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_第1页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_第2页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_第3页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_第4页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我国物流分区地理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5.2东北地区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5.5西南、西北地区5.6港澳台地区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当我们进行地区间物流业发展比较分析时,必须首先明确中国的经济区划。中国内地的经济区划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较长时期,中国内地的经济区划一直采用“两分法”,即划分为沿海与内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

主要有:(1)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内地的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2)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3)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4)九大经济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这里有两种划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自治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内地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常用“三大地带”划法。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9个原则:①空间上相互毗邻;②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③经济发展水平接近;④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⑤社会结构相仿;⑥区块规模适度;⑦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⑧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⑨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将中国内地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10933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20020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15611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14987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地区,开放程度高。(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19177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22699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23600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8)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410.5万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6232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亚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上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5.2.1概况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它的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北部沿海地区连接,在地理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区域。东北经济区总面积为7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南面是黄、渤两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拥有宜垦荒地约666.67亿平方米,潜力之大国内少有。东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自东而西,降水量从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地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差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物质富饶,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东北虎、紫貂、丹顶鹤、梅花鹿、大马哈鱼、黑熊、飞龙、猴头、人参、黄芪、松耳等驰名中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周围的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木材采伐量居全国第一,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亿平方米,占全国的14.7%,森林覆盖率达39.6%,远远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的水平。东北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春小麦和水稻。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东北的高粱种植历史悠久,产区遍及东北各地;大豆是东北平原著名的农产品,品质优良,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东北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近三四十年来新建的农垦区,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商品率都很高。此外,东北还是中国甜菜和亚麻的主要产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里的油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但煤种比较齐全。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东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东北地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90.53亿平方米,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原始、粗犷、神奇和博大见长。冰河树挂,冰雕雪塑,蔚为奇观;森林、草原广袤富饶以及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民俗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东北地区的主要景点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风景区、镜泊湖、太阳岛,辽宁省的千山风景区、鸭绿江游览区、兴城海滨、金石滩、大连海滨—旅顺口,吉林省的松花湖、八大部—净月潭风景区、长白山等。5.2.2经济1.产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经济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而这些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近年来,东北三省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为突破口,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特别是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等政策,确立为东北三省新的发展战略,并继续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更加促进东北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9.2∶42.7∶48.1(见表5-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偏低,第三产业比重甚至低于全国48.2%的平均水平,重型结构的局面至今没有大的改变。因此,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振兴东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2.对外开放东北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不仅海岸线蜿蜒,陆地边境线漫长,而且有一些良好的对外开放口岸,以及与这些口岸相连的交通线。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线角度看,东北地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地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对外开放和边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大连、黑河、绥芬河、珲春、营口、丹东、图们被宣布为对外开放城市,在边境出现了许多边贸小城市,形成了以沿边、沿线为前沿,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14年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97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占全国外贸总额的4.6%,增幅比全国水平低6.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额312.7亿美元,占全国的26.1%(见表5-2)。东北地区对外贸易从贸易规模上来看,辽宁省最大,黑龙江省次之,吉林省最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3.交通邮电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现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东北地区铁路营业里程1.54万千米,占全国的23.2%;公路里程35.79万千米,占全国的8.4%;内河航运里程0.7万千米,占全国的5.9%。东北地区的五大海港———大连、丹东、营口、锦州、葫芦岛,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航线连通着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邮电通信发展迅速,光纤、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字通信等辐射全国、通达世界;公用电网以及网点密布,业务种类齐全;公用邮政网运输手段多样。