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第九章生物碱11课件_第1页
No4第九章生物碱11课件_第2页
No4第九章生物碱11课件_第3页
No4第九章生物碱11课件_第4页
No4第九章生物碱1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9.生物碱(alkaloids)第一节概述一、生物碱的定义1、通常定义:天然的含氮有机物(低分子胺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等除外).2、准确定义:生物碱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且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环状化合物。二、生物碱在植物界的分布1、发育较低级的植物类群中生物碱分布很少;2、发育较高级的植物类群中生物碱分布很广:①裸子植物:如麻黄科麻黄属、松柏科松属等;②被子植物(单子叶):如百合科、石蒜科等;③被子植物(双子叶):如毛茛科、罂粟科与木兰科、小檗科等;3、生物碱类型越特殊,其分布的植物类群越窄.第二节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环合反应与单键的断裂;※前体化合物:MVA、氨基酸与醋酸;※氨基酸包括:鸟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与邻氨基苯甲酸等。※鸟氨酸分子结构:一、环合反应(一).一级环合:指最先形成N-杂环的反应。1、形成内酰胺:限于肽类生物碱

ATP两分子间发生反应2、形成schiff’sbase:比较广泛Schiff’sbase-H2O加成(二).次级环合:N-杂环生物碱的再环合。1、酚氧化偶联反应①酚自由基形成②自由基之间偶联(即配对反应)形成C-C键、C-O键和C-N键例如:(S)-网状番荔枝碱发生酚氧化的邻-对偶联生成吗啡碱邻-对偶联生物碱中邻-邻偶联方式较少邻-碳偶联再芳香化:◆烯醇化:偶联位置上必须有氢原子存在。◆C-C键迁移:经二烯酮重排发生C-C键迁移后再芳香化。A环再芳构化保尔定二烯酮重排机理H+H+R1迁移R1迁移-H2O1)-H+2)芳构化1)-H+2)芳构化环己二烯酮环己二烯醇2、Hofmann消除和vonbraun降解S-刺罂粟碱白屈菜碱Hofmann消除S-刺罂粟碱普罗托品Hofmann消除普罗托品丽春花定vonbraun降解2、吡咯类生物碱水苏碱3、托品烷类生物碱R=H(dl-)阿托品R=H(l-)莨菪碱R=-OH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可卡因**(双环—1R,5S—托品烷环系+有机酸酯)123454、吡咯里西丁类生物碱12345789①结构上分为胺醇与酸两部分②形成11或12元双内酯环野百合碱2、哌啶类生物碱胡椒碱3、吲哚里西丁类生物碱:如一叶萩碱4、喹喏里西丁类生物碱羽扇豆碱金雀花碱苦参碱石松碱1、苯丙胺类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N—甲基苯异丙胺(去氧麻黄素)“冰毒”2、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哌劳亭3、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①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厚朴碱罂粟碱②阿朴菲类生物碱千金藤碱③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Me:汉防己甲素(H:防己诺林)④吗啡烷类生物碱

甲基化吗啡碱可待因⑤原小檗碱和小檗碱类生物碱小檗碱R1=R2=-CH2-CH2-1-巴马亭R1=R2=Me药根碱R1=MeR2=HD⑥普罗托品类生物碱

如普罗托品27⑦苯菲啶类生物碱:

如白屈菜碱26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源关系吗啡二烯酮类阿朴菲类偶联bc原小檗碱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