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关于成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第一章总论 8一、项目概述 8二、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8三、资金筹措方案 8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9五、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9六、研究结论 9七、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第二章市场和行业分析 12一、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12二、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征 14三、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4四、全民医疗保障存在问题 16五、医保行业发展现状 17六、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 18七、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20八、市场定位战略 22九、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征 26十、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27十一、新产品采用与扩散 29十二、全民医疗保障存在问题 33十三、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 33十四、医保行业发展现状 35十五、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 37十六、市场导向组织创新 38十七、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41第三章人力资源 44一、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设计的原则 44二、招募环节的评估 46三、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 47四、企业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方法 47五、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 52六、福利管理的基本程序 56第四章企业文化 60一、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 60二、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 62三、造就企业楷模 80四、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 83五、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 85六、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 90七、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 94第五章运营模式分析 105一、公司经营宗旨 105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105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106四、财务会计制度 109第六章经营战略管理 113一、企业经营战略的作用 113二、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基本含义 114三、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实质及特点 115四、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式选择 117五、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 120六、融合战略的构成要件 121第七章公司治理分析 126一、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 126二、管理层的责任 128三、组织架构 129四、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 135五、独立董事及其职责 138六、监事 143七、监事会 147八、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149第八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152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5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5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5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55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5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57三、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59四、偿债能力分析 15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60五、经济评价结论 161第九章财务管理分析 162一、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 162二、资本结构 163三、财务管理原则 169四、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174五、决策与控制 178六、短期融资券 178七、财务管理的内容 182八、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184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88一、建设投资估算 188建设投资估算表 189二、建设期利息 18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90三、流动资金 191流动资金估算表 191四、项目总投资 19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92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9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93报告说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99.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5.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29%;建设期利息16.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8%;流动资金43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7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068.38万元,净利润976.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5.90%,财务净现值2479.0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9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总论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关于成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公司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x(待定)5、项目联系人:徐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99.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5.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29%;建设期利息16.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8%;流动资金43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72%。