5.2.3物流1.东北地区物流现状尽管东北三省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物流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首先,物流成本过高,2014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9.0%,物流成本却占GDP的18.3%,要高于沿海经济区,这已成了东北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其次,物流效率低下,发展物流有很多制约因素。第一,政府部门对发展物流有很多观念问题,铁路、公路、港口、堆场、仓库各自归属不同部门,政府没有规划东北三省统一的物流市场,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物流企业的政策,现有的物流市场管理存在问题,使物流企业发展有很多困难;第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很难摆脱计划经济的“大而全”“小而全”,不愿意或很难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现有的物流企业除少数为大型国企外,多数为原来的个体运输企业,整体还处在多而散、小而乱的状态,且运力结构失调,实体和信息网络也很不完善,物流企业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最后,制约东北物流发展的是缺乏大批的物流人才。2.东北地区物流发展对策(1)应尽快制订东北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确物流产业在东北发展中的作用。(2)加快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3)优先鼓励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本地区建立物流园区。(4)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宣传,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剥离效率低的物流部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5)制订东北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发展规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发展物流要把大生产、大贸易、大流通、大物流联系起来,考虑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网络构成,合理建设港口、公路、铁路、物流园区、仓库、配送中心,构建以大型物流园区为核心、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性物流配送企业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3.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措施1)开通东北区域物流运输网2)发挥区域交通优势打造东北物流大通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东北地区3)打破关区界限、畅通东北物流4)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5)引进中国外运铸造东北物流航母6)全力打造东北亚区域物流中转中心上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5.3.1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山东两省。全区陆域面积达37.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95亿。1.概况北部沿海地区地理区位十分优越:向南,它联系着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通过东北地区连接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石家庄、济南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具有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煤炭储量占全国50%,石油与铁矿储量均占全国4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本区还有较好的土地资源: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20%。本区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原盐产量占全国59%,煤炭产量占全国46%,石油产量占全国39%,发电量占全国29%,粮食产量占全国23%,棉花产量占全国25%,水产品产量占全国27%。北部沿海地区具有旅游优势:以北京人文景观和滨海地区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历来是集旅游、观光、考古、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国际著名旅游胜地。北京是国家首都,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天津自古就是“河海要冲,畿辅门户”,又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河北兼有以吴桥杂技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和避暑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文化,以及坝上森林草原等自然风光。山东是圣人之乡,文圣孔子、武圣孙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等享誉海内外,3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连成一片,成为中国独有、世界少见的海滨旅游城市群。2.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两个高速成长点,第一个经济快速成长点是珠三角地区,第二个成长点是东部沿海地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北部沿海地区将是今后10多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成长的第三个区域支撑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它已与东部、南部沿海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党中央、国务院对北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加速广东、福建、海南、大连、天津、青岛和秦皇岛的开放。2014年,北部沿海地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5905.5亿元,占全国的19.8%;2014年,北部沿海地区的三次产业比重为6.8∶44.5∶48.7,产业结构已由传统的“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见表5-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北上”,即由南部沿海北上到东部沿海地区,再进一步北上到北部沿海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北上”,是北部沿海经济圈快速发展千载难逢的极好良机。因此,北部沿海地区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地区,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北部沿海经济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5,正在形成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3.工业、技术北部沿海地区长期受惠于计划经济,在历史上就打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北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纺织、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同时以优势的教育、科技资源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北部沿海经济区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为中国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作出了贡献。北部沿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4.城市联合初现端倪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内城市发展必须集聚区域优势,方可保持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北部沿海地区城市的联合起飞已初现端倪。2010年,国家发改委历经5年调研和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区域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其中“2”包括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而“8”则指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个地市。5.对外开放状况由于观念、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加上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北部沿海地区开放和开发推进比较缓慢,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当前,加快北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国际国内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浪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并出现了整个产业链转移和潜在转移日益加速的新态势。而北部沿海地区是当前我国少数几个能够全面承接这种整体产业链转移的地区之一。从国内环境看,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出现了由南向北转移的新趋势。从发展趋势和潜力看,北部沿海地区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继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之后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6.交通运输北部沿海地区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该地区港口密布,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该地区也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信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该地区是我国空中航线密集的地区,现有各类民用航空机场30余个。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在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青岛、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7.