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详解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53页。(优选)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心肺机能气体代谢当前2页,总共53页。当前3页,总共53页。当前4页,总共53页。教学目标运动与肺通气和肺换气机能氧离曲线的意义及影响因素运动对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当前5页,总共53页。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人体一切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通过氧化体内的营养物质而获得。人体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摄取O2,同时排出CO2,这一过程通过呼吸实现。

当前6页,总共53页。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泡。

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

下呼吸道由气管及各级支气管

当前7页,总共53页。呼吸过程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运输

气体与血液以化学结合或物理溶解的方式运输到全身的器官和组织。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又叫组织换气)

当前8页,总共53页。当前9页,总共53页。肺通气一.肺通气动力呼吸运动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主要吸气肌: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组成;呼气肌:由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组成当前10页,总共53页。随呼吸运动肺内压吸气时<大气压;呼气时>大气压胸内压吸气呼气时均<大气压,吸气末气压更低,呼吸深度越深,吸气末肺内压和胸内压越低胸膜腔为负压的意义:①牵拉肺呈扩张状态

②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当前11页,总共53页。二.肺通气机能㈠肺容量指标当前12页,总共53页。

1.每一平静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叫潮气量

(TidalVolume,TV);400~600ml2.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作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InspiratoryReserveVolume,IRV),正常成人约为1500~2000ml。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InspiratoryCapacity,IC)。

当前13页,总共53页。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作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ExpiratoryReserveVolume,ERV)。正常成人约为900~1200ml。补呼气量的大小表示呼气的贮备能力。4.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VitalCapacity,VC)。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当前14页,总共53页。

5.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ResidualVolume,RV)。正常成年余气量男性为1500ml,女性为1000ml;

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FRC)。安静时正常成年男性约为2500ml,女性约为2000ml.当前15页,总共53页。6.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为肺总容量

(TotalLungCapacity,TLC),肺总容量是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成年男性平均为5000ml,女性平均为3500ml。

当前16页,总共53页。㈡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VE)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安静时成年人的每分通气量为6~8L,安静时呼吸频率随年龄而异,5岁时平均为26次,15岁~20岁时平均为20次,成年后平均降为16次。剧烈运动时每分通气量可增至80~150L或更多(180~200L)。当前17页,总共53页。㈢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VA)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DeadSpace):呼吸道肺泡无效腔:由于肺内血流分布不均而未能全部进行气体交换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DeadSpace):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当前18页,总共53页。呼吸频率潮气量(ml)解剖无效腔(ml)功能余气量(ml)肺通气量(ml/min)肺泡通气量(ml/min)81000150150080006800165001502000800056003225015022508000320053150150235080000不同呼吸频率时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当前19页,总共53页。深呼吸形式的生理意义增加吸气末胸内负压程度,利于静脉和淋巴液回流;减少肺泡无效腔减少功能余气量,利于肺泡气体更新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氧通气当量,提高呼吸效率通气量/摄氧量当前20页,总共53页。三.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㈠肺活量㈡连续肺活量:间隔30s,连续测5次肺活量结果,简单、快速判断呼吸肌疲劳及身体机能状况。后一次≥前一次肺活量证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当前21页,总共53页。㈢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1秒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时间肺活量

(TimedVitalCapacity)。

TVC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还能反映肺泡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时间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时间肺活量83%96%99%,当前22页,总共53页。㈣最大通气量15秒钟通气量的测定,并将这个所测得的值乘以4,即为每分最大通气量。

通气贮量的百分比

=(最大通气量-安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正常通气贮量的百分比值应≧93%

当前23页,总共53页。第二节气体交换和运输

物理弥散的方式

-----从分压高的一侧向分压低的一侧弥散

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交换的结果:静脉血逐渐变成动脉血当前24页,总共53页。肺换气当前25页,总共53页。组织换气当前26页,总共53页。一、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分压差

2.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3.呼吸膜的厚度、面积、通透性

4.通气/血流比值

当前27页,总共53页。分压差当前28页,总共53页。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成人安静时,=0.84此时二者最适宜匹配,气体交换效率最高当前29页,总共53页。通气/血流比值增大通气过剩,血流不足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加大当前30页,总共53页。通气/血流比值减小通气不足,血液过剩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有充分的更新相当于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通气血流比值的大或小,都会妨碍气体交换当前31页,总共53页。二.气体运输O2和CO2靠血液进行运输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溶解的虽然很少,但必须先溶解,再化学结合当前32页,总共53页。(一)氧气的运输过程

1.经呼吸道将氧吸入肺泡

2.肺泡氧分压高,静脉血氧分压低,氧进入血液

3.物理溶解1.5%,98.5%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4.运输途径: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