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699.6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017.12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82.52万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068.38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76.9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5.9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3.90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500.36万元(产值)。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研究结论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本项目的建立投资合理,回收快,市场销售好,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这也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699.641.1建设投资万元1245.711.1.1工程费用万元905.211.1.2其他费用万元314.331.1.3预备费万元26.171.2建设期利息万元16.721.3流动资金万元437.212资金筹措万元1699.642.1自筹资金万元1017.122.2银行贷款万元682.523营业收入万元54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068.38""5利润总额万元1302.63""6净利润万元976.97""7所得税万元325.66""8增值税万元241.64""9税金及附加万元28.99""10纳税总额万元596.29""11盈亏平衡点万元1500.36产值12回收期年3.9013内部收益率45.9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479.02所得税后市场和行业分析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均衡单位的负担职工生病,特别是生大病后可进入社会医疗统筹,发挥了社会共济的优越性,均衡了单位的负担,小单位、危困企业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同时可强化企业自身经济职能.逐步改变单位、企业办社会的现状,使不能预见的医疗费用变为可以预知的相对固定的支出,减轻用人单位因突发病人而背上的经济包袱,企业可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二)建立对定点医院和个人的制约机制新制度应对定点医院资格的确定、定点医院的选定、医疗基金的使用和日常医疗的管理都要制订相应的规定把经济利益同定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药费用的开支是否控制在一定的限额内结合起来,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运行中也有自我约束措施和监督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医院为了经济效益而开大处方、大检查、乱收费等弊端,真正做到按病施治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个人来说,看病医疗费先从每个人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医疗帐户的结余可结转、继承,用自己的钱看自己的病,充分调动患者自我约束和自我选择医疗消费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和漏洞。(三)建立稳定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现行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一是要根据地方财力的情况,二是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情况来确定医疗费用。财政好的地方,医疗费用相对多一些,财力差的地方,医疗经费难以保障。企业更是如此。医疗费用的筹措没有一个稳定的医疗费用的来源。新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涵盖面广.要逐步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建立了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费用来源。一个单位、一个职工生病可在全市范围内调剂互济性强.能保障职工对基本医疗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安定。(四)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和适当照顾年老者的分配原则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的待遇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相适应的,个人贡献大、工资高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积累就越多,医疗保障水平也就越高。年轻生病少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相对少一点.这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基本上相适应的。年老职工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相对多一些,与其多年为社会提供的劳动也是相应的。离退休职工个人医疗帐户资金用完后可直接进入社会统筹且个人负担比例相应低一些,符合他们的生理年龄对医疗的要求.尊重他们为社会多年提供的劳动。老红军等全免人员医疗费用全部由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支付,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特殊贡献的肯定和应有的尊重。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征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一)广泛性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不论是国家机关、企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都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二)共济性是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按规定缴纳了医疗保险费后,一旦生病住院或患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医疗费不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费用的风险由全部参保单位和人员共同分担。(三)强制性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全部城镇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医险,因此它不同于任何商业保险的自愿参加行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公司对险种的开发力度十分乏力医疗保险供给主要是通过医疗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医疗保险供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医疗单位对医疗保险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适当而有效的,即医务医疗人员对病人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而且疗效明显,就可以节省和降低用于医疗服务部分的医疗保险金的开支,从而相应地扩大医疗保险的供给。而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上,因为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医德风险等人为因素,造成医疗费用开支失控,以致形成了目前市民医疗保险需求大而保险公司不敢大力开发医疗险种的局面。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开支,目前保险公司开办医疗保险时通常采取定点医疗方式,即被保险人生病后,只能到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就诊。而保险公司或是医院设监督小组,查核各项医疗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或是与医院签订合同,实行医疗经费承包超支不补,节余按一定比例自留。