北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1)北京物流(1)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北京市物流业在迅速发展,其总体情况是:第一,北京市物流业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物流产业粗具规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和存量资源比较丰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第三,北京市物流业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第四,代表行业的物流协会组织正在兴起,并且将很快开展服务。第五,北京物流功能结构逐渐升级,专业化、社会化特征有所增强。(2)北京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北京市物流产业面临三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是专业化和配置效率不够高,资源利用程度还不是很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北京市80%的仓储资源是分散在工商企业内部的,北京市70%的物流量是自营物流,物流资源利用受到很大限制。第二是物流企业运营水平不高。仓储的库存时间平均是4050天,这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差一倍;资金周转次数每年只有34次,这也是明显低于国外的。第三是长距离、大批量运输呈明显弱势。工业企业平均运输距离在100千米以上的不足三成,批发企业平均运输距离在100千米以上的仅占两成。(3)北京物流业的发展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北京市物流发展的目标是:构建服务国际、辐射东北和华北地区、兼顾国内外需求的物流体系;到2020年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先进适用、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使北京市综合物流能力达到世界同类发达城市21世纪初的水平。(4)北京物流业发展重点。北京物流业发展重点是:①发展专业物流,为北京生产生活需要服务。②通过重组发展社会化物流,鼓励企业外包。③发展国内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④推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加快物流运作流程。2)天津物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天津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技术的引进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天津市物流发展取得显著成就。(1)天津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主要有:①物流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②物流货运量增长迅速。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物流产业初具规模。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⑤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一批骨干企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2)天津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①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存在一定困难。②物流产业的发展过多依赖于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业,其他业务所占比重较低。③天津市空港聚集功能不强。④物流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障碍。⑤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有待改进,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3)河北省物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自1999年现代物流业在河北省起步以来,交通系统、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铁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对物流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目前河北省有物流连锁公司112家,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95个,已建成了内联11市,外通30省、市、自治区100余个大中城市的运输网络,平均每天处理货物182吨。(1)河北省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河北位居环渤海中心地带,环京津、环渤海区域内科技发达,资源丰富,物流量大,经济发展极具潜力。河北运输基础设施良好,为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河北是京畿之地,交通方便,商埠发达,商贸交易频繁,易形成物流市场。(2)河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为构筑未来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区域产业格局的主框架,河北省将现代物流业确定为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发改委组织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规划初稿。“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北将基本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同时还将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枢纽、商业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会展中心,形成5个国家级物流枢纽、6个区域性物流节点、20个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物流园区和20个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大型商贸中心,建成10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100个县域特色产业交易平台和1000个单品交易平台。现代物流业的加快发展,必将起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推动河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发展。4)山东省物流近年来,山东省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1)山东省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第三方物流得到发展。优化企业物流管理取得成效。商贸物流配送快速发展。物流科技与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物流教育与培训取得成果。(2)山东省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当前,山东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物流企业存在小、散、弱、差的问题,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工商企业自营物流业务比重过高,物流业务社会化率偏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物流设施的建设与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还有距离,物流技术标准不统一,物流人才匮乏等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3)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山东省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过5年的发展,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鲁东、鲁中、鲁南三大物流区域为主体,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口为龙头,青岛前湾港等10大物流园区、淄博鸿运物流中心等20个物流中心、三联家电总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等15个商贸配送中心为重点,山东中邮物流有限公司等20户物流企业为骨干,京沪铁路、京九铁路、胶济铁路、菏兖日铁路、济青高速、京福京沪高速山东段为主要通道的快捷准时、经济合理、陆海空相连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国际物流系统、快速物流系统、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三大物流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省200户重点工业集团率先实施现代物流管理,降低“两项资金”占用,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21%降低到1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的比重达30%以上。5.3.2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1.概况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水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著名的舟山渔场、嵊泗渔场、长江口渔场均在其附近海域,大陆海岸线近3300千米,长江优良岸线600千米,由上海、宁波、舟山、南京、镇江等组成的港口群,与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东部沿海地区矿产资源除了江苏省外,另外两省市的不太丰富。上海陆上能源矿产匮乏。在长江口海底发现有锆石、钛铁矿、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近海油气资源丰富,具有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储量约60亿吨,附近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储量2.9亿吨。浙江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江苏省的优势矿产是有色金属、黏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特种非金属。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陆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但每年接待国内外的游客占全国的1/3和1/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江苏省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遍布全省各地。2.