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32评审_第1页
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32评审_第2页
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32评审_第3页
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32评审_第4页
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32评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ОО七年十一月目录TOC\o"1-3"1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1.1项目名称 4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41.2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 51.2.1龙游县概况 51.2.2龙游县城市管理取得的成绩 61.2.3龙游县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 91.2.4”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背景 112项目需求分析 122.1用户需求分析 122.2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132.2.1信息量需求 132.2.2数据要求的需求 132.2.3编码标准化需求 142.2.4系统性能需求 142.2.5系统安全需求 142.2.6应用安全需求 153建设目标及项目规划 163.1项目建设目标 163.2项目建设原则 163.2.1标准化原则 163.2.2规范制度原则 163.2.3全民参与原则 173.2.4因地制宜原则 173.2.5先进性原则 173.2.6安全性原则 173.2.7可扩充性原则 173.2.8稳定性原则 173.2.9开放性原则 183.2.10保护现有投资原则 183.3项目建设规划 183.3.1第一阶段 183.3.2第二阶段 213.3.3第三阶段 224项目建设方案 254.1设计原则 254.2框架结构 254.2.1基础平台层 264.2.2数据资源层 274.2.3业务支撑层 274.2.4应用系统层 274.2.5用户层 274.2.6标准规范体系 274.2.7信息安全体系 274.3技术路线 274.3.1SOA技术 284.3.2J2EE技术 284.3.3WebService技术 294.3.4GIS技术 294.3.5RS技术 304.3.6GPS技术 304.4建设内容 304.4.1工作流程建设 304.4.2基础资源库建设 344.4.3网络平台建设 494.4.4应用系统建设 594.4.5职能中心建设 694.4.6考核机制建设 724.5龙游县”数字城管”故障应急方案 734.5.1主机故障解决方法 734.5.2网络故障解决方法 754.5.3数字城管软件故障解决方法 754.6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的创新点 765项目设备选型要求 795.1网络设备 795.2主机设备 795.3数据库软件 805.4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806项目实施进度 816.1建设工期 816.2实施进度安排 817投资估算 837.1建设投资估算内容 837.2项目资金计划 837.2.1一次性建设费用估算 837.2.2年运营成本估算 857.3资金来源 858项目社会评价 868.1社会效益 868.2经济效益 878.3环境保护 888.4节能分析 889项目经济评价 899.1一次性建设费用测算 899.2年运营成本测算 8910风险分析 9010.1风险因素识别 9010.2风险管理机制 9011研究结论与建议 91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龙游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称”数字城管”。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项目可行性研究适应的相关法律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年1月18日)《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2.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6年7月印发。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龙游县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项目需求分析;建设目标和项目规划;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设备选型要求;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项目风险分析。1.2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1.2.1龙游县概况图1.2-1龙游县行政区划图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属龙游县,北靠杭州,东临金华,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总面积1143.50平方公里,人口40.07万。龙游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二山二江二滩”,鸡鸣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静卧县城东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以来,龙游县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建成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设东华、龙洲2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了32%,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龙游县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内外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城及乡镇各部门已接入政务外网,二级单位、街道都未接入,建立完成全县数据机房。2004年,龙游县政府信息网获得了全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政府OA系统、县公文交换阅办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已投入使用;非涉密文件均实现了无纸化网上传输,提高了行政效率。随着龙游县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龙游县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的科学化管理,成为龙游县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一项首要问题。1.2.2龙游县城市管理取得的成绩图1.2-2龙游县建设局机构配置图龙游县建设局作为龙游县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综合性职能部门,不断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力求城市环境最优化和管理效率最大化。一、创新城市综合管理理念,建立了科学、精细、依法的管理理念,深化城市长效管理办法,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探索联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城管执法队伍。具体措施如下:1、实施区块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原则,将大队内部设置由原来的八个中队调整为户外广告中队、综合执法中队、市容一中队、市容二中队、市容三中队、市容四中队6个中队,通过调整大队内部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了内部管理,明确了队员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依法行政、从严治队、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实施分类管理。对龙游城区的27条主次街道划分为一二三类,确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并按不同标准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力量进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推进了管理的规范化。3、建立考评机制。坚持在主干道和窗口地段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为内容的“四定”管理,在次支道路上实行轮流巡查的路段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中队和队员的在责任区范围内的职责和考核标准,使定点划段、责任到人、区块管理的机制得到了落实。二、实行了“三三法”管理,在管理状态上实行“三抓”,即抓早、抓小、抓实;在管理区位上实行“三延伸”,即城中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地面向空中延伸、大街向小巷延伸。