5.动脉血的氧分压高,在氧分压低的组织,氧和血红蛋白解离释放出氧,供给组织利用,这一过程

迅速、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PO2高低影响

当前33页,总共53页。(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组织代谢产生CO2

2.组织CO2分压高,动脉血CO2分压低,CO2进入血液

3.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

4.化学结合方式: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5.运输途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

6.肺动脉内的静脉血CO2分压高,肺泡CO2分压低,CO2解离,进入肺泡,从肺脏呼出体外。 当前34页,总共53页。(三)与O2运输相关的三个概念Hb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Saturation):血液中Hb与O2

结合的程度,即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比值。Hb氧容量(OxygenCapacity):Hb氧饱和度达到100%时,每1L血液中Hb所能结合O2的最大量。受Hb浓度的影响(每克Hb结合1.34mlO2

)Hb氧含量(OxygenContent):每1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受PO2的影响当前35页,总共53页。计算举例例如:某正常男子Hb浓度为150g/l,安静时动脉血氧饱和度约为98%,静脉血氧饱和度约为75%。1.其氧容量为:150g/l×1.34ml/g≈200ml/l.2.动脉血氧含量为:200ml/l×98%=196ml/l3.静脉血氧含量为:200ml/l×75%=150ml/l4.动静脉氧差为:196-150=46ml/l。当前36页,总共53页。(四)氧离曲线及其意义当前37页,总共53页。不同情况下PO2和PCO2(mmHg)空气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PO2159104100<400-30PCO20.340404650-80当前38页,总共53页。氧离曲线的上段:60-100mmHg

(eg:安静和运动时肺换气)此间Hb氧饱和度受PO2

影响不大,到60mmHg时Hb氧饱和度仍在90%以上。正常人体即便是在剧烈运动时肺泡PO2

也不会低于60mmHg,此段特征为机体摄取足够的氧提供较大安全系数。故高原、呼吸系统疾病时,虽然肺泡氧分压下降,血液仍能携带足够的氧当前39页,总共53页。氧离曲线的中段:40-60mmHg

氧分压为40mmHg时,相当于静脉血的氧分压,Hb氧饱和度为75%若动脉血氧含量为20ml/100ml(以血氧饱和度为100%计算)、此时静脉血氧含量为15ml/100ml即每100ml血流经组织时释放出5ml氧若心输出量为5

升,则VO2

为5000ml/min×5%=250ml/min当前40页,总共53页。氧离曲线的下段:40mmHg以下(运动时组织换气)组织活动加强时,组织中的氧分压更低更利于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当前41页,总共53页。当前42页,总共53页。高原环境下氧运输能力氧分压159142126111978574655748当前43页,总共53页。地点海拔(米)适用项目地点海拔(米)适用项目贵州红枫湖1245水上云南海埂1890综合四川西昌1500水上吉林长白山1900滑雪陕西太白山1500摔跤云南呈贡1917田径甘肃兰州1500综合新疆天池1942滑冰四川会理1793田径甘肃榆中1987田径甘肃刘家峡1800水上青海西宁2260综合贵州六盘水1840赛艇青海多巴2366综合中国高原训练基地Theproperheightofaltitude

当前44页,总共53页。(五)三个机能评定指标氧脉搏(OxygenPulse):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心率计算可作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氧利用率=(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可用来评价训练程度氧通气当量(呼吸当量):肺通气量与摄氧量的比值。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5,越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越高。同等运动强度下,运动员呼吸当量<常人

当前45页,总共53页。计算题1假设某男子其血红蛋白浓度为150g/l,测得其剧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为4500ml/min心输出量为30l/min,若剧烈运动时其动脉血氧饱和度仍维持在98%左右,求此人剧烈运动时的氧利用率。(注:氧容量=血红蛋白浓度×1.34ml/g)当前46页,总共53页。计算题2某患者心率100次/分,安静肺通气量为7L/min,摄氧量为200ml/min,经血气分析测得其每100ml动脉血中氧含量为18ml,每100ml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4ml,请计算该患者的氧通气当量、氧脉搏、氧利用率、每搏量。当前47页,总共53页。计算题2氧通气当量=肺通气量/摄氧量=7L/min÷200ml/min=7000/200=35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供给组织利用的氧量。=每分摄氧量/心率=200ml/min÷100次/min=2ml/次氧利用率:=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动脉血氧含量=(18-14)/18=?每搏量:心脏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博量。因为氧脉搏为2ml/次,即每博血液量可以向组织提供2ml氧气;又因为已知100ml血液可以向组织提供(18-14)ml氧气,因此每博量=100/2=50ml当前48页,总共53页。(六)运动对影响解离曲线因素的影响1.

直接因素:氧分压2.

PCO2和pH值:波尔效应(Bohreffect)▲

PCO2和H+浓度增加,Hb与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