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骑射》(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骑射》(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骑射》(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骑射》(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射、好读书,喜宾客,海内知名之士多与之游。与蒲山公李密善。密,弼之曾孙也,少有才略,志气雄远,轻财好士。为左亲侍,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瞻视开常,勿令宿卫。”述乃讽密使称病自免,密遂屏人事,专务读书。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开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识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密曰:“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族灭。”玄感颇知之,且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见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乱。帝方事征伐,玄感自言:“世荷国恩,愿为将领。”帝喜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固不虚也。”由是宠遇日隆,颇预朝政。帝伐高丽,命玄感于黎阳督运。遂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故逗遛漕运,不时进发,欲令渡辽诸军乏食。帝遣使者促之,玄感扬言水路多盗,不可前后而发。玄感弟虎贲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石,并从幸辽东,玄感潜遣人召之,二人皆亡还。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诈称来护儿反。移书傍郡,以讨来护儿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郡县官有干用者,玄感皆以运粮追集之。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丹杨、宣城篙梢三千余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选自《资治通鉴·隋记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B.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C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而轻天下士大夫邪/D.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古代官署名,隋唐六部之一,主管礼仪和屯田等事务。B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而帝王或皇后之死称崩。C漕运,我国古代利用江河等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D三牲,古代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也指鸡、鱼、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密年轻时就有才华谋略,志气抱负远大。隋炀帝见到李密,认为他看上去不寻常,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摒弃应酬来往,专心读书。B杨素非常赏识李密。杨玄感深受父亲的影响,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李密对杨玄感和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让杨玄感佩服。C,面对混乱的朝政和隋炀帝的猜忌,杨玄感内心感到不安,就与他的几个弟弟暗中策划谋反。隋炀帝准备征伐高丽,杨玄感请求担任将领。D.杨玄感诈称来护儿谋反,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出兵集结。他杀三牲誓师,宣称皇帝无道,不体恤百姓,鼓动大家起兵来拯救百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异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4分)译文:(2)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4分)译文:14.杨玄感为谋反做了哪些准备?请概括说明。(3分)【附答案解析】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若决机两阵之间"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公不如密"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原文标点: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屯田"为工部管理的事务。12.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摒弃应酬来往,专心读书"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述乃讽密使称病自免,密遂屏人事,专务读书"的内容,应理解为宇文述暗示李密称病自动请求免去宿卫,李密于是摒弃了应酬来往,专心读书。13.(1)(李密)曾在乘坐牛车时阅读《汉书》,杨素遇见了他并认为他很特别(或非同一般),便召他到家里,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尝"异"语"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2)杨素倚仗自己有功而骄横倨傲,在朝廷宴会上,有时失去了做臣子的礼节,隋炀帝心中怀恨但不说,杨素也觉察到了这种情况。("恃"骄倨"衔"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1)尝:曾,曾经。异:以……异,认为……特别。语:交谈。(2)恃:倚仗,依靠。骄倨:骄横倨傲。衔:心中怀着,特指怀恨。14.①故意延迟漕运,不按时发运,想让渡过辽河的各路隋军缺乏粮食。②暗地派人召回弟弟虎贲郎将杨玄纵、

鹰扬郎将杨万石。③派家奴伪装成使者,诈称来护儿谋反,制造借口。(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对文中杨玄感谋反前的有关信息加以概括组织,然后分条作答,即可得出答案。【参考译文】礼部尚书杨玄感,强悍勇猛,熟习骑马射箭,爱好读书,喜欢结交宾客,天下的知名人士大多与他来往。他与蒲山公李密交情很好。李密是李弼的曾孙,年轻时就有才华谋略,志气抱负远大,轻视财物而喜好结交名士。担任左亲侍职务,隋场帝见到李密,对宇文述说:.过去在左翊卫的那个黑皮肤小孩,看上去不寻常,不要让他宿卫。宇文述就暗示李密称病自动请求免去官职,李密于是摒弃了应酬来往,专心读书。(李密)曾在乘坐牛车时阅读《汉书》,杨素遇见了他并认为他很特别(或非同一般),便召他到家里,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子杨玄感等人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和气度,你们都比不上啊。,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杨玄感)有时侮辱李密,李密说:.人讲话应当诚实,怎么能当面阿谀奉承?如若在两军阵前交战,使敌人震惊慑服,我比不上您;如若指挥天下的贤良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比不上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看不起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而且佩服他。杨素倚仗自己有功而骄横倨傲,在朝廷宴会上,有时失去了做臣子的礼节,隋场帝心中怀恨但不说,杨素也觉察到了这种情况。等到杨素去世,隋场帝对身边的侍臣说:.假使杨素不死,最终也应当被灭族。,杨玄感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他自认为他家很多代都高贵显赫,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很多

人是他父亲过去的部下,他看到朝政日益混乱,隋场帝(对他)又很猜忌,内心感到不安,于是就与他的几个弟弟

暗中策划谋反。隋场帝正在准备征伐高丽,杨玄感请求说:.我家世代蒙受国家恩典,愿担任(征伐高丽的)将

领。,隋场帝高兴地说:.将军门中必定出将军,宰相门中必定出宰相,果然不假。,因此隋场帝对他的宠信恩遇日

益加深,他越来越多地参与朝政。隋场帝征伐高丽,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军需粮草)。(杨玄感)就和虎贵郎

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密谋,故意延迟漕运,不按时发运,想让渡过辽河的各路隋军缺乏粮食。隋场帝

派遣使者催促杨玄感,杨玄感声称水路有很多盗贼,不能先后按时发运。杨玄感的弟弟虎贵郎将杨玄纵、鹰扬

郎将杨万石,都跟从隋场帝到了辽东,杨玄感暗地派人召唤他们(回来),二人都逃回来了。当时右骁卫大将军

来护儿率领水军从东菜将要入海进兵平壤,杨玄感派家奴伪装成东方来的使者,诈称来护儿谋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