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_第1页
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_第2页
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_第3页
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_第4页
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应急预案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泄漏及火灾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预案。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易燃易爆区域、危险化学品仓等车间区域。应急救援组织的组成及职责成员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义务消防组:保安人员若干 警戒疏散组:保安人员2人后勤保障组:行政部人员2人医疗救护组:行政部人员4人通讯联络组:人事部人员2人职责总指挥:1、确定可靠有效的抢险方案,发布抢险命令;2、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汇报;3、指挥调动现场人员设备,协调各小组配合;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2、按照总指挥指令进行现场指挥、抢险工作;3、总指挥因故不在时,全权指挥抢险工作;义务消防组: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理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理,尽量减少损失,并负责紧急情况下阀门和设备的现场操作切断燃料、电源总阀开关,使用房内的消防设备扑救初火火灾;2、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警戒疏散组:1、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后勤保障组: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通讯联络组: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行畅通,常用电话要常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易燃易爆生产车间区域及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分布情况见附件《布局及应急走向示意图》;酸碱的理化特性、危险性、对健康的危害性、储运及使用之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废弃处理注意事项等详见《化学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操作处置注意事项:5.1各种化学产品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要求;5.2无关人员不得接触危险化学品,酸槽、碱槽边沿严禁行走、站立,防止落入槽中;5.3操作人员随时保证作业区、电源开关、消防设施、通道等配电区畅通,严禁堵塞占用,并在作业中应佩戴好防护面罩、防酸围裙、防酸手套、防酸胶鞋、化学防溅眼镜、酸碱工作服、洗眼器等防护用品;5.4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容器或包装损坏倒放及碰撞,特别是在叉车叉化工一切原料时速度慢行,严禁超载运输及带病作业,并对叉车排烟口套上防火罩;5.5取用后,立即密闭好容器,防止有害气体挥发到工作场所的空气中;5.6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灭火器材干粉、泡沫、干沙、石灰;5.7强氧化性物质严禁同有机物、强酸、强碱、水混合;储存注意事项:6.1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或场所,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有泄漏,腐蚀性物品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6.2储存区域内(涂装作业场所)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若确实需要进行明火作业,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6.3强氧化性物质不得露天堆放,远离热源与火种及可燃物,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在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6.4强氧化性物质和硝酸铵必须单独储存,不得与其他物质混存。特别是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裂,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氧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放出微量氰化氢气体,吸收后引起紫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惊厥、昏迷、咳喇呼吸困难,对呼吸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而死,对皮肤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6.5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6.6化工仓库外及车间在使用场所必须安装2—3个安全淋浴器;6.7仓库内﹙包括涂装操作场所﹚严禁安装日光灯及电源裸露、插头、电源开关。为了安全,在使用储罐区内安装防爆灯、开关设置墙外,电源线路必须使用阻燃材料的套管保护,并按国家规定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器,执行定期检查是否完好;6.8易燃易爆区域作业区电源开关、瓦斯开关、阀兰等配电箱下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7.应急措施7.1皮肤接触: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不得用热水,冲洗时间为20-30min,并就医;7.2眼睛接触:应注意冲洗结膜穹隆部,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30min,切忌用手或手帕来擦;7.3吸入: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是生石灰烧伤,先用干布将石灰抹去再用水冲洗;7.4在上述急救工作后,应将烧伤者立即送往医院诊治,同时可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8.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不能用水灭火。9.泄漏应急处理程序:公司建设了酸碱等化学危险品的应急收集系统,主要是将所有酸碱罐用环形沟围起来,汇流入闲置的废水收集池内,而且该水池地势远低于环形沟,一旦发生泄漏,酸碱液均可自动流入应急池,真正起到应急的作用。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酸碱化学品的泄流量和泄漏损失,减轻应急池的收集和处理负荷,当泄漏被发现的第一时间,我公司将迅速开启泄漏罐到储存缸加药管道阀门,将泄漏罐的酸碱化学品泵到耐酸碱缸中,可以不影响再次使用。10.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及后果分析由于罐体、管道、阀门常年受到酸碱物料的腐蚀原因,可能发生酸碱大面积泄漏,从工厂排水沟、下水道流失,甚至进入城市河流主流干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1.应急物资:活动扳手、管钳、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雨鞋、喷淋头、烧伤药(美宝等)以及中和酸碱所用的电石渣,沙土、石灰、液碱/片碱等,该类装备必须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12.现场保安队进入场内负责疏散、警戒、现场保护。将酸碱储罐区域设定为危险区,在此范围内,对通往该区域的各道路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非救援人员、车辆来往;迅速撤离警戒区内非救援人员,并做好疏散人员的清点、登记工作,指挥应急物资进入指定地点。13、火灾现场逃生:建筑工场、危险化学品仓库、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车间等作业场所如遇火灾,首先冷静判断火源火势和蔓延方向以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当被烟火包围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出现场,当逃生通道被烟火封住可用湿棉被等捂在身上弯腰冲过火场;当逃生通道被堵死可通过阳台排水管道或在固定物体上栓绳子,顺绳子逃离火场;如上述措施行不通,则退回室内,关闲通往火区的门窗,减少火焰、烟气入侵,躲到窗户或阳台避烟等待消防人员解救。14、中毒的急救: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把伤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场所,现场抢救组及时用车送伤者去医院急救。15、加强日常稽查落实主体责任,对重点环节管道、反应锅、高温烘烤箱等岗位复检两次,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落实整改。16、每周进行逐个对管道开关、阀兰接头、燃烧机采取仪器检测,月尾用洗衣粉及检测仪器再复查一次,防止泄露;若泄露立即关闭电源和总阀,并上报落实专人检修。17、执行年度对危险区岗位设备进行全面评估。18、针对设备各环节施行月尾大修保养,清理死角,每日每周做好自查检修维护。19、紧急撤离当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法控制事态,并危及人身安全,经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救援人员紧急撤离命令。20、救援扩大本公司没有能力控制和解决,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处置。21、后期处置21.1现场清理抢险组对现场进行清理,为防止在清洗过程中发生二次事故,由安全部监督执行。21.2善后处理应急救援的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家属的安抚和理赔工作。21.3协调组负责妥善地处理和外界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