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_第1页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_第2页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_第3页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_第4页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21534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亚欧大陆的主体;其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邻或相毗连;亚洲大陆最北端切柳斯金角,纬度77°43’N,最南端皮艾角1°17'N,东端迭日涅夫角经度169°40'W,西端巴巴角26°03’E,所跨经纬度之多均为世界之最。亚洲总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9.4%,为世界第一大洲;其大陆轮廓非常复杂,海岸破碎,又有众多的岛弧海沟呈带状分布于大陆东缘。亚洲与其它各洲相比,其地理环境有自身的独特之处:(1)地理环境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带最为齐全,并呈经向、纬向或垂直地带性分布。(2)大陆性强烈,季风气候典型。这些既反映了全球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又反映了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一)组成亚洲大陆的古老陆块,在各地史时期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联合,大洋盆地迁徙封闭,从而形成今天的大地构造格局,与此同时,又在外营力的作用下,经过不断塑造,形成今天的地质地貌形态,其地形表现更是别具一格。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 基岩海拔高,平均约为950米;山地高原多,面积广,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特有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亚洲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达16座。(2) 地形起伏极端。从点上来说,既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上最低的低地。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死海水面海拔-392米,湖底海拔-792米,贝加尔湖湖面海拔455米,湖水深达1620米。从面上说,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平均为4000米以上。又有世界上著名的低平原之一——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同时,大陆东部岛孤、海沟相伴生。尤其是新华夏系的“三凸三凹”构造呈现出带状地形。(3)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流水、风沙、岩溶冰川、黄土、冰土等地貌均有分布。这一点是不言而喻。(4) 地形结构中高周低,山脉组合成群成带呈东西向展布。亚洲中部高耸,多为高山高原,四周低下,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在成群成带结构的山脉的外围,分布着广阔

的平原,由此构成了亚洲地形的主要格架(如图1)。根据地形差异,可把亚洲分为五个地形区:西北平原极低地形区,中部高原山地地形区,南部高原平原相间地形区,东部平原丘陵地形区和岛孤海沟相伴地形区等。正由于亚洲地形如此之气候、水系水文的重要因素刀影响亚洲的正由于亚洲地形如此之气候、水系水文的重要因素刀影响亚洲的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其它高山地区形成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的山地气候类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也表现在山脉走向对气流运行的加强和阻碍作用上,从而影响气温、风向、风速、降水等。如因秦岭和大巴山对冬季风侵袭的阻挡,使四川盆地冬季温暖,大部分树木冬季不落叶,而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因冬季风的侵袭,寒冷干燥,且大部分树木落叶,这样秦岭本身也成为温带和亚热带的天然分界线。青藏高原因其屏障作用,阻碍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冬季使印缅一带较温暖,夏季使甘新地区相当干旱等。亚洲中部的山脉高原还常常成为冷暖气团的源地和高低气压中心,如冬季蒙古高压

发源于萨彦岭一带。同时萨彦岭一带也是极地气团的源地,并由此形成亚洲冬季的主要大气环流系流。而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不仅形成特有的青藏高原环流系统,而且影响高原周围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如青藏高原夏季为一热源,加强了印度低气压,冬季为一冷源,加强了西伯利亚高压,使亚洲季风异常强大。可以说,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如图2)。无青藏高原时的经向环流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而示意图90"E120°E左月图2青藏高原隆无青藏高原时的经向环流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而示意图90"E120°E左月图2青藏高原隆就我国来看'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冬季发源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冬季风,居高临下,可以长驱南下到我国东南部地区,并使所经过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低;而夏季,则阻碍东南季风的登陆,使东部地区降水集中而丰富,西北地区则显著干旱(如图3)。总之,从总体特征而言,地形对亚洲气候的大陆性和季风性有加强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便是这一特征的绝妙写照。地形对水系结构和流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亚洲水文的基本特点来看,亚洲径流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内流区大,水系结构呈放射状等。究其原因,从地形角度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原因,即地形

图3青藏高原隆起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影响气候等因素而影响水文特征。因地形影响使气候的大陆性和季风性加强,从而使降水更加集中且季节和地区分配不均,流量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加重,进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二是直接原因,即因地势起伏和内陆地区地形的封闭性等因素而造成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大,搬运能力大,水力资源丰富,如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和黄土高原地形区,这无不增大了黄河的携沙能力和含沙量。而广大封闭的内陆地形区,因其难以和周围地区沟通,故形成内流区。1水系分界线2沼泽和盐沼3沼泽化地区a太平洋流域b北冰洋流域c印度洋流域d地中海流域e内流区图4亚洲水系分布图亚洲高大山脉多汇集于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他们不但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而且成为许多水系流域的天然分水岭。如由帕米尔高原、阿尔金山、蒙古高原南沿、阿尔泰山、哈萨克丘陵、图尔盖高原和伊朗高原南缘的山脉围成以荒漠为中心的内流区;在其外围,由朱格朱尔山、外兴安岭、雅布洛诺夫山脉、萨彦岭、哈萨克丘陵围成北冰洋流域;在大兴安岭---横断山以东属于太平洋流域;喜马拉雅山、兴都库存什山、托罗斯山以南则属印度洋流域。地形尤其是构造地形还直接影响着河流的流向。如北亚地区南部为高山,地势向北冰洋倾斜,因而河流多向北流;东亚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高东低,因而河流由西向东流,在横断山地则折而向南流。地形同时也影响着河流流量。发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