三、在管理性质上实行“三转变”,即临时突击向长效管理转变、一般管理向从严管理转变、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在具体实施中,县城建监察大队采取了查漏、补缺、整合定位、建构总体工作流程的四步一体实施步骤。所谓查漏,就是查找思想观念和工作落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所谓补缺,就是根据查出来的情况,按照法律法规和职能的要求,对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现行分工进行改进和填补;所谓整合定位,就是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反复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明确的防范目标,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所谓建构总体工作流程就是在完成以上三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实际重新建构工作流程,使管理网络和职能达到明显的优化2007年以来,县城建监察大队克服种种困难,针对城区流动摊贩多、难管理,以及小摊小贩经常跟大队队员“打游击战”等情况,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按照不同管理层面分类解决:1、合理规划选点安置,强化摊位管理。2006年春节期间,针对北门菜市及平政路批发市场的摊位多、乱、杂的实际情况,对各摊位进行分类安排,专门划出农产品区块;在谷水路人行道上设立季节性茶叶市场等等。通过分类管理、规划选点,既规范了市容,又满足了农民经营的需要。对城区16个年画摊位、75个冷饮、烤烧摊位、49个擦皮鞋摊位进行分块划分,并进行公开招投标,加快市场化管理步伐。2、集中力量整治清理“牛皮癣”。2007年以来查处张贴小广告的违法行为16起,清洗印章牛皮癣3万5千多个,为城区创造良好市容环境。3、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减少市政道路、设施破损。2007年以来共查处损坏市政设施案件25起,办理审批45起。4、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章行为,维护了建设法规的严肃性。加强横向、纵向的协作配合,协助自来水公司、房管处等单位查处违章行为,配合龙游县重点工程项目“坊门街西延工程”及水利局执法。2007以来,共纠正违章行为900多起,查处占道设摊行为780起,拆除简易棚16个,遮阳雨棚28处,送达限期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16起。四、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2003年以来,建设局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了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建成项目、环卫、市政等公用设施市场化运作,实行“三包一化”责任制,实现了“建管分离、管养分离”,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质量。环卫工作强化路段考核,通过随机抽查和例会交流讲评等形式,提高保洁水平;市政工作坚持公园绿地养护管理“保洁、保安月度监督考核”。对城区排水、排污情况进行地毯式的排查摸底,分轻重缓急,突击施工确保城区排水、排污安全畅通。五、成立了“12319”建设热线服务中心,开通了“12319”服务热线,配备专职人员和服务专车,24小时值班,对自来水管破裂、路灯损坏、窨井盖破损等突发性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解决,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至2007年7月底接线量为478件,其中217件为问询类电话当即作答,其余261件分类转往个相关单位办理;其中求助类116件,投诉类111件,咨询类28件,建议类6件;已结案259件,办结率为99%(其中两件求助无法处理),满意率95%。构筑“12319热线”特色宣传平台,全系统干部职工统一使用以“12319”服务内容为主的手机个性彩铃,真正让“12319”进入千家万户。六、重视信息化工作,2005年9月,建设局门户网站对外正式发布;并已接入县电子政务网,下属各单位虽未接入电子政务网,但通过全县统一公文交换系统(基于Internet),实现了公文的传阅。1.2.3龙游县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随着“十一五”期间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龙游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的要求,城市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一、问题发现及处理不够及时目前龙游县有部分单位有自己的巡查队伍,例如市政园林、环卫、城建监察大队等,还有部分专业部门没有专业的巡查队。在巡查管理过程中,这些管理部门不仅受人员、管理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且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持,对问题定位、问题处理有时速度较慢,延误了处理、解决问题的时机。特别是涉及不同部门协同性工作程序的流转,如果没有工作流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持,问题的处理速度、效率都显得相对滞后。二、部门协调比较困难龙游县建设局下属单位办公场地分散,在实际操作和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几个部门协同处理、需要其他部门提供信息资源的情况或者是需要几个部门联合执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比较少,而且比较困难,对实际工作造成了不便,花费时间多,处理问题效率低。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滞后,客观上制约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缺少规范的室内市场,造成了乱设摊现象;缺少合理的停车场所,造成了违章停车现象;城市道路的不畅通,给公众出行带来不便;老住宅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市容环境面貌不尽人意。2007年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中:(1)《要求尽早实施龙翔路改造的建议》(138号)、《关于尽早开通荣昌路东延的建议》(21号)、《关于加快启动人民路南延工程建设的建议》(59号)、《关于要求浇筑广场西路及金谷发糕厂至广场西路的提案》(225号)、《关于给老火车站广场西路浇筑水泥路提案》(29号)、《关于平政立交桥拆除后龙翔路整治的再建议》(179号)等提案均涉及到要求加强城市交通路网的建设,改善社会公众出行的条件。(2)《改善“城中村”环境,打造“人之居”品牌》(227号)、《关于治理县城灵山江段水域的建议》(198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北大门入城口改造的建议》(235号)、《关于增加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议》(258号)、《关于清理拓宽东路城口及北入城口的建议》(215号)等提案要求加强城市环境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四、城市管理的手段传统,科技含量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目前城市管理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建设局下设的城建监察大队所属的户外广告中队、综合执法中队、市容一中队、市容二中队、市容三中队、市容四中队的监管、执法人员,来执行日常的城市管理巡逻工作,发现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登记编号、寻找责任方。另一种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公众、县长热线、信访部门和12319等渠道收集反馈的信息中得知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由县政府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派遣到各职能部门或单位,各职能部门或单位再派遣专业人员去现场核实登记问题,待问题处理完后进行答复。这样的管理流程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工作主动性差、效率低、环节多、缺乏监督与评价的弊端。五、长效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违章行为,城管部门往往注重于突击整治,声势大,见效快,而日常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整治成果难以长期巩固,使管理工作陷入“一整就好、一停就乱”的恶性循环之中。2007年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中《关于敦促影响居民健康的餐饮经营整改的建议》(126号)、《关于要求整治路边小饭店的提案》(226号)、《改进我县城市管理的几点建议》(117号)、《彻底整治龙游城区店面前人行道上的“混乱”把龙游城真正建成美丽、整洁、文明的浙西明珠》(171号)、《关于提高城市品位,加强流动摊贩管理》(33号)等提案要求加强城区人行道管理。上述无证设摊、跨门占道营业等市容环境管理中的顽症问题,通过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取缔违章行为,有力打击了违章者的嚣张气焰,然而由于联合执法的临时性和突击性,加上没有长效管理措施作保障,致使整治效果显著但不能持久,存在“回潮”现象。