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元朝法律学习制度_第1页
第九章元朝法律学习制度_第2页
第九章元朝法律学习制度_第3页
第九章元朝法律学习制度_第4页
第九章元朝法律学习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元朝的法律制度

【学习建议】: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量民族政权,其法律制度也带有必定的民族色彩,

特别是民族镇压方面,在其刑事法律中多有表现。对本章的学习以掌握主要立法

活动和刑罚制度上的重要原则为主。

【本章知识点】:

1.元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2.《大札撒》

3.《至元新格》

4.《大元通制》

5.《元典章》

6.蒙汉异法

7.烧埋银

8.元朝的科举制

9.督查制度

10.元朝的司法机构

第一节元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

元朝的法制思想:(1)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元朝固然是少量民族政权,

但儒道依旧为立国之本。在法律制度上,“十恶”、“八议”、“准五服以制罪”

均被继承。

2)附会汉法,名废而实不废。元朝法律中固然仍有蒙古旧制的内容,但唐宋法律依旧是法律的主体。

3)保存蒙制,民族分治。法律中蒙古旧法《大札撒》被奉为圣法,以保障民族特权益益。在法律实行上,民族分治是元朝法律的一大特点。

【疑难剖析】:

如何理解元朝的法制思想?

(1)历史要素作为军事上的征服者,蒙古贵族公司在统治元朝时期推行

民族鄙视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赐予蒙古民族政治主导地位和特权,并突出其

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汉族法律的先进性与威望性是元朝统治者不可以否定的,他们看到,要统治中国,就一定实行儒家的纲纪礼义,所以,推行汉法是统治的必需。这样,元朝在法制指导思想能够分为双方面:

(2)法制思想保存旧制,民族分治,附会汉法,儒道为立国之本都是其主要内容。

鉴于激烈的民族优胜感和狭小的民族成见,蒙古统治者将境内的居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严格蒙、汉之分。在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中浸透着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在统治方式上则相当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政治统治经验,特别在元初表现出独有的残暴性;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渐渐改变了一些统治方法,他在渐渐扔掉了蒙古习惯法和金律的同时,汲取了汉族的法律文化,着重学习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验,一方面重用儒生,尊崇儒道;一方面“附会汉法”“参照唐宋之制”,这些作法对以后的帝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元朝立法概略

【基本内容】:

一、《大札撒》是蒙古先期的习惯法,也是元朝的“圣法”。

二、元朝的主要立法有:《至元新格》、《大元通制》、《经世大典》、《元典

章》。

【观点辨析】:

1.《大札撒》

古代蒙古部落领袖对大家公布的命令称为“札撒”。它根源于蒙古社会长久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习惯或行为规范。为适应开疆拓土的需要,成吉

思汗十分重视法律风纪的作用。《大札撒》即是成吉思汗招集拟订的,其内容主

要为成吉思汗的训言及蒙古社会的习惯,如对于不一样身份人之间的关系、行为规

范,蒙古族自己的民族习惯和迷信禁忌等。作为蒙古部族始创期的法律规范,它

不齐备也不系统。

2.《大元通制》

元成宗时期开始编纂,于元英宗时期达成。它是一部法律集成,汇编了世祖以来历朝的条格、诏令、断例、制类。此中,诏令相当于唐宋的敕条;条格是元

代皇帝亲身觉布或直接由中书省等中央行政机关颁发给部下部门的政令,相当于唐宋时的令、格式;断例既有断案案例又实用于司法实践中的唐宋旧律。它是元

朝最完好、系统的一代大法,但内容大多数已丢失,现存条格部分共20篇。

3.《元典章》

是元朝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元朝自元世祖以来五十余年

相关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等各方面圣旨条画、律令格例及司法部门所判案例

的集成。《元典章》以纲、目等编排,分《前集》和《新集》。此中《前集》不分卷,列国典、朝纲、吏、户、礼、兵、刑、工八大类,其下各分门目。这类以六部区分法例的体例为明朝法律所效仿。

第三节元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基本内容】:

一、刑事方面。(1)刑罚系统确定以七为尾数的十一等笞杖刑;继承折杖制;凌迟刑被定为极刑最高刑;刺字刑上的民族不一样等。(2)在犯法分类上,特别重申“强奸幼女罪”的罪名并加重处分;在量刑原则上,崇尚轻刑,特别是对婚姻家庭方面的犯法处分较前代为轻;蒙汉之间定罪量刑上极不一样等,“烧埋银”即是典型的一例。

二、民事方面。(1)在全部权上,元朝取销限田制,土地吞并严重。(2)契约关系上基本继承了宋朝的规定。(3)伤害补偿的内容在法律中有许多设定,这是元朝法律在此方面的发展。(4)婚姻制度上,元朝的婚书、职业媒妁、赘婿、收继婚等实系统度,独具特点,对后代的社会民俗产生了许多影响。

