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H市为例_第1页
社会工作专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H市为例_第2页
社会工作专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H市为例_第3页
社会工作专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H市为例_第4页
社会工作专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H市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以

H市为例摘要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随着几次女权主义运动不断提升,但现代女性在职场中仍旧在遭受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这些不平等待遇在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出现,社工也不例外。社会工作者作为新兴职业,在人们的眼前才出现不久,除去社工行业内的人员很少人了解这个职业的具体情况,也很少学者做针对社工群体的研究。但随着社会工作收到国家的重视,行业逐渐发展,社会工作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而社会工作者群体在日渐壮大的同时,由于其行业的不完善,也积累了很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社会工作者的作为女性从业者占比很高的职业,于是本研究选择将关注点放在女性社会工作者群体上,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即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探索女性的生命故事,来分析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研究主要针对女性社工的职业压力事件和压力事件来源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访谈的方法,围绕女性、职场、社会工作、职业压力等几方面撰写访谈大纲,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同时,根据访谈内容将六名研究对象的压力事件进行分类,由研究对象的个体经历拓展至群体,从社会支持及专业认同、工作量及工作满意度、感情与家庭生活、角色冲突四个方面对女性社工职业压力事件进行分析。接下去结合访谈内容及压力事件寻找压力源,在社会环境、行业及工作环境、家庭因素三个主题下对压力源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根据压力事件及压力源的分析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倡导男女平权、改善女性社会工作者就业环境等建议。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AbstractWomen'sstatusintheworkplacehasbeenenhancedbyseveralfeministmovements,butmodernwomenstillsufferfromgenderdiscriminationandunequaltreatmentintheworkplace.Theseinequalitiesoccurinalmosteveryprofession,andsocialworkersarenoexception.Asanewprofession,socialworkershavejustappearedbeforepeople'seyes.Apartfromthesocialworkers,fewpeopleintheindustryunderstandthespecificsituationofthisprofession,andfewscholarsdoresearchonsocialworkers.However,withtheattentionofthestateonsocialworkand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thenumberofsocialworkershasgraduallyincreasedandbecomeasocialgroupthatcannotbeignored.Whilethesocialworkergroupisgrowing,ithasaccumulatedmanyproblemsduetotheimperfectionofitsprofession,whichneedstobestudiedandanalyzed.Associalworkersareoccupationswithahighproportionoffemalepractitioners,thisstudychoosestofocusonthefemalesocialworkersgroup.Fromtheperspectiveoffeminism,thatis,fromtheperspectiveofwomen,thisstudyexploresthelifestoriesofwomenandanalyzestheoccupationalpressureoffemalesocialworkers.Thisstudymainlydiscussesandanalyzestheoccupationalstresseventsandtheirsourcesoffemalesocialworkers.Throughtheinterviewmethod,aninterviewoutlineiswrittenaroundwomen,workplace,socialwork,occupationalstressandotheraspectstohaveanin-depthunderstandingoftheresearchobject.Atthesametime,accordingtotheinterviewcontent,thestresseventsofthesixsubjectswereclassified,theindividualexperienceofthesubjectswasexpandedtothegroup,andtheoccupationalstresseventsoffemalesocialworkerswereanalyzedfromfouraspects:socialsupportandprofessionalidentity,workloadandjobsatisfaction,feelingsandfamilylife,androleconflict.Next,incombinationwiththeinterviewcontentsandstressfulevents,theauthorsearchedforstressors,andmadeaspecificanalysisofstressorsunderthethreethemesofsocialenvironment,industryandworkenvironment,andfamilyfactors.Finally,basedontheanalysisofstresseventsandstressors,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suchasadvocatinggenderequalityandimprovingtheemploymentenvironmentforfemalesocialworkers.keywordsFeminism,femalesocialworkers,occupationalstress目录本科毕业论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摘要 1..