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1.gif)
![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2.gif)
![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3.gif)
![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4.gif)
![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e2ee0f6fb677664179e93bd347ecabe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杨溪路西段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设计规范、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号06MS201)《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及连接件》(CJ/T
270-2017)《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业主提供本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及物探资料。业主提供本工程范围内的1:500地形图和1:10000地形图。《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3.04)《重庆市主城区两路组团F标准分区西部片区控制详细规划》《春兰三纵路施工图电子版》我公司设计的本工程道路施工图上一阶段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文本中暴雨强度公式遗漏。执行情况:根据审查意见补充暴雨强度公式。请补充方案比选内容(比如:雨水管、电缆隧道等)。执行情况:根据审查意见于初步设计说明7.4.5章节补充比选。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工程基本概况本次设计的白杨溪路西段起点接春兰三纵路,经春同三纵路后,终点接春兰二纵路(原萱华路),全长435.944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18m,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工程设计内容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白杨溪路西段排水施工图设计,包括沿线雨、污水管道等设计。消火栓及其供水管线内容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该部分内容由建设方另行委托设计。排水系统概况片区排水现状与本次设计道路相交的春兰三纵路和春同三纵路均为规划道路,排水管网尚未建成;与本设计道路终点相交的春兰二纵路为现状道路,排水管道均已建成。道路两侧主要是居住用地(两侧地块基本建设完成,地块管网已向地块其他侧市政道路组织排放,仅春同三纵路至春兰三纵路段北侧地块尚在建设中)。片区排水规划根据《重庆市主城区两路组团F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白杨溪道路中间高两侧低(高点位于白杨溪路西段与春同三纵路交叉处),本次设计春同三纵路至春兰三纵路段排水管道自东向西排放,排入西侧春兰三纵路排水系统;设计春同三纵路至春兰二纵路段排水管道自西向东排放,排入东侧春兰二纵路排水系统。本次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详见《雨水管道系统图》和《污水管道系统图》。排水设计概况本次排水设计与片区排水规划保持一致,重力流排水,其中春同三纵路至春兰三纵路段雨污水管道排入春兰三纵路拟建排水管道;春同三纵路至春兰二纵路段雨水管道排入春兰二纵路现状排水管道,该段道路两侧地块基本建设完成,故该段不设置污水管道。详见《雨水管道系统图》和《污水管道系统图》。本次设计道路雨水管道长约412米,管道管径为d400~d500;污水管道长约135米,管道管径均为d400。设计原则符合规划原则。城市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即排水设计流量按设计范围内城市建设完成,人员及企业全部入驻后最大流量考虑。满足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道路排水设计不能单纯地从一条道路出发来考虑,从整个流域、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着手,根据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来考虑排水设计,既要满足转输上游流量要求又要保证下游排水接口可靠。满足技术经济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和设计标准的要求下,尽量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排水设施,将其整合发挥其工程效益。满足现行政策的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政策和规定,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产品。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基本设计参数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L/S·Ha)··设计暴雨重现期期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表4.1.3要求取值:表4.1.3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城镇类型城区类型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重要地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3~52~35~1030~50大城市2~52~35~1020~30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32~33~510~20本次设计雨水管重现期:道路雨水系统P=5年,按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区取值。·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规划建设用地ψ=0.7,非建设用地ψ=0.2,综合径流系数加权平均计算。·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雨水管沟断面的计算其断面计算如下:Q=V*AV=(1/n)*R(2/3)*I0.5Q:雨水设计流量(m3/s); V:雨水设计流速(m/s);A:过水断面面积(m2);n:粗糙系数,对塑料管取n=0.010;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第3.1.2条要求,综合生活污水定额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确定,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90%采用。设计人口密度采用250人/公顷,综合生活用水定额300L/人·天,本工程取90%的给水量为污水量。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k=2.7/Q0.11(Q为平均污水量,1.3≤k≤2.3)。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面积(ha)×100000/(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90%(L/Cap•d)Ks:地下水及雨水渗入量系数,取1.1Kz:由于暂无入驻地块用水量资料,本次设计总变化系数参照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雨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本工程设计白杨溪路西段道路桩号K0+000~K0+260段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北侧车行道下,距离路缘石3.0m,雨水管道自东向西排入春兰三纵路拟建雨水管道;道路桩号K0+260~K0+435.944段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雨水管道自西向东排入春兰二纵路现状排水管道。预留接口:本次设计在人行道上的雨水检查井均可作为道路周边地块雨水管道支管接入井。在下游雨水管道系统未形成前,需要采取临时排水出口措施,在填方段,排水出口伸出边坡,在挖方段,排水出口布置到地势低洼地方,并对出口进行防冲刷处理。纵断面设计雨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坡向基本一致,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雨水管道流速大于0.75m/s并小于8.0m/s。在常规路段保证雨水管道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1.8m。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序号设计管段编号汇水面积设计流量管径坡度流速过流能力重现期径流系数起迄(ha)(L/s)(mm)(‰)(m/s)(L/s)(a)1YBY-6YBY-12.0544d50015.03.0660150.72YBY-13YBY-150.5175d4005.01.5219050.9污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本工程设计道路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北侧车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道路桩号K0+000~K0+260段污水管道自东向西排入春兰三纵路拟建污水管道;道路桩号K0+260~K0+435.944段两侧地块基本建设完成,其污水管道均为现状(均未向该道路段组织排放),故该段不设置污水管道。