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PAGE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一章
概述1.什么是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由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规定和规范,遵循既定的程序,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履行经济责任的范围、情况和程度,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和管理而实行的一项审计制度。目的是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洁,全面履行职责;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维护和监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经济责任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对部门或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3)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定的对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负责人个人等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判。2.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如何?公元前11世纪西周周公建立的罚典制度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雏形,罚典制度包括对财政的监督和对官吏的监督。其中:对官吏的监督采取将检查结果报告皇帝,由皇帝决定升降去留的方式。我国自1982年《宪法》确定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活动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的客观需要。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84年开始,我国企业陆续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和租赁制,审计机关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有些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为此,审计机关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研究探索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1986年底,审计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对厂长(经理)离任审计进行了原则性规定,随后各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了厂长(经理)离任审计。(2)发展阶段。1999年,中央纪委和审计署等部门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认真总结和推广了各地区离任审计的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至此,经济责任审计成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动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国资委组建成立后,应邀参加了审计署牵头组织的五部委联席会议。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深入,审计工作程序逐步规范,社会影响明显增加,掀起了一股“审计风暴”。(3)完善阶段。国资委成立后,积极探索“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途径,落实经济责任管理制度,与审计署进行了工作分工,国资委负责53户以外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规范审计行为,国资委制定了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制度,规范了审计行为,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方法。在国家审计署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出资人审计特点,探索和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方法,增加了访谈环节,引入了绩效评价体系,组织专家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充分听取企业和被审计人的意见。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迈上“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在规范审计行为的基础上,国资委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新领域,开展了委托经济责任和企业副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3.什么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通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审计活动。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联合下发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制定并发布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第7号令)的有关规定,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党和国家为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负责人廉洁自律、正确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正确评判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当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状况如何?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分清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并由审计署率先对中央管理的53户企业负责人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已经开展40多户中央大型骨干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了审计程序,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国资委成立后,积极探索“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途径,对企业负责人开展例行的任期和离任经济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监督企业负责人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工作制度。为加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监督管理,正确评判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定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组织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完成了10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05年完成了36户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两年的工作,逐步规范了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中央企业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普遍开展了对各级子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对各级子企业负责人“离任必审”的工作目标。武汉钢铁集团等一批企业大胆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制度和审计规范,落实审计责任,探索审计结果公告方式。5.为什么要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依法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加快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和有效保证,也是帮助促进企业负责人廉洁、勤政、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的有效手段。对国有企业而言,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需要。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资委,这标志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正是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企业的重要责任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审计企业的财务情况、公正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分清经济责任,既客观评价上任经营者的业绩责任,又为下任经营者提供公正的经营环境。(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建立企业负责人任期目标管理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对企业负责人任期工作的总结过程,也是对企业这个阶段经营发展情况的总结,是企业经验积累与教训反思的过程,为企业下任负责人充分了解企业现状、客观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企业负责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客观、全面、公正评价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和管理责任;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划清了前任和后任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责任界限,为建立企业负责人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健康持续发展。(3)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客观评价企业绩效的需要。
“效益”、“经济”和“效率”是企业经营的三个主要目标。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财务基础状况的审计和经营绩效状况的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出企业三个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而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负责人任期对企业的贡献和对有关问题应负有的责任,评判企业负责人任期在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短期行为、是否降低了企业发展的后劲等,为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激励与约束企业经营者在任期努力实现企业“效益”