\o"CurrentDocument"关键词 1.\o"CurrentDocument"ABSTRACT 2\o"CurrentDocument"KEYWORDS 3\o"CurrentDocument"研究背景及意义 5.\o"CurrentDocument"(一)研究背景 5\o"CurrentDocument"(二)研究意义 6\o"CurrentDocument"文献回顾 6..\o"CurrentDocument"(一)女性主义的研究 6.国外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现状 6.国内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现状 7\o"CurrentDocument"(二)国内外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 8.职业压力 8.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 8\o"CurrentDocument"研究设计 9..\o"CurrentDocument"(一)研究方法 9\o"CurrentDocument"(二)研究对象 10\o"CurrentDocument"研究发现 1..0\o"CurrentDocument"(一)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事件及分类 10\o"CurrentDocument"(二)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来源 13社会大环境 13行业及工作环境 14家庭 15\o"CurrentDocument"结论、讨论与建议 16\o"CurrentDocument"(一)结论 1.6\o"CurrentDocument"(二)讨论与建议 1.7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17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工社会认知度 17改变传统思想,争取男女平权 17附录 1..8..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女性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一直遭受许多不公正、不尊重的对待。自19世纪以来,女性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抗争,捍卫群体的利益,争取自身的权益,提升群体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女性权益抗争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女性在职场的平等地位争取,包括反职业性别歧视、平等薪资等方面。女性在职场中除了需要面临工作负荷、竞争、人际关系等常规的职业压力之外,由于社会性别规范和文化的影响,在职业发展中所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要求、社会期待,职场中性别隔离和歧视等因素也构成了职业压力的一个主要来源(Barnett,R.C.&Baruch.C.K.,1987)(Frone,M.R;Barnes,G.M.&Farrell,M.P.,1994)。我国的女性职业困境主要表现在:工作中面临的不平等条件较多,工作环境质量差,工资薪酬的差别对待等。这些因素都促使女性在职场中承受巨大压力,面临诸如性别歧视、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生育歧视等问题。女性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大大阻碍了我国女性发展的脚步(董婧,2015)。截至2019年底,我国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数达到53.5万(中国社会报,2019),社工专业从业者数量也成倍增加,而社会工作者恰好是女性群体在从业者中占绝大多数的职业,意味着女性从业者在社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她们的从业状况也最具代表性。在国内社工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环境下,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的新型助人职业,拥有助人、多重服务角色叠加、薪酬福利待遇既定、专业认同感较低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给社工带来了诸如超负荷工作、职业角色冲突、薪酬福利待遇较低、工作不被认可等各方面的困难与压力(谭银凤,2017)。女性社会工作者需要同时承受来自性别及工作性质带来的额外压力,群体中已出现职业倦怠、离职率较高等的问题。因此,社会在关注社工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社工本身的职业压力问题,保护女性工作者的权益。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女性在职场中的心理,分析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来源,展现女性工作者职业发展现状,为今后改善女性工作者职业环境及待遇,缓解职业压力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二)研究意义近年来,国家财政的投入使得各地社工的数量快速增加,为响应国家号召,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者投身到国家的各个城市、地区开展服务,社工行业也随之顺利发展。但,参考发达国家如英、美两国的数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截至2014年占其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及千分之二点八,有学者提出,当国家的专业社工人数占总人数的千分之二时,表明这个国家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更为完善的(郭筠,2014)。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至少还需要增加二百多万的专业社工才足够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来看,我国社工行业仍处于社会认知度较低、行业发展尚不完善的阶段,而作为性别占比高的女性社工行业就业者,行业发展需要她们加倍努力的同时,发展现状也限制着她们的工作。女性权益的保障在我国仍是需要发展完善的领域,而相比起其他发展完善制度完整的行业,女性社工更易面临权益受损的情况。本研究主要站在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已有研究较多用量化的方法研究职业压力,很少从女性的视角探索她们的生命经验。从学术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视角能够利用叙事的方式,让公众更加清楚地了解女性生命主体,特别是女性社会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困境与抉择等等的问题。