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1页
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2页
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3页
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4页
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一页,共27页。专题九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必修第二册

第二页,共27页。考纲考情——预测角度(1)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及阶段特征(2)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3)中西方同一时期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差异第三页,共27页。内容索引排查基础知识细讲核心考点精练高考模拟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四页,共27页。排查基础知识第五页,共27页。1.耕作方式的演变(1)原始时期: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2.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答案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铁犁牛耕曲辕犁第六页,共27页。微点拨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青铜,春秋战国铁犁牛耕,隋唐时期步犁定型(曲辕犁)。3.影响(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第七页,共27页。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

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

”,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复与发展。答案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都江堰井渠第八页,共27页。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

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

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5.农业结构:以

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种植业微点拨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的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古代落后的经济形式。返回第九页,共27页。细讲核心考点第十页,共27页。史料实证主题一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特点探究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据史料概述此特点的表现。提示第十一页,共27页。提示工具创新、改进技术、重视农时、男耕女织、政策重视。第十二页,共27页。史论总结1.中国古代农业的五大特点(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经营分散。(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或火耕)—“石器锄耕”(或“耜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3)土地制度①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第十三页,共27页。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5)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第十四页,共27页。2.精耕细作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业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第十五页,共27页。史料实证史料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主题二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第十六页,共27页。史论总结1.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第十七页,共27页。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生产关系: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府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第十八页,共27页。(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脆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④严重的自然灾害。返回第十九页,共27页。精练高考模拟第二十页,共27页。1.(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解析123456解析“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解题的思考方向,①④分别是手工业生产、孔子教学场景,与“农业经济”要求不符,故选C。①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第二十一页,共27页。2.(2015·10月浙江选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解析“唐代→农耕工具→控制深浅”是题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提到的各项农具中只有唐代曲辕犁具备材料中的特点。123456解析√第二十二页,共27页。3.(2015·9月浙江学考样题)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汉代的有(

)解析解析四种农具分别出现于汉代、唐代、宋代、汉代,故B项符合要求。123456①耦犁②曲辕犁

③水转翻车④耧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二十三页,共27页。4.(2015·1月浙江学考)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

)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西周分封示意图123456解析解析图示属“二牛抬杠”犁耕法,是东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学术名称为耦犁,故选B。第二十四页,共27页。5.(2016·金华名校学考押题交流)右图是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C.集体劳作 D.粗放经营解析√123456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男耕女织,邮票上半部分是男人驱牛耕田,下半部分是女人织布,故A项正确。第二十五页,共27页。6.(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