1.2.4”数字城管”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确、敏捷、高效,经过全国各地试点,效果明显,得到了建设部、省建设厅的大力推广。2007年3月,龙游县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试点城市(区)。龙游县“数字城管”项目建设从2006年初开始酝酿,鉴于系统整合的复杂性等多方面原因,项目建设停留在调研阶段。2007年,龙游县委、县政府领导、建设局领导对“数字城管”项目加强重视,在县政府十届七次全体会议上,县长明确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工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中《关于要求开展数字化城管试点工作的提案》(81号)、《创建城市管理手段,推进“数字城管建设”》(157号)提案也要求开展数字城管建设。决定现阶段以借鉴国内比较成熟的“数字城管”建设经验,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争取在2008年初试运行,2008年下半年申报验收。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将最大化地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和降低城市管理成本,为龙游县打造浙西中等规模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创造有利条件。2007年4月,成立了”龙游县数字城市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建设局等29家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设局夏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童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龙游县“数字城管”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的。2项目需求分析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并结合龙游县实际情况,龙游县”数字城管”建设的总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用户需求分析经过初期的需求调研,龙游县总体需求如下:一、覆盖区域:龙游县目前城市建城区为12平方公里。龙游县"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工作一期工程拟在龙翔路、27号路以南,13号路以东,衢龙路、巨龙路、龙兰路以北,34号路以西约4.5平方公里区域实施,包括龙洲街道的部分区域,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展;二、涉及单位:主要涉及市政园林管理处、自来水公司、环境卫生管理所、城建监察大队等单位;三、考虑到龙游县作为县级中小城市,建成区面积比较小,信息采集员(建设局现有日常巡查人员整合)对城区主要街道和地区了然于胸,为了降低一次性建设规模,由信息采集员在专业测绘单位的指导下,对部件进行无线普查,实现逐步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稳步有序进行;四、基础设施平台扩建视频监控系统(27个监控点,详见表4.4-6),龙游县公安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还未正式建成,考虑城市管理与治安监控的侧重点不同,建设局和公安可以共同规划点位(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政府投资),建成后进行联网、信息共享,形成龙游县统一的视频监控网络;可以根据监控点的安装位置及作用对相应的职能部门设置相应的控制、查看权限,并可对各权限进行优先级设置,这样既实现跨部门、多领域资源共享、节省了投资,又不影响使用;五、建设内容包括:工作流程、场地、机构、基础资源库、网络平台、数字城管应用系统等;六、除建设部标准的九大应用系统之外,建设视频监控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门户网站(网络宣传)等;七、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1)整合以建设局现有市政园林、自来水、环卫等日常巡查人员组建城市管理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其中市政园林管理处4人,自来水公司3人,环境卫生管理所3人);(2)整合建设局已建的12319建设热线服务中心(人员转岗成为龙游县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受理员);(3)利用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相关业务单位的对接;(4)利用全县1:10000电子地图资源,建设全县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2.2系统建设需求分析2.2.1信息量需求根据对数据来源和现状的分析,系统的核心数据是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部件数据和空间地理数据。其公共交叉部分是市政附属设施(1:10000),每种约在5G左右;正射影像(1:10000)数据经过压缩,也可控制在5G左右,再加上路网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地名数据,总共加起来不会超过部件、事件、值班信息,更新频度较大,以每天平均500个问题,每个问题产生0.5M相关数据(含拍照图片)计,则每天产生的数据量约在250M左右;则每年的数据量约在91.所以,龙游县”数字城管”每年的数据量累计约为1082.2.2数据要求的需求一、完整性要求:部件、事件的相关属性(时间、空间、位置、权属、对应城管员等),要完整无缺地反映在待建系统中。二、一致性要求:系统的数据来自多个部门和业务系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地下管线附属设施的一致性,必须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并能够满足各专业管理单位的要求。三、准确性要求:地理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2米;权属信息不能有误;完好情况不能有误。四、实时性要求:事件数据非空间数据在市县两级平台更新的时间不应该超过5秒;空间以及视频数据的传输和转换视数据量和网络负载情况不同,1M数据量在网络带宽不低于1M的情况下,更新(提取、传输、转换、入库)周期不超过5秒。五、安全性要求:部件的具体位置信息属于保密信息,如要对社会公众开放,需要经过管理员授权,要防止非法使用。整个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的信息中枢,需要具备较高的灾备、恢复措施。2.2.3编码标准化需求龙游县”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处理、编码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4月29日发布的行业标准,结合龙游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涉及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编码、单元网格的编码、责任网格的编码、部件编码、事件编码、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限等。2.2.4系统性能需求龙游县“数字城管”性能需求表 表2.2-1项目分类时间响应时间1.简单查询,少量数据<2秒2.复杂多重查询,少量数据<8秒3.简单查询,批量数据<3秒4.一般性的统计查询<5秒更新处理时间1.更新一条记录<2秒2.更新批量记录(指一次可能输入的最大记录数)<10秒连接建立时间在局域网内连接数据库,包括确认身份、操作权限等<2秒2.2.5系统安全需求系统安全的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将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如:1:500数字地图的风险、安全漏洞的风险、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风险。一、1:500数字地图的风险1:500数字地图是机密信息,有许多信息数据属于国家机密,事关国家安全,对其进行共享,必须解决好保密与保障的关系。二、安全漏洞的风险首先,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软件,无论是Windows或Linux,还是Oracle或SQLServer,都存在安全漏洞;其次,从实际应用上,各种系统的安全程度跟对其进行安全配置及系统的应用要有很大关系。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风险计算机病毒是目前最常见、最有破坏力的安全隐患。操作系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病毒防治,极有可能遭到病毒攻击,并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服务器被人控制、内部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死机等严重后果。