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晋书·山涛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举秀才,除郎中。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给亲兵五百人,镇邺。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涛以母老辞职,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涛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启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初,涛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得不坐。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衣服钱器等,以供丧事,策赠司徒,祭以太牢。谥曰康。(节选自《晋书·山涛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B.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C.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D.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竹林之交,指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游集于竹林之中,后用来比喻高洁的友谊。B.推毂,推车前进,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此处指互相推诿。C.耳顺,对六十岁的代称,同时六十岁还可以称为“花甲”“杖乡”“耆”等。D.千乘,四马一车为一乘,战国时仅天子持万乘之兵,诸侯都只持千乘之兵。3.下列关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管理冀州,举贤任能。山涛担任冀州刺史,当地风俗鄙薄,山涛通过任用贤才,使得当地风俗得以改变,百姓们也因此仰慕推崇山涛。B.山涛为人公正,不偏不倚。钟会作乱时,山涛受文帝之托,带领五百亲兵镇守邺城;裴秀被人陷害,山涛正色维护裴秀,却因此被贬出京城。C.山涛明晓兵法,观点精湛。武帝下诏罢除兵役、废除州郡武备,山涛认为此举不可,他的论点十分精湛,但武帝虽然欣赏其言论却没有采用。D.山涛孝顺母亲,亲力亲为。最初以母亲年老为由辞职,上疏几十次才如愿;后因为母亲生病拒绝担任太常卿;母亲去世后回乡亲自办理丧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2)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5.山涛接受了袁毅贿赂的丝布,事发后却没有被治罪,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是以见景帝。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晚与尚书和逌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迁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转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菌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涛年逾耳顺,归乡里。会遭母丧,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诏曰:“吾所共致化者,官人之职是也。方今风欲陵迟,人心进动,宜崇明好恶,镇以退让。山太常虽尚居丧,情在难夺,方今务殷,何得遂其志邪!其以涛为吏部尚书。”涛辞以丧病,章表恳切。会元皇后崩,遂扶舆还洛。逼迫诏命,自力就职。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摘自《晋书·山涛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B.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C.以母老辞职/诏日/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D.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起先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随时建议或被询问、差遣,后为各部门要职。B.“相”,特指丞相,是皇帝手下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是百官之长。C.“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轮或车。推毂,就是推车,在此指推举人才。D.“耳顺”,六十岁的代称,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可称“花甲”。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结有皇亲,升迁非常顺利。他与宣穆后是中表亲,能够见到景帝并得到景帝提拔,被推举为秀才,升为郎中,后转任票骑将军王昶的从事中郎。B.山涛善于交往,深得左右信任。晚年与和逍交往,又和钟会、裴秀诚恳亲密相待,这两家人都位高权重,山涛能够平心处中,使两家不感到遗憾。C.山涛治理有方,注重提拔人才。冀州风俗鄙薄,经其努力,这里才崇尚贤能,风俗得以改变;先后选用官吏,遍及朝廷内外,而且都是有才之人。D.山涛深得器重,常常受到赏赐。景帝将春服转赐给他,又怜其母年迈,赐藜杖一把;后又因他清廉俭朴无以供养,特赐给他每天供给凭证以及床帐席褥。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2)会遭母丧,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涛年四十,始为都主簿、上计橡。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晚与尚书和迫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典统别营。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装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涛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日:“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日:“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脚堪公夫人不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衣服钱器等,以供丧事,策赠司徒,祭以太牢。谥曰康。(节选自《晋书·山涛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B.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都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铸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C.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D.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年幼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年少而无父称“孤”,年老而无子称“独”。B.辟:指皇帝聘用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或者地方去任职。如“连辟公府,不就”。C.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都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D.赠:也叫封赠、赠谥,古代朝廷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追赠爵位或名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性格孤介不十分合群,但与钟会、裴秀关系很好,钟会与裴秀二人居势争权,他公平自处,使他们各得其所,都对山涛没有怨恨。B.山涛善于举贤任能,冀州的风俗鄙薄,没有互相推举的风气,山涛通过各种方式表彰或任命了三十多人,这些人在当时都有名声。C.山涛为人孝顺,母亲上了年纪他便一心想要回家,多次上疏都不被允许,但是皇帝因为他为官清廉没有能力供养老母,赐给日用品。D.山涛为官有道,担任选官十多年,每出现官缺就先把候选人粗拟出来,等到皇帝有了任用倾向,再明白上报,一切都以皇帝意愿为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2)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而祷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参考答案:1、C