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的开发开放为重点,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整个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龙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加快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步伐,其目的是使上海尽快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进而带动起东部沿海地区及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振兴。上海是中国的最大城市,也是远东大都市,又是中国的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苏省和浙江省也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它们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宁波、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也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东部沿海经济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靠改革和开放两轮驱动,使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细胞被激活,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被释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2014年,这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86313.3亿元,占全国的13.6%,进出口额13850.0亿美元,占全国的32.2%(见表5-4),

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其他地区。1)对外开放情况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1979—1990年为起步阶段。1984—1985年,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连云港、南通、上海、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将东部沿海地区(沪、苏、浙)、广东和闽南三角洲(厦、漳、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上述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同时采取完善立法,扩大地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启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2)1991年以来为高速发展阶段。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以后,东部沿海地区与全国一样,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当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六个沿江港口城市,使本区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使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了新层次。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进出额10420.5亿美元,是2000年的14倍,是1992年的58倍;外商直接投资额457.6亿美元,是2000年的4倍,是1992年的106倍(见表5-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2)产业由于国际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规模转移特别是国际资本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该地区产业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导,且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经历了显著的结构转变:现代制造业比重显著上升,传统制造业比重显著下降。从经济发展的长期取向来看,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处于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阶段(参见表5-4),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规划中,提出未来将重点发展三次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使其进一步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纺织轻工、旅游业等长三角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利用长期积淀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业基础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水平,积极发展大型机械、整机装备、汽车、船舶和成套设备等产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产业中心、服务制造中心、轻工日用品生产基地和轻纺贸易中心;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兴产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交通运输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与经济发达程度相适应,在祖国大陆是最便捷的,水陆空立体发展的地区。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目前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江苏省境内现有“两纵一横一点”四条铁路主干线,和数十条铁路专用线,可直达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浙江铁路以省会杭州为枢纽,境内有杭州—上海、杭州—江西、杭州—宁波三条铁路复线和杭州—宣城、金华—温州两条铁路干线,总里程2300千米。在“十二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已建五条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815千米,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快速交通圈”。按照规划,将建设的五条城际轨道是: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95千米;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60千米;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58千米;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24千米;苏州—嘉兴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8千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此外,于2009年完成的沪杭之间的磁浮铁路的建设,也将使未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可能成为国际上的磁浮装备圈。4.东部沿海地区物流1)上海物流(1)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现代物流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物流总量规模扩大。②现代物流配送渐成体系。③物流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④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同发展。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不足:一是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供应链策划管理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制造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未能释放,另一方面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二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有效使用有待提高。多式联运式的无缝连接不够,陆路运输较为拥堵,铁路和内河运输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物流园区和工业区功能有待优化,提供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以及物流标准化等也不适应物流业的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三是现代物流业人才仍显不足。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来自运输、仓储企业,具有较高文化、现代物流理念和运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人才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需求。(2)上海物流业的发展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十三五”开局,中国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一年来,上海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让上海重新思考培育国际高端的供应链服务,这给上海物流带来了机遇;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开放战略,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为上海建立有效连接国内外一体化的多式联运带来了契机;同时,网络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大数据技术为上海构建产业、贸易、物流一体化的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城市物流带来了机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在这种形势下,首先,在思考如何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未来,商品、要素、服务、技术、资金、人才都将在全球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联动。第二,面对整个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思考区域的联动,重新以物流的标准化来推动整个区域物流组织的提效、降本。第三,围绕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全球城市发展目标,通过新的城市布局,解决城市发展当中的瓶颈。