2.2.6应用安全需求应用安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集中用户管理系统用户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对应不同的功能权限,因此需要针对用户特点,构建相应的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用户统一身份和标识管理、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二、无线网信息传输在城市管理平台中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搭建的,用户的相关信息都通过无线网传输,因此更需要解决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等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三、用户命名统一随着龙游县各类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实现用户的集中管理及信息共享成为必然需求,其中统一命名规范是前提条件。3建设目标及项目规划3.1项目建设目标龙游县”数字城管”的建设目标分为:一、满足城市管理的基本需求。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实施,使得:发现问题更加全面、快捷;指挥处置问题更加及时、有力;处置结果核查更加周密、完整;城管考核更加充分、详实。二、确保城市管理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效。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前提,数字化技术支撑是手段。要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的客观规律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优化重组城管工作流程,并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工作流程的顺畅运作。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实施,建立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模型,并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生成评价结果,对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过程、工作绩效、规范标准进行综合考评。四、提供领导辅助决策支持。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形成大量城市管理的相关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挖掘模型,利用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汇总报表、图形分析,并对专题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3.2项目建设原则3.2.1标准化原则规范性、标准化是一个大型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来说,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之前应有明确的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标准。整个系统的规范标准的制定完全遵循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标准。3.2.2规范制度原则通过整合流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单位职责,使城市管理新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运行。3.2.3全民参与原则克服其他城市系统封闭循环的缺点,坚持开放性,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居民的监督作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充分利用12319城建热线电话等反映、监督城市管理问题。3.2.4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管理经验,结合龙游县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功能区的差异,确定不同的重点管理对象。在全面完成省建设厅统一工作要求基础上,注重实效,侧重解决本县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力求数字城管系统上有所创新。3.2.5先进性原则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采用SOA体系架构,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充分考虑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3.2.6安全性原则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3.2.7可扩充性原则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应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应能平滑升级,所以我们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设计中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3.2.8稳定性原则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2.9开放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基于面向服务(SOA)的理念构建,实现了底层的接入与业务的处理分离,在增加新业务时不需要更改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网络结构。除具有标准的开放式技术接口外,还能够完成与现有系统具有标准接口的系统完全对接,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服务。3.2.10保护现有投资原则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软件和数据资源,并做好与现有已建成系统的接口,将数字城管系统纳入到"数字龙游"的整体框架之中。3.3项目建设规划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规定的标准体系,结合龙游县调研情况,以“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为原则,适当创新,创建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单位面积投入较低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日常巡查信息采集与视频监控相结合,部件无线普查,逐步精细化管理”。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管理机制: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确到位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围绕龙游县”数字城管”建设模式,项目分三阶段进行:3.3.1第一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6月,在龙游县城主城区4.5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市政园林管理处、自来水公司、环境卫生管理所、城建监察大队等单位;初步建设日常巡查信息采集与视频监控相结合,基于城市事部件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如图3.3-1所示:图3.3-1龙游县“数字城管”规划图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第一阶段建设内容可概况为“六个一”:设计一套工作流程、搭建一个基础资源库、建成一个网络平台、开发一套应用系统、建设一个职能中心、形成一套考核机制。3.3.1.1工作流程建设龙游县"数字城管"实现责任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实现精细精确、敏捷高效、全方位的管理。3.3.1.2基础资源库建设基础资源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库、部件库、网格地理编码库、业务数据库和其他基础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全部集中在数字城管系统的数据中心。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县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城区基础地形图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规划局更新基础地形图数据后,考虑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来更新数字城管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库。二、网格和地理编码库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以1万平方米为精细管理量级为单位划分单元网格,由建设局和规划局、街道共同协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建立地理编码库。三、事件数据库遵循建设部规范标准中提供的事件分类标准,结合龙游县的实际情况,对所有事件进行编码,形成统一的事件编码数据库。