应该说,定点医疗在减少医疗过程中的浪费,协调医疗保险各方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定点医疗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定点医院数量单一,不方便保户就医。二是容易导致医疗服务垄断。医疗行为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一种可以有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决定权在医生,保险公司很难对此进行干预,一旦形成医疗服务垄断,医院可能会偏向于采用高费用的诊疗方案。三是采用医疗经费承包制,固然能减少浪费,但却容易造成被保险人治疗条件的恶化。定点医疗的做法,使医院可以随意控制医疗标准,致使保险公司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可能被侵害。(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少经营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它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要求其从业人员在风险管理、条款设计、费率厘订、准备金提取、业务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这就需要一批从事风险分析、风险选择和风险鉴别的专业人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仍很欠缺。(三)经营时间短,经验少广州市的医疗保险是从1986年下半年由原中国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开办的,而且大多都是团体承保的附加医疗险,到1995年引进个人营销体制后,个人购买医疗险的比例才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医疗险从开办至今经历的时间较短,取得的经验较少。全民医疗保障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州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成绩最为丰富、效果最为显著的五年。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医疗保障水平和群众需求尚有差距,筹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医药服务协同改革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改革支付方式,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统筹医药服务协同改革,提高医保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等系统化改革,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全州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医保行业发展现状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021年1-12月,健康险赔款与给付支出3397.19亿元,同比增长54.25%。其中,疾病保险赔付支出748.36亿元,医疗费用保险赔付支出1754.25亿元。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截至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有效保单件数11.43亿件,覆盖7.48亿人。其中,疾病险有效保单件数6.36亿件,覆盖人数3.91亿人;医疗险有效保单件数6.52亿件,覆盖人数6.6亿人。从险种看,普通寿险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普通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2545.94亿元,同比增长19.79%,较上年同期提高4.96个百分点,商业医疗保险为行业增长提供6.99个百分点。从价格招采看,全年共开展2批化学药集中带量采购,覆盖106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54%,开展1批胰岛素专项采购,覆盖16种胰岛素,平均降价48%。自2018年以来,共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品年采购总额的30%,按集采前采购金额计算,累计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424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22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967万人,增长2.8%;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6099万人,退休职工9323万人,分别比2020年底增加670万人和2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002万人,比2020年底减少674万人,下降0.7%。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惠及十多亿人的基本医保网。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近年来,新一轮医改将涉及众多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报销,这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缓解看病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消费用户将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发展趋势,90后逐渐成为商业医疗保险的购买主力军。数据显示,接近三成的90后已经为自己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对于年轻群体,除了规避风险,商业医疗保险行业也逐渐成为人生规划、财富配置的一种理性认知。以后买各种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多,医疗保险和人身保险将会是最多的子分类之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一)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二)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是借鉴项商业保险机制为职工建立的大额医疗费命现保险形式。实践经验表明,它是参保人员必须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三)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金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共同缴纳。由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将费用集中向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并监督赔付全过程。(四)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是对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住院和长期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个人负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此办法执行。(五)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支付项目类似公务员医疗补助,但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六)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补充形式,是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均衡单位的负担职工生病,特别是生大病后可进入社会医疗统筹,发挥了社会共济的优越性,均衡了单位的负担,小单位、危困企业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同时可强化企业自身经济职能.