三、行政方面。(1)地方机构设置上的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创建。(2)科举制度中以陈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的制度定型。(3)元朝重视官吏督查制度的建立

四、经济立法方面。元朝的经济立法有专卖法、国外贸易法、赋税制度等。

【观点辨析】:

1.法订婚书

它是书面婚约,是双方当事人赞同成立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元朝规定,

婚姻成立以婚书为法定要件,婚书写明聘娶财富的数额,如是招赘,还须写明

养老或出舍的年限。主婚人、保亲人、媒人都要在婚书上署名画押,而后才能

成婚。设订婚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除去婚姻纠葛以致发生争讼的目的。

2.收继婚

就是未婚男性收娶家族中的寡妇为妻的婚姻方式。这是蒙古族的旧民俗,元朝以法律认可了它的合法性。这类婚姻成立一般发生在亲兄弟之间,远方家属一般不准收继。

3.经义取士制度

元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命题方面,将《四书》、《五经》的程、朱理学讲解为主。这类考试制度结束了以诗赋取士的历史,开创以程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制度。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考试方式、考试题目、录取方面均带有显然的种族成见和民族鄙视。

第四节元朝司法制度

【基本内容】:

一、元朝的司法机构杂乱,中央有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地方上以行省、路、府、州、县排列五级。

二、诉讼审讯制度大多数持续宋朝旧制,以“干名犯义”较具特点。

【观点辨析】:

“干名犯义”

元朝增强了前代对于诉讼当事人在身份上和资格上的限制,确定“干名犯义”

的罪名。它是指除了反叛、谋逆、故杀人外,凡子证其父、奴告其主、妻妾弟侄

揭发父兄叔伯等诉讼行为,都被以为是大伤民俗的“干名犯义”,一律严禁。这

一规定为明、清所继承,在保护封建纲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干名犯义”的

告诉,对被告作自首办理,对原告予以处分。

【讲堂练习】:

一、名词解说

1.《大札撒》

2.《至元新格》

3.《大元通制》

4.《元典章》

5.法订婚书

6.收继婚

7.经义取士制度

8.元行省制

9.“干名犯义”

二、简答题

1.元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有哪些内容?

2.元朝的政治法律系统拥有什么样的特点?

3.元朝的刑法原则有哪些?

4.简述元朝的司法机构

三、阐述题:1.试述元朝法律中有哪些表现民族不一样等、民族鄙视的规定。

2.试述元朝督查机构的特点。

【讲堂练习答案】:

一、名词解说答案

8.元行省制

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的行政机关。它源于元朝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以后在元世祖末元成宗初年演变成地方最高官府。这类地方行政机构是蒙古统治者内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上的开创,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类新系统是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行政区划系统。行省拥有地方最高官府,又有朝廷派出机构的两重性,它有力的增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政治统治和军事统

治。行省以下,腹里地域设路、府、州、县,非腹里地域设路、州、县三级。

其余见【观点辨析】

二、简答题答案

1.见【疑难剖析】

2.元朝的政治法律系统拥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成立元朝到1279年南宋朝廷被消亡,中国历史上从唐“安史之乱”以来近五世纪之久的地方盘据和损坏空前的战乱场面结束了,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王朝。在这个王朝统治时间内,较为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发展供给了必需的社会基础,国内各民族间的交融和沟通又一次获得增强。元朝的政治法律系统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

的,此中主假如源于本民族传统和汉族地方传统的交融体。所以,元朝的文化、制度拥有多样性。这表此刻:一方面,蒙古贵族统治者在成熟、先进的汉文化面

前不得不汲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文明成就,参照唐宋旧制,踊跃进行政权、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作为军事征服者,元朝统治者又保存了一些落伍的统治方式,如推行民族鄙视、民族压迫政策。

3.元朝的刑法原则有哪些?

保存蒙古民族传统习惯,经常表现出刑罚制度的野蛮性和残忍性。如元

代的笞杖刑均以七为基数,以七开始至一百零七终,共分十一等,这类规定完好部是鉴于蒙古民俗;

法律拥有民族压迫和民族鄙视的性质,推行同罪异罚。这第一表此刻蒙

古族拥有法律上的各种特权,犯法除死罪外一般不用拘押,其次在刑罚合用上“南北异制”,推行公然的不一样等,在审讯机关上,刑部掌握汉人案件,大宗正府掌

握蒙古、色目人案件。

(3)相关礼教的罪名大大减少。如元朝法律规定,只需父亲母亲赞同,后代可

分居

析产。

4.简述元朝的司法机构

整体来说,元朝的司法机关职责不清,设置杂乱,司法官员的委任带有浓重的民族鄙视色彩。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宗正府(主管蒙古及色目人案件)、刑部(主要司法行政机关及审讯机关)、宣政院(最高的宗教管理机关与宗教审讯机关)、奥鲁(主管蒙古军人、军户案件及军民之间的民事案件;与地方行政官

