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件_第1页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件_第2页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件_第3页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件_第4页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06.12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阶段:1992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起始年,近十五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管理体制改革阶段(1992---2000)规模迅速扩大,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999---2006)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阶段(2003----现在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现在高等学校在校生是1998年的4.7倍。2002年,教育部决定停止扩招,每年招生增长幅度控制在5%。但几年下来,连年突破5%的增长控制线,仍一直是扩招的形势,停不下来。近几年的扩招情况:2002年,增长5%,计划招生275万人,实际招生320万人;2003年,增长5%,计划招生335万人,实际招生382万人;2004年,增长5%,计划招生400万人,实际招生447万人;2005年,增长考虑得多一些,为8%,计划招生475万人,实际招生504万人;2006年(今年),增长5%,计划招生530万人,其中,本科生招收260万人。但教育部担心这个计划仍会被突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1、到2006年,可颁发学历的高等学校共有1824所,其中本科院校719所,高职专科学校1105所;另外还有独立学院317所,批准的大学分校办学点145处。2、到2005年,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在学人数为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其中在普通高校中学习的本、专科生为1560万人,其他机构(民办大学等)在学人数为700多万人,在读研究生97万人。3、大学毕业生连年大幅增长:2003年毕业228万人,2004年毕业280万人,2005年毕业338万人,2006年(今年)毕业413万人。4、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也迅速扩大:2003年,计划招生22万人,考生62万人;2004年,计划招生27万人,考生94.5万人;2005年,计划招生33万人,实际招生36.5万人,考生117.2万人;2006年,计划招生40万人,考生127.5万人。5、2004年统计,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为2130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为930亿元,社会投入,包括学生学费,为1200亿元。社会投入已经超过国家投入。6、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世界第一,已经超过了美国。关注高教发展的问题(担忧):教育界关注两点:1、高等教育机构承载能力不足;2、行政权力干预高等教育发展而造成质量下滑。社会关注两点:1、担心高校收费后的学校办学的过分市场行为;2、担心学校乱收费,乱发文凭,存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危机。(二)努力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育部的2001年4号文件。2003年春,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简称“质量工程”。“质量工程”的目标:1、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2、教学内容要改变;3、教学体系要改变;4、提高在校大学生质量。2003—2007年教学评估进展情况:到2005年底的三年中,共评估本科院校171所,2006年安排评估130所,余下的280多所学校要求在2007年底前完成。教育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要求:现在强调的提法:1、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2、高等学校必须从根本上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3、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教学工作面临的三个问题:1、教学经费投入不足;2、教学管理环节薄弱;3、教学改革不够深入。制约教学质量的三个因素:教学条件、师资、教学投入。(二)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机制1、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校间、系部间的公平竞争;2、形成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发挥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3、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推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积极利用新方法、新技术;2、强调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必须抓:1、强化管理,从严治教,稳定教学秩序,加强督导评估;2、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个综合化的概念,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是包括教学、学习以及质量管理的一组综合指标。教学质量是渐进、累积而成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1、教师与学生;2、教学条件;3、教学基本建设;4、教学管理水平。这种评价模式强调定量处理的方法,主张把教育目标分解成许多可测量的行为目标,并把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量化,通过比较来衡量评价对象的行为达到目标的程度。2、CIPP模式(Context背景、Input输入、Process过程、Product结果评价模式):该模式强调两点:1)先确定计划与目标的合理和正确,然后再看达到目标的程度;2)关注过程。该模式的评价内容涉及:1)教育目标本身;2)教育计划;3)教育的实施;4)教育的影响。3、发展性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就是评价活动的结果着眼于被评对象的改进,着眼于在原有条件和基础上,评价对象质量提高的增量部分,以获得增量的多少来评价被评对象进步的程度,着眼于被评对象的未来发展。开展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的评价,确定学校教育对学生所增加的价值,通过评价学生所增加的价值,来判断学生受到大学教育后进步的程度,从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四)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1、课程评估课程:广义上,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合。狭义上,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合。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课程评估(定义):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对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估的实施:1)对教师评估内容有:授课计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备课教案等;2)对学生评估内容有: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2、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特征:1)与教学有关的教师的个性特征;2)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3)与教学有关的教师的学识水平;4)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1)教师自评;(2)专家评估;(3)学生评教:1)学生评教的合理性2)学生评教的方法3、学生学习业绩评估研究的趋势有:1)全方位、多视角评价;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测评;3)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4)以考试成绩为主,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5)重点评价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保障是高等学校自发地、出自自身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而在学校内部自上而下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是学校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保障概念:广义上: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学校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和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1)日常教学质量管理方法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员制度、学风检查制度;2)周期性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教学计划评估、院系教学工作评估、课程质量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习业绩评估,另外还有毕业生质量评估。(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1)以内为主,以外促内;2)实现全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保障;3)保障手段多元,以评估为主体;4)根据保障对象和保障活动的需要来建立;5)突出各部门及具体到人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组织系统;6)具有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运作机制;7)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定义:在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障的需要,建立的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规范的有机整体,是由组织系统和工作系统组成的综合体系。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建立体系前要明确四点:1)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学校的质量目标;2)确定完成学校质量目标所需要的组织框架;3)设计具体的质量保障活动并作出分类;4)明确规范保障体系各部门的关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这种模式有5个子系统(1)指挥系统由主管校长和教务处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有五项:*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教学质量活动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学校各部门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关系;*总结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经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2)信息收集系统;(3)信息处理系统;(4)评估与诊断系统;(5)信息反馈系统;较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应包括:1、决策;2、指挥;3、管理机构;4、信息收集与处理;5、质量评估;6、信息反馈;7、教学条件的支持保证;8、质量文化。什么是质量文化?组织内部成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