述中还漏掉了

“这种旋律的变化以适应京胡的弦式”这句话。D项,前后

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4.D(原文标点为“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

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

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5.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

6.A(“得到了众官员的一致认可”错,原文“大学士高

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是说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

7.(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

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得分点:“卓

荤倜傥”“盘错”“利器”“见”各1分,“人未之识也”

句式1分)

(2)贾汝翼拒绝王果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

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

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得分点:“却”“伸”“苟”“罢

斥”、“主”各1分,)

【参考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

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

(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

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

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

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

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

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

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

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

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

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

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

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

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

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

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王杲更加恨了,约了各部

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

“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

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

都由敌人主导了。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

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赵完害怕,

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

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各部落听说大军

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

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

学颜因此安抚他。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

计,十分倚重信任他。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

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

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又贯

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百姓穷困赔钱亏

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

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张学颜八次上疏

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在家中去世。

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写正衬亦可)(1分):

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1分,

意思对即可。)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写反衬亦可)(1分):借美妙迷人的

春江之景(1分,意思对即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

自遣的心境。(1分,意思对即可。)

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

泪;

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

满怀悲叹;

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

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

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即可

得满分。)

10.(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1)答案: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答

C、E不给分。(A李致宁送给老安画,不是为了酬谢,应是

感谢;C年轻人认为老安是被人家骗了,不是惋惜兰花没有卖

到好价钱;E兰花不是线索,作者也不是为了讽刺老安咎由自

取)

(2)答案:暗示了山民憨厚朴实性格形成的原因;为下文展

开关于兰花的故事作了铺垫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环境之

静、喜好之雅与后文唯钱之俗对比强烈。(每点2分,3点6

分)

(3)答案:小说中的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又财迷心窍的农

民形象。他热爱生活,热爱青山绿水,喜爱花花草草;(2分)

他憨厚朴实,待人热情,慨然地送给画家兰花;(2分)他财迷

心窍,当听到送给画家的兰花值钱时,认为自己被骗,破口

大骂,逐渐失去了曾经的朴实。(2分)

(4)答案:作者如此安排,一是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

理变化,使人物形象更真实可感,(1分)①②两处写出了老

安得知兰花很值钱时内心很震惊,③④两处写出了老安内心

对画家的愤怒,⑤⑥写出了老安内心的懊悔;(3分)二是讽刺

了当今时代人们一切向钱看,将真与善的美德抛之脑后;(2

分)三是与前文老安的真与善形成对比,加强了讽刺效果。

(2分)

12.(1)答案: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

答B、C不给分。(B项“林庚早年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