2)江苏省物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的日益频繁,江苏物流相关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江苏物流发展现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①物流业发展迅速。②六大物流中心已具现代物流雏形。③物流企业形式多样化。④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江苏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2)江苏物流发展措施。江苏省政府为了扶持物流业的发展,在税收、投融资、通关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措施。①按照新的税收政策,凡符合联运企业条件的企业,可使用联运业务专用发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②在投融资方面,江苏省从国债贴息资金项目中积极推荐有发展潜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项目,在省技改贴息项目中安排适当比例对现代物流项目进行倾斜,重点扶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项目建设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③在通关方面,为了协助货物的快速通关,海关将推行“全天候、无假日”的预约通关制度,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物流企业,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堆场和监管仓库,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荐,海关优先予以考虑;对不属于易腐易变、散货等货物,出口检验数相应降低为1%~3%;对属于“绿色通道”的企业在货物出口时可不检验,直通放行;对入境的经卫生检疫除害处理,符合动植物检验检疫要求的集装箱船,在办理进口手续的同时可办理出口手续,无特殊情况可不开箱检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江苏省物流发展规划。«江苏省港口“十三五”发展规划»成为今后五年江苏全省港口发展的重要指引。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加快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一区三港,推进物流型、绿色型、智慧型、平安型、法治型“五型港口”建设。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江苏将强化港口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推进物流型、绿色型、智慧型、平安型、法治型“五型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完成约590亿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到2020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比“十二五”期末新增3亿吨,达22亿吨,其中集装箱为1700万标准箱。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江苏省要重点突出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和长江下游重要的江海联运港区等“一区三港”建设,同时加快沿江、沿海和内河重点港口建设,提升港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加快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区域港口合作共赢发展;以提升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基础,提升港口码头等级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加强整合、有序建设和强化监管相结合,提高设施集约、深水、专业化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主要港口和核心港区为重点,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公铁水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内外衔接高效的港口立体综合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江海河、公铁水多式联运;以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产业集聚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为抓手,着力提升港口对腹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服务功能,构建自由贸易和航运物流、产业相融合的货运枢纽;加强港口岸线资源整合,提升港口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水平,切实推进港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动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建设;以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为基础,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行政执法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等三大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港口行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浙江省物流(1)浙江物流的发展具有以下五个鲜明的特点:①物流企业多样化,但服务水平和效率还不高。②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有所加强,但社会化和现代化步伐还不快。③信息技术逐步在物流领域得到运用,但应用程度还不高。④物流设施初具规模,但离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⑤各级政府开始重视现代物流发展,但规划引导和推进的力度亟待加大。(2)浙江发展物流业的实施意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浙江省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就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①规范物流企业注册审批,整顿规范收费管理。②提供税收优惠,加强财政扶持。③规范物流市场秩序。④提高口岸通关速度。⑤扩大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⑥积极鼓励现代物流企业发展。⑦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⑧努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广物流技术和设备标准。5.3.3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这一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开放程度高。1.概况南部沿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依山面海。全区分大陆与海岛两部分。近岸诸岛除拥有海南岛之外,自海南岛至东沙群岛一线以南,远至曾母暗沙,包括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千米,海岛面积1600平方千米,海岸线3368.1千米(不包括岛屿),海岸线之长位居全国前列,沿海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省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广东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8种,其中有34种居全国前5位,泥炭、脉石英、高岭土、粗面岩、锗、碲等居首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省夏长冬暖,四季常青,全年均宜旅游。广东省已开发成旅游点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40个,自然保护区30个。福建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海,风光绮丽,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素有“东海仙境”之美誉。福建最大特点是“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我国的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年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七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用地。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风景秀丽,四季宜人,是我国最迷人的热带风光旅游胜地。海南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①海岸带景观:海南岛的海岸线长达1500多千米,海水清澈,沙白如絮,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涂森林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②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热带原始森林,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四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③珍禽异兽: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市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县养鹿场等,旅游者可以进入保护区观赏。④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⑤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⑥古迹名胜有:五公祠、苏公祠、琼台书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朝大清官)之墓、汉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韦氏祠堂、文昌阁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⑦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嘉积镇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等,还有宋庆龄故居及陈列馆等。⑧民族风情:海南是我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⑨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景观。2.经济1)广东经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67809.9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7.4%(见图5-1)。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发电量、邮电业务总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不少指标值已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9年的5.1∶49.3∶45.60调整为2014年的4.7∶46.3∶49.0。