目标的同时,兼顾企业的‘‘经济”与“效率”目标,为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制奠定基础。(4)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增强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财务审计和绩效评价,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面核查,揭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这既是对企业到任负责人任期工作的总结过程,也是对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是企业经验积累与教训反思的过程,为企业下任负责人充分了解企业,发现问题,完善管理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企业负责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5)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负责人对这些问题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从而,促进企业负责人依法经营,避免违法违纪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前任负责人的业绩及责任,对下任负责人也起到警示和提示作用。6.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主要有哪些方面?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企业负责人掌握重大的决策经营权,同时也应该负有相应的经济责任,归纳起来,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财产责任、经营责任、法律责任和会计责任等方面:(1)财产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在经营活动中应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并保持资产的有效运转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任期内是否产生不良资产,企业资产是否得到保值增值等。(2)经营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在行使经营管理职权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积极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任期内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经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合法、合理;有无违纪违法行为;有无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事件等。(3)法律责任。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纪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法;有无偷、逃、拖欠国家税款行为;有无违规转让国家资产,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有无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虚报经营成果,骗取荣誉等问题。(4)会计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是否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准确核算和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有效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财务收支是否真实;资金管理是否安全高效;是否充分降低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工作是否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资产不实、账实不符等问题。7.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国资委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是从出资人角度出发,评判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绩效和经济责任。国资委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常由三大部分内容构成:(1)财务审计。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大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审计,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企业绩效评价。在财务基础审计的基础上,采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发展能力等财务绩效与管理绩效角度,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3)经济责任评价。根据企业财务基础审计结果和绩效评价结论,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基础、经营环境等方面因素,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主要经营业绩和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履行工作职责情况作出较为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结论。8.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根据《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核实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同时公正地区分开前后任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企业负责人任期届满。(2)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
(3)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兼并、出售、拍卖、破产等重大资产变动行为的。(4)企业负责人任期期中或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异常情况时,以及其他需开展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9.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掌握哪些原则?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1)依法审计原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按照国家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国资委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规定进行,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做到规范化。(2)全面性原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全面审计。在审计内容上不仅包括财务审计,而且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为全部经济事项。(3)客观性原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关系到被审计人的任免和使用,审计应做到客观公正,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基于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基础上,对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评价。(4)历史性原则。在企业经济责任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事项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不能简单地以审计日的法律法规和评判标准评价以前年度的经济事项。(5)重要性原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一般都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在审计工作中,要抓住重要问题和重要环节,从责任性质和责任大小两个角度确认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10.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定有哪些?目前,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主要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行政法规,包括《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配套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3)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颁布的部门规章,如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国资委制定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4)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如:国资委制定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审计署制定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文件和规范等。(5)企业制定的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文件。1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管理机构有哪些?为加强对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做好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审计署、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人事部和国资委组成中央六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为全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协调管理机构。中央管理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中组部委托审计署具体实施;国资委负责制定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政策制度,并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所监管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规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企业按照国资委统一工作要求,制定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本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2.国资委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主要有哪些职责?国资委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主要有下列职责:(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章制度。
。(2)负责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3)决定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企业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4)指导监督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3.国资委如何组织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国资委组建以来,根据出资人监管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
