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红楼梦》的开篇神话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了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的慨叹呢?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有改动)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D.《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C.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D.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了一块未用”的慨叹。3.下列对于文章相关文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②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B.在第③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C.在第④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D.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错误。由原文“《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可知,“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分析可知,“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的应是“其先人”,并非“曹雪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A.“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错误。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材料二:脱贫目标的实现也只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存与生计问题,只有接下来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意味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为此,需要在农村加大学校、幼儿园、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某种程度而言,只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才意味着乡村振兴目标的真正实现,而更具现实的意义是,如同基础设施带给农民的职业赋能一样,公共服务设施也能为脱贫农户创造必要的工作岗位以及稳定的收入来源。(摘编自张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国际金融报》2021年03月01日)材料三:研发远低于市场价的温室物联网装置、培育葡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田间课堂”帮农民育种培菌……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委员说,近年来,学校发挥学科优势,面向河南省53个贫困县,开展“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工程,以“定点扶贫+结对帮扶+科技扶贫”的方式,每年安排学校上千支万余人的师生队伍下沉基层,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将田野作为践行‘厚生丰民’办学理念的大课堂,将服务‘三农’作为师生的必修课,将实践作为检验师生真本事的‘试金石’。”张改平委员认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河南农业大学为200多个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技术难题,与30多家企业开展示范平台共建。此外,还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改革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人员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教育。(摘编自白雪蕾《“决不能把小麦种在黑板上”》,《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6日)材料四: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提升和重点突出相协调、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相贯通,全面实施“四大提升行动”。要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这“三件事情”,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围绕中央明确提出到2025年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农民平均水平、自治区党委提出到2025年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这“两个高于”,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手上有钱花、卡里有存款;要抓住农村地区共享优质资源、脱贫地区控辍保学提质这“两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让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要防范重大疾病这“一个风险”,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让农民实现身体健康、生活宽裕的全面小康。(摘编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宁夏日报》2021年1月23日)4.下列对我国脱贫工作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实现了7.7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实现了我国的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B.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须要针对农村地区在学校、幼儿园、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C.河南农业大学以“定点扶贫+结对帮扶+科技扶贫”的方式,安排师生下基层,能把科技送到生产一线,同时有利于检验师生的真实能力。D.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移民搬迁的措施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并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这“三件事件”,确保他们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不仅取得了本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同时也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B.乡村振兴目标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实现乡村振兴,须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C.河南农业大学在研发远低于市场价的温室物联网装置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服务“三农”。D.就业难、收入低、重大疾病发生等因素会导致已脱贫的群众再度贫困,因此政府部门须要在稳就业、增收人、防重疾等方面继续努力。6.河南和宁夏在农村工作上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答案】4.A5.B6.河南:①河南农业大学师生送技术下乡,为农户、农企等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校企合作;②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宁夏:①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②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③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④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能力。A.“提前实现了我国的减贫目标”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分析可知,原文是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不是“我国”,故此种说张冠李戴了。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乡村振兴目标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三“某种程度而言,只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才意味着乡村振兴目标的真正实现”分析可知,原文语意是说“只有……,才……”,二者是条件逻辑关系,而选项认为“目标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应的水平达到均等化”,故此种说法曲解原文文意了。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河南和宁夏在农村工作上各自采取的措施”。(1)河南:从材料三“近年来,学校发挥学科优势,面向河南省53个贫困县,开展‘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工程,以‘定点扶贫+结对帮扶+科技扶贫’的方式”可概括,量身打造脱贫方案,引进适合农民的技术;从“每年安排学校上千支万余人的师生队伍下沉基层,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可概括,河南农业大学师生送技术下乡,为农户、农企等解决技术难题,做好技术支撑。从“河南农业大学为200多个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技术难题,与30多家企业开展示范平台共建。此外,还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改革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人员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教育”可概括,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2)宁夏:从材料四“要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这‘三件事情’,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可概括,要把百万移民致富提升为行动,让让脱贫地区和农村看到希望;从“要围绕中央明确提出到2025年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农民平均水平、自治区党委提出到2025年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这‘两个高于’,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手上有钱花、卡里有存款”可概括,,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手上有钱花、卡里有存款;从“要抓住农村地区共享优质资源、脱贫地区控辍保学提质这‘两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让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可概括,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让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从“要防范重大疾病这‘一个风险’,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让农民实现身体健康、生活宽裕的全面小康”可概括,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让农民实现身体健康、生活宽裕的全面小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黑锅李培俊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够填饱肚子。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公鸡”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丢鸡”“找鸡”“得鸡”“杀鸡”四个阶段,线索清晰,叙述井然有序。B.王五是小说重点描述的人物之一,因为小麦家的公鸡丢失,他无端地背了偷鸡的黑锅,小说以“黑锅”为标题,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C.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还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D.写王五在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这既是情节的合理发展,又为下文写“杀鸡”做铺垫。8.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9.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A8.①单纯。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②性情温和。她“性子绵,不惯骂人”,她骂王五时羞得脸红。③心地善良。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让朝晖送给王五。9.(示例1)这样安排结尾好。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他们对王五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王五又找到了这只鸡,因此,“杀鸡待客”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杀鸡待客”进一步表现了小麦两口子朴实善良、重视乡情的个性。

