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教案_第1页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_第2页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_第3页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游金萍教学目标: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表达的儒家的“仁政〞的观点。领会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积存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评判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同于教学目标3和5.教学难点:评判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17页。板书课题二、介绍教学目标。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摘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本钱课教学。四、一知。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一〕知生平。〔二〕知思想。四、刚刚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一〕读准字音叟〔〕庶〔〕人万乘()弑〔〕其君不夺不餍〔〕〔二〕读懂文意重点字词=1\*GB3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2\*GB3②亦有仁义而已矣亦:但,只。=3\*GB3③上下交征利。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4\*GB3④弑其君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5\*GB3⑤苟为后义后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意动用法。=6\*GB3⑥不夺不餍餍:满足。成语和格言:不远千里上下交征利文言句式:=1\*GB3①何以利吾国?=2\*GB3②何以利吾家?=3\*GB3③何以利吾身?“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请一学生朗读,点评。学生齐读,读出孟子的语言的滔滔气势。五、悟。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孟子要推行他的思想,就得不停地在各诸侯国之间奔波、游说。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统治者接受他的观点呢。那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统治者讨论他感爱好的话题,并且还得注意讲话的方式。提问:当时,统治者对什么最感爱好?学生答复。〔师〕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悟。〔一〕悟思想。问题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义利观〕问题2:本文表达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依据何在?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先义后利先利后利会祸害无穷。先义后利实至名归。教师总结: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明确文章主旨,须学会归纳:=1\*GB3①挠住句意=2\*GB3②逐层归纳=3\*GB3③确立观点六、评。讲到这里,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已根本完成。可是2000多年了,孟老先生的思想一直还在熠熠闪光,特别是他的先义后利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孟子观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评判。问题: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现实评判。七.课外延伸=1\*GB3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