句子的翻译是:山涛再次任职十余年,每次遇到官位有缺,总是先草拟几人,(看到)皇帝诏旨有倾向的人,然后明言上奏,一切都以皇帝的意愿为先。众人不了解详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意愿用人。“数人”是“启拟”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显”是“奏”的状语,修饰“奏”,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D。

2.C

“战国时仅天子可持万乘之兵,诸侯都只能持千乘”错。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用“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战国时期共有七个万乘之国,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3.D

“因为母亲生病拒绝担任太常卿”错。原文为“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山涛是以自己生病为由拒绝担任太常卿,而不是母亲生病。4.(1)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搜索查访有贤才之人,表彰任命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名声显扬。(2)盗贼迅速兴起,各郡国都因为没有军备而不能制止,天下于是因此大乱,如同山涛所言。

5.①山涛并非真心接受贿赂,只是不想表现得和当时其余人不同。②山涛接受丝布后藏在阁楼上,事发后交予官吏,并没有拆封受用。参考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很小就失去父亲,家贫,却有器量,卓然不群。他和嵇康、吕安等人很要好,后来又遇到阮籍,就结交成竹林贤士,情投意合。山涛年四十,才做了郡主薄、功曹。被荐举为孝廉,州里提拔他为河南从事。后来被推举为秀才,任郎中。很久后,官拜赵国相,升任尚书吏部郎。又和钟会、裴秀诚恳亲密相待。由于他俩居高官争权力,山涛心平气和不偏不倚地处在他们当中,让二人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都没有什么怨恨。再后来钟会在蜀作乱,而文帝将西征。当时魏氏诸位王公都在邺城,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自行解决,后方的事就全委托你了。”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邺城。等到羊祜执政时,当时有人想加害裴秀,山涛坚决地保护了他。因此,不合朝廷权臣的心意,被外放做了冀州刺史。冀州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查访贤人,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山涛受到百姓士人的仰慕推崇,当地风俗也为之改变。入朝任侍中,改任尚书。因母亲年老辞职,数十次上表,很长时间才被接受。后来任太常卿,因为有病不赴任。正好母亲去世,回归乡里守丧。山涛年过六十,服丧超过礼制,背土成坟,亲手种下松柏。山涛两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吏部官员十余年中,每有一个职位空缺,他就先拟好几个人,看皇帝意中倾向谁,他再公开启奏,任凭皇帝挑选。所以有时皇帝所用的人,并不是最佳推荐者,一般人不了解内情,还以为山涛凭自己好恶任意选人。有人把这事在皇帝面前作为攻击山涛的借口,所以皇帝亲手给山涛写信告诫他,山涛仍旧我行我素,一年之后,人们的闲话才平息下去。吴地平定后,皇帝诏令天下停止服兵役,来显示国家安定太平的大局,州郡全都撤掉军队,大的郡县只设置一百人的武官,小郡五十人。山涛与卢钦讨论用兵之法,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当时人们都以为山涛虽不学孙、吴兵法,而其兵论暗与兵法相合。武帝称赞他说:“真是天下之名言啊!“然而却不启用他的观点。等到惠帝永宁之后,多次发生事变,盗贼迅速兴起,各郡国都因为没有军备而不能制止,天下于是因此大乱,如同山涛所言。当初,山涛是平民百姓,家境困难,等到做高官之后,仍正派节俭,虽爵位和千乘之君相同,也没有婢妾。陈郡袁毅担任鬲令,贪污枉法并且贿赂公卿,来祈求虚假的名声,也送给山涛百斤丝布,山涛不愿异于当时之人,便收下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凡是受贿的人,都被检举追究。山涛就取出丝布交给办案的官吏,经过多年积满尘土,封条印章和当初一样,得以不被治罪。太康四年去世,终年七十九岁。皇帝下诏赐棺木朝服布匹等,以供丧事之用,策命追赠司徒,用太牢的礼制祭祀。谥号为康。6、C

