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单项选择题1.1921年苏俄依据国家经济形势,大胆地实施了“退一步、进两步”的新经济政策。其中“退一步”主要是指()A.全面取消自由贸易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苏俄建立之后,在经济领域依次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4.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1917—1918 B.1922—1925 C.1925—1937 D.1937—19455.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到:“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国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6.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D.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7.某次辩论赛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该辩论赛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 B.中国社会主义探索 C.苏联模式D.十月革命的胜利8.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表明苏俄()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B.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经济C.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开始实行苏联的工业化建设9.苏联重工业,特別是军事工业畸形发展,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则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1917年—1987年的70年间工业与农业的比例来看,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29倍,而农业总产值仅增长了倍。这一现象说明()A.苏联模式失败B.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苏联解体10.“应当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一经济政策的内容?()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1.列宁曾说过:“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1861年改革 B.社会主义工业化C.新经济政策 D.土地法令12.“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材料评价的是()A.新经济政策 B.苏联的工业化 C.苏联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而去。——摘编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1)材料中列宁的“让步”是指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政策的特点。(2)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怎样的作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1913—1925年苏联(俄)的工农业生产指数统计表。1913年1920年1925年工业总产值数(%)100农业总产值数(%)10067112请回答:(1)1913—1920年,俄国工农业总产值呈现怎样的趋势?原因有哪些?(2)1920—1925年,俄国工农业总产值呈现怎样的趋势?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13.(1)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