预留接口:本次设计在人行道上的污水检查井均可作为道路周边地块污水管道支管接入井。在下游污水管道没有建成前,本污水管道不得投入使用。如果必须临时排放,须得经过简易生化处理设施处理,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临时排放。当地块工业废水接入本次设计污水管道时,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污水排水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等相关规定)和水处理厂的相关要求执行。纵断面设计污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纵坡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5,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5m/s,污水管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0m。水力计算本次设计污水管道服务面积较小,为不计算管段,管径采用d400。管材、基础、接口及附属构筑物管材及断面形式(1)一般排水管道断面形式采用圆形,当管径大于2000mm时,排水管渠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2)本工程管径≤800mm采用FRPP模压管,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米,环刚度SN≥8000N/㎡,管道管道埋深大于6米小于等于10米,环刚度SN≥10000N/㎡。FRPP模压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的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3)本次设计YBY14至YBY15段道路覆土较浅,需路面水稳层加钢筋保护,详见道路设计大样图。(4)雨水口连接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5)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接口(1)污水管道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2)FRPP模压管接口形式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管道接口的具体做法可根据相关规范,参照供货厂家的产品要求执行。雨水连接管(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接口做法参照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1,第23页。基础(1)FRPP模压管采用砂石基础。(2)混凝土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0.7~5.0m时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5.0~7.5m时采用180°混凝土基础。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井盖采用球墨铸铁圆形防盗防下沉井盖及盖座,在人行道上荷载等级为C250;在车行道上荷载等级为D400。爬梯采用球墨铸铁材质成品。(3)排水管道检查井采用C30混凝土砌块结构,做法详设计大样图。(4)检查井井盖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井盖应有标识。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低于地面。人行道上井盖外观宜与人行道铺装相一致。在车行道下井盖基座与井体分离。(5)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4.4.7A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100kg),且网孔直径应小于10cm,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砌块双箅雨水口,具体做法详设计大样图。雨水箅选用球墨铸铁材质,也可根据当地普遍采用地材选用。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35L/s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3)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道路坡度特别平缓、道路陡坡变缓坡处、立交及匝道变坡凹点处需要加密设置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4)雨水连接管如果位于车行道上,采用C30混凝土回填开挖沟槽。结构采用材料要求本工程所有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为HPB300,为HRB400);砖砌块采用烧结砖,强度等级不小于Mu10;石料采用微风化的砂岩,强度等级不下于Mu30。海绵城市专篇设计目标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当道路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3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当道路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30%且<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当道路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各道路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计算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根据建设方意见:白杨溪路西段由于人行道较窄,考虑人行道透水砖铺装的LID设施,其余海绵指标由周边绿地统一考虑。设计原则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责收集透水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5)位于泄流通道上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低洼地点,若因地势受限应保证低洼处设计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设计目标由于本次设计道路所在片区暂无海绵专项规划,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表3.3.2-1为建设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推荐取值,交通设施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65~7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取值≥50,并根据下表:不同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表用地类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居住用地绿地率<30%30%≤绿地率<35%35%≤绿地率70758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绿地率<30%30%≤绿地率<35%35%≤绿地率707580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绿地率≤15%15%<绿地率6570工地用地65物流仓储用地65道路路侧带宽度比<30%30%≤路侧带宽度比<40%40%≤路侧带宽度比657075交通设施用地70公共设施用地70绿地与广场用地80本次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75%;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取50%。设计计算本次设计道路海绵措施仅包括人行道透水铺装,海绵措施的径流控制率和污染控制率达到上位规划目标。海绵城市计算结果如下面积分类面积S(m2)雨量径流系数单项措施径流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mm)径流总量控制量V(m3)单项设施污染控制率(%)总污染控制率(%)不受控面积不受控车行道4138.500.900.000.000.000.000.00自然受控面积绿地0.000.1585.0028.400.0080.000.00人行道透水铺装3200.760.1585.0028.4090.9080.0029.66受控面积生物滞留带0.001.0090.0043.800.0075.000.00受控车行道0.000.9090.0043.800.0075.000.00合计7339.2690.90实际控制指标37.0729.66上位规划目标75.0050.00本次设计由于人行道受限,无法设置生物滞留带,仅设置人行道透水铺装无法满足规划径流控制率75%和总污染控制率50%的目标,故其余海绵指标由周边绿地统一考虑。人行透水铺装人行道结构组合:详见道路人行道结构图生态透水砖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生态透水砖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铺砌必须平整稳定,不得有翘动现象。