逐步改变单位、企业办社会的现状,使不能预见的医疗费用变为可以预知的相对固定的支出,减轻用人单位因突发病人而背上的经济包袱,企业可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二)建立对定点医院和个人的制约机制新制度应对定点医院资格的确定、定点医院的选定、医疗基金的使用和日常医疗的管理都要制订相应的规定把经济利益同定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药费用的开支是否控制在一定的限额内结合起来,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运行中也有自我约束措施和监督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医院为了经济效益而开大处方、大检查、乱收费等弊端,真正做到按病施治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个人来说,看病医疗费先从每个人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医疗帐户的结余可结转、继承,用自己的钱看自己的病,充分调动患者自我约束和自我选择医疗消费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和漏洞。(三)建立稳定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现行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一是要根据地方财力的情况,二是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情况来确定医疗费用。财政好的地方,医疗费用相对多一些,财力差的地方,医疗经费难以保障。企业更是如此。医疗费用的筹措没有一个稳定的医疗费用的来源。新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涵盖面广.要逐步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建立了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费用来源。一个单位、一个职工生病可在全市范围内调剂互济性强.能保障职工对基本医疗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安定。(四)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和适当照顾年老者的分配原则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的待遇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相适应的,个人贡献大、工资高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积累就越多,医疗保障水平也就越高。年轻生病少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相对少一点.这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基本上相适应的。年老职工个人医疗帐户基金相对多一些,与其多年为社会提供的劳动也是相应的。离退休职工个人医疗帐户资金用完后可直接进入社会统筹且个人负担比例相应低一些,符合他们的生理年龄对医疗的要求.尊重他们为社会多年提供的劳动。老红军等全免人员医疗费用全部由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支付,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特殊贡献的肯定和应有的尊重。市场定位战略差别化是市场定位的根本战略,差异化需要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并与这种产品和服务有关。例如,斯沃琪的手表以鲜艳、时尚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赛百味推出健康的三明治而使自己区别于其他快餐。然而在有竞争的市场内,公司可能需要超越这些,另外一些途径还包括向市场提供有差异化的员工、渠道以及形象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产品差别化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是从产品质量、产品款式等方面实现差别。寻求产品特征是产品差别化战略经常使用的手段。在全球通信产品市场上,苹果、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飞利浦等颇具实力的跨国公司,通过实行强有力的技术领先战略,在手机、IP电话等领域不断地为自己的产品注入新的特性,走在市场的前列,吸引顾客,赢得竞争优势,实践证明,某些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某一企业掌握了最尖端的技术,率先推出具有较高价值和创新特征的产品,它就能够拥有一种十分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有效性、耐用性和可靠程度等。比如,A品牌的止痛片比B品牌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顾客通常会选择A品牌。但是,这里又带来新的问题,A产品的质量、价格、利润三者是否完全呈正比例关系呢?一项研究表明:产品质量与投资报酬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即高质量产品的盈利率高于低质量和……般质量的产品,但质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顾客需求量开始递减。显然,顾客认为过高的质量,需要支付超出其质量需求的额外的价值(即使在没有让顾客付出相应价格的情况下可能也是如此).产品款式是产品差别化的一个有效工具,对汽车、服装、房屋等产品尤为重要。日本汽车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丰田的安装,本田的外形,日产的价格,三菱的发动机。”这体现了日本四家主要汽车公司的核心专长,而“本田”的外形(款式)设计优美入时,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其一大优势。(二)服务差别化战略服务差别化战略是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质服务。企业的竞争力越能体现在顾客服务水平上,市场差别化就越容易实现。如果企业把服务要素融入产品的支撑体系,就可以在许多领域建立针对其他企业的“进入障碍”。因为服务差别化战略能够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保持牢固的顾客关系,从而击败竞争对手。服务战略在各种市场状况下都有用武之地,尤其在饱和的市场上。对于技术精密产品,如汽车、计算机、复印机等服务战略的运用更为有效。强调服务战略并没有贬低技术质量战略的重要作用。如果产品或服务中的技术占据了价值的主要部分,则技术质量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竞争者之间技术差别越小,这种战略作用的空间也越小。一旦众多的厂商掌握了相似的技术,技术领先就难以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三)人员差别化战略人员差异化战略是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人员以获取差别优势。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航空公司之所以享誉全球,就是因为其拥有一批美丽高雅的空中小姐;麦当劳的员工以彬彬有礼著称;IMB公司的员工以专业知识充分而出名;迪士尼乐园的员工无论何时见到都精神饱满。人员差别化战略对于零售商而言尤其重要,可以利用前线营业员作为差异化和确定其产品定位的有效方法。美国最大的零售书店巴诺书店与伯德书店,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不同:红木书架,大而舒适的椅子,雅致的装饰和飘散的咖啡香味,但是两家经营理念却有很大不同。巴诺书店看中的是雇员对顾客服务的激情以及对书籍的挚爱,他们的雇员通常穿着干净和有领子的衬衫,把书放进顾客的手中并且迅速地收款。而相反,伯德的雇员可能有纹身,公司以他的雇员差异为豪并且雇佣那些能对特别的书和音乐散发出兴奋感的人们,依赖他们向顾客推荐而不是仅为用户找到想要的书。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员工应具有以下基本的素质和能力:(1)能力。具有产品知识和技能。(2)礼貌。友好对待顾客,尊重和善于体谅他人。(3)诚实。使人感到坦诚和可以信赖。(4)可靠。强烈的责任心,保证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5)反应敏锐。对顾客的要求和困难能迅速反应。(6)善于交流。尽力了解顾客,并将有关信息准确传达给顾客。(四)形象差异化战略形象差异化战略是在产品的核心部分与竞争者类同的情况下塑造不同的产品形象以获取差别优势。对个性和形象进行区分是很重要的,个性是公司确定或定位自身或产品的一种方法。形象则是公众对公司和它的产品的认知方法。企业或产品想要成功地塑造形象,需要着重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必须通过一种与众不同的途径传递这一特点,从而使其与竞争者区分;二是企业必须产生某种感染力,从而触动顾客的内心感觉;三是企业必须利用可以利用的每一种传播手段和品牌接触。具有创意的标志融人某一文化的气氛,也是实现形象差别化的重要途径。