(示例2)这样安排结尾不好。①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丢鸡——找鸡——得鸡,已经是一种圆满,费尽周折后失而复得的公鸡,转眼之间又被宰了,虽说是为了“情义”,但还是让人难以理解。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朴实的小麦夫妇把这只鸡放在重要的位置,前面用大量笔墨渲染这只公鸡是两人的宝贝,现在找到了,理应珍惜才对,所以“杀鸡”的情节不合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B.“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不正确。表现了小麦两口子朴实善良、重视乡情的个性。C.“还有肖像描写……社会环境描写”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并无“肖像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D.“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不恰当。主要是为下文写“杀鸡”做铺垫,突出王五的人物形象。故选A。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结合文本内容“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分析可知,小麦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这说明她是一个单纯的人;结合“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分析,对她骂阵时的描写,显示她性情温和;结合“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分析可知,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显示了她的心地善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探究题,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可以从肯定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论述,但都应联系文本,可以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这样安排结尾好。从情节发展角度看,结合“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分析可知,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找到了这只鸡,因此,结局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小麦两口“杀鸡待客”表现了小麦两口子的善良、重视乡情等。这样安排结尾不好。从情节发展角度看,小说的线索是“公鸡”,故事情节从“丢鸡”到“找鸡”,到写王五在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故事已经发展圆满;此时再写宰杀费尽周折后失而复得的公鸡,虽说是为了“情义”,但还是让人难以理解。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由“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分析可知,这只鸡对朴实的小麦夫妇来说很重要,前面用大量笔墨渲染这只公鸡是两人的宝贝,现在找到了,却说杀就杀,“杀鸡”的情节不合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喜好B.因责常供责:负责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失、不合D.急逐趁之趁:追逐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12.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答案】10.B11.A12.C13.(1)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捉到一只。”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2)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责:责令。句意: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故选B。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名词作状语,每年。②名词作状语,用笼子。③名词作状语,用力地。④名词作动词,杖打。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好。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倾。⑦形容词用作动词,抬高。⑧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

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故选A。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故选C。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裨益,益处;冀,希望;万一,万分之一;然,认为……对。(2)翼日,第二天;宰,县官;异,奇特本领;靡,倒下,失败。

参考译文: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 终究没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规格。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妆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在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挂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上面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想问的事,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掀动,一片纸抛落下来。拾起看,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像寺院;(殿阁)后面的山脚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到处横卧,在丛丛荆棘中,一只蟋蟀藏在那里;旁边一只蛤蟆,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琢磨,不能理解。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成名反复思索,恐怕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吧?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跑,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听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癞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成名就急得气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儿子的责任。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叫了一声就跳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里去了。再仔细看它,形状像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他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D15.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中诗人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从而流露出了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倚晚晴”以下三句,写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五、六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1)_______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忧懈怠,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3)________,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4)复道行空,___________。(《阿房宫赋》)(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六国论》)(6)举先王之政,________,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则思慎始而敬终③.河海不择细流④.不霁何虹⑤.弊在赂秦⑥.以兴利除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慎、择、霁、虹、弊、弊。

三、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弊已久。当手机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达,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语言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电视、网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凤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观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病态中文”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17.文中面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闹,乃因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B.“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C.“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D.“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B.有人也许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较为明显,台湾地区症状略轻C.有人也许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较为明显,在台湾地区略轻D.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在大陆略轻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波助澜人云亦云针砭时弊比比皆是B.推波助澜不知所云切中肯綮俯拾皆是C.兴风作浪人云亦去切中肯綮比比皆是D.兴风作浪不知所云针砭时弊俯拾皆是【答案】17.C18.D19.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文中画线句子共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引起”与“热闹”搭配不当,应该将“热闹”改为“热议”;二是语序不当,根据句意可知,应该是先“迅速升温”,再“引起关注”,故应将“引起”一句放在“能够”一句之后;三是成分残缺,应该在“在一定程度上”前加上“其”。修改正确的只有C。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下文“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余光中”“台湾作家张晓风”“咱们这边”可知,括号内应该先说台湾地区情况,再说大陆情况。又根据“笔者并不以为然”可知,“也许”应修饰“有人认为”。排除BC两项。A项,成分赘余,“大陆症状略轻”中的“症状”与前一句的重复,也排除。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第一空语境强调电视、网络助长“语言癌”,应该选“推波助澜”。“人云亦云”指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知所云”的意思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第二空语境强调说话啰嗦紊乱,应该选填“不知所云”。“针砭时弊”意思是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错误,劝人改正。“切中肯綮”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里是说“这些分析”切中要害,应选“切中肯綮”。“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这里强调“例子”很好找到,应选“俯拾皆是”。故选B。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400公里处成功实施3000牛发动机点火,约17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五号探测器近月制动正常,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据介绍,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在靠近月球时,实施“刹车”制动,目的是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答案】①11月28日20时58分,②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奔月飞行,③成功实施近月制动,④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第二段是具体细节介绍,不是关键信息,可以删除。重点看第一段,一般保留时间、主体事件、事件结果。时间即11月28日20时58分。主体事件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为了简洁,“约112小时”可删除。事件结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近月制动正常,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可简洁概括为: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最后整合答案,注意不要超过字数。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熬夜的队伍,熬夜的危害有哪些呢?首先,①________。最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1点。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深睡眠的比例最高。而如果经常熬夜,错过了最佳睡觉时段,浅睡眠、做梦睡眠的比例就会更高,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其次,经常熬夜会对体重产生影响。因为熬夜会影响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达到分泌高峰,这时如果人在睡眠状态,②________;如果还在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分泌不足。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使人体肌肉逐渐增多,所以通过早睡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③________。【答案】①.熬夜会影响睡眠质量②.生长激素就会分泌得比较多③.从而达到减脂增肌的效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