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5章 地下水_第1页
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5章 地下水_第2页
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5章 地下水_第3页
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5章 地下水_第4页
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5章 地下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工程地质李子生二零一五年三月EngineeringGeology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第5章地下水一、概念:㈠地下水:岩(土)的孔隙、裂缝和溶洞中的水。与地表水、大气水的联系是重要水源(工农业、生活用水)来源:渗透、凝结、原生、封存水存在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液态水又分为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形成:地质、气候、地貌条件为主,人为因素为辅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第5章地下水㈡地下水的不良作用:⒈降低岩(土)体强度、稳定性,产生不良地质现象。ex:滑坡、溶蚀、潜蚀、地基沉陷、冻胀、翻浆等,造成工程危害。⒉含过多的侵蚀性化学成分(如:CO3-、SO4--、Cl-等),对混凝土等地下结构产生危害。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地下水的埋藏类型二、地下水的类型: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①上层滞水(perchedwater)②潜水(phreaticwater)③承压水(confinedwater)按含水层空隙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与上组合共有9种,见表5-4。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5上层滞水1、上层滞水(如图5-2所示):在包气带(未饱和带aerationzone)内局部隔水层(imperviouslayer)上形成的饱和带水(空隙充满水)。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6上层滞水的特点上层滞水的特点:①位于浅地表处②范围不大③水位不稳定。上层滞水受气候影响,变化幅度比较大,给设计、施工造成一定困难。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72、潜水2、潜水(如图5-2所示):地表下面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存在于:①第四纪堆积物孔隙—孔隙潜水;②出露地表基岩裂隙—裂隙潜水;③溶洞——岩溶潜水。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8潜水特征⑴潜水特征:①补给(recharge)来源:降水、地表水渗入,或受承压水补给(如图5-5所示);②埋深、含水层厚度受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岩性、切削)影响;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9潜水排泄方式③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平原、河流下游以此为主。水平排泄—径流(runoff)补给相邻含水层或出露地表补给地表水。山区、河流中上游,埋深大,径流、排泄条件—与地形切削程度、含水层岩性、气候有关,坡陡、切削程度高,则条件好。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0等水位线图⑵等水位线图(如图5-3):类似等高线图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13、承压水3、承压水(如图5-6所示):水源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无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承受水压力(可自流)的地下水。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2承压水的形成⑴形成:向斜或单斜地质构造有承压水的向斜构造—称为承压盆地或自流盆地。有承压水的单斜构造—称为承压斜地或自流斜地。一般可分为三区:①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处;②承压区—中部;③排泄区—补给潜水、河流或泉涌。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3承压水的形成概念:①承压水位——自由上升的高度;②承压水头(水位至含水层顶板距离):正水头—地面上负水头—地表下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4承压水的补给、排泄特征⑵补给、排泄特征:①补给区:含水层(来源于降水、河流、潜水)出露地表处,受降水、地表水补给,此区远小于分布区;②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小,水量变化不大,不易蒸发,水体比较稳定;③向潜水、河谷、断层排泄。当承压水穿透上覆隔水层时,容易发生大量涌水(突水),造成工程施工困难。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54、裂隙水埋藏类型4、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缝中的地下水。⑴:①面状裂隙水——埋藏在基岩表层的风化裂隙中,即风化裂隙水。无方向性。其含水性和透水性由岩石风化程度、风化层物质组成决定。②层状裂隙水——埋藏在成岩、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具有方向性。在不同部位和方向上,其透水、涌水不均一(因裂隙密度、张开度、连通性差异)。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6脉状裂隙水③脉状裂隙水——埋藏于构造裂隙(断层、破碎带)中。对于构造裂隙水,因构造裂隙发育具有方向性,其裂隙岩石的导水性呈明显的各向异性,即在某些方向上导水性强,水力联系好,为地下水径流的通道。其余方向上裂隙闭合,导水性差,径流不通畅。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7脉状裂隙水特征⑵脉状裂隙水特征:①沿断裂带呈脉状分布,长度、深度比较大,且具有一定方向性。②可穿切不同年代、不同岩性的地层和构造部位,水体分布不均匀。③水量丰富,容易发生突涌事故。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8三、涌水量计算

计算依据:达西(Darcy)公式——

v=KIv——流速K——渗透系数I——水力梯度常见涌水量计算:①渗沟②潜水井③基坑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19(一)渗沟涌水量计算