麦当劳的金色模型“M”标志,与其独特文化气氛相融合,使人无论在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还是中国北京,只要一见到这个标志马上会联想到麦当劳舒适宽敞的店堂、优质的服务和新鲜可口的汉堡和薯条,这样的形象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五)促销方式差异化促销方式差异化战略是在试图采取不同的广告宣传方式,以求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企业想要持续的保持促销方式的差异化,就需要不断抓住客户需求,并恰当的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例如对于超市而言,中午的人流量和销售量总是很低,韩国Emart超市利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户外设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创意QR二维码装置,只有在正午时分,当阳光照射到它上面的产生相应投影之后,这个二维码才会正常显现。此时用智能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超市的优惠券,如果在线购买产品,只需要等超市的物流人员送到用户方便的地址即可。通过这种结合电子商务技术的别致促销方式,使得Emart大大提升了中午时段的销售量。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征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一)广泛性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不论是国家机关、企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都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二)共济性是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按规定缴纳了医疗保险费后,一旦生病住院或患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医疗费不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费用的风险由全部参保单位和人员共同分担。(三)强制性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全部城镇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医险,因此它不同于任何商业保险的自愿参加行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公司对险种的开发力度十分乏力医疗保险供给主要是通过医疗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医疗保险供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医疗单位对医疗保险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适当而有效的,即医务医疗人员对病人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而且疗效明显,就可以节省和降低用于医疗服务部分的医疗保险金的开支,从而相应地扩大医疗保险的供给。而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上,因为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医德风险等人为因素,造成医疗费用开支失控,以致形成了目前市民医疗保险需求大而保险公司不敢大力开发医疗险种的局面。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开支,目前保险公司开办医疗保险时通常采取定点医疗方式,即被保险人生病后,只能到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就诊。而保险公司或是医院设监督小组,查核各项医疗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或是与医院签订合同,实行医疗经费承包超支不补,节余按一定比例自留。应该说,定点医疗在减少医疗过程中的浪费,协调医疗保险各方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定点医疗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定点医院数量单一,不方便保户就医。二是容易导致医疗服务垄断。医疗行为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一种可以有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决定权在医生,保险公司很难对此进行干预,一旦形成医疗服务垄断,医院可能会偏向于采用高费用的诊疗方案。三是采用医疗经费承包制,固然能减少浪费,但却容易造成被保险人治疗条件的恶化。定点医疗的做法,使医院可以随意控制医疗标准,致使保险公司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可能被侵害。(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少经营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它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要求其从业人员在风险管理、条款设计、费率厘订、准备金提取、业务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这就需要一批从事风险分析、风险选择和风险鉴别的专业人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仍很欠缺。(三)经营时间短,经验少广州市的医疗保险是从1986年下半年由原中国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开办的,而且大多都是团体承保的附加医疗险,到1995年引进个人营销体制后,个人购买医疗险的比例才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医疗险从开办至今经历的时间较短,取得的经验较少。新产品采用与扩散(一)产品特征与市场扩散1、创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愈多,在诸如功能、可靠性、便利性、新颖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的优越性愈大,市场接受得就愈快。2、创新产品的适应性创新产品必须与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以及人们的产品价值观相吻合。当创新产品与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相适应或较为接近时,则有利于市场扩散,反之,则不利于市场扩散。3、创新产品的简易性这是要求新产品设计、整体结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必须与目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适应。一般而言,新产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才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扩散,消费品尤其如此。4、创新产品的明确性这是指新产品的性质或优点是否容易被人们观察和描述,是否容易被说明和示范。凡信息传播便捷、易于认知的产品,其采用速度一般比较快。(二)购买行为与市场扩散1、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与市场扩散人们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学者罗吉斯调查了数百人接受新产品的实例,总结归纳出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和一般规律,认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重要阶段:(1)认知。这是个人获得新产品信息的初始阶段。新产品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或者其他间接的渠道如商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人们在此阶段获得的情报还不够系统,只是一般性了解。(2)兴趣。指消费者不仅认识了新产品,并且发生了兴趣。在此阶段,消费者会积极地寻找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具体功能、用途、使用等问题。如果满意,将会产生初步的购买动机。(3)评价。这一阶段消费者主要权衡采用新产品的边际价值。如采用新产品获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对新产品的吸引力做出判断。(4)试用。指顾客开始小规模、少量地试用新产品。通过试用,顾客评价自己对新产品的认识及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应尽量降低失误率,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质、使用和保养方法。(5)采用。顾客通过试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放弃原有的产品,完全接受新产品,并开始正式购买、重复购买。2、顾客对新产品的反应差异与市场扩散在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消费心理、产品价值观、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反映具有很大的差异。