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9章中国戊戌变法第2节百日维新教案(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1.gif)
![高中历史第9章中国戊戌变法第2节百日维新教案(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2.gif)
![高中历史第9章中国戊戌变法第2节百日维新教案(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3.gif)
![高中历史第9章中国戊戌变法第2节百日维新教案(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4.gif)
![高中历史第9章中国戊戌变法第2节百日维新教案(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8d265698fa052ea002be662111eb2cb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百日维新】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要点难点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剖析其特1.要点: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2.难点:维新变法的推行条件、特色点。及对其评论。知识点一变法救亡呼声再度高涨1.引火线:1897年冬,德国发兵霸占胶州湾。2.表现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万言书,呼吁实时变法,革旧图新。(2)1898年1月,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五位大臣会见康有为,康有为指出变法的必需性和紧急性。康有为上书《应诏兼顾全局折》,并提出了详细变法措施。康有为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书,为光绪帝供给实行“变政”的样板。(5)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倡始组织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接踵建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深度点拨]康梁等人依赖光绪帝进行变法反应的实质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财产阶级,依赖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这充分反应了中公民族财产阶级的脆弱性和妥协性。知识点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公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告推行维新变法。2.内容政治方面①撤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删订则例。②开放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③取销旗人靠国家奉养特权,同意他们自糊口计。④整改和澄清吏治。经济方面①建立特意管理机构,保护和促进农工商等各业的发展。②改革财政,编制估算方案等。军事方面①用新法精练陆军。②添置兵舰,扩建海军。③裁汰旧式军队。文教方面①改革科举制度,取销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②建立大学堂和各级中小学堂,差遣留学生,推行新式教育。③建立译书局,允许创办报馆学会。④奖赏创新性著述。3.评论基本上反应了维新派的梦想和要求。没有触动清代的统治基础,改革不完全。在维新派的推进和光绪帝的督导下,有些新政得以推行。必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流传。[深度点拨]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由光绪帝支持变法除了救亡图存外,还有另一个目的,即稳固封建统治,利用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争夺最高统治权,所以在波及改革的根本问题时,光绪帝的阶级实质裸露无遗。研究点
百日维新的特色史料
解读史料一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
103天内,光绪帝公布各样谕旨100多条。光绪帝谕令归并衙门,裁汰冗员,“将此刻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因为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纳了一些强行抓住史料一中第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的信封查的方法,使一些中基层人士顿然失业,难息,这些是史料要旨。以度日。光绪帝命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糊口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忽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布置,致使他们对新政民怨沸腾。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理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很多人以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史料二今世有名历史学家胡绳说:“以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提炼胡绳的观点,即“光绪皇帝代皇帝是代表脆弱的民族财产阶级利益,妄图实表民族财产阶级政治路线不行一种民族财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不过遭切合历史事实”。到了惨败,这类见解不切合历史事实。”[史料应用]归纳史料一中戊戌变法法律中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踊跃作用与缺点,说了然什么?【提示】(1)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理发辫。踊跃作用:打击了封建保守权力,摇动了封建统治。缺点: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请你联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史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提示】从改革措施能够看出,光绪帝固然采用了维新派提出的很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波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推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明光绪帝仍旧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系这一根天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财产阶级的利益。百日维新的特色波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表现了送旧迎新的新气象,但未波及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公众中,因此没有形成改革的巨鼎力量。从推行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生力军的单薄。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财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发作用,有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流传。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焦躁,分不清轻重缓急。[讲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局势下,民族财产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的一场政治活动。救亡图存是其首要的历史使命。2.维新变法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入。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惹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应。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整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务实际、残害人材、于世无补的弊端,指引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良策是以学堂制取代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建立各样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实质的更改,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浮现一批讲实质、重应用、认识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资料二康有为代人起草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样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托廷议必惹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念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赢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请回答: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依据资料一、二并联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思路剖析]第(1)问,依据资料一“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可得出,科举制存在缺点;依据资料一“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联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资料一“指引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流传了新学,有益于思想解放;依据资料一“以学堂制取代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实质的更改,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踊跃影响;依据资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依据资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端,很不完全。[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缺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材)。简评:打击了旧学;流传了新学;有益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踊跃影响;改革不完全(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端)。1.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瞠目结舌,气得荣禄半途散场。这类现象说明的本责问题是()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B.固执派权力势单力孤C.建立议院,召开国会D.民族危机日趋加深[此题考察学生的剖析理解能力。康有为把荣禄驳得瞠目结舌表示,在民族危机的生死关头,要救亡图存一定进行变法,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2.保国会建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呼吁,切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进光绪帝下信心推行变法,拍手称快D.力争培植清代统治,获得上下宽泛支持[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保国会的主旨切合时代要求,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3.改革政治体系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在这方面的措施有()A.拟订宪法B.裁撤闲散重叠机构C.建立农工商总局D.设议院[考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可采用清除法。A、D两项在维新措施中都没有波及,C项是经济措施,不符合题意。]4.以下哪一项内容切合维新派的主张,却不在戊戌变法的政令以内()A.推行君主立宪制B.改革政府机构C.改革科举制度D.发展民族工商业[比较变法措施可知推行君主立宪制其实不在变法政令以内。]5.(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边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跟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以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兼顾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鉴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裁夺宪法”;制度局议定则程以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履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撰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系同等,俾易商议,每天值内,同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台设备运输外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办公室租赁及企业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公司办公室租赁简明合同
- 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员聘用合同
- 劳务合作合同年
- 农业产业链质量监督与管理指南
- 打井降水施工合同
- 食品进口与出口检验作业指导书
- 深圳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C型钢检验报告
- 检验科临检组风险评估报告文书
- Q∕GDW 12127-2021 低压开关柜技术规范
- 五金行业质量规范标准
- 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带彩图-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图片-幼小拼音试卷习题
- 数与代数结构图
- 曹晶《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教学设计
- 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图
-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工程案例及反馈情况
- 财务收支记账表
- 物流园区综合管理系统需求(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