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审计程序。(1)关于审计工作内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国资委组织开展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财务基础审计;二是综合绩效评价;三是经济责任评价。(2)关于审计工作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行项目组负责制。审计项目组长由局级领导或有关企业负责同志担任。审计项目组下设两个工作小组:一是财务审计组,由有关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有关财务会计事项的审计工作;二是绩效评价组,由国资委有关方面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和责任评估工作。(3)关于审计工作程序。按照《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召开布置会,下发审计通知书;二是招标选聘委托中介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三是召开进点动员会,明确审计工作任务;四是开展审前调查,确定审计方案;五是实施现场财务审计,草拟财务审计报告;六是组织企业访谈,开展问卷调查;七是组织财务绩效评价和专家评议,出具评价咨询报告;八是评判经济责任,草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九是财务审计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草稿分别与被审计人和企业交换意见;十是正式出具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处理意见。14.经济责任审计与年度财务审计有何不同?经济责任审计是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一般的财务审计只是披露“是什么”,关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而经济责任审计在关注“是什么”的同时,更多关注“为什么”。归纳起来,经济责任审计与年度财务审计的主要区别是:(1)审计目标不同。年度财务审计重点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的合规性和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则涉及经济责任主体划分的多个方面,需要对经营活动的真实、合规、成效、原因、责任、程序等做出全面分析,从而分清责任。(2)审计对象不同。年度财务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对纳入合并范围的所有子企业进行全面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企业负责人及企业,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也包括企业重大决策程序和内控制度完善性、经营行为的合规性。(3)审计内容不同。年度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账实、账证、账表真实性的验证,主要以会计报表及会计报表附注为审计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则包括财务基础审计、企业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评价三方面内容,财务基础审计是依据,绩效评价是方法,经济责任评价则是结论。(4)审计方法不同。年度财务审计主要通过“账实、账证、账表”的核对,体现真实性和公允性;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账目审计与账外调查相结合、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财务审计与财务绩效分析相结合、定量测评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等方法,公正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客观认定经济责任,体现合理性、合规性和效益性。(5)审计结论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是对被审计人的客观评价,评判被审计人的主要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应承担责任;年度财务审计的结论应当说明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5.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何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而且都是对企业负责人一定任期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但审计侧重点和审计方法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对象的身份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企业的现任领导人员,被审计人依然担任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已经离开企业负责人岗位的人员。(2)审计期间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期间是审计组织机构确定的被审计人某一任期,通常是根据干部管理或企业监管工作需要由审计组织机构确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期间通常是被审计人的整个任职期间,对于任期时间较长的,也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期间作为审计期间,但重大问题应当关注到整个任期。(3)审计作用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注重防患于未然,发挥事前引导和事中监督的作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关口后移,注重于事后评价,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4)审计目的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目的是评价被审计人在任职的某一段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它属于阶段性评价,为组织部门考核和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决策依据,如审计报告要反映被审计人工作是否称职,是否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是否存在个人经济问题等;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目的是评价被审计人在担任职务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它属于总结性评价,客观公正地评判被审计人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同时也严格划清前后任负责人之间的责任界限。(5)审计方法不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访谈和交换意见等环节主要与被审计人进行沟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访谈和交换意见环节不仅要与被审计人沟通,同时也要充分听取被审计企业现任负责人的意见。16.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调查的关系是什么?审计调查是指采用审计的方法,对所要了解的问题和事项进行的调查活动。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调查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别:(1)在审计目的上,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客观评价和确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而审计调查的目标则根据具体需要的不同而不同,比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宽泛,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2)在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上,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调查的方法基本相同,但根据不同的调查目标,审计调查与经济责任审计在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审计调查的程序依据调查目标的深浅可能比经济责任审计程序相对详细或简单。(3)在审计范围上,根据调查目标不同,审计调查的范围可以集中在一点,也可覆盖全面,比较灵活。第二章
审计工作组织17.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统一要求是指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需由审计组织机构对所监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原则、职责、组织、内容、审计机构、程序、结果等做出统一规定,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依法、全面、有效和规范地进行。分级负责是指各企业依据统一工作要求,积极组织企业有关部门和下属于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全面性。目前,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国资委按照国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规规定制定统一的政策制度。国资委负责所任免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中央企业按照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分级组织实施所属各级子企业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8.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有哪些?审计对象是审计监督的客体。对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来说,审计客体包括被审计人和被审计人所在企业两个方面:被审计人是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指向的对象,被审计人所在企业是被审计人实施经济活动的载体,因此被审计人所在企业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具体来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1)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2)企业独资或者控股子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3)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其所在部门。(4)其他应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人及其所在企业。19.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哪些职责?中央企业作为子企业的出资人,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主要履行下列职责:(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资委统一工作要求,制定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实施细则。