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_第1页
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_第2页
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_第3页
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_第4页
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以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例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根基,是新时代强国梦最有力的基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文化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早在2017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主题展览时就强调: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红色文化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而陕西(延安)作为我党红色文化的重镇,更应当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发散、扩大,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研究和思考延安红色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可以让我们为全省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多次深入延安市区和延安多个县开展调研,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开展研讨会,并请专家、基层领导、大学生代表为红色文化传承建言献策,我们认为红色文化的调研与传承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紧迫的。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红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共产党的根,也是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的价值精神。陕西要传承红色文化,需要在新时期下结合新的文化内涵,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来理解和看待。如何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才是我们目前最应该思考的,延安精神不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概念,更需要渗透在我们的具体生活当中,要体现在我们的价值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说:陕西要追赶超越,我们既要借鉴好的经验,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也要发挥好我们的优势。所以如何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如何在新时期结合习近平讲话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做好我们自己的红色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延安红色革命历史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时期已经开始党的革命活动,1926年初,李象九、谢子长等创建中共宜川军队第一、第二特别支部;春夏,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别支部,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开启了党在延安的革命历史。南梁革命根据地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在创建实践中,主要领导者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和谐党群关系,其贯彻群众路线的理念方式及联系群众的深度广度堪称样板标本。“一方面,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主要代表的南梁根据地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满足群众需求,形成了党群血肉相融的紧密联系,在一切工作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南梁革命根据地主要创立者开展群众工作的细致程度、科学方式具有样板示范作用。在深入调研中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力求群众工作效益最大化。南梁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理论与根据地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一套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工作方法。如南梁苏区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先后建立了各种各样符合革命斗争形势实际需要的群众团体,农民联合会、赤卫队、贫民团、雇农会等组织在以南梁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相继成立。”[1]1937~1949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延安时期,我们党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开展了边区三三制原则,实行因地制宜的政治政策,重视文化的宣传作用,要求亭子间文人要深入基层,接地气,进行了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演讲,激励我们的精神,并最终克服困难,夺取战争的胜利。这也成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的历史根基。二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一)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以红色文化灌注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永远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二)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党的建设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共产党员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基础。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只有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才能找到精神支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的革命思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并赢得人心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同志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既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三)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作用新形势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入发掘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我们只有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才能信仰坚定,从而发自内心地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证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质属性,是改革创新的坚实基础。红色文化和十九大精神交相辉映,水乳交融。继承好革命文化,传承好红色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力量的时代主题;弘扬好红色文化,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断谱写出新的篇章。(五)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陕西省落实“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意义深远陕西作为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延安精神是我们弘扬红色文化的最大优势。历届省领导都十分重视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推动陕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延安精神是我党最为重要的红色精神资源,做好继承弘扬红色文化方面的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做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提出“五个扎实”的明确要求,为陕西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陕西省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为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将会有力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攻坚克难的主动性。