:水平排除地下水的构造物。包括完整渗沟(穿过含水层)和不完整渗沟(沟底位于含水层内)1、完整渗沟

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0(一)渗沟涌水量计算2、不完整渗沟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1(二)潜水井涌水量计算(二)潜水井(如图5-11所示)完整井的裘布依公式——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2(三)基坑涌水量计算(三)基坑采用大井法,将基坑假定为圆形大井,用引用影响半径R0代替影响半径R,即R0=R+r0

当基坑长宽比≤2.5时,引用半径r0为: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3(三)基坑涌水量计算当基坑长宽比>2.5时,引用半径r0为:

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4(三)基坑涌水量计算等代大井法的计算公式为:符号同前。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5四、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㈠潜蚀:地下水流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产生比较大的动水压力,冲刷、挟走岩(土)中细小颗粒或溶蚀岩(土)体,使其内孔隙逐渐增大,形成洞穴,导致岩土结构松散或破坏,产生地裂缝、塌陷等,影响工程稳定。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6潜蚀的作用与产生条件1、潜蚀作用:

(1)机械潜蚀:如搬运等(2)化学潜蚀:如溶蚀等2、潜蚀产生条件:

(1)岩土体内有适宜的颗粒组成或易溶物质成分;(2)地下水流有足够的水动力条件。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73、潜蚀的防治措施3、防治措施:(1)改变水动力条件,使水力梯度下降,小于临界水力梯度。如:①堵截地表水流入地下;②阻止地下水在岩(土)中流动;③减少水流速度。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83、潜蚀的防治措施(2)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如:通过爆破挤压、机械压密、加固处理(旋喷、搅拌等)等措施,提高其密实度。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9(二)流砂(二)流砂:

松散细颗粒砂土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悬浮流动。颗粒从一通道被渗流冲走称为管涌。结果造成基础滑移、不均匀下沉和基坑坍塌等现象。1、流砂的特点:突然发生,对岩土工程危害大。如广州文德南基础桩挖桩施工、1#地铁线杨箕站基坑施工等。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02、流砂的形成条件2、流砂的形成条件:(1)岩土性质:有均匀细颗粒组成,如粉细砂等。(2)水动力条件:水力梯度大,流速大,动水压力超过土颗粒重量。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13、流砂的防治措施3、流砂的防治措施:

(1)降水;(2)打板桩,增长渗流路径,减少水力梯度和流速;(3)水下开挖,平衡水头差;(4)其它方法:如冻结、化学加固、压重等。(上海地铁1#线车站)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2(三)基坑突涌(三)基坑突涌承压水冲溃基坑底,造成坑底“沸腾”、喷水冒砂等。(如会景湾基坑)防治措施:坑外降水、截水等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3补充:地表水的作用(一)地表水的形式:

1、暂时流水:雨水、山洪等

2、长期流水:河水、江水等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4(二)暂时流水(二)暂时流水:

1、坡面细流冲刷——形成坡积层

雨水→沿斜坡从高向低流动、冲刷、沉积→坡面风化岩屑、粘土物质沿斜坡下移,最后在坡脚或山坡低洼处沉积形成坡积层。

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5坡积层的特点坡积层的特点:(1)碎屑棱角分明(未经长途搬运);(2)孔隙度高;(3)系不稳定岩土层,易产生滑坡(沿基岩面)或开挖塌方。如吉隆坡HighlandTowers大滑坡,见照片。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6洪积层

2、山洪急流——形成洪积层由暂时性暴雨形成沿凹形汇水斜坡向下倾泻,将冲刷下来的碎屑物质带到山麓平原或沟谷口堆积,形成洪积层。洪积层的特点为:流量大,流速快。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7洪积层的特征洪积层的特征:(1)组成物质粗细混杂,碎屑多带棱角;(2)含有不规则交错层理、透镜体和夹层等;(3)地基承载力比较高,有利土木工程建筑。碎石土多由此产生。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8洪积扇1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39洪积扇2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0第三纪古洪积层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1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那拉提草原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2(三)河流(三)河流:河水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长期作用影响河床,形成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谷等地貌——冲积层。冲积层的特征:(1)冲积物有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2)具有明显的层理特征。

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3河流地貌要素1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4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5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6冲积层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7砾石冲积层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48河流阶地22023/3/16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