(1)创新采用者。也称为“消费先驱”,通常富有个性,勇于革新冒险,性格活跃,消费行为很少听取他人意见,经济宽裕,社会地位较高,受过高等教育,易受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是企业投放新产品时的极好目标。(2)早期采用者。一般是年轻,富于探索,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状况良好,对早期采用新产品具有自豪感。这类消费者对广告及其他渠道传播的新产品信息很少有成见,促销媒体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与创新采用者比较,持较为谨慎的态度。(3)早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一般较少保守思想,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收入;对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自己所崇拜的“舆论领袖”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他们经常是在征询了早期采用者的意见之后才采纳新产品。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消费习惯,对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很大的意义。(4)晚期大众。指比较晚地跟上消费潮流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受教育水平及收入状况往往比早期大众略差,对新事物、新环境多持怀疑态度或观望态度。往往在产品成熟阶段才加入购买。(5)落后的购买者。这些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思想非常保守,怀疑任何变化,对新事物、新变化多持反对态度,固守传统消费行为方式,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期以至衰退期才能接受。新产品的整个市场扩散过程,从创新采用者至落后购买者,形成完整的“正态分布曲,线”,这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极为相似,为企业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全民医疗保障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州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成绩最为丰富、效果最为显著的五年。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医疗保障水平和群众需求尚有差距,筹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医药服务协同改革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改革支付方式,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统筹医药服务协同改革,提高医保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等系统化改革,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全州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获得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从而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大众与营销人员相互连接的过程。(二)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其作用十分重要。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调研可以帮助营销者评估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以及营销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度量定价、产品、分销和促销行为的效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产品及包装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开发和设计;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医保行业发展现状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021年1-12月,健康险赔款与给付支出3397.19亿元,同比增长54.25%。其中,疾病保险赔付支出748.36亿元,医疗费用保险赔付支出1754.25亿元。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截至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有效保单件数11.43亿件,覆盖7.48亿人。其中,疾病险有效保单件数6.36亿件,覆盖人数3.91亿人;医疗险有效保单件数6.52亿件,覆盖人数6.6亿人。从险种看,普通寿险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普通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2545.94亿元,同比增长19.79%,较上年同期提高4.96个百分点,商业医疗保险为行业增长提供6.99个百分点。从价格招采看,全年共开展2批化学药集中带量采购,覆盖106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54%,开展1批胰岛素专项采购,覆盖16种胰岛素,平均降价48%。自2018年以来,共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品年采购总额的30%,按集采前采购金额计算,累计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424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22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967万人,增长2.8%;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6099万人,退休职工9323万人,分别比2020年底增加670万人和2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002万人,比2020年底减少674万人,下降0.7%。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惠及十多亿人的基本医保网。医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近年来,新一轮医改将涉及众多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报销,这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缓解看病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消费用户将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发展趋势,90后逐渐成为商业医疗保险的购买主力军。数据显示,接近三成的90后已经为自己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对于年轻群体,除了规避风险,商业医疗保险行业也逐渐成为人生规划、财富配置的一种理性认知。以后买各种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多,医疗保险和人身保险将会是最多的子分类之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一)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二)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是借鉴项商业保险机制为职工建立的大额医疗费命现保险形式。实践经验表明,它是参保人员必须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三)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金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共同缴纳。由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将费用集中向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并监督赔付全过程。