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这些词就可以叫作同义词。比如“凉快—凉爽”、“流放—放逐”、“保护—庇护”、“散步—溜达”等。同义词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同义词中几个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因而指称某一大类事物的词和指称这一大类事物中的某一小类的词就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衣服”和“衬衣”,“水果”和“苹果”,就不是同义词。指称事物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某个部分的词也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房子”和“房间”,“手”和“手指”,也都不是同义词。其次,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是同义词,比如普通话的“玉米”和成都话的“玉麦”,就不能算是同义词。最后,同义词实际上不完全是词与词的关系,而是词的义项之间的关系。比如“熟”有好几个义项:在“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这个义项上可与“成熟”构成同义关系;在“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这个义项上就与“熟悉”构成同义关系;在“精通而有经验”这个义项上又与“熟练”构成同义关系。同义词中有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词的意义则大同小异,因而同义词中又可分为“绝对同义词(等义词)”和“相对同义词(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是指词义的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的词。造成等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一种是借用外语词或方言词的结果。比如汉语借用外语词产生的等义词有“维他命—维生素”、“米—公尺”、“麦克风—扩音器”等,汉语普通话借用方言词产生的等义词有“晓得—知道”、“脚踏车-自行车”、“番茄-西红柿”等。再一种是命名理据不同或词语简缩的结果。如“热水瓶-保温瓶”、“计算机-电脑”、“电风扇-电扇”等。三是由构词成分顺序颠倒造成的,如“山河—河山”、“演讲—讲演”、“严谨—谨严”等。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只会徒然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等义词大多不能长期存在,要么逐渐分化出细微的差别;要么最终只保留一个。比如“批评”和“批判”原来的意义是相同的,而现在意义上已经有了轻重差别而成为近义词了。“德律风”和“电话”原来是等义词,现在则一般只用“电话”,借自外语的“德律风”已退出日常交际。近义词是指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一般所说的同义词主要就是指这种类型。近义词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在表达上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所以在说话和写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近义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用错。近义词又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善于选择和运用近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精密、得体、富于变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即近义词的词义概括反映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上却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和“改进”都指改变原有的情况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愿望,但前者强调更好一些,后者则强调更进步一些。“优良”、“优秀”和“优异”都表示“好,使人满意的”,但在达到的程度上“优秀”高于“优良”,“优异”又高于“优秀”。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在用法上也往往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可以和“生活、条件、关系、待遇”等词搭配,“改进”则只能和“方法、工作”等词搭配。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其中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不同。比如“教师”是中性的,“教书匠”则是贬义的。“行为”和“行径”都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的意思,但前者既可以用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用来指坏的活动,而后者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的。也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语体色彩的不同。比如“爸爸”和“父亲”理性意义相同,但前者常用于日常交谈,带有口语色彩,后者则一般用于书面写作,带有书面语色彩。“聪明”和“聪颖”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但前者是通用词,后者则带有书面语色彩。还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比如“狮子狗”和“哈巴狗”指同一种狗,但前者能使人联想到长着长毛的狮子的形象。近义词在附加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运用领域。比如当人们要以褒扬、赞许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褒义词;当人们要以贬斥、厌恶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贬义词。五、参考文献链接●郭良夫(《词汇》,商务印书馆,2000年。有删节)同义词,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意义完全相同的,有的书上叫做等义词;一种是意义大致相同的,有的书上叫做近义词。晋代郭璞(276-324)在注《尔雅》的开头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是说,同义词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有方言的原因。