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沪举行_第1页
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沪举行_第2页
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沪举行_第3页
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沪举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沪召开2010年11月14—18日,第11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The11thAsiaPacificPhysicsConference,简称APPC11)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议由亚太物理学会协会(AAPPS)和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承办。来自亚太地区的十几个国家/地区的三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以“Recentinvestigationonphysicsunderextremeconditions(forhigher,faster,smaller)”为题作了大会报告。报告阐述了张杰团队近几年在极端激光强场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极端强激光装置及其飞速发展;利用极端强激光实验室模拟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和中子星附近的光电离等离子现象以及太阳焰中的环顶X射线源和磁重联喷射现象;利用超快激光实现超快电子衍射用以检测超快和超精细物质结构等,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原AAPPS主席、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回顾了AAPPS成立二十年来的历程。AAPPS新当选主席、日本著名物理学家ShojiNagamiya,上海交通大学季向东等14位知名学者应邀作了大会报告。为期四天的会议举办了数十场学术报告,对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统计物理、计算物理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几乎涵盖了物理学的所有领域。大会还组织颁发了亚太物理学会协会“杨振宁奖”,本届获奖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陈险峰教授(对准相位匹配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复旦大学物理系封东来教授(对复合材料系统的研究)和中科院物理所方忠教授(凝聚态理论和材料计算)。本届会议充分展示了我国物理学者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物理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介绍了物理学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准和学术价值。亚太物理学术会议自1983年起,每三年召开一次,至今已经召开了10届。亚太物理学会协会于1990年成立于韩国首尔,由亚太地区的17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学会、物理学主要研究机构以及教育机构组成,其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物理学的发展和合作,包括研究、应用及教学等方面。张杰院士担任该组织第六届理事会(2007—2010年)主席.与本届会议同期召开的还有第23次AAPPS理事会议、第七届AAPPS全体会议、第24次AAPPS理事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