生态透水砖抗压强度采用Cc40,技术指标见下表。外观质量项目要求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10.0mm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15.0mm裂纹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10.0mm贯穿裂纹不允许分层不允许色差不明显尺寸允许偏差单位:毫米项目要求长度、宽度±2.0厚度±2.0厚度差±2.5垂直度≤2.0平整度≤2.0直角度≤2.0生态透水砖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生态透水砖的边长/厚度≥5时,其抗折破坏荷载应不小于6000N。抗压强度单位:MPa抗压强度等级平均值不小于单块最小值不小于Cc3030.025.0Cc3535.030.0Cc4040.035.0Cc5050.042.0Cc6060.050.0物理性能项目要求耐磨性磨坑长度不大于35mm保水性不小于0.6g/cm2透水系数透水系数(15℃)≥1.0×10-2cm/s抗冻性25次冻融循环后外观质量应符合上表的规定且抗压强度损失率≤20.0%当透水铺装场地坡度大于2%时,宜沿坡度方向设置隔断层(隔断层顶端宜与透水基层顶齐平,底端超出透水基层底3cm;隔断层采用透水土工布(400g/m2)的防渗膜)。本次设计道路坡度2.43%~2.50%,道路纵向每隔9米设置隔断层。沟槽开挖及回填管渠沟槽开挖(1)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和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条的要求。排水管沟沟槽开挖要求及开挖时工作面宽度详见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2)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防止垮塌事故,同时应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3)沟槽开挖建议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开挖应控制超挖。对于填方地段,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管道及构筑物基础要求为原状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超挖、不得扰动基面,如超挖应用中粗砂分层夯填,密实度不小于9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前需保留一铲土(250~300mm),待天晴时挖随做管道基础。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沟槽回填(1)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压实。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m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2)槽底至管顶以上1m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沟槽回填时,柔性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详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大样图;混凝土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6条相关规定执行。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相关规定执行。箱涵沟槽的回填要求详见结构部分图纸。(4)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a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c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d井室及井筒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砂卵石或碎石回填。(5)未尽事项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根据住建部颁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本工程包含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未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施工、第三方监测、验收等都需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进行。排水管网内窥检测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内窥检测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鉴于排水管网沉降、塌陷、变形、开裂等质量缺陷隐蔽期较长,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在排水管网保修期结束以前进行二次内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支付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其他未作说明处详见渝建发[2019]10号文。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复核上、下游市政排水管道(沟)接入处标高,避免水接不进来和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如测量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2)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请认真仔细读图,若本设计图中有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之处或错漏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作出调整后方能施工。(3)如果工程现场与设计基础资料有较大出入或者有障碍物影响施工,需要变更设计的,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同意,业主发送设计变更函件给设计单位,设计方调整变更完后,施工方根据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4)检查井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确认。(5)过街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于支路的管道接入。过街预埋共用管沟处也应作好隐蔽记录,便于远期的穿管和接线。(6)沟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勘报告求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同时开挖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边线与周边现状建构筑物的关系,沟槽开挖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7)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在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水专业的施工人员配合工作,并签署后方可浇筑,以免错漏和移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厂房出租合同(含金融融资支持)
- 2025年度车辆进出口损害赔偿协议范本
- 2025房产中介合伙人投资合作及退出机制合同
- 2025年理发、美容服务项目建议书
-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实施措施计划
- 仓库节能降耗工作的总结与展望计划
- 新年自我反思与成长计划
- 创造多元环境培养幼儿园小班的艺术表达能力计划
- 调整工作节奏的方法计划
- 经验教训与未来目标的思考计划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沥青试验讲解精品课件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 2022年全省百万城乡建设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华衍杯”江苏省第三届供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 广西北海LNG储罐保冷施工方案
- 《中国人阅读书目(三)——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新书简介2014.8.14 (1)
- 《生态学》课件—第1章:绪论
-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及波形分析
- 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My day A Let’s spell 教案
-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共2页)
- 数控机床公司绩效计划(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