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编语文七年级下《黄河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批注关键词句,感受黄河历史悠久、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伟大精

神。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结构层次,感知作者从赞颂黄河到赞美民族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结构层次,感知作者从赞颂黄河到赞美民族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批注关键词句,揣摩动词:的使用,体会黄河的特点,理解作者对黄河的赞颂。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关键语句,深入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2.

理解黄河精神对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塑造的重要作用,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

在多形式朗诵中将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黄河的英雄气概和中国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内涵。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修辞美和画面美,理解黄河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

品格,体会诗人炽热的爱国热情。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语言:黄河,伟大的母亲河,自先祖以来炎黄子孙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淳朴、踏实、热情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提起黄河谁不为之动容?说到这里,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说一说你对黄河的了解。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知识,分享有关黄河的认识。教师语言: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和积累的知识,引入教学。了解背景,朗读诗歌1.背景介绍教师语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课件出示《黄河颂》创作背景:1937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本文即是第二章。)2.朗读诗歌,初步感知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欣赏时代的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巅,代表中华儿女,向着黄河唱出的颂歌。听过后,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怎么做到朗读时具有感染力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的语气。朗读要有感染力,注意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关键词的重读。(课件出示:播放名家朗诵《黄河颂》)学生活动:自由朗读,体会情感。【设计意图】了解相关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理解朗诵词的作用理解朗诵词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语言:本首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诵词诵读中你抓住的关键词是什么,请标出,该如何朗诵这一部分?朗诵词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1)思考问题,标出关键词。(2)抽生朗读,回答问题。(3)齐声朗读,体会作用。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是关键句、中心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开头的朗诵词奠定了一种高昂的情绪,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为后面介绍黄河,引出对黄河的赞歌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品析黄河特点品析黄河特点教师语言:诗歌的题目是《黄河颂》,是对黄河的赞颂,但歌词开始并不是立即开始赞颂,“颂”之前还有一个蓄势的阶段,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从哪些角度对黄河进行描写?描写出黄河怎样的特点?“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在黄河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批注在文中空白处。(课件出示批注示例:“奔”描写出黄河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气势。)学生活动:(1)批注关键词,体会黄河无坚不摧、恢弘壮阔的气势。(2)交流分享。明确:“望”字统领黄河形象的描写,分别从远、近、纵、横四个角度来描写黄河,抓住关键词进行批注,“奔、掀、结、奔、劈”等动词写出了黄河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黄河流经长度、流域面积博大,黄河养育滋养了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源、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伟大。黄河九曲十八弯,百折不回奔向大海,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性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谓坚强。品读黄河颂歌品读黄河“颂”歌教师语言:在“望”黄河的惊涛骇浪、气势磅礴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思考“啊!黄河!”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颂黄河的?想一想该怎么朗诵?圈出关键词进行概括。学生活动:(1)思考问题,圈点批注,回答问题。(2)小组合作,朗诵“颂歌”。明确:“啊!黄河!”将对黄河的赞颂分为三个层次,抓住关键词“摇篮”“屏障”“臂膀”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养育了中华民族,地理特征—保卫了中华民族,自然特点—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三个方面赞颂黄河,从肉体到灵魂,中华民族都流淌着黄河的血脉,朗诵时从深情舒缓到坚定有力再到激昂高亢,层次分明,情绪逐渐饱满、高昂。学习黄河精神理解中华儿女对黄河的赞颂及学习黄河精神的决心教师语言:诗歌最后叙述的对象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儿女,并且最后两句是“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的黄河孕育滋养着中华民族儿女,我们要学习黄河身上那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精神,这里能不能删去一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呢?如果不能,那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去读最后两句呢?课件出示1938年抗日战争战况: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分享。

朗读诗歌最后两句。明确:1938年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在抗争过程中我们展现的出的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同黄河精神一脉相承的,最后“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不仅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的决心,还展现了秉承黄河精神的中华儿女不断战斗、持续战斗的决心。因此,最后两句要读得铿锵有力,展现中华儿女对抗外敌,战斗到底的决心。结尾反复出现了两次“像你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表达了黄河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设计意图】批注关键词体会黄河的特点、地位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整体感知诗歌“序曲——颂黄河——学黄河”的结构。第二课时导入教师语言:从题目上看,

这首诗歌的关键词是哪一个?(课件出示“颂”的文体常识:“颂”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歌颂功德、颂主告神为主。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庄严、正式、隆重的意味。)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明确:颂,这里不仅是赞颂的意思,还是一种文学体裁。黄河本身给人一种浩瀚澎湃的感觉,《黄河颂》对黄河的赞颂,如同“颂”的体裁一般,给人一种震撼人心,激情澎湃的感觉,让人肃然起敬。【设计意图】以“颂”导入对黄河的“颂歌”部分,为分析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做铺垫。剖析词句,深入理解1.体会诗歌的修辞美,感悟诗人对黄河的赞颂教师语言:

同学们,让我们再回到黄河的“颂”歌中去,在这一部分,诗歌赞颂了黄河什么?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明确:(1)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侧重突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民族。另外,九曲黄河,蜿蜒曲折,流势险峻,黄河在地理上是重要的军事屏障,突出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巨人身上的上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力量,每一条臂膀都积蓄着黄河的力量,激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念。2.体会画面美,感悟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期望与赞颂教师语言: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保卫了中华民族,又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中华儿女要学习“伟大而坚强”的黄河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分享交流。明确:“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筑成民族的屏障”黄河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更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的守护者,正如面对国难当头的中华儿女,我们亦要守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中国一般,像黄河的支流“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英雄的中华儿女要坚定保卫的决心,守护的决心,保卫我们的祖国。【设计意图】从修辞的赏析中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从内容方面体会作者寄予中华民族的期望以及对保卫、守护祖国的决心和热情。动手写作,创造新篇章动手写作,创造新篇章。教师语言:黄河不仅如摇篮、如巨人,不仅有铁一般的臂膀,请你发挥想象,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黄河的“颂”歌。学生活动:思考,创作,交流。【设计意图】在品读重要字词的基础上,自行创作,进一步走进黄河的“颂”歌,深入理解黄河精神品格,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与滋养。小组合作,朗读诗歌教师语言:结合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怎么才能读好诗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哪些辅助手段增强朗诵效果?请同学们尽情发挥自己才华,小组合作,设计《黄河颂》的朗诵。学生活动:(1)思考,回答问题。(2)小组合作,设计诗歌朗诵形式,展示。明确:(1)读好诗歌需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投入自己的感情,了解创作的背景,读好关键字词句等。(2)还可以用配乐、动作、加入背景、分角色、分声部等辅助手段来增加朗诵的效果。配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