四、部件数据库部件数据库是个逐步建立的过程,首先遵循建设部规范标准中提供的部件分类标准,结合龙游县的实际情况,对所有部件进行分类;然后将在专业测绘单位的指导下,由信息采集员进行部件无线数据普查、编码;最后完成建库。五、业务数据库业务数据中主要包括系统运行中的公众举报数据、信息采集员上报数据、信息采集核查数据、业务案卷数据、业务流转数据、业务督办数据、业务表单数据、机构人员角色数据、综合评价结果数据等。六、其他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系统运行支撑数据,如机构人员角色配置、业务配置、工作流配置、地图使用配置、工作表单定义、文号定义、惯用语定义、统计报表定义等。3.3.1.3网络平台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城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本系统的网络主要用来连接龙游县数字城管办公室、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的IDC机房)、相关业务单位、信息采集员、社区、社会公众等。对这些单位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数字城管办公室和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连接通过龙游县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社区、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数字城管系统的门户服务器;信息采集员通过移动无线网连接到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构建信息采集渠道,公众可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提供信息;信息采集员使用“城管通”移动手持设备采集信息。也可以建立一个畅通的协同工作平台,数字城管办公室和相关业务单位可以实现在线协同办公,确保工作的高效。3.3.1.4应用系统建设指龙游县数字城管应用系统,该软件用以实现城市设施和城市环境管理所需的功能,从城管信息的采集、立案、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均由该系统实现,同时该系统也负责实现各种信息的存储和管理。该系统具体由以下子系统组成,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和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3.3.1.5职能中心建设根据建设部及省建设厅有关数字化城管机构设置要求,根据龙游县实际,数字城管工作机构为“龙游县数字城管办公室”,由”龙游县数字城市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设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综合办。3.3.1.6考核机制建设加快制定《龙游县数字城管受理员考核细则》、《龙游县数字城管派遣员考核细则》、《龙游县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考核细则》、《龙游县数字城管工作考核标准》,龙游县数字城管办公室统一考核标准,通过日巡查、周抽查、月考核、年考核,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减少人为误评,确保了考核的公正、公平,推动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3.3.2第二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0月,优化一期建成系统,初步建设基于城市部件/事件的综合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小城管”,为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如图3.3-1所示,具体包括:一、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涉及单位扩大,如扩大到主城区4.5平方公里以外,涉及单位从建设局下属单位扩大到城市管理的各个业务单位;二、系统平台进行扩容,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领域增加,如建设路灯防盗系统、车载GPS系统等;三、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3.3.3第三阶段3.3.3.1进一步扩大城市信息化应用领域,如图3.3-1所示,具体包括:一、行政许可系统对各种审批业务进行管理,包括如户外广告审批、道路占用审批、道路挖掘审批等。按照案件管理模式,记录审批项目的名称、审批件号、审批人或单位、审批内容、各种审批必备材料作为附件进入审批表、审批流程的人员或部门、许可证号、发证日期等。在统一的审批表单中按照新建、待审、已审这样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二、综合执法系统综合执法系统是对案件管理等城管执法业务进行定向设计的专业性软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的方式,在满足主要管理部门事务化处理功能和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统一安全的接口系统,最终形成一个联接下属执法机构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办公应用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原来的信息传递方法,取代部分信息审批流程,建立一套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三、犬类管理系统犬类管理系统主要以犬植入微芯片和IC卡犬证管理为基础,以此替代传统的纸制《养犬管理许可证》、《宠物免疫证》。逐步推行为部分准养户免费提供便携式宠物拾便器和拾便袋、收养无主犬和流浪犬、每年一次犬类体检、建立养犬服务网站以及建立宠物交易市场等系列服务措施,实施动物免疫、检疫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狂犬病预防管理水平。四、短信平台系统当专业部门的值班人员离开电脑屏幕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到达的案卷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为了克服类似问题,开发短信平台系统,实现业务流办理过程中的短信提醒可以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参与人员之间的消息畅通,从而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五、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满足平时全县政府行政办公视讯会议应用的需要,又满足了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能随时与县政府领导召开会议,商议处置办法的需求。六、移动督办系统移动督办子系统是专为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使用移动督办子系统系统,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城市管理的宏观状态、了解案卷的办理情况并对其管辖范围的案卷进行督办,处理城市管理中的紧急事件。七、在线监测系统对桥梁、隧道、水利设施、路灯、公交、污染源等进行统一在线安全检测,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将设施实时使用情况传输到电脑,实现实时监控。不仅能实时知道设施的使用情况,还能通过数据等相关信息,分析出设施今后的使用趋势,可以在出现不良情况前提前介入,而不是消极地等出了问题再采取补救措施。3.3.3.2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型主要是:从管理职能不全向全面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特别是城市管理职能转型,从传统的“小城管”体制向“大城管”体制转型。具体来说:一、在城市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重点上有较大转变。城市管理职能和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相吻合,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管分开、行业管理与市场运作分离;管理方式应由单一行政管理向以依法综合管理过渡。城市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决定了城市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建管分开后管理体制应整合市政、公用、交通、环保诸多门类形成有机管理整体,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方式;管理重点从“先生产后生活”转变到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上来,彻底改变城市经济生活片面发展、缺乏文化底蕴的落后局面。