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国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之一的消费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利率等金融政策造就了中国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一困境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更显突出。了解中国消费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际遇,以期在对提振中国消费的问题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消费;利率;内需;可支配收入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01-02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最为薄弱的一环,居民消费更是比较薄弱。随着国内投资比例持续攀高的不可持续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外需市场低迷的国际国内“双困”的背景下,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破解消费增长难题首先应清楚中国消费的发展趋势及制约因素,才能设计更为合理的政策措施。

一、中国消费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1.从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上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市场活跃度得到巨大提升,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居民消费支出从1990年的9450.9亿元增至2012年的190423.8亿元,二十年增长了近20倍;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大幅提升,从1990的833元不足千元猛增至2012年的14098元,增长近17倍。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效益带来了居民消费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从2003年开始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这一方面反映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商品市场的丰裕程度和活跃度。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速度放缓但仍然强劲,可以预见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水平必将伴随经济发展的东风继续增长。

2.从消费对GDP的影响看。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增长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源泉,只有最终应用于消费的生产才是现实的生产,否则所谓的生产只能是浪费。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起了重要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但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无论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80%~90%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65%都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较低,从1990年的47.8%到2012年的55%,虽有增长但提升较慢;另一方面,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率由1990年的1.8%到2012年的4.2%,提升空间仍然存在。从1990―201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持平没有太大的变化,充分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被忽视。

3.从居民储蓄上看。高储蓄率一直是中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全球经济危机后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是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高储蓄的确是事实,从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看1990年为7119.6亿元而到2012年增至399551亿元,二十年增长近56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8.2%增长至2012年的77.4%,增长近1倍。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这一方面说明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说明人民对未来预期的悲观。由于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体系没有跟上,在加上相关教育、医疗、保险等体系不健全,造成有钱不敢花、有钱不能花的窘境。尤其是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大幅度涨价,买房已经透支了几乎三代人的储蓄和未来收入,消费增长成为空谈。

4.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这里我们可以从居民的消费恩格尔系数上来看,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家庭收入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家庭收入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中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基本上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城市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90年的54.2%、58.8%降为2012年的36.2%、39.3%。这充分说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这一比例仍相对较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空间仍很大。

二、对消费变化趋势的几点思考

1.低利率政策是导致居民储蓄不断增加、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中国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利率多年来一直为负值,长期实际负利率导致家庭储蓄存款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人们对利率的最终反映取决于利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利率带来的替代效应如果大于收入效应,储蓄将降低,若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储蓄将升高。由此,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带来的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结果是低利率带来居民储蓄的大幅度上升。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费用普高,医疗支出比例普高,购房首付支出普高,养老预期不佳等的社会中,居民储蓄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得一定目标的金额货币以应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即通过储蓄保证一定的存款数额,这就导致利率的收入效应成为主导并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促使居民储蓄在低利率环境下不降反升。政府管制带来的低利率不仅降低了家庭收入,在利率已定的情况下降低了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低利率使得受预防性需求驱动的家庭储蓄上升,居民把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进而提高消费率。

2.相较于高储蓄率,工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或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升反降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更为重要的原因。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收入增长经历了较快发展,但是工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及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家庭可支配收入则呈现出不升反降的趋势。理论界一直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影响中国家庭消费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据尼古拉斯・拉迪的分析,在以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1992―2008年劳动力报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1.8%降至56.8%,降低了5个百分点;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6.9%降至57.9%,下降近9个百分点,而同期家庭消费和家庭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7.2%降至35.1%、19.8%上升到22.8%,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上升3个百分点。他分析道:在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影响较强约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