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_第4页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概述粘膜表面见糠皮样外观假膜由纤维素和炎细胞等构成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畏寒、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和(或)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菌痢预后差,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本病夏秋季节多见,可常年散发。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概述志贺杆菌为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无芽孢、无荚膜、有菌毛。能黏附于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上。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概述志贺杆菌按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群: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47个血清型。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最常见,约占70%。各型志贺菌均能产生内毒素,故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痢疾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导致肠黏展炎症反应,出现坏死、溃疡、发生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概述志贺菌在自然环境下生存能力较强,在潮湿、阴暗、冰冷的环境下能生存数周;通常温度越低生存时间越长,在蔬菜、瓜果及污染物上可存活1~2周;但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很敏感;在阳光直射30分钟、加热60℃左右10分钟、煮沸2分钟即可杀死。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概述1.传染源急、慢性病人及带菌者是本病传染源。2.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苍蝇可做为传播媒介污染食物而传播。致病菌污染食物、水、手或生活用品后经口使人感染。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病后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不同型、群之间无交叉免疫,容易出现重复感染。4.流行特征本病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儿童发病率最高。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1.休息与体位对病人进行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为止。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中毒性菌痢病人应由专人监护,绝对卧床,安置病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中凹卧位,并注意保暖。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一般护理2.饮食护理严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病情稳定缓解期后,可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病人排便后清洗肛周皮肤,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皮肤糜烂、感染,可涂凡士林;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如发生脱肛时戴橡胶手套按摩,助其恢复。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剂;腹痛剧烈者可用热水袋热敷,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或颠茄制剂;休克型迅速补充血容量;惊厥者防止外伤和舌咬伤,遵医嘱给予地西泮、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钠。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排便次数、性状及粪便量,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瞳孔反射等,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出现休克征象、脑水肿及脑疝表现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病情观察遵医嘱给予有效抗菌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皮疹、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及粒细胞减少等。阿托品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及尿潴留等。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用药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向病人解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告知家属不要将焦虑、紧张的情绪影响病人;说明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和康复的,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心理护理1.生活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患病对休息、饮食及饮水的要求;指导病人避免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及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向慢性菌痢病人介绍急性发作的诱因,并嘱病人加强锻炼,尽量保持生活规律,复发时及时就诊。2.用药指导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健康指导3.疾病预防指导向病人、家属及社区群众宣讲急性痢疾的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从事饮食业、托幼工作和自来水工人应定期粪便培养,发现带菌者即令离岗,彻底治疗;流行期间可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进行预防。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健康指导1.病人体温是否逐渐恢复正常。2.病人排便次数是否减少、有无脓血便、营养状况是否改善。3.病人焦虑感是否减轻,情绪是否稳定。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价熟悉病人主要的护理问题:体温过高、腹泻、焦虑、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潜在并发症。了解如何做好病人的生活、用药和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工作。掌握区分急慢性菌痢(慢性病程2个月以上),急性菌痢又分为普通型(典型)、轻型、中毒型。小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评估病人时重点询问饮食情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发病前有无不洁净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以及居住地或旅居处的卫生情况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健康史潜伏期1~2天,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1.急性菌痢分3型。(1)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寒战、头痛、体温可达39℃以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查体: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每日十几次至数十次,量少,开始为稀便,以后转变为黏液脓血便,一般1~2周内恢复。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身体状况(2)轻型(非典型):一般无发热或仅为低热,可有轻微腹痛,无里急后重,每日腹泻次数不超过10次,病程短,3~7天可痊愈。(3)中毒型: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1)休克型:较多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2)脑型:较严重,此型病死率高,是中毒型痢疾死亡的主要原因。3)混合型:最凶险,常表现惊厥,兼有以上两种的表现。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身体状况2.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称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分以下3型:(1)慢性迁延型较多见,急性菌痢发作后长期迁延不愈,反复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乏力等症状。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身体状况2.慢性菌痢(2)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病史,常因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劳累等因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和脓血便,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3)慢性隐匿型较少见,一年内有菌痢病史,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可检出志贺菌,结肠镜检查有炎症及溃疡等表现。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身体状况急性菌痢起病急、症状重,因发热、头痛、全身毒血症状及肠道症状明显,尤其是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情况,使病人出现紧张和惊恐不安;慢性菌痢病程长迁延不愈,病人常出现心情烦躁、焦虑等情绪。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心理及社会状况1.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慢性病人还可有轻度贫血。2.粪便检查粪便量少,常无粪质,外观为黏液脓血便。3.粪便培养采集粪便标本时宜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新鲜粪便中脓血、黏液部分,可提高阳性率。痢疾杆菌阳性有助于确诊及选用有效抗菌药物。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辅助检查1.急性菌痢目前成人菌痢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常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但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应慎用。中毒性菌痢的治疗应选用有效药物静脉滴注。2.慢性菌痢通常宜联合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10~14天并重复1~3个疗程。亦可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细菌性痢疾护理评估治疗要点1.体温过高与志贺菌感染使体温高于正常范围有关。2.腹泻与痢疾杆菌引起肠道黏膜病变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