二、在城市管理中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城市管理由部门垄断逐步转变为行业竞争,由单纯的行政行为转变为一定的经营行为,是当前深化城市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事实证明,通过企业的参与,可以使城市管理在效率、成本、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实现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三、建立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相应的措施,将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给居民群众,广泛吸引和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现代城市管理,并逐步成为自觉行为。城市管理活动要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透明开放地进行,真正使城市管理工作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只有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才能使数字城管发挥长效作用,适用现代化的城市管理。4项目建设方案4.1设计原则为了保障龙游县”数字城管”高效、快捷、安全、稳定的运行,龙游县”数字城管”的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和标准、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下设计原则:一、体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中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二、符合建设部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列行业标准的要求: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划分、功能设计、业务模式设计、综合评价体系设计、数据库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需符合《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等建设部系列行业标准的要求。三、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数字城管”项目的建设将随着城市管理职能和重点的变化而不断推进,系统的规模也会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因此,系统设计应根据龙游县需求特点,提供可扩展的应用维护系统,满足城市管理模式中部件事件扩展、专业部门扩展、流程扩展、表单扩展等方面的需求。4.2框架结构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如下:图4.2-1龙游县“数字城管”建设框架示意图系统总体架构建筑在层次模型之上,底层是基础平台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系统硬件、软件平台;数据资源层包含了本系统的所有基础数据库;业务支撑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支撑中间件;应用系统层实现了龙游县”数字城管”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面向系统管理员、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本系统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在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框架内和系统支撑平台上建立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在GIS平台、工作流引擎和中间件构成的运行平台基础上建设“数字城管”应用系统,各种终端用户通过统一门户来登录到各个应用系统。4.2.1基础平台层 基础平台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系统涉及的网络主要包括龙游县数字城管核心网络、无线通信网、公众电话网、互联网等。系统涉及到的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4.2.2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库、部件库、网格地理编码库、业务数据库和其他基础数据库等组成。4.2.3业务支撑层 业务支撑层提供了GIS平台、消息中间件等业务支撑软件。这些支撑软件为系统的开发、部署、应用提供了各项应用支撑,简化了系统实施的过程。 GIS平台提供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操作、显示、分析和建模等一系列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服务。消息中间件支持应用层相关系统的快速、灵活构建和部署。4.2.4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即数字城管信息平台。该平台借助业务支撑层提供的应用服务,建立城管业务所需的各个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该层主要包括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等的建设。4.2.5用户层 用户层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用户层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在线帮助功能。4.2.6标准规范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种国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逐步形成数字城管的信息化标准。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管理标准化是指制定城市管理各个相关负责主体的工作规范,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4.2.7信息安全体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通过机房管理、内外隔离、CA认证、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4.3技术路线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基于面向服务(SOA)的理念构建,以J2EE、WebService,“3S”空间信息技术等为核心技术。“3S”空间信息技术是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将RS、GlS、GPS三种独立技术领域中的有关部分与其它高技术领域(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4.3.1SOA技术SOA通过服务之间的良好接口联系起来(也就是服务之间的松散耦合),接口采用中立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构建在不同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方式进行交互,保证了系统灵活性,还保证了服务的复用性。SOA有如下特点:服务标准化:各类应用和信息都以标准的服务接口提供,这些接口与所采用的平台、语言等无关;松散耦合:一个服务产生了变化,不影响它所链接的其他服务;工作协同化:各类信息能够方便地在不同应用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可重用性:已注册的服务可以重复使用,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基于SOA的理念构建,拥有如下优势:良好的系统延展性,易于扩展,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与整合;更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信息;能够适合业务流程迅速改变,提高灵活性和随需应变能力;提高投资的重用性,有效了降低总体投资成本;业务复杂性降低,实现了平台无关性;模块耦合性低,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4.3.2J2EE技术J2EE(也叫J2EEBlueprints)是Sun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模型,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程序模型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J2EE技术支持多种开发结构包括C/S(Client/Server,客户机和服务器)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同时又将B/S的简单结构扩展为多层多模型结构,可以减少开发过程的复杂程度,提高代码重用性。由于J2EE构建在Java2平台(标准版本)上,因此具有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可依赖性以及可扩展性。如果业务发展,现有系统无法承担应用时,使用J2EE技术可以将系统迅速扩展成分布式结构,以支持更多的客户端。J2EE平台包含有一整套的服务、应用编程接口(API)和协议,可用于开发基于Web的分布式应用。它定义了一套标准化、模块化的组件规范;并为这些组件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服务、以及自动处理应用行为的许多细节,如:安全和多线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软件对J2EE提供支持,Java已经被广泛用来开发企业级应用。