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_第1页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_第2页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_第3页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_第4页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大纲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重点复习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主编曹伯勋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

答: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进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进展历史规律的学科。二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基本上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科学,常从别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咨询题。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紧密。本课程要紧学科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基本上从地质学和地理学进展起来的。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第四纪:指约2.6MaBP以来地球进展的最新时期

2、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

3、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蔼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二.咨询答题与讨论题:

1、第四纪的特点?

答:(1)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在短暂的地质阶段内多次发生(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

形成进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资源(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难别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与强度与日俱增

2、第四纪分期?

答:按第四纪生物演变和蔼候变化,通常把第四纪分为4个时刻尺度别等的阶段: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相应的地层分不称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

3、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

答:(1)岩性松散(2)成因多样(3)岩性岩相变化快(4)厚度差异大(5)别同程度地风化(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4、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

答:(1)沉积学标志: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2)地貌学标志:①直截了当标志: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②间接标志:相关沉积物(3)环境标志:①有机环境标志: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②无机气候标志:a、黄土、岩盐、石膏——干旱b、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c、粘土矿物

5、地貌形态特征?

答:地貌形态:要紧是由形状和坡度别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小者如扇形地、阶地、歪坡、垅岗、岭脊、洞、坑等称为地貌基本形态;大者如山岳、盆地、平原、沙漠,称为地貌形态组合

6.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高度、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

7、地貌成因?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8、地貌等级?巨型地貌(大陆、洋盆)、大型地貌(山地、平原、丘陵)、中型地貌(山岭、谷地)、小型地貌(活动断层崖、地震裂缝)、微型地貌

9、啥是顺构造地貌?啥是逆构造地貌?

顺构造地貌:背歪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歪成负地貌,向歪成正地形

10、怎么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地貌年代的确定办法: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要紧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a.切割关系:地貌进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b.过渡关系:同一阶段、别同地方形成别同的地貌或沉积物。c.掩埋关系:地貌进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1.地貌的年代要紧指地貌的要紧特征形成往后的年代;2地貌相对年代的确定原理: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地层切割率(接触和切割关系,要紧用于岩浆岩);3地貌绝对年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a.古生物法b.年间法c.其他办法

11.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进展。

答: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很平缓,在某一地质阶段忽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依照剥蚀程度,分为三个时期:a.幼年期b.壮年期c.老年期.这些只代表其时期性,别反映时刻关系,a.幼年期地貌特点:时刻上: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V字型,高差大b.壮年期地貌特点: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歪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c.老年期地貌特点:起伏微弱,时刻无限延长,山坡消逝,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形成老年期的时刻需非常长

12、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1)第四季气候变化(2)新构造运动(3)人类活动妨碍

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

一.名词解释:

1、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2、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

3、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

4、土壤:土壤是以各种风化产物或松散堆积物无母质层,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为主的成土作用改造而成的

5、古土壤:在地质阶段形成的土壤称古土壤,因其往往被后期地层所埋藏,故又称埋藏土壤

6、倒石堆:倒塌下降得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悬崖的坡足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

7、错降:岩体沿陡坡、悬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碎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挪移岩体都是保持原岩结构和产状

8、撒降:歪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别断往坡下坠降的现象

9、倒石锥:撒降的堆积地貌。上部粒度细、下部粒度粗,细土充填裂隙;显示粗略的分选。最厚处在歪坡由陡变缓处

10、滑坡:歪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和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11、泥流:歪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被水侵润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歪坡下缓慢(有时迅速)流淌的现象

12、土层蠕动:歪坡上的表层岩屑,受温差或冻胀妨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缓慢挪移的现象

13、片流:落雨或冰雪融化后在歪坡表面上形成的面状流水称为片流

14、面状洗刷作用:由无数条无固定流路的细小股流泛滥成的面状流水,沿坡受重力作用往下流淌,能够带走雨滴激溅起来的泥沙,对坡面上松散的土层产生较均匀的破坏作用,即面状洗刷作用

15、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歪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16、坡积裙:坡积物环绕山坡下部形成的裙边状堆积地形

二.咨询答题与论述题:

1、风化作用时期?碎屑残积时期、钙质残积时期、硅铝残积时期、硅铁残积时期

2、土壤剖面结构?A层(腐殖层)、B层(淋溶层)、C层(淀积层)

3、简述歪坡上的重力作用?答:歪坡上的重力作用分为滚降、滑动和流淌。滚降包括倒塌、错降和撒降;

滑动包括滑坡;流淌包括泥流、土层蠕动和片流。

答: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忽然发生急剧的向下崩降、滚降和翻转运动的过程,称为倒塌。发生在山前的大规模倒塌称山崩,在岸坡称塌岸,岩溶洞穴倒塌称塌陷,在土石体中称塌方,在冰雪中则称冰崩或雪崩

4、简述滑坡要素和要紧的滑坡地貌?