句中“旦夕”是“早晚”意,应修饰“不废医药”,是说“早晚又医药不断”,陈说“职”就错了。“上”在此应是动词,是“上奏”意,陈述“表疏”数十次上奏,如果作“久乃见听”的主语,就用作名词,是“皇上”意,整句意思成了皇上很久才被允许,不合情理了,应是山涛的“表疏”很久才被允许。“见”有被动意。

7.B

“特指丞相”错误,据“拜赵国相”看,只是被封为“赵国相”,赵国只是一个诸侯国。8.D

“又因他清廉俭朴无以供养,特赐给他每天供给凭证以及床帐席褥”的不是景帝,而是文帝。9.(1)山涛甄别选拔隐士及受屈者,搜求访问贤才,表扬征召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出了名。(2)正好母亲去世,服丧超过礼制,背土成坟,亲手种下松柏。【参考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与宣穆后是中表亲,因此见到景帝。命令司隶推举他为秀才,任郎中。转任骤骑将军王狠的从事中郎。很久后,官拜赵国相,升任尚书吏部郎。魏帝曾赐给景帝春服,景帝转赐给山涛。又因为母亲年老,一并赐给他蔡杖一把。晚年与尚书和[you]交往,又和钟会、裴秀诚恳亲密相待。由于他俩居高官争权力,山涛心平气和处在他们当中,各得其所,而都没有遗憾。升任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在蜀作乱,而文帝将西征。当时魏氏诸位王公都在邮城,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自行解决,后方的事就全委托你了。”以本官代理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邮城。出京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薄,不相互推荐。山涛甄别选拔隐士及受屈者,搜求访问贤才,表扬征召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出了名。人们开始崇尚贤能,风俗有了改变。转任北中郎将,督邮城防守事。入朝任侍中,改任尚书。因母亲年老辞职,诏书说:“你虽然把心思用在孝敬上,但职务有上下之分,早晚又医药不断,应当割舍亲情,使一心为公之风兴盛。”山涛一心请求辞职,数十次上表,很长时间才被接受。授为议郎,皇帝因为山涛清廉俭朴难以供养,特地给他每天供给的凭证,加赐床帐席褥。礼节俸禄又高又重,当时没人能比。后来任太常卿,因为有病不赴任。山涛年过六十岁,回到家乡。正好母亲去世,服丧超过礼制,背土成坟,亲手种下松柏。诏书说:“与我共同完成教化的,是统治众人的官职。如今风俗衰败,人心动荡,应该申明好恶,怎能用退让来压抑自己。山太常虽然还在服丧,人情难于违背,但如今事多,岂能顺遂他的心愿呢!任命山涛为吏部尚书。”山涛以丧事疾病为由推辞,上表言辞恳切。遇元皇后去世,才乘车回到洛阳。由于诏令的逼迫,自己才就职。先后选用官吏,遍及朝廷内外,而都任用有才之人。10、A

“诏”的主语应该是“皇帝”,排除B项、C项。“于时”应该是当时的人们,“以”是认为,结合句意分析,排除D项。句意:山涛当时有疾,皇帝下诏让他乘坐人拉的辈车跟从。山涛当时与卢歆讨论用兵之本,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当时人们都以为山海虽不学孙、吴兵法,而其论兵暗与兵法合。11.B

“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相延或者地方去任职”错。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像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史再向朝廷举荐。12.C

“多次上疏都不被允许”错,结合原文内容“久乃见听”分析可知,皇帝过了很久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13.(1)等到羊祜掌权,有人想陷害(危害>裴秀,山涛正言厉色地保护裴秀,由此失去了权臣的信任,离开朝廷担任冀州刺史,(2)有人向武帝进谗言,因此皇帝亲手写诏书告诫山涛,面山辨依然照常行事,一年以后众人的意见才平息。参考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山涛早年丧父,家中贫家。年少就有器量。性格耿直不大合解,他与嵇康、吕安为友,后来又遇到了犹籍,便结成了竹林之交,志趣契合,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山涛四十岁才进入仕途,为那主簿、上计禄。又被举为掌廉,州里征召为河南从事,晚年与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