标志着广东经济正向现代化迈进。目前,广东省已培育出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医药、森工造纸和汽车九大支柱产业。这九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广东经济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广东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地区、海外华侨众多等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福建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福建经济发展进入重要的转折时期,工业迅速发展,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地位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福建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福建全省生产总值24055.8亿元,比2013年增长1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77.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74.1亿美元。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及其在东南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地位,日益成为全局中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福建抓住中央继续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福建省,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走在全国前列。3)海南省经济海南省自1988年办特区以来,经济的急剧变化及持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8—1994年,是经济迅猛增长时期。第二阶段,从1995—1997年,是经济连续三年低速运行的困难时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第三个阶段,从1998—2002年,是经济缓慢回升、稳定增长时期。这一期间处置积压房地产、化解金融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全省GDP增长率从1998年的8.3%缓慢地升到2002年的9.3%。第四阶段,从2003年开始,海南省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在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与区域合作力度的作用下,海南旅游业呈现不断加快发展趋势。经历四个阶段之后,全省经济增长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新的增长平台,2003年全省GDP增长10.5%,这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交通运输东南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业已经逐渐形成了由区内、区际和海外交通组成的交通运输骨架,基本形成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网。广东省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主枢纽港,惠州、江门、东莞、佛山等港为重要港口及一般中小港口的分层次格局。广东省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现有民航航线300余条。福建省全省共有生产性泊位48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年通过能力1.0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能力420万标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四周环海,海运是本省交通的重点。4.南部沿海地区物流1)广东物流广东省针对制造业比较发达、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流通业发展,增强大流通对大生产的支撑作用。2001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及其七个配套文件,确定把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中高级批发市场作为流通业改革与发展的三大重点。(1)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物流企业多样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②物流领域内的信息技术开发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③企业和政府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一系列措施:a.推广供应链管理。b.加强企业协作。c.强化产业联动。④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方合作,共同采取措施促进两地物流发展。(2)广东省物流运输保持增长。货运量增长稳中向好,货物周转量持续下行。公路运输是全省货物运输增长唯一拉动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3)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物流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服务网络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未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发展。(4)广东发展物流业的对策:广东省积极加快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中高级批发市场领域的发展,开展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着力培育流通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大对流通龙头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努力为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2)福建物流福建物流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福建省发展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2015年福建省物流运行情况如下:(1)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回落。(2)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趋缓。(3)社会物流总收入稳步增长。(4)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3)海南物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海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南特有的物流体系,长年依赖海运和公路,早已形成了特殊的物流链,海南省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靠近海岸港口,以便于海运。海南省为了发展物流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具体如下:(1)建设东环铁路,构建立体交通体系。(2)与白云机场连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鼎力打造东南亚物流中心。(4)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上一页返回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5.4.1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三省一区,总面积171万平方千米。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1)陕西省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水能资源1200万千瓦。下一页返回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从整个地形看,陕西南北长、东西窄,两头高中间低,南部称陕南山地,北部称陕北高原,陕南和陕北之间,属于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陕南属于亚热带气候,关中至陕北南部属于温带气候,气温和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全省四季分明。目前陕西省已发现的矿产近90多种,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煤炭、铜、汞、石棉、银、磷、铅等,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钼和汞储量占全国的第二位,铁矿和铜矿资源较贫乏,仅占全国的1%左右。全省有种子植物3500余种,占全国10%,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生漆、桐油、烤烟、苹果、木耳、核桃、红枣等。陕西还有相当数量的多种饲养和野生动物,其中奶山羊饲养头数居全国之首,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等,是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之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文物古迹荟萃著称。陕西境内地上地下共有文物点3575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89个,省级307个。全省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3座,馆藏文物60多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21件(组),文物数量列全国之最。目前省内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5处,地质公园3处,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自然保护区17处,森林公园39处,历史文化名城11个。2)山西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位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5′~114°32′,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全省19个县(市),流程965千米。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0.8亿立方米,引黄入晋工程竣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缺水问题。山西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4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