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模拟试题_第1页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模拟试题_第2页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模拟试题_第3页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模拟试题_第4页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2022——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0分,第Ⅱ卷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2022年暑假,某校师生60余人参加了清华大学励志夏令营活动,师生们首先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园,阅读材料回答1--3题。1.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能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B.能促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2.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这次夏令营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看看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听听大师的励志演讲,耳闻目染,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对他们的未来,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短暂强烈的影响④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呈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面貌,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谐共生的主张等等始终贯穿其中,它们都是现代社会可以利用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呈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面貌?A.只有因时而变才能提高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5.《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6.嫦娥二号在借鉴吸收嫦娥一号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比嫦娥一号更聪明、更能干,不仅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进入月球轨道,还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艰巨的任务,拍摄更清晰的月球照片送回地球,为未来的探月、登月行程创造更安全、更有利的条件。这说明()①实践是创新的源泉②创新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我们完全可以不需要借鉴任何外来技术,独自发展我们的航天技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7.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负载着悠悠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嫦娥奔月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多样性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8.2022年上半年,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荧屏。该剧真实反映了“80后”与“50后”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与差异,切中了社会现实,扣动了人的心弦,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启示文化创新应()A.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B.以我为主,博采众长C.立足实践,面向大众D.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2011年6月20日上午,以“聚焦民生,惠泽两岸”为主要议题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海峡厅举行。海峡论坛是两岸交往史上的创举,今年的论坛参加的民众更多,界别更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各界的大聚会,是两岸基层民众的大交流,更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大融合。据此回答9~19.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说明()A.大陆和台湾有共同的传统习俗B.祖国的统一没有障碍C.文化具有民族性,在两岸的文化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D.只要有文化认同,就能实现祖国统一10.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其中,对“文缘相承”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岸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同根B.福建文化与台湾文化相互传承、相互影响、取长补短C.台湾文化继承了福建文化的优点D.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1.本届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②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致辞时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方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因为()A.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精神纽带B.中华民族精神是联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C.两岸在经济上存在互补、相互依赖的基础D.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13.诸葛亮,历来被称为“卧龙”先生。苏轼词中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及杜甫“万古凌霄一羽毛”的绝句。“卧龙与羽扇”便成为诸葛亮精神、智慧的象征,并为世人所共识。诸葛亮文化节的标徽创意设计便以这两个象征作为元素和符号,并结合现代理念,羽扇似红日寓意襄樊蒸蒸日上,这说明()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D.文化的创新,要博采众长 14.距离去年9月备受各界瞩目的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已一年有余,中国慈善事业并没有像大众期望的那样得到发展,相反,近日来‘郭美美’、‘卢美美’等现象的出现和来自中国红十字红方面的诸多报道,让我们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正确的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其精髓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灵魂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其主题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15.《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表明()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C.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16.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左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7.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19.对下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台风名称可以看出()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1.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22.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3.“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下列关于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②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③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5.“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D.脚踏实地,付诸行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26.材料一: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到:对于这些逝去的优越,爱琴海选择了忘却,尼罗河选择了抛却,底格里斯河选择了失却。。。。曾经的文明都在没落。。。。。中华文明是凭着一种潜在意志的力量存活下来的。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请你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6分)(1)阅读材料一,你有什么感悟?(6分)(2)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27.28.材料一:2022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材料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单独成段,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材料三: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