从《尔雅》来看,从扬雄(前53-后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来看,研究的确实是“古今之异言”的同义词,“方俗之殊语”即各地方言的同义词。由历史原因和方言原因形成的同义词,其中有很多都是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描写一个语言里的同义词,不能把古今异言中同义的,各地方言中同义的,放在一块儿来研究。我们要研究的是现代汉语同义词。既然是现代汉语,当然就不是古今“异言”。方言的叫名不一样,意义完全相同的,例如“向日葵”,方言中有“葵花、朝日葵、朝阳葵、转日葵、转日莲、转莲、望日莲、朝日莲、老爷转、爷爷转、朝爷花、日头花、朝阳花、朝日转、朝日蒲、向日黄”等,名称不同,意义完全相同。这种同义词,即所谓等义词,是方言词汇研究的范围,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研究的范围。语言的事实是,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同义词,很难长期并存。例如鲁迅1920年7月写的《一件小事》:“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鲁迅1920年10月写的《头发的故事》:“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现在只说“警察”,而“巡警”早就淘汰了。在鲁迅的早期著作里,“国民”和“人民”的意义是相同的。后来这两个同义词的意义就分化了:“国民”指的是具有某国国籍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意义分化,用法也有所不同。这个事实说明:两个同义词不能长期并存,不是一个被淘汰,就是两个词在意义或用法上分化了。由此可知,一个语言里的同义词,如果能够长期并存,必然是在意义或用法上有差异。我们要研究的正是大同小异的同义词。不言而喻,意义相同才能形成同义词,但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总是同中有异的。因此需要辨析,揭示相同之中的差异。(1)被认为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同义词,其实也表现出许多差异来。例如“礼拜(日;天)和星期(日;天)”,好像是一对所谓“等义词”,实际上还是有不少相异之处。(a)“礼拜日”和“星期日”相同的意义都是“休息的日子”,所以才成为同义词。但是在这个相同的意义之中就存在着差异。例如朱自清《欧游杂记·德瑞司登》:“德瑞司登(Dresden)在柏林东南,是静静的一座都市。欧洲人说这里有一种礼拜日的味道,因为他们的礼拜日是安息的日子,静不过。”“礼拜日”蕴涵的这个意思来源于《旧约全书·创世记》:“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显然,“星期日”就不含什么“圣日”的意思在里头。(b)由于蕴涵的意义不同,用法也就有了差别。只能说“做礼拜”,不能说“做星期”,只能说“歇礼拜”,不能说“歇星期”。(c)除了一般所说的,“礼拜”多用于口语,“星期”多用于书面语以外,还有一个习惯不习惯的问题。(2)在构词上有一部分相同的词,它们的差别可能表现在那一个不同的成分上,但也不一定。因为一个词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出一个成分来,单看它的字面意义。例如“保护”跟“庇护”是同义词,但是它们的差别并不表现“保”跟“庇”的表面上,不能望文生义。(3)构成成分不同的同义词,意义上的差别十分细微。例如“仿佛、好像、似乎”是一组同义词,都是“大致如此”的意思,可以通用,但效果不一样。让我们用朱自清的《欧游杂记》和《温州的踪迹》中的几个词作例子,说明其间的差别。(a)“仿佛”,表示置身其中,亲身感到的意味较深,主观色彩较浓。例如“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威尼斯》)”,“乍走进去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仿佛连自己也会丢掉似的(《柏林》)”。(b)“好像”,表示的虽然也是亲身感受,但又强调客观现象本来如此。例如“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威尼斯》)”,“下三层都是一色的圆拱门和柱子,上一层只有小长方窗户和楞子;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罗马》)”,“从前有位著名的文人在这儿写信给他的未婚夫人,说他正从高岸上望下看,河上一处处的绿野与村落好像‘绣在一张毯子上’;‘河水刚掉转脸亲了德瑞司登一下,马上又溜开去’。这儿说的是第一个弯子。他还说‘绕着的山好像花箍子,响蓝的天好像在意大利似的。’在晴天这大约是真的(《德瑞司登》)”。(c)“似乎”,表示虽不能确定,但总觉得亲身的感受是接近真实的。例如“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温州的踪迹》)”,“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威尼斯》)”,“这个隧道似乎有四层,占的地方也不小(《罗马》)”,“瑞士有‘欧洲的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冥想课件介绍语
- 2025年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IDC数据中心区块链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标准鸡苗运输安全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车床租赁与设备租赁期内的维护责任协议
- 二零二五版专业旅游包车服务合同规范
- 2025年度餐饮连锁品牌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技术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审计EMC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责任合同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智能瓶子回收机行业前景预判及供需平衡分析报告
- 2025新疆新型储能发展概述与展望报告-国网新疆经研院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物理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语文●全国甲卷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铁路换枕合同协议书
- 我国生命教育二十年的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 江苏省南通市区直属中学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微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中储粮入围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