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第1页
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第2页
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第3页
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榆四中王丽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等数据的基础上,能简单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自己比较熟悉的实物来感受地球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辛。【教学重难点】:提出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生:知道。师:请同学甲,来回答一下,什么形状?圆形。师:请同学乙,再来回答一下,什么形状?球形。师:那么地球到底是个什么形状的呢?球形的。今天,在我们看来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这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以解决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一段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板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讲授新课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板书:历程:直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凭借各种交通工具,使得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人们逐渐感觉到大地不再像以往感觉到的那么平了,人们就开始怀疑,以前地平的观点。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因为在月食发生的时候,人们发现地球与月球的交界的边缘线是弧形的,人们就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这样就有了“地球“的观念。(板书:推测)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16世纪,在欧洲曾有人这样预言,“如果地球是‘球体’,我驾船横渡大西洋,向西出发,一直前行,将来有一天会从东方回来。”也就是说从一个地点沿着一个方向前行,最终将重回原点。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请学生查看教科书4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和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板书:证实)从远古时代到麦哲伦环球航行,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程为什么会这么漫长,是因为人类的脚步始终没有离开地球。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假如人类能跳出地球,再来看看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将一目了然。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前苏联的加加林,他进入太空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地球,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之后,我国也有多位宇航员登上太空。也在太空亲眼看到真实的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板书:证实)3、知识拓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例如:①站得高望得远。我们站在楼上想看到更远处更美的风景,我们需要……用一句最贴切的古诗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我们站在海边看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站在海边目送远去的帆船,我们先看不到船身,渐渐地桅杆也看不到了,最后整个船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正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现在,人类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平均半径是从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半径的平均值。)、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的长度)、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巩固练习教科书4页活动题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实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7285700万)个足球场的总面积(7000平方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的总长因为最大周长的计算题相对简单一些,我设计先做这道计算题,再做表面积的那道计算题。这样学生从简到难的过程,学生感悟地球的大小,在心中有一个“大地球”的观念。5、布置作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实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形状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