(四)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是对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住院和长期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个人负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此办法执行。(五)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支付项目类似公务员医疗补助,但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六)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补充形式,是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导向组织创新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在确定这些满意水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建立多功能的团体,将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声音和谐一致地协调起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核心业务的能力。(三)合理配置资源业务过程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决策框架,使有限资源能够按照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的方式来有效配置。这需要寻求拥有资源并对各业务的资源分配与使用实施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努力寻求运用协作资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外部获得的非关键性资源。研究表明,高绩效公司往往十分重视自己拥有并培养那些能构成业务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将非关键性资源配备转移到企业外部。(四)组织革新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与文化。这些因素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不相应变革,往往会成为企业维系和发展与市场有机联系时的机能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沉重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组织与市场不相适应而派生出来的。传统企业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一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影响企业的决策水平及营销观念的全面贯彻。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设计的原则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满足需求、重点突出、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高素质”,当然还要考虑激励性、职业发展性等。(一)因材施教原则在企业中,从普通员工到最高决策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创造的绩效不同,能力和应当达到的工作标准也不相同。所以,设计员工培训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他们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针对员工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务、不同要求以及其他差异区别对待。(二)激励性原则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员工,这要求把培训也看作是某种激励的手段。些企业在招聘员工的广告中明确告知员工将享受到培训待遇,以此来增加本企业的魅力。通常,员工对那些重视培训的企业情有独钟。员工在接受培训的同时,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这样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三)实践性原则在实施培训项目的过程中,应千方百计创造实践的条件。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工作干得更好。因此,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教学,更要为接受培训的员工提供实践或操作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实践真正掌握要领,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达到操作的技能标准,较快提高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培训项目成果在实践工作中的转化。(四)反馈及强化性原则在培训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和强化。反馈的作用在于巩固学习技能、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反馈的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强化是结合反馈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奖励或惩罚。这种强化不仅应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进行,如奖励接受培训效果好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还应在培训之后的上岗工作中对培训的效果给予强化,如奖励那些由于培训带来工作能力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绩效的员工(五)目标性原则为受训者设置明确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培训目标,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项目目标设置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会失去培训的价值。所以,目标设置要合理、适度,同时要与每个人的具体工作相联系,使接受培训的人员感受到培训的目标来自工作又高于工作,是自我提高和发展的高层延续。(六)延续性原则培训的效果一定要延续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这一原则尤其要强调。企业对于那些已经接受培训的员工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发挥他们已经掌握的找能,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更理想的工作条件。而双其中确有工作能力、真正优秀的员工应委以重任,直至为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七)职业发展性原则职业发展性原则也是培训在员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延续性原则。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有利于个入职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培训的基本原则,它同时也是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有效法宝。,招募环节的评估(一)招募渠道的吸引力招募渠道的吸引力可以用所吸引有效候选人的数量表示。例如,网上招聘就是点击该招聘网页人员的数量、写申请求职人员的数量、符合职位要求应聘者的数量,报纸杂志的效果就是所收有效简历的数量、有效电话咨询的数量等。显然,该指标是一个绝对指标,关键还是要看相对指标,即与成本的对照关系,更为有效的是下面的评价方法。(二)招募渠道有效性的评估招募渠道有效性可采用招募渠道成本效用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某一类招募渠道所吸引来的应聘者的数量是效用,为此付出的相关费用是招募成本。这既是一项经济评价指标,同时也是对招募渠道有效性进行考核的一项指标。招募渠道收益成本比越高,则说明招募渠道越有效。,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企业通过对各类人员招聘数量情况的统计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分析在员工数量上满足或不满足需求的情况,查明具体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找出招聘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人员招聘数量与招聘计划进行比较,也能为人力资源规划的修订提供依据。