4.3.3WebService技术WebService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WebService平台是一套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WebService规范了应用程序组件的包装、接口标准,应用系统之间可以通过SOAP协议进行访问,通过XML来交换数据,这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了简单、开放、标准的耦合新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业界的支持。4.3.4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RS(RemoteSensing,遥感)和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构成了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即通常所说的3S技术,其中GIS技术是核心技术。城市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环节,GIS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城市应用中。近2年来,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国内信息化的热点问题,而且还有持续升温趋势。而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应用技术,它与无线通信、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日趋融合在一起,为城市生活和商务提供了一种立体的,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体系。数字城市建设包括4部分内容,即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公众信息服务。而GIS应用贯穿上述4个部分和各个层面,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政府空间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基于网络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GIS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龙游县”数字城管”中,GIS技术处于核心技术的地位。充分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对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城市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与事件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显示、操作、分析和建模等。基于GIS平台软件开发的龙游县”数字城管”,是整个系统管理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实现图文一体化办公的基础平台。4.3.5RS技术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借助于遥感技术,获取实时性好、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的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叠合,可大大丰富和及时更新基础地理数据的内容。4.3.6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GPS全面应用于无线数据采集等子系统中,借助于GPS技术并结合GIS技术,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城市部件与事件、监督员、环卫车辆、行政执法车辆的空间定位和可视化管理。4.4建设内容4.4.1工作流程建设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立”龙游县数字城管办公室”,为县建设局下属机构,下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形成数字城管体制中的两个”中心”,形成”统一接入、统一受理、统一处置”的运行模式。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平台是一个支持多部门协同工作的信息平台,用户范围在纵向上涵盖县、街道、社区、责任网格(多个单元网格构成一个责任网格)四个层次,在横向上涵盖县建设系统、县城管系统、县级职能部门等多个机构。龙游县"数字城管"实现责任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实现精细精确、敏捷高效、全方位的管理。一、信息收集阶段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员上报、社会公众举报和视频监控员上报。1、信息采集员上报:向每个责任网格内派驻信息采集员,利用城管通收集责任网格内的事件和部件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包括问题位置、图像、表单、音频等信息;2、视频监控员通过全县27个监控点对各监控区域进行监控,当发现城管问题时,直接上报监督中心登记;3、社会公众举报:社会公众发现城市管理问题通过12319城建热线向龙游县数字城管办公室举报,监督中心通知信息采集员核实,信息采集员通过“城管通”核查后上报监督中心。二、案卷建立阶段监督中心接收信息采集员上报的问题,审核立案;也可以根据领导批示直接立案。三、任务派遣阶段指挥中心将立案的案卷派遣至龙游县城建监察大队等相关专业部门处理,并对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初步协调。四、任务处理阶段龙游县城建监察大队等相关专业部门按照指挥中心的处理要求处理问题,并将问题处理结果反馈指挥中心。五、处理反馈阶段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监督中心。六、核查结案阶段监督中心通知信息采集员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核查、上报,如核查信息与处理要求一致,则进行结案,否则交由指挥中心重新派遣。七、综合评价阶段由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根据各岗位和环节办理的综合数据对各相关部门、各岗位的考核、评价。在龙游县”数字城管”系统中,根据龙游县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个”简易问题快速处理”的流程,即对于非法张贴小广告等小型事件,信息采集员利用问题上报功能对问题现场进行拍照,然后自行处理问题(撕下小广告纸等),再把处理后的情况进行拍照,最后把处理前后的照片作为附件一起上报给监督中心。避免了因机械地执行流程而导致将简单问题的处理复杂化的弊端,大幅提高了简易城管事件的处理效率,并节约了人力资源。图4.4-1龙游县“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图4.4.2基础资源库建设4.4.2.1单元网格划分一、单元网格的概念单元网格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管理单元,是基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划分原则,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故又为“万米单元网格”),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边界清晰的多边形实地区域。划分好的单元网格作为部件普查建库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施的范围依据。二、划分原则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CJ/T214-2007),划分原则如下:1、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1:10000基础地形图数据,结合街道、社区等各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需要县建设、县规划、街道、社区等部门对划分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以保证单元网格划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网格的划分尽量不跨越社区边界。3、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对于因历史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社区边界未按地理布局原则划分的情况,以核实结果为准。4、现状管理原则为强化和实施有效管理,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万平方米时不作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5、方便管理原则为方便实施管理,尽可能使管理路径更捷。6、负载均衡原则兼顾建筑物、管理部件的完整性,单元网格的边界一般不应穿越建筑物、管理部件,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管理部件的数量大致平衡。7、无缝拼接原则单元网格之间不应有漏洞,不能出现交叉重叠。8、相对稳定原则单元网格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能随便更改。