从现实意义上说,本研究提出女性主义视角,能够帮助研究对象从新的角度对自身职业角色和职业地位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促进意识的觉醒。而从实务指导方面意义来说,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思考各方面因素给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带来的影响,寻找改善现状的新方向,推动社工行业规范化,推进行业质素改革及国家政策的制定,保障女性社会工作者的权益。二、文献回顾(一)女性主义的研究1.国外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现状西方的女性主义自19世纪起产生发展,首先出现的理论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当时西方世界改革及解放潮流的背景影响下,女性开始争取在政治、工作、受教育权利等领域的平等地位(张怡菲,2016)。19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达到了第一次高潮,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外还出现了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两种理论思潮作为女性主义的“奠基者”,后世的各式女性主义理论都自其衍生而来。到了当代,女性主义趋向多元化发展,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在发展中日渐融合,边界区分已被弱化,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文化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多元的理论也不断涌现。后现代女性主义在后现代思想自由解放的背景下,转变了传统女性主义站在男性对立面、严重批判男权文化的思维,跳出定式构建新的两性关系,发展平等和谐的两性文化。后现代女性主义中的呼吁建设女性文化,摆脱男权文化禁锢,尊重两性平等,关注不同女性群体,维护不同阶层、民族、年龄的女性的利益等思想都是新时代思想解放的体现,符合当代多元化趋势的需求。而后现代女性主义作为当代较具代表性的一个思想,也存在过于多元,重视解构却缺乏建设核心体系的问题。面对现代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各自缺陷,如何在多种主张和不同立场之间作出协调,在解构的同时不放弃建构,在理论与策略之间作出统一,这是新一代女性主义面临的新的挑战。(乔蕤琳,2014)2.国内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现状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传入中国,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主流思想,其女性主义理论也成为我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基本理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问题将在工人运动、社会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得到根本的解决,即让女性进入社会主义劳动市场,参与有薪工作,承认女性劳动与男性的同等价值,使得女性得以摆脱家庭的从属地位(徐莎莎,2015)。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传入较为系统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文化进行了本土化扬弃,大量引入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乔蕤琳,2014)。与此同时,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也进入了国内学者的视野,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开放,得到更多国人的关注。有许多国内学者发表了研究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专著及文章,但国内目前专门介绍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章及专著不多, 部分为对文化作品的赏析与解读,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外在女性主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是以翻译文献、学习更新为主,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二)国内外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职业压力压力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加拿大学者家汉斯•薛利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形成的(H.Selye.,1976)。而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背景下产生的压力,徐小东认为,职业压力是“在工作环境中,使工作行为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的作用于个体,在个体的主体特性及应对行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系统过程。”(许小东,孟晓斌,2004)。徐长江认为,职业压力是“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的,持续的作用于个体,在个性以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徐长江,1999)。国内外对于职业压力的研究有很多,而大多职业压力的研究都与职业倦怠研究一同进行,也有许多专业的职业压力测试量表,如Cooper等编制的OccupationalStressIndicator(OSI)工作压力测量指标体系,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如Maslach等编制,李超平等修订的工作倦怠通用版量表(简称MBI-GS,国际通用版)等供研究者参考使用。本研究认同学者徐小东及孟晓斌(2004)对职业压力的界定,认为职业压力是工作环境要求和个体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另,概念中的“压力源”是指对个体产生刺激并引起个体产生压力结果的内在和外在的情境(郑晓芳,2013)。因此,本研究自女性视角出发,结合对职业压力的理解,分析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压力及其源头。.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一般的职业要多,如在案主面前社工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支持者、协调者、资源获取者,有时还需要充当教育者、治疗者、咨询者等角色;而在机构中社工要承担与政府部门、其他机构等进行交流的责任,履行行政方面的职责等。