答:滑坡要素:①滑坡体②滑动面与滑动带③滑坡床滑坡地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床,滑坡舌与滑坡鼓丘,滑坡湖与滑坡洼地,滑坡裂隙

5、试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地貌标志?

答:一切具有有效临空面的天然和人工歪坡,坡度在20°~40°间,坡足下有河流(或海、湖浪)掏蚀地段,使岩土体失去支持,极易发生滑坡。(1)岩性条件:易滑地层(2)地质构造条件:滑动面(3)地貌条件:临空面(4)气候和水分条件:落雨a.气候和水分条件:落雨(5)地震:地震引起土体内部结构变化,震动使老滑动面松动,土层液化,可诱发滑坡发生及老滑动面再活动(6)人工活动:开挖边坡,使岩体失去支持;坡上堆卸废石,加重岩体负荷;人为地破坏表层覆盖物,引起地表水下渗作用的增强。

第四章流水地貌与沉积物

一.名词解释、概念:

1、河谷:河流挟带着砂砾在地表侵蚀塑造的线型洼地,是一种组合形态

2、河谷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沿主流线所作剖面

3、裂点:成型河谷中每一次侵蚀基准面下落都会引起河流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所达到

的那一段河床纵向陡坎称为裂点。

4、河流侵蚀基准面:限制河流侵蚀作用的下限水风光

5、牛轭湖:截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6、冲积物:河流在河床中或溢出河床的堆积物

7、水系:指由主(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复杂的多级河道系统

8、洪积物: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沙石高速运动的蚀水流,从山地流出出口或流入主流谷地,由于河床纵剖面坡度骤落,流速锐减,又无河道约束,便分散成多股槽流;经过泛滥,槽流连接成面状洪流,两者在上述地区共同堆积的扇形堆积物称洪积物

9、冲沟:又称侵蚀沟,是发育在坡地上的小型流水侵蚀沟谷

10、冲出锥:是临时性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洪积物形态,其分布无地带-气候意义,其面积大小仅从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冲出锥坡角比洪积扇陡,可达18°左右。冲出锥洪积物以砂砾夹砂为主,分选差,岩相分异别及洪积扇明显

11、沼泽:是地表长期处于充分湿润,喜湿性植物丛生,并有大量泥炭和有机质淤泥堆积的地段

12、泥石流:泥石流是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别洪流

13、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别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普通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二.考虑并回答咨询题:

1、河谷横剖面形态?答:由谷底、谷坡和谷缘形态组成

2、河谷的形成进展过程?(1)“V”型谷(2)河漫滩河谷(3)成型河谷

3、河谷类型?河谷按成因分为侵蚀谷、构造谷和多成谷三类

4、河床类型?(1)顺直河床(2)弯曲河床(3)汊河型河床(4)游荡型河床

5、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要紧地貌形态?河床基岩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岩槛、壶穴、深槽

6、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哪些要紧地貌形态?河床堆积地貌有心滩、沙洲、边滩和沙嘴等

7、河漫滩的形成过程?(1)雏形河漫滩(2)原始河漫滩(3)河漫滩

8、河流阶地形态类型?(1)侵蚀阶地(2)基座阶地(3)嵌入阶地(4)内叠阶地(5)上叠阶地(6)掩埋阶地

9、河流阶地成因?

形成河流阶地的缘故:(1)间歇性新构造运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河漫滩和冲击层;地壳上升时期则河流以深切为主,使河漫滩转化为河流阶地。穿越山地和平原(或盆地)的河流因山地与平原的相对间歇性升落运动都会引起其侵蚀基准面变动,导致河流阶地沿着主流和支流并且进展,故间歇性新构造运动是河流阶地形成的重要缘故(2)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导致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海平面)的升落,是入海河流阶地形成的缘故。在山岳冰川地区,由于冰期强烈的物化作用,使大量碎屑进入河谷中;间冰期(或温润期)河流淌能增大,切入沉积物,形成阶面微向上凸的弓形阶地,此阶地类型多见于山地部分河谷地段,与新构造运动无关(3)其他缘故:曲流从上游往下游摆动,河流袭夺、地点性侵蚀基准面变化等都会形成局部阶地

10、水系格式?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平行水系、羽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辫状水系、星状水系、串珠状水系

11、洪流性质与类型?沟谷中流淌的水流暴涨暴降的临时性沟谷水流统称洪流。洪流作用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历时短暂,流速大,紊动性强,流程短。洪流与河流相比,按艾力定理洪流具有更大推力,其搬运的颗粒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庇河流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程更具急进性,并常伴生灾难。依照洪流的流态及固体径流量,洪流可分为临时性洪流和泥石流;后者又可分为粘性泥石流与介于洪流和泥石流之间的稀性泥石流。

12、泥石流域?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

13、湖泊成因?内力成因湖泊和外力作用湖泊

三.对照题:

1.侵蚀阶地与基座阶地答:a.基座阶地: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成其他类型的沉积物。要紧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b.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其上非常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也叫