结合龙游县的实际,提出如下网格划分的补充原则:1、单元网格划分应该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地形测量数据比例一般为:1:10000,保证单元网格划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2、单元网格划分不能打破相对独立的管理区域,即单元网格的边界一般不应该穿越建筑物、广场、公园、封闭式物业管理小区、管理部件等,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管理部件的数量大致平衡。3、单元网格的划分一般不打破行政管理区域,即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4、单元网格划分应该按照龙游地形特点,将城市中的广场、城中村、桥梁、灵山港两岸绿化带等作为相对独立的区域进行划分。5、单元网格划分时边界线不能以中心线为界。若东西走向的路,则以北侧路砌石为界;南北走向的路,则以东侧路砌石为界;东北—西南走向的路,则以西北侧路砌石为界;西北—东南走向的路,则以东北侧路砌石为界。6、单元网格之不应有遗漏和空缺,也不能出现交叉重叠,要实现无缝拼接。7、单元网格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一旦确定,不能更改。8、不足万米的独立院落之间如果没有路隔开,可以合并到一起作为独立院落处理,如果有路则按正常的规则划分。9、街道之间的界限不能打破。10、4.5平方公里区域外围边线,应以道路外侧绿化带外沿为终端。三、单元网格的编码规则单元网格的编码应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单元网格变更时,原代码不应占用,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龙游县行政区划代码,330825;3位街道代码,3位社区代码,因GB/T10114-2003标准中没有明确龙游县街道办、社区的编码,因此,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的编码采用龙游县现行统计使用的街道办、居委会的编码;2位单元网格顺序码,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内按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流水编码,单元网格变更调整时,涉及变化的单元网格顺序码递增,并按此原则扩展。编码结构如下图:图4.4-2龙游县“数字城管”单元网格编码结构图4.4.2.2事件、部件分类与编码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工作在龙游县”数字城管”建设中非常重要,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空间数据支持与地理信息服务。一、精度要求精度要求分为A、B、C三类,如下表所示:龙游县“数字城管”城市部件精度要求表 表4.4-1序号精度级别误差(M)说明1A<=±0.5空间位置或边界明确的部件,如井盖、路灯等。2B<=±1.0空间位置或边界较明确的部件,如果皮箱、绿地、广告牌等。3C<=±10.0空间位置概略表达的部件,如桥梁、停车场、工地二、城市事件分类编码根据功能体系划分和城市管理要求,将城市事件分为以下6大类: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以及扩展事件类。其中: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私搭乱建、暴露垃圾、积存垃圾渣土、道路不洁、水域不洁、绿地脏乱等;宣传广告类主要包括非法小广告、违章张贴悬挂广告牌匾、占道广告牌、街头散发广告等;施工管理类主要包括施工扰民、工地扬尘、道路遗撒、施工废弃料等;突发事件类主要包括路面塌陷、自来水管破裂、燃气管道破裂、下水道堵塞或破损等;街面秩序类主要包括无照经营游商、流浪乞讨、占道废品收购、店外经营、机动车乱停放等;扩展事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事件的扩充。事件的分类可根据龙游县实际情况在建设部标准基础上做相应调整。事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龙游县行政区划代码,330825;2位大类代码,表示事件大类,具体编码方法为:0105分别表示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21表示扩展事件类;2位小类代码,表示事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事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编码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4-3龙游县“数字城管”事件编码结构图龙游县“数字城管”事件基本属性信息要求表表4.4-2序号属性项名称定义与值域范围约束/条件1代码事件的代码必选2名称事件的标准名称必选3主管部门代码事件处置主管部门的代码必选4主管部门名称事件处置主管部门的标准名称必选5事发位置事件发生地的位置描述必选6所在单元网格事件所在单元网格的代码,应符合CJ/T213的规定必选三、城市部件分类编码根据功能体系划分和城市管理要求,将城市部件分为7大类: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扩展部件类。其中:公用设施类主要包括水、电、气、热等各种检查井盖,以及相关公用设施等;道路交通类主要包括停车设施、交通标志设施、公交站亭、立交桥等;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广告牌匾等;园林绿化类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绿地、城市雕塑、街头坐椅等;房屋土地类主要包括宣传栏、人防工事、地下室等;其它设施类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工地、水域附属设施等;扩展部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部件的扩充。部件的分类可根据龙游县实际情况在建设部标准基础上做相应调整。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龙游县行政区划代码,330825;2位大类代码,表示部件大类,具体编码方法为: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21表示扩展部件类;2位小类代码,表示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事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编码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4-4龙游县“数字城管”部件编码结构图部件应有标识码,标识码应在数据集中唯一。标识码的结构应为:部件代码+流水号。其中,流水号为6位,表示部件定位标图顺序号,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部件定位标图从000001~9999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龙游县“数字城管”部件基本属性信息要求表 表4.4-3序号属性项名称定义与值域范围约束/条件1标识码部件的标识码必选2名称部件的标准名称必选3主管部门代码部件主管部门的代码必选4主管部门名称部件主管部门的标准名称必选5权属单位代码部件权属单位的代码可选6权属单位名称部件权属单位的标准名称可选7养护单位代码部件养护单位的代码可选8养护单位名称部件养护单位的标准名称可选9所在单元网格部件所在单元网格的代码,应符合CJ/T213的规定普查时必选10状态普查时部件的状态,包括:完好/破损/丢失/占用普查时必选11初始时间部件信息调查的初始时间(格式为:YYYYMMDD)普查时必选12变更时间部件信息变更调查的时间(格式为:YYYYMMDD)变更时必选13数据来源普查测绘数据的来源,包括:实测/地形图/其它普查时必选14备注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如部件类型的进一步说明等可选将在专业测绘单位的指导下,由信息采集员进行部件的无线数据普查,由于手工采集,精度不高,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支持信息多次采集,精度逐步纠正。4.4.2.3基础资源库建设系统核心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网格和地理编码数据、城市管理事件数据、城市管理部件数据、城市管理业务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六类。、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指利用县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城区基础地形图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规划局更新基础地形图数据后,考虑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来更新龙游县“数字城管”的基础地理信息库。二、网格和地理编码库1、单元网格数据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以1万平方米为精细管理量级为单位划分单元网格,由建设局和规划局、街道共同协作进行科学的划分。2、地理编码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类型可分为行政区域地名、地片与小区地名、街巷地名、门(楼)牌地址、标志物地址、兴趣点地址。(1)行政区域地名:行政区域地名应包含市、区(县)、街道信息,本标准中宜包含社区信息和单元网格信息。行政区域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与标准地名一致,是描述该行政区域名称的最小单元。(2)地片与小区地名:地片与小区地名应包含地片名称、居住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