复杂多样的角色使得社工身上的角色冲突尤为严重,很容易造成社工的焦虑、压力状态(谭银凤,2017)。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来源于工作情境、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工作风险、工作伦理及工作考核七个方面(王雪莲,2012)。总的来说,就是来自于工作环境、组织及个体。受我国社工行业发展现状影响,目前国内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方向主要偏向压力反应,即职业倦怠方面的内容,多为研究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以及离职倾向间的关联。在社会工作者群体中,女性工作者占据大多数,一方面原因是女性相对男性拥有更加丰沛的情感,更容易与他人共情,另一方面也是女性被贴上了感性、有同情心等标签,从而被认为适合当社工。有研究者介绍了“情感劳动”的概念,即“对情感的管理以创造公开可见的脸部和身体展示并能够被售出以换取薪资而因此具有交换价值的劳动形式”(王斌,2014)。社会工作者就是日常进行情感劳动的人群,而女性社工作为“情感丰富”的群体更是需要付出加倍的情感劳动以应付工作。研究者表明,女性社会工作者从事的情感劳动,具有双向溢出的动态特征:一方面,她们的情感劳动经历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溢出;另一方面,女性社会工作者在服从男权制的同时,也有意识地促使着情感劳动从社会向家庭的回流(王斌,2014)。因此,除了面对社工日常的职业压力之外,女性社工还要面对情感劳动方面的压力,负担社会及家庭给予的额外情感责任,遭受情感系统的隐秘剥削。有关于女性社会工作者职业压力的研究不多,国内外的资料多为职业压力及女性主义方面的研究,多是针对女性案主或边缘群体的研究,以女性社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进行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资料较为空白。三、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选取女性主义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注重对女性社会工作者群体生命故事的了解,从她们的生活经历、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与剖析。在研究中使用文献分析法,查阅大量女性主义、女性社会工作者及职业压力相关文献,对各方面知识及概念进行了解和研究。同时,使用访谈法,了解每位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明确调查对象的压力事件,再结合文献分析压力事件的源头,并探索可能的解决途径。访谈内容围绕性别差异、社会支持、专业认同、工作满意度、薪资待遇、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二)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女性社会工作者,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年龄、工作状况、工作领域、职位及工龄五个方面进行区分,筛选出6名不同年龄、来自不同工作领域、个人情况不一的女社工进行访谈。以下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表1-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编号年龄婚姻状况工作领域职位工龄122未婚信访局实习社工10个月224未婚社协一线社工4年328已婚怀孕社区养老项目主管6年432已婚社协部门主任9年533已婚二孩社区机构督导10年635已婚社综中心主任13年四、研究发现(一)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事件及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访谈内容,可将压力事件大致分为四类:社会支持及专业认同、工作量及工作满意度、感情与家庭生活、角色冲突。社会支持不足,专业认同感较低社会支持可分为客观支持与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客观支持也称为实际社会支持,主要指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团体关系的直接存在与参与,是客观现实;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又称为领悟社会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感到被支持、被尊重、被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验(HaberMQCohenJL,LucasT,BaltesBB,2007)。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事件主要体现在社会支持中的领悟社会支持方面不足,无法在社会中获得被理解及尊重的职业情感体验。说实话,我现在看起来每天都很忙,但实际上没能干一件正事,全是帮局里的领导端茶送水加跑腿,我们整个社工部除了主管一个人其他全被当成打杂的用。领导首先是觉得社工没什么用,然后又觉得我一个刚毕业的女生什么都不懂,甚至只是实习社工,就自然把所有杂事琐事都交给我。我现在就是拿着实习生的工资,做着快递员、秘书、清洁工的活。(L1)如果不是进了社协,我可能不会在社工行业呆那么久。毕竟比起机构内的社工,社协的工作基本是跟社工群体本身接触比较多,大家更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工作起来就不会那么心累。(L2)两位年轻的访谈对象都有提及得不到尊重与理解的情况,这其中主要的压力事件为:他人对社工职业的怀疑与不认同,加之对年轻女性工作能力的不信任,导致自身能力得不到展现,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对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感到忧虑与迷茫;由于他人的不理解及不尊重的态度感到伤心与失望,在精神上感到疲惫,产生放弃的念头。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较低Locke(1976)对工作满意感(jobsatisfaction)的定义是“来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工作满意度即工作满意感的程度,是个体对于工作或工作经历的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社会工作者作为新兴行业的从业者,本来就存在着从业人员较少、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随着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事业,越来越多人了解并选择了社工行业,但人员增加后流失率也越来越大,导致新增人员完全无法补全流失的空缺位置的现状。在这种现状下,现有社工面对的工作量也就愈加惊人。较偏远地区确实吸引不到年轻人来,所以我们参与“双百计划”,在别的行业寻找有意愿回家乡社综工作的人,来进行人员的补充。