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啥?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

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6.简述“楚辞”名称源流。

7.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8.简析《离骚》题义。

9.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

10.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

11.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2.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别同。

13.讲明东汉辞赋的进展与演变。

14.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5.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要紧内容。

16.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17.简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

18.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19.简述《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20.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别同。

21.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历史地位。

22.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群。

23.简述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

24.简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XXX。

25.简析《山居秋暝》的艺术特群。

26.简述高适《燕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群。

27.岑参的《白雪歌》有何艺术特群7

28.简讲杜甫所创的新题乐府。

28.(1)继承《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进展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2)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一大特群。

29.简要讲明唐传说的进展过程。

30.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群与妨碍。

艺术特XXX:①在爱情篇章中融人对社会人一辈子的凄凉体验,体现出一种恍惚别安、若有若失的情感。

②运用比兴、拟人、象征、双关等手法,抒写爱情感觉,制造出一种带有感伤的情绪,在让人体验到爱情伟大、美好时,也带着一种无奈和伤心。

妨碍:李商隐“无题”诗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妨碍,他那感伤

的情调,细约之美,婉转之意,凄艳之情,具有词化特征,为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31.简讲南唐词与酉蜀词的区不。

32.简讲李煜词的内容和词境。

33.简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

33.(1)以传记散文为一般百姓立传,突破了以往传记作品别为一般人物立传的传统,以非凡的胆量和深邃的笔触,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一般人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善良天性和聪慧才智,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小人物的光辉。

(2)在山水散文方面制造天人合一的意境,纵情于空濛明瑟的境地,致意于登临游观,人与山水密别可分,风格冷峭,蕴涵理趣,开创了描写自然美的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34.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

35.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36.简述北宋词进展概况。

37.略述柳永对宋词进展的贡献。

38.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39.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山谷体"。

40.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41.简述杨万里“诚斋体”的艺术特XXX。

42.简述姜夔词的意境与格调。

43.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XXX。

44.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群。

45.简述《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XXX。

46.简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讲的悲剧意义。

47.简述《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XXX。

48.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讲进展的贡献。

49.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散文创作。

50.简述张岱小品的恃群。

51.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52.略述龚自珍的诗歌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答案1.(1)是依据音乐的别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别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别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亮,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非常有特XXX。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别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

人蜿蜒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爽朗情状。

3.(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讲法是左丘明,疑点非常多。如今学术界大多以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4.大约可分为三个进展时期: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点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讲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并且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讲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讲理文的进一步进展;非常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XXX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讲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讲理文的高峰。

5.(1)《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2)有的章节可以经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6.(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医生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

(2)“楚辞”那个名称西汉时始浮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XXX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7.(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别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它作品别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蔼氛,本算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地。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妙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地,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群彩斑谰的艺术境地。

8.司马迁讲:"离骚者,犹离忧也。”训“离”为“罹”,以“遭遇忧愁”来释“离骚”。而班固也讲“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的讲法与司马迁所解相近。王逸释曰:离不的忧愁。今人游国恩在前人陈讲基础上另创新见,认为“离骚”即“劳离”,为楚地乐歌名。

9.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

10.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基本按照音乐的别同,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那个分类比较全面而系统,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郭氏的分类。

11.(1)在内容上,关怀时事,总结秦亡的经验,针对现实咨询题

发表议论。

(2)在艺术上,行文平实晓畅,并且又受战国纵横策士妨碍,有纵横家之遗风。

12.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不力。如《史记》列人“世家”的人物。在写作上,《汉书》别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平复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XXX。

13.东汉阶段,辞赋创作仍然有XXX和赋体两种类型。

(1)XXX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则浮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往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一辈子、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进展。

14.(1)倾诉日子艰苦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

(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

(3)讥刺达官贵人,批评社会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歪行》

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咨询题,如《陌上桑》、《孔省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

15.(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不绪。如《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等。

(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

(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觉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16.(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一辈子艰苦、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因此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17.(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

(2)充满着一股别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忧愤,刚健有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因此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18.(1)表现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别满,抒发别平之气。

(2)写征人别得归家之苦。

(3)大量创作妇女题材的诗歌。

19.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乡村景象的描绘,又用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能够讲,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这个动乱时代广阔民众对太平社会的憧憬。

20.庾信以出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别同的创作阶段,特XXX明显别同:

(1)前期日子在南朝,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善用对偶,代表作是《奉和山沲》。

(2)人北方后,因羁旅他乡,身处异国,时间有一种故国之念、归家之思,情绪低沉、苍凉,代表作是《拟咏怀》。

21.(1)新体诗(永明体)的浮现是诗歌进展的必定,也是诗歌进展的必定要求。魏晋往后,诗歌向美文进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浮现正好解决了这一咨询题。

(2)永明声律讲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故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艺术效果,具有很积极的进步意义。并且,它的浮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22.(1)格调明快、清新,别仅再现了江南的自然体面,并且也表现了南朝妇女人浪漫情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2)语言清新流畅,多用双关语和谐音,比较含蓄、婉转,耐

人寻味。

(3)形式上,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23.(1)反映北国体面、塞外人情。

(2)反映北方的尚武精神和豪侠之气。

(3)反映人民的痛苦日子。

(4)反映婚姻与爱情。

24.(1)在构思、章法上,此诗非常有特群。①全诗总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具段降。②全诗紧扣诗题的五种景物,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逐一展开。③以月升开头,以月降结尾,中间以月贯通,随着时刻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示相互联系又别断变化的画面和情绪。

(2)诗歌采纳比兴手法。全诗以春江月夜这一良辰美景为衬托,以江月与人作对照,表现人一辈子短暂之悲哀和离不之痛苦。

(3)全诗诗情、画意、哲理有机统一,构成一具空灵邈远、引人入胜的艺术境地。

(4)此诗虽以宫体旧题写传统题材,但作者倾注了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开拓出新的境地。

(5)语言清丽,情调多变,诗情跌宕起伏。

25.(1)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突出环境和心境的幽静。

(2)将声、光、群恰到好处调配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艺术画面,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地。

(3)用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