员共管严重的军民间刑事案件)。地方司法机关分设于省、路、府、州、县各级,由达鲁花赤审断案件。路一级是重要的审讯机关,设总管府审理案件。在审讯权限上,地方能够处分杖罪以下案件,徒、流、死由司法督查机构审复,审讯无误

则移文本路,而后申奏刑部。

三、阐述题答案

1.试述元朝法律中有哪些表现民族不一样等、民族鄙视的规定。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王朝。其统治公司为蒙古军事贵族。蒙古军事贵族由蒙古高原向欧亚大陆扩充时,民族压迫、民族鄙视就已在军事征服的铁蹄下在其统治方式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就元朝而言,一方面因为生产方式和文化制度上与中原地域有着巨大的差

距,蒙古贵族不得不汲取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文明,参照唐宋旧制,踊跃进行政权与法制建设;另一方面,蒙古贵族又深怕其被中原汉族所同化,失掉民族优胜感,所以故意推行民族鄙视、民族压迫政策。其表此刻:

(1)将统治区内的各民族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先人、色目人、汉人(由北方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构成)、南人。在四等中汉人,特别是南人

的地位最为低下。四等人的区分不单是简单的将人民区分为四个不一样的等级,更重要的是在刑罚合用、审讯机构、职官委任、民事政策上赐予不一样的规定,增强民族间的差别性;

(2)在法律指导思想上保存旧制,推行民族压迫。元朝初年,以习惯法《大札撒》为基本法。在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中浸透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出民族压迫的特点。有些本来施用于蒙先人的习惯法的一些内容也被运用于其余民族。

(3)刑事法律上的民族压迫和民族鄙视的规定。在刑法方面,蒙先人享有法律上的各种特权,犯法除死罪外一般不用拘押,在刑罚合用上“南北异制”,推行公然的不一样等,在审讯机关上,刑部掌握汉人案件,大宗正府掌握蒙古、色

目人犯奸盗诈假装案件。法律明文规定:“蒙先人打汉人不得还”,汉人如去官府进行诉讼,官府只会作出偏袒蒙先人的裁决。在杀人犯法方面,蒙先人因争斗或醉酒杀死汉人,只须罚断出征,给死者家眷50两烧埋银,而汉人打死蒙先人,是必然要被处死的。“刺字”刑不合用于蒙先人。元朝法律赞同将大批的汉人、

南人沦为“罪人”而成为国家的奴隶。

(4)行政法律上的民族不一样等。在元朝中央政府机构中,枢密院的汉

官不得过问军事奥密。地方政府长官下设管事官,称为达鲁化赤,法律规定它只好由蒙先人担当。元朝政府中的督查机构比较发达,而这类重视督查工作是与元朝民族鄙视、民族不一样等的政策分不开的。在蒙古贵族操控下的元朝政权,为了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客观上不得不利用汉族地主官员,但在心里又惧怕他们拥权自重,不利于蒙古贵族的控制。于是便采纳既利用又防备的政策,经过督查机关严实检查汉族官吏的活动。正因这样,元朝历史上只有蒙古贵族才能担当御史医生一职。

在科举考试制度上,蒙先人、色目人与汉人、男人分开。在考试程序到考试

题目的难易程度及最后录取方面都带有显然的种族鄙视的色彩。如乡试、会试时,蒙先人、色目人只考两场,而汉人、南人则要考三场;

(5)在司法机构、司法制度上的民族不一样等、民族鄙视的规定。元朝采纳

了由蒙古贵族垄断司法的政策,上层司法、督查机关的长官多由蒙先人担当。如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及各道的提刑按察司的长官都以蒙先人为主,御史医生更是非国姓不授,汉人只好担当司法机关的副职。

2.试述元朝督查机构的特点

元朝政府很重视督查机构的工作,因为作为统治公司的蒙古、色目贵族毕竟

在人数上占少量,在统治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统治阶层不可以不汲取汉族地主官员,但出于少量民族的弱势心理,又需要对汉族官员予以督查,以防备他们拥权自重,这就构成了元朝督查机构权限大、机构众多的特点。

(1)机构设置。元朝政府的督查机构,中央一级为御史台,它与中书省互不隶属,地位同样,官阶一致,均为一品。督查机关的职权为观察官员、督查司法、参加司法审讯。元朝共设22道督查区,设置肃政廉访使常驻地方,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