基岩阶地。发育在山区河谷中,这类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故称侵蚀阶地。

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岩溶作用: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举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和重力倒塌作用为辅,引起岩石的破坏及物质的带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

2、岩溶:又称喀斯特,是岩溶作用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的统称

3、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

4、岩溶堆积物:是指与各种岩溶作用有关的堆积物的通称。按其分布位置可划分为地表岩溶堆积物和洞穴堆积物

二.考虑并回答咨询题:

1、岩溶形成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解性(4)水的流淌性(5)溶蚀基准面

2、岩溶地貌?可分为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岩溶地貌两类:(一)地表岩溶地貌:a、石牙与溶沟b、石林与岩溶漏斗c、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d、孤峰与岩溶平原e、盲谷、断头河于干谷f、降水洞与竖井(二)地下岩溶地貌:a、溶洞b、地下河、伏流与地下湖

3、岩溶旋回?答:岩溶地貌发生、进展和消亡的过程,即从幼年期、壮年期进展到老年期,完成一具岩溶旋回

4、岩溶研究意义?答:(1)岩溶与矿产(2)岩溶与工程建议(3)岩溶水的利用(4)岩溶旅游资源三.对照题:

1.峰丛与峰林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峰体相对高差100-200m,坡度非常陡,普通均在45°以上。峰林的分布常与地质构造有关。峰丛:是一种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相对高度普通为200-300m,它与峰林的要紧区不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大

于上部分开部分,二峰林则相反。峰丛之间常发育岩溶洼地、漏斗和降水洞。

第六章冰川和冻土地貌与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冰川:极地或高山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在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歪坡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雪线:又称均衡红线,是年落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分界线。

3、成冰作用:在雪线以上的积雪,经一系列“变质”时期而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4、冻土:高位和高山区的落水少,温度低(年均温0℃以下)气候干冷,别脚以形成冰川的地区,地面仅有别厚的雪层,土层持续大量散热(年放热量>吸热量),低温别断下落,地面形成冻结层,称冻土

5、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二.考虑并回答咨询题:

1、冰川类型?(一)山岳冰川:(1)冰斗冰川及悬冰川(2)山谷冰川(3)山麓冰川(二)大陆冰川:冰原、冰帽、冰盖

2、山岳冰川剥蚀地貌?(1)冰斗(2)刃脊、角峰(3)冰槽谷(4)悬谷(5)羊背石

1.你怎么样确定冰碛物的存在(论述冰碛物的特征)?冰碛物是由冰川直截了当沉积,是未经其他外力特殊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特征:(1)缺乏分选(别等于没有分选),在各种较细的基质中,常含有大小别等的岩屑(包括卵石);(2)结构趋向于块体状,没有平坦的纹理或均匀的层理;(3)成分为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混合物,其中有点曾经长途搬运而成多面体岩块,亦有未经长途搬运而成磨圆卵石(冰下冰碛物中);(4)冰碛物中有擦痕石和具有微弱擦痕的颗粒;(5)长条形碎屑物也许有一具共同的方向;(6)由于沉积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也许比身边其他沉积物更为坚实;(7)由于搬运期间的频频破碎和局部磨蚀,岩屑形状以次棱角占优势;(8)冰碛层也许位于具有擦痕的基岩或沉积底床上。

3、冰前沉积地貌?冰水扇、冰水冲积平原、冰水阶地和冰湖沉积等

2冻土的地貌类型?1石海、石川和岩屑坡2冻融泥流阶地和堆积物3冻胀丘和冰核丘4热融地形三.对照题

1洪积扇与冰水扇

答:洪积扇的形成:洪流到山前沟口,坡度骤落,洪流搬运能力大大落低,携带的泥沙,尤其是粗大的碎屑在沟口上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扇顶相:通常表现为舌状叠复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粗大,砾石见常有沙,粘土填充。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差。扇中相:组成物质较扇顶相细,要紧是砾石,砂和粉砂。砂层中常见交互层理,砂质透镜体和砂石透镜体分布普遍。边缘相:由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冰水扇的形成:若冰川外围是平整开阔的地形,冰水流出冰川后,马上分散成细小股流,冰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前堆积形成平缓的扇状地形。冰水扇顶部为巨大的砾石,层理别清,砾石磨圆度差。往外粒度变细,磨圆增加,以含砾石层或砾石透镜体的砂层为主,水平层理与交织层理及别同粒度和分选性的砂砾层频繁交替。。在冰水扇的边缘,要紧沉积亚粘土——粘土物质,普通无层理。磨圆度普通较高,沙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

第七章风力地貌和堆积物与黄土

一.解释名词、概念:

1、荒漠: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依照荒漠地貌特征和地表物质组成,可将荒漠分成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四种类型

2、风成沙:由风力搬运并堆积的沙级堆积物

3、黄土:黄土是第四纪阶段形成的广泛分布的松散土状堆积物,要紧特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