目前中心只有我一个专业的社工,新人又暂时没有上岗,所以工作压力很大,中心的全部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活动也开不了因为人手不足,挺无奈的。(L6)我主要的工作是协会的财务主管,协会只有我一个财务,所以到年末评估的时候我就要每家机构去跑,忙得团团转。(L4)由研究对象的访谈内容来看,她们面临着人手不足、后继无人的问题,两位作为有经验的社工,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承担着自己的两倍甚至更多的工作量,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负责培养新人等,早已身心俱疲。而工作满意度除了工作量方面,还由薪酬、工作环境、成就感等所决定。从薪酬方面看,社工相较其他职业,薪资水平处于普通甚至偏下水准,无法满足已婚人士买房买车的需求;从工作环境方面看,大多数一线社会工作者都是在偏远或是贫穷地区、医院、特殊学校、社区等地方工作,有些工作环境虽说不算太差,但也不是写字楼工作室这样的舒适的工作环境,毕竟发展不太好、有明显社会问题冲突的地方特别需要社会工作者,所以这类地方的社工是最多的,自然也就无法保证特别舒适的工作环境;从成就感方面看,社工是帮助人的职业,价值观中有许多奉献及助人的理念,因此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但在人手不足、工作量大、无法顺利开展工作的情况下,成就感就会大打折扣,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疲惫情绪当中。因此从多方面看,女性社工确实自工作量大及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中受到较大压力。家庭与感情生活“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是面对女性永远的话题,但是女权主义者提出了另外一种思路:照顾与经营家庭不单是女性的责任,女性也可以选择事业而非家庭,或是不用非要两者兼顾,男性也需要分担家庭责任,或可以直接由男性管理家庭事务。女性与男性在事业上能够有同样的选择机会,并且共同负担家庭的责任,才是真正的平等。但中国社会并没有完全改变想法,大多数人还是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尽管很多女性走入职场忙于事业,照顾家庭仍然被认为是女性的主要职责。机构也因为我要修产假而头疼,人手不够了,我一生产至少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恢复,这段时间如果找不到代替的人确实有点麻烦。而且我可能无法修完产假立马复工,家里长辈没办法帮我带小孩,丈夫又工作忙,孩子只能自己带,所以耽搁的时间会更久,甚至可能几年内都没办法重新工作。或许需要想别的办法来解决工作和带孩子的问题。(L3)最近中心的事太多,我都没时间检查儿子的功课了,班主任在微信群里的消息也不经常看到,总是漏一些消息。(丈夫)有帮忙照顾孩子,但还是不如妈妈细心,也没有习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有时候还是要打电话问我。(L6)女性社会工作者也同大多数已婚女性一样,面临工作与家庭难以两全的困境,而在这些困境的背后,还隐藏着对女性情感的剥削。EricksonJ.G.认为,“在男权的意识形态中,女性对家庭的经营和对家人的照顾被认为是她们的自然属性”,因此女性被理所当然地要求以家庭为重,也因与男性在情感感知方面的差别而被贴上“多愁善感”、“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等的标签,使得女性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也被要求付出更多的情感劳动。这时,来自家庭及工作的双向情感需求很容易给女性社工造成压力,导致情绪调控失败等严重的后果。角色冲突从职业特性来看,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需要扮演许多的角色。在帮助案主的过程中,社工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对于案主来说也是支持者、协调者、咨询者、资源获取者,有时还需要充当治疗者、教育者等角色;在工作的机构中,社工还要承担与政府部门或其他机构等进行交流的责任,扮演所属组织机构与购买服务方或行政管理方进行沟通的中间人角色,履行行政方面的职责;在职场关系中,有部分社工需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还有部分如督导,又需面对社工本群体扮演教育者、支持者等的角色。复杂多样的角色使得社工身上的角色冲突问题相比起其他职业而言更为严峻,而身处其中的女性社会工作者,更是在“母亲”、“妻子”、“女儿”等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间不断切换权衡,无法同时兼顾,却又难以割舍。督导分享会那天郑督导讲的社区营造话题让我感触挺深的,这并不是一个新领域了,可是H市在这方面确实做得还不到位,于是我后来又去联系郑督导了解了这方面的详情,期望可以推动社区营造在本市更好地发展。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人觉得我没有必要做这些事,认为我在他人的研究工作上画蛇添足,抛下所在的机构去别的机构做本不是自己研究领域的工作。那时确实面对了很多压力,有来自机构的、来自工作的、还有来自家庭的,有好几次都感觉到有点崩溃,但现在社区营造那边稍缓一些,就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L5)从这位研究对象的讲述可以看出,她一个人同时在兼顾多个角色,而角色之间并不能很好地兼容,造成她感到压力巨大。她既是机构的督导,本就比一线社工更多一层身份,又是一个市级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工作者时常需要扮演许多不同角色,除此之外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关爱与陪伴他们的成长。过多的角色存在造成了令人焦虑的局面,督导身份难以与项目负责人身份兼容、母亲的身份难以与督导和负责人身份兼容等,想要同时兼顾具有冲突性质的角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研究对象的选择赋予了这些角色不可舍弃的意义,于是只能艰难地看顾所有角色。同时,这位研究对象对自身各角色的预设都有较高的标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对工作的负责心态,促使她更加追求完美,期盼做一位更好的督导、更好的社工、更好的母亲。而当出现自身情况无法达到心理预设时,研究对象也会因为没有成为自己预想的样子而感到压力与焦虑,这种情况也属于角色冲突的一种,容易使研究对象产生消极情绪,质疑自身的能力。(二)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压力来源社会大环境首先,中华民族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数伟人留下了艺术文化的瑰宝,而民族一直以来的强盛与生生不息使得这些宝藏都得以流传,并传承至今,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现代的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去传承、宣扬适合时代的文化,但现观21世纪的中国,“重男轻女”、“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思想仍旧存在,女性仍旧处于被压迫的弱势地位,而在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女性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现代社会,类似的传统思想明显不再适合新世界的发展,是需要被淘汰的部分。