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_第1页
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_第2页
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_第3页
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_第4页
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高考古诗词描写手法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第一页,共35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鉴赏第二页,共35页。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描写手法;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常用描写手法。

3.掌握古诗描写手法的解题思路

第三页,共35页。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其它常用表现手法一、相关知识要点复习:描写手法第四页,共35页。描写方法鉴赏切入点时空(远近、俯仰等)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色彩(色彩渲染、对比)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侧(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侧面烘托)点面(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联想、想象渲染烘托、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通感、用典等)第五页,共35页。一、正面与侧面结合1.正面描写: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作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他一样”。

第六页,共35页。正面描写:1这男人体格健壮。2这男人身材很高。3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侧面描写:1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2普通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3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第七页,共35页。下边有三段描写小球迷的文字,请大家判断它们在写法上有何不同?A小林子今年远不满十四岁,黑黑的脸,黑黑的胳膊腿儿,结结实实的。球场上,一见人老爱伸出大拇指自秀:别看咱矮,标准的足球运动员身材。B王老师一踏进小林子的家,就被小林子的妈妈一把拖住了:“唉呀呀,王老师,你说咱这儿子是不是中邪了。看球赛看得要不是我拉得快,他差点一脚踹破电视机。作文从来都说不交,给国家足球队写的信光草稿都有好几本了,连家里喂条狗,他非要取名叫,叫什么马拉多纳……”。C我一进小林子的卧室,差点吓了一跳:墙上,到处是足球健将在飞奔;地上,摆着球鞋大阵;床上,乱糟糟的堆满了球衫球袜……我眼花缭乱,感觉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即将被射晕球门的足球……第八页,共35页。4、正侧结合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第九页,共35页。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北朝民歌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韩愈第十页,共35页。例: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直接铺写了罗敷的穿着打扮,正面抒写了她那光彩照人的动人形象。后八句是侧面描写,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第十一页,共35页。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万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第十二页,共35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第十三页,共35页。阅读本诗,试分析怎样表现主题的。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本诗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来写雪之大这一主题。触觉写衾枕寒冷,视觉写大雪映白窗纸,听觉写雪压树枝折断之声,多角度,多侧面烘托雪大这一主题。第十四页,共35页。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二、空间顺序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本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第十五页,共35页。第十六页,共35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从写景的顺序角度对该部分内容简要赏析。1从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视角度上,有远近高低,远望群山,近看碧水,空中雄鹰展翅高飞、水中鱼儿畅游,景物有层次感,立体感。2动静结合。3从点到面。3诗人从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描绘出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秋景。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第十七页,共35页。第十八页,共35页。第十九页,共35页。.(1)写景顺序:

①由大处到个体,由远及近。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②由白天到晚上,由下到上。五、六句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由地面转到天空。

(2)动静角度:

动静相结合。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共6分,共3点,每点2分)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第二十页,共35页。2015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第二十一页,共35页。2015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第二十二页,共35页。1.白描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可用于写景写人)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第二十三页,共35页。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草,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以小见大,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第二十四页,共35页。2.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中则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杜甫《登高》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的绚丽图景展现出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作者愉快的心情。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之于诗,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在于含情脉脉的暗示。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3.细节描写第二十七页,共35页。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第二十八页,共35页。4.动静

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第三十页,共35页。

作者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写夜景,形成了以动写静的写法。荷花的香气是以风送时嗅到;竹露的清响是滴时闻到,细香可嗅,滴水可闻,衬托了夜阑人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运用了怎样的写法?第三十一页,共35页。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常见提问方式手法鉴赏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第三十二页,共35页。答题模式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如细节描写、白描、动静、上下、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