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_第1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_第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_第3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_第4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测定理论

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实验

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蛋白质定量测定

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本次实验内容分光光度技术(Spectrophotography)

一、基本定义

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一项技术。

应用:定性、定量

优点: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二、工作原理

1.物质对光线有选择性吸收作用。

2.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征性的吸收光谱。

3.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

200nm--10μm200-400nm400-760nm760-10000nm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

如何定性?

利用吸收光谱鉴定化合物利用分光光度计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用各种不同的单色光分别通过某一溶液,测定此溶液对每一种单色光的吸收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即吸收光谱曲线。每种物质有其特征性的吸收光谱

1.朗伯(Lambert)定律

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光吸收介质时,其光强度随吸收光介质的厚度增加呈指数减少。

I/I0=e-K1LI0:入射光强度;I

:透射光强度;L:介质厚度

如何定量?

Lambert-Beer定律2.比尔(Beer)定律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光吸收介质时,其光强度随吸收光介质的浓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

I/I0=e-K2CI0:入射光强度;I

:透射光强度;C:介质浓度

3.Lambert-beer’slaw的合并一束单色光通过某溶液时,光波被溶液吸收一部分,吸收多少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溶液厚度成正比。

I/I0=e-KclA=lgI/I0=Kcl

A:吸光度;C:溶液浓度;L:液层厚度

K:即摩尔消光系数,也叫摩尔吸光度,溶液浓度为

1mol/L,光程为1cm时的消光系数4.计算(1)标准管法(标准比较法)

实际测定过程中,用一已知浓度的测定物按测定管同样处理显色,读出吸光度,再根据前式计算。

A标准=K标准C标准L标准

A样品=K样品C样品L样品

A:吸光度;K

:摩尔吸光度;C:溶液浓度;L:液层厚度

因标准液和样品液中溶质为同一物质,

K样品=K标准因盛标准液和测定液的比色杯径长相同

L样品=L标准故上二式可写成:

A标准/A样品=K标准C标准L标准

/K样品C样品L样品

C样品=A样品/A标准×C标准(2)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的测定物溶液,按测定管同样方法处理显色,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以溶液浓度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在方格座标纸上作图得标准曲线,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读得测定物的浓度。

标准曲线使用注意事项①标准曲线范围在测定浓度的一半到二倍之间。②吸光度在0.05-1.0范围内。③所作标准曲线仅供短期使用。④标准曲线制作与测定管测定应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避免误差产生。5.应用中注意的问题①Lambert-beer’slaw的偏离:该定律只适应于一定浓度范围,稀溶液能很好的服从该定律,A宜在0.05~1.0之间,超过该范围→偏离→计算结果与实际浓度不相符②选择波长:最大吸收波长,理论----单一波长的光,实际-----波长范围较窄的光带③参比溶液(空白管):消除背景效应,应包含除待测溶质以外所有的成分。

空白管:

测量过程中,因比色皿本身和溶剂也会产生一定的光吸收,故设置一个空白管,即其中除了待测溶质以外,其它的成分完全相同。测量时,首先以空白管对准光路对仪器调零,既消除比色皿本身对光的吸收,又消除了非待测物对光的吸收,所测值即为待测物造成的光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基本部件

1.光源分光光度计上常用的光源有两种,即钨灯和氢灯

(或氘灯)。在可见光区,近紫外光区和近红外光区常用钨灯;在紫外光区,多使用氢灯。

2.单色器棱镜或光栅,把混合光分解为单一波长的光。

3.吸收池(比色皿、比色池)选用合适的比色皿(可见光—玻璃;紫外光–

石英;规格、新旧程度一致)

4.检测器

5.测量装置

二.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示教)三.注意事项

1.波长选择。

2.机器预热。

3.不测量时,应使样品室盖处于开启状态,否则会使光电管疲劳。

4.不应把盛有腐蚀性液体的比色皿放在仪器表面。

5.比色皿使用注意事项1.由于330nm以下的光不能透过玻璃比色皿,紫外光区测量时要用石英比色皿。

2.同组使用的比色皿必须配套。

3.比色皿2光面与2毛面,光学表面对准光路,不能有任何污损,否则会引起光吸收的增加。

4.比色皿中所盛溶液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一般所盛液体约占全部容积的2/3。

5.腐蚀性溶液不得长期盛放在比色皿中。

6.每次使用后,应立即倒空或以吸液泵吸干,然后用水冲洗比色皿3~4次。本次试验,考马斯亮蓝可使玻璃比色皿着色,酒精浸泡后清洗。光路蛋白质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三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基本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与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类似,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称双缩脲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才有此反应,故氨基酸无此反应。双缩脲法的灵敏度为1-20mg。试剂(ml)123456标准蛋白质溶液0.10.30.50.70.9—生理盐水0.90.70.50.30.11.0双缩脲试剂4.04.04.04.04.04.0【操作步骤】(一)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小试管6支,编号按下表操作2.混合后,于37℃水浴中放置15分钟,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以

第6管调零,测得各管的吸光度值。以各管的吸光度值为纵座标,蛋白质浓度的克数为横座标,绘成曲线。(二)样品测定:

取血清样品0.1ml,加生理盐水0.9m1,再加双缩脲试剂4m1,于37℃水浴中放置15分钟,测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出每l00ml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克数。

注意:双缩脲法的灵敏度为1-20mg,取蛋白标准液时注意浓度【基本原理】

考马斯亮兰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由红色转变成蓝色,最大吸收峰从465nm变成595nm,通过测定595nm处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优点:灵敏度高,1-5μg;测定速度快;干扰物质少。实验三考马斯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ml)空白标准标本生理盐水0.1

蛋白标准液(50μg/ml)0.1

样品0.1

考马斯亮蓝试剂5.05.05.02.混匀,放置5分钟,在波长595nm处,以空白管调“0”,测定各管的吸光度。【操作步骤】3.计算

A标本/A标准

×50(µg/ml)

=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µg/ml)

注意:蛋白标准液浓度50µg/ml实验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基本原理】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因而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长处。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含芳香族氨基酸的量相差很少,因此在此波长范围内,吸收峰的光密度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可作定量测定。灵敏度:50-100μg【操作步骤】(一)制作标准曲线

1.取试管6支,编号,按下表操作。试剂(ml)123456

标准蛋白质溶液0.51.01.52.02.50

生理盐水3.53.02.52.01.54.0

混匀,盛于石英杯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第6管调“0”

,在280nm波长下测定各管光密度,以各管的光密度值为纵座标,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图。(二)标本测定:取标本1.0ml,加入生理盐水3.0ml,测A280标准曲线上读出浓度。移液管在使用前的洗涤方法:

分别用洗涤液、自来水及去离子水洗涤外,也还需要用少量待量取的液体洗涤,可先慢慢地吸入少量洗涤的水或液体至移液管中,用食指按住管口,然后将移液管平持,松开食指,转动移液管,使洗涤的水或液体与管口以下的内壁充分接触。再将移液管持直,让洗涤水或液体流出。移液管在使用方法:

用移液管量取液体时,应把移液管的尖端插入液体中,但不能触底。用洗耳球将液体慢慢吸入管中,待溶液上升到标线以上约2cm处,立即用食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