但是长达几千年的思想传承使得一些思想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完全消除,对女性群体仍是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丈夫的父母是农村人,思想还是比较传统吧,希望我生产后暂停工作在家带孩子,至少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回去工作。他们都是觉得男人在外面赚钱,女人最好是留下来照顾家庭,女性的价值体现在能否当好一个家庭主妇。虽然他们并没有强迫我辞职,但是拒绝在我工作时帮忙带孩子、催促我申请长期假期等行为都表达了他们的态度。(L3)其实,最开始我国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得到重视,而非被视为男性的附属,是在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当时的女性群体也被列为反封建礼教的一大重点,对女性的束缚和苛刻要求正式被视为封建腐朽,它的破除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体现。女性解放运动在政治运动的“庇护”下顺利进行,虽说是达成政治目标的其中一环,但也代表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女性终于作为独立的一方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让女性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随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才是让女性真正拥有掌控自己的权利,拥有独立的人格与自尊,是真正的女权运动。中国的女权运动总是伴随着政治运动出现的,因此每次的思想革新总是带有政治意味,总体上说是为政治运动服务的。现今社会仍为男权社会,男性当权者无法真正感同身受女性的遭遇,也就无法很好地代表女性群体去维护女性的权益,在政治目的达到后便不再把女性群体当做重点去顾虑,少数人甚至为了维持男权社会的红利而选择忽视女性群体的诉求。类似上述研究对象的情况在我国并非偶然,许多女性因被要求全身心照顾家庭而在职场上失利,甚至因为“已婚未育”或是同时养育多个孩子而在求职时遭受歧视。早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女性就已经获得平等参与工作劳动的权利,但时至今日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仍旧存在,社会中的性别歧视也仍旧存在,或许男权社会是女性遭受不平等待遇的重要根源之一。行业及工作环境研究对象所处的H市属于我国的三线城市,社工行业的发展并不如一线城市那么好,面临诸如:社工不被政府重视、项目频频被砍、项目资金批获困难、社工专业化程度较低、社工流失率高等问题。一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就业者的选择,社工正好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即行业很有发展前景,但现状不太理想,所以社工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初期是较为艰难的,人才流失的问题尤为明显。同时,社工由于其工作特性:助人自助、公益性、贴近基层等,较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社会地位不高。我当初也去了几间机构面试,但是他们觉得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加上又不是本地人,都不是很想招我。有些机构的态度很奇怪,他们明明是缺人的,但是宁愿招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本地人,也不愿意招收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说着要向专业化发展,却更愿意招收并未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的员工,而不是满怀热情想要尝试的大学生。(L1)从研究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身处社工行业其中的人们,有些甚至都没有思考过行业的长远发展,或是对现实妥协而选择更短期更快速的处理方法,只想着如何完成指标,而不是如何更好地运营机构,推动社工行业的发展。还有H市所在省份启动的“双百计划”,也是专业人才不够的体现:招收愿意回到偏远地区家乡工作的人员作为当地社工站的负责人,虽然是很好的平衡专业人才不足、工作环境艰苦、本地情况复杂的方法,但是应聘者质量良莠不齐、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等都是巨大的麻烦,甚至有应聘者对社工一无所知,只是为了回家乡工作而参与。我所在的社综现在很缺人,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在做,这边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太愿意来,“双百”的时候想招人又没能招到,真的愁死我了。(L6)工作环境较差导致的人才分配不均等、为追求任务指标导致的专业人才流失、薪资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等都是社工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而社工时常面对的是上述几种情况叠加在一起的困境,所以工作中会经常感到压力和焦虑。家庭“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似乎是针对女性恒久的话题,女性对家庭的付出总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相比起男性而言女性总是被认定在家庭中应该付出更多,家庭关系总是依靠家庭中的女性来维持。家庭的重要功能有情感支持、繁衍及教养后代、经济合作等,由于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及标签化,女性被认为更适合从事情感类工作,于是家庭中情感付出方面对女性的要求格外高。几乎所有研究对象都表示在维持家庭关系、教养孩子、情感劳动等方面付出的比伴侣要多,而不少人都对此感到焦虑和压力。现在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家庭里,对女性的情感剥削普遍又严重,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并默认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单方面付出。同时,男性并未被要求负担多少家庭责任,只需要与女性共同承担经济责任,并负责一部分情感支持与教养责任就足够了,标准相较于女性来说低了很多,而且负起应负的责任后还极容易获得赞誉,社会并不视男性的情感付出为理所当然。同时,家庭角色较易与工作当中的角色发生冲突,给女性造成困扰。当女性社会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