三当前延安红色文化的发展态势(一)物质文化的有形分布延安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其实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有形分布,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的无形传承。我们对延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分布情况做了统计。陕西作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延安作为重要的革命圣地,红色资源极为丰富,陕西现存革命文化遗址2051个,其中国家级资源有宝塔山、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4处,均在延安市区内。延安目前共有2区10县,分别是宝塔区、安塞区、延川县、洛川县、子长县、志丹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吴起县、富县、甘泉县。在对近5年来延安红色景区参观人数做了大量调研、统计之后,我们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参观最多的是分别是梁家河、杨家岭、枣园、延安红色根据地纪念馆,这几个地方都是红色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外地人数居多,而且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参观人数直线上升,这几个旧址和纪念馆分别集中在延川县和延安市。相比延安市区的几个主要文化景点,其他县的红色文化发展缓慢,呈现不平衡状态,因其他县地处偏远,分布的景点比较分散,参观的内容比较单一,因此游客前往的也较少,多数是去做调查研究,专业性非常明显。从人员分布来看,参观最多的是青年学生和党政领导干部,年龄分布区间集中在22~55岁。青年学生和党政领导干部成为红色文化参观和学习的主力军。而55岁以上的参观者则以红色之旅居多。从参观方式来看,党的十八大以前以集体培训的参观方式为主,团体性的活动是主要的参观方式,以接受党性教育为主、参观红色文化景区为辅的教育方式。而党的十八大以后,个人和跟团的红色旅游与参观活动逐渐上升。参观方式不再是单纯的干部培训。特别是以青年学生(大中学生)为代表的自由行,越来越受到青睐。从讲解员的反馈意见来看,近五年来,港澳台和海外来延安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提出的问题由原来的简单、单一化到学术化、综合化,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的旅游,而逐渐趋向于深度游、学术探索。对于图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许多疑问,和讲解员在许多问题上都有非常专业和深入的探讨。从以上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到,近五年来,延安地区的红色文化逐渐由以党政干部培训为主转为以党政干部、青年学生、中老年游客为主,青年学生近年来逐渐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的主力军。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探究逐渐加深,不再限于表面的参观,而是以更加专业的深度游为主,红色文化的传承应向深度发展。同时,在红色旅游方面,延安也独具特色,先后打造了洛川谷咀黄土风情度假村、宝塔区花园屯民俗文化村、安塞侯沟门农业旅游区、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产品。而延安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人数不平衡,延安市区占据了绝大多数游客,其他县市的红色文化仍然处于边缘状态,有些地区甚至是停滞状态。这也是红色文化在区域发展上要着重注意的问题。(二)非物质文化的无形分布延安地区的红色精神宣扬和推广是具有代表性的,这其中包括以延安大学为重点的大学生教育、延安干部学院为重点的党政干部教育和延安文化企业为重点的宣传(文化节目宣传、文化产品宣传、红色文化线路宣传)。1.大学生教育的代表性延安大学在红色教育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甚至具有普及和推广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设计的红色教育。延安大学非常重视课程设计与红色教育的结合,新生入学都要接受红色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即以红色文化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红色文化体验教学和红色文化践行活动为两翼。创设了红色文化“五位一体”立德树人新模式,打造红色文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思政课全面实施“延安精神”进课堂方案。贯穿经典的红色革命故事,寓教于课,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在总结多年“延安精神”进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延安大学编辑出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延安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延安大学同时还开设了《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等选修课程,打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体验教学的红色教育。从自律开始,让每一个入学新生都跑操,从自身做起吃,培养苦耐劳的精神。将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校史馆等作为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新生赴基地开展入学教育第一课。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演红色剧目,写红色诗文”等主题教育活动,而且已经把这种活动模式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同时,重点培养和鼓励延安大学的教师在红色文化课题上的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包括政治、历史文化、文学、新闻传播、教育学等专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发挥延安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了“白求恩医疗服务队”“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八一敬老院志愿服务”等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让红色教育从理论深入实践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让青年学生融入社会实践中,让红色教育从理论落实到行动。重视推广的红色教育。延安大学学生设计的“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尖上的课堂——小红专项目”已经在全国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组织教师和学生骨干赴清华大学等许多名校开展红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延安大学生骨干还自发成立了十九大学生代表宣讲团,到延安的红色革命景点以及县、乡、村进行红色精神普及教育,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环境、目前红色文化区域的发展现状,也让当地百姓认识到自身红色文化底蕴,了解更多红色文化的知识,实现双赢。从延安大学的红色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方案,而且深入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中,并向外辐射。可以看出,大学生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重镇,也是最有可能感知和接受红色文化的群体,延安大学关于“课程设计的红色教育”“生活体验的红色教育”“红色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让延安大学的红色教育走在前列,实行红色教育产业化、特色化,并把这种经验向外延伸,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的发展,对高校而言是非常值得推广的经验。红色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与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红色文化的传承,学生也是重中之重。一方面,青年学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快接受红色文化的知识,领悟红色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要把重心放在对大学生的教育方面。能否传承和弘扬好红色文化,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重点,我们通过对延安大学的深入了解,以小见大,可以把延安大学好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大学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大学生教育上。2.党政干部教育的典型性(1)培训。延安干部学院是主要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学校,2005年3月建成并正式开办,占地面积近260亩,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2005年开办以来,截至2012年5月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719期,培训人数36150余人,培训规模逐年大幅上升,2011年是2005年培训总量的3.3倍,从2012年开始,添建项目全面投入使用,每年培训规模在200期10000人左右。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学员坚持“传承基因,铸魂育人”的办学理念,同时让学员少花钱,不以营利为目的。