而人员招聘质量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它是对招聘工作成果与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员招聘质量评估既有利于改进招聘方式和方法,又能为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企业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方法(一)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方法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特别要保证对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工作如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进行合理分工。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成不同的工艺阶段。按照生产工艺阶段的不同,又可以把工作分成不同的工种或操作岗位。例如,在机械制造企业里,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准备阶段(铸、锻)、加工阶段和装配阶段;在加工阶段又可进一步分为车工、铣工、磨工、钳工等工种。把不同的工种和工艺阶段分开,可以按照员工的技术专长合理配备员工。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例如,在机床上加工零件是执行性工作,而加工前准备图纸、准备工具、调整机床等都属于准备性工作。将两者分开,使生产准备员工专干准备性工作、生产员工专干执行性工作,便于发挥两者的专长,提高劳动效率。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基本工作是指直接加工劳动对象的工作。辅助工作是指为基本工作服务的工作。例如,在纺织企业中,清花、纺纱、织布都是基本工作,修车、加油、领料、送半成品则是辅助工作。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是为了让基本员工不干或少干辅助工作,使其劳动时间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把不同技术等级的工作分配给相应等级的员工去做。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1)使每一项分工都具有独立的技术内容。(2)掌握低等级工作后要向高等级工作发展。(3)掌握本工种技术后要向多工种技术发展。(4)既从事生产工作,又参加管理工作。(二)企业组织劳动协作的方法如前所述,生产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在组织生产组时,应当特别注意:生产组的组织一定是将生产工作活动中有直接联系的员工组合在一起,不能把生产上没有联系的员工凑合在二起。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组成生产组。1、生产作业须员工共同完成。生产作业必须由几个人共同完成,而不能分配给每个员工独立完成时,需要组织生产组,如石油化工企业里的设备检修组、机械制造业的装配组等。2、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在员工共同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情况下,需要组成生产组,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锻压生产组、冶金企业的高炉炉前生产组等。3、员工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当员工的工作彼此密切联系时,为了加强协作配合,需要组成生产组。例如,在流水生产线中,各道工序联系十分密切,为了加强全线各道工序的协作配合,需要组成生产组。4、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生产工作虽然分配给每个人独立去完成但为了互相帮助,交流经验,也要组成生产组,如机械制造企业的车工组和铣工组、纺织企业的细纱生产组等。5、为了加强工作联系。为了加强准备工作、辅助工作和基本工作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协作,可以组成生产组。例如,建筑企业中,砌砖瓦工和运送灰、浆、瓦的员工组成一个生产组。6、在员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的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调动和分配他们的工作,需要组成生产组,如厂内运输组、电工组、水暖工组等。7、生产组按员工的工种组成情况区分,有专业生产组和综合生产组两种。专业生产组是由从事相同工种或作业的员工组成,综合生产组是由从事不同工种或作业的员工组成。一般来说,在专业生产组里,员工进行同样工作,因而便于员工掌握和提高技术,便于组长进行技术指导。但由于分工范围较窄,在某些行业如建筑业和采掘业的企业中,组织专业生产组往往不容易保证生产成员充分利用工时。而综合生产组把完成某项工作相互紧密联系的有关工种组织在一起,有利于加强协作配合;同时组内成员除了负责工种工作外,还可适当承担.部分其他工种的作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工时,有利于克服忙闲不均的现象,并能促进员工互相学习技术,培养多面手。但是,在某些企业中,如建筑企业从事大型工程项目时,一些主要工种的工作量很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在这种条件下,组织专业生产组还是有利的。因此,在企业里究竟采取哪一种生产班组的形式较好,要从实际出发,在有利于提高工效、节约劳动力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决定。按轮班员工的组成情况分,生产组又可分为轮班生产组(即按照横班组织生产组)和圆班生产组(即按照早、中、夜三班组成一个生产组)两种。无论组织哪一种形式的生产组,企业都必须合理配备生产组的人员,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克服组内成员职责不清和无人负责的现象生产组组织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搞好作业组的民主管理,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为作业组正确配备人员;选择一个好的组长(生产组长的人选可通过民主选举、领导批准等办法产生);合理确定生产组的规模,一般以10-20人为宜。,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一)要素有用原理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首先要遵循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换言之,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而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任何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这一原理说明,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其问题之一是没有深入全面地识别员工,发现他们的可用之处。这是因为人的素质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特征,或者呈现非常复杂的双向性,优点和缺点共生,失误往往掩盖着成功的因素,这为企业发现人才、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用其所长增加了许多困难。因此,正确识别员工是合理配置人员的前提。这一原理还说明,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其问题之二是没有为员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只有条件和环境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合同样本:学校建设协议
- 电力公司供水管道铺设项目合同
- 城市环保光纤布线合同
- 智能办公监控系统施工协议
- 交通运输服务招投标合同模板
- 宿舍区消防演练计划
- 社团投资管理规范
- 制造业临时工薪资发放规范
- 南宁市物业安全隐患排查
- 皮具店防火门安装协议
- 2020湖南湖南省建筑施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承诺书
- 英语语音教程ppt课件
- GS069电动工具直流调速电路
- 二十五项反措(汽机专业)
- (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系列之智能交通系统(完整版)
- 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变更修改操作方法
- 理想别墅的数学_Colin R Microsoft W
- 电流互感器选用参考
- 附件2: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收款说明
- 污水处理厂35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 民航货物运输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