比如为期5天的培训,仅收费550元,大大降低了学员的负担,截至2018年上半年,红色教育培训班已经在全国31个省份以及港澳台地区开展,2017年全年共承接红色教育培训超过45万人次。(2)体验。除了干部培训之外,体验也是党政干部培训的一个重点。注重红色革命的体验式培训,让许多党政干部重温红色文化的经典,感受革命年代的不易。延安在干部培训上设计了“西北革命线”“长征落脚线”“大生产运动线”“转战陕北线”“知青岁月线”等精品参观学习线路,开发了“吴家枣园毛岸英拜师学艺”“西北局革命旧址”“梁家河知青岁月”等现场教学点,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把延安革命历史变成了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在干部培训和教育方面,延安也走在前列,有着先天的优势,以延安干部学院为首的一批公办培训学校和众多私立培训学校形成了干部培训的整套体系。从延安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党政干部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对象,党政干部一定要对党的革命历史有所了解,并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因此对党政干部的红色教育将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另一条主线。但党政干部的教育决不能流于表面,如果没有把延安干部学院所学与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实际上只是一句空谈,而从目前延安干部学院和其他干部学院(比如泽东干部学院)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其采取“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并综合运用讲授式、体验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在其中理论内容居多而理论与工作结合的部分较少,因此在党政干部培训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红色教育也要结合实际,不能一刀切。3.红色文化宣传为扎实推进红色文化的宣传,延安把红色文化与旅游、金融、商贸等融合发展,成功策划推出了全国首个红色旅游大型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和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永远的长征》《红秀延安延安》等红色文化品牌,在宣传上也下足了功夫,采取旅游赠门票的方式,让游客体验红色歌舞剧的魅力,几乎是场场爆满。不仅是“引进来”的活动吸引参观者,“走出去”的方式也让红色文化推广出去,“延安情,延安行”经典旅游进校园先后走进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等,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好评。4.强化非遗传承与保护延安市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12个,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吴起泥塑、延川大秧歌等75个,市级保护项目近300个,县区级保护项目500多个。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33人,市级传承人112人。已经建成的传承基地9个,传习所15个,搜集、整理音像资料近500盒,文字资料400余万字,照片近1万张,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室,整理档案400余卷,其中70%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存放和管理,同时编辑出版了《陕北民歌大全》1~6卷、陕北民歌《陕北是个好地方》CD、《陕北道情·子长卷》上下册。举办了陕北民歌传承与发展论坛、陕北民歌与陕北道情词曲作者与歌手座谈会、非遗进校园等动态传承保护活动,使非遗保护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轨道。四红色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延安是走在陕西前列的,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也同样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一是红色文化发展不均衡。延安地区是革命老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延安市区发展相对集中和迅速,而其他县则呈现发展缓慢甚至滞后的现象。围绕延安市以及两个区的红色景区、纪念馆集中,交通相对便捷、餐饮住宿条件也较好,而下辖的县,因交通、餐饮、住宿、培训、景区景点设置等问题,困扰了红色文化发展,其中著名的吴起县(延安时期是吴起镇)、子长县(以谢子长命名)、志丹县(以刘志丹命名)等革命老区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受到地域、交通、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影响,其发掘的空间巨大。二是产品结构单一。无论是教育产品还是旅游产品,在延安红色文化中都显示出较为单一、平面化和同质性特点,在展示形式上以传统平面、静态的形式陈列展览为主,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旅游综合带动能力较弱。红色旅游开发中产业经济考虑多,结合当地条件,为民谋利,助力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设施少。教育培训上课程设置单一,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枯燥乏味,代入感不强,共鸣性不高,这样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政府投资的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做得好,但在适应市场经济、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开发红色创意产业和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方面效果差。三是人才储备不足。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少,培训机构人才短缺等现象成为制约红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33人,市级112人,总人数不足200人,十分匮乏。而在红色文化发展重镇的延安,除了延安大学和延安干部学院以外,公办红色教育机构较少,研究性人才奇缺。此外,和其他省市相比,延安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在品牌效应上动脑筋,要把延安红色精神传播出去,不仅让陕西人民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要让更多的省外、港澳台、海外人民前来参观。五新时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8日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谈道:“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新时期如何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是我们当下急需做好的事情。(一)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一带一路”的大背景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长安为起点的,而红色文化的根基也在陕西,可以说古长安城与现代红色文化是一脉传承的,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与延安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把古代与现代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与时俱进,还把整个长安都链接起来。“一带一路”下的陕西建设,除了经济上的追赶超越以外还需要在文化上全面推进。把陕西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大格局中去审视,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以理念更新引领思想解放。坚持宽严相济、管爱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遵循干部动力生成规律,最大限度地提振他们的政治勇气、使命意识和创业精神。不断发掘、表彰并积极推介“三秦楷模”“时代楷模”“陕西好人”等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为想干事者扶与助,为干成事者鼓与呼,充分展示实事求是、追赶超越、发奋图强的创业风采。(二)进一步凸显红色旅游教育一是扩大研学基地。探索和建立“政府+院校+企业+基地”的培训机制。在现有的延安大学、延安干部学院、泽东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一批集研学旅游、红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培训基地。二是扩大共建范围。启动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区,探索与国际红色旅游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加强与国内其他革命纪念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系列研学旅游产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客源互送。三是强化史料挖掘。加强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和口述史料的发掘、整理,充分发掘文化内涵,讲好陕西故事。四是进一步做好宣传营销。举办“红色旅游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以吸引大众和学生走近陕西红色旅游景区,接受红色教育和精神洗礼。(三)红色基因与陕西追赶超越和精准扶贫的结合延安可以说是我们党最重要的地方,而陕西除了延安之外还有西安、咸阳的旬邑、照金等。而许多红色基地,它们的经济发展还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