(2)组织实施独资或者控股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3)组织实施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任期或者定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4)决定并组织实施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子企业的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国资委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可采用哪些方式?国资委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根据被审计人及其所在企业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目前,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对中央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一般采取以下四种方式:(1)对于企业资产规模较大、问题较多或企业情况较为复杂的,由国资委直接委托国家有关审计机关具体实施审计工作。(2)由国资委直接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聘请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3)结合企业重组工作,国资委委托并指导企业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或者抽调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实施有关审计工作。21.国资委如何委托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资产规模较大、问题较多或企业情况复杂的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资委可委托国家有关审计机关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以下方式组织开展:(1)根据被审计企业的干部管理权限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需要委托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企业名单。(2)向有关国家审计机关提供被审计企业的资料,并就委托审计对象和工作关系进行协商。(3)在充分协商基础上,正式向国家有关审计机关发出委托函。(4)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委托实施审计工作,并将审计工作结果告知国资委。(5)在国家审计机关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对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商。22.国资委如何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组织机构在直接组织实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可以聘请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国资委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一般按以下方式组织开展工作:(1)根据被审计企业的干部管理权限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需要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企业名单。(2)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选择确定协助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组织。(3)在充分协商基础上,与选择确定的社会审计组织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4)由社会审计组织具体实施财务基础审计工作,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并将财务审计报告报送国资委和送达被审计人及其所在企业。(5)由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完成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其他工作。(6)在审计工作中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对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23.在什么情况下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在这一原则要求下,如果中央企业发生合并重组、托管等情况,国资委将委托吸收合并企业(或托管企业)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原因:一是因为根据干部管理需要,被吸收合并企业负责人管理工作将转由吸收合并企业负责;二是委托吸收合并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利于吸收合并企业详细了解被吸收合并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重组后加强监管提供基础;三是委托吸收合并企业按照国资委统一的制度、标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下列情况,国资委可以根据财务监督和企业干部管理工作需要,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某企业重组并入另一企业。(2)某企业被另一企业托管。(3)企业所属二级企业负责人提拔任命为企业副职。(4)国资委认为需要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其他情形。24.国资委如何组织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分为国资委与受托企业共同组织实施(以下简称共同实施)和国资委监督指导组织实施(以下简称指导实施)两种组织方式。对并人或被合并托管企业负责人担任受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一般应采取共同实施方式进行。(1)对于共同实施的审计项目,国资委与受托企业共同确定社会审计组织协助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对于指导实施的审计项目,受托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由内部审计机构直接组织实施或聘请社会审计组织配合组织实施方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拟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应当由受托企业提出申请,报经国资委同意后,在国资委具体指导和监督下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受托企业在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当按照国资委有关工作要求,成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下设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分别组织实施财务基础审计、企业绩效评价及负责人经济责任评价等工作。对于共同实施的审计项目,由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担任项目组组长,受托企业人员担任副组长;对于指导实施的审计项目,由受托企业人员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的指导和监督。25.国资委对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哪些要求?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种组织方式之一,国资委对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明确要求:(1)受委托承担国资委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应依据国资委统一工作要求,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结果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2)受托企业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当认真制订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内容、程序与方法、人员组织、时间安排等工作内容,并报国资委备案。对于出现重大问题或非常因素需要调整审计方案或延长审计时间的,应当报经国资委同意。(3)受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按照国资委有关规定的工作程序组织进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资产损失、严重违法违纪或重大财务信息失真等事项,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告;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对象交换意见前,应向国资委报告有关审计工作情况,并就征求被审计企业负责人及企业意见的有关情况报告国资委。(4)受托企业应当按照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有关政策规定,在财务审计工作基础上,对被审计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开展企业负责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评价专家组由一定比例的企业外部专家和企业内部专家组成,其中:外部专家不低于专家人数的1/3,并应由国资委、行业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企业内部评价专家应由受托企业和被审计企业审计、财务、人事、纪检、企业管理等机构负责人组成。(5)受托企业在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委托人同意后,出具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报告,包括财务审计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两个专项工作报告,同时向被审计企业下达审计处理意见。(6)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受托企业应当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监督指导被审计企业进行整改,帮助被审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7)受托企业应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审计处理意见、审计工作总结报告以及整改情况报国资委备案。
26.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涉及境外资产审计时有哪些工作要求?委托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受托企业应按照国资委的统一要求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全面审计。涉及境外资产审计时,一般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实施,也可采取其他适当审计措施(如将有关审计资料调回境内或委托当地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等)进行审计。对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应当遵循以下工作要求:(1)受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实施的,应成立专门的境外经济责任审计小组,负责境外资产的审计工作。(2)对于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实施的,应由社会审计组织对存放在国内的境外企业会计账目进行审计(条件允许也可将审计资料调回境内)。(3)社会审计组织在运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境外资产的审计结果时,应进行必要的复核,并将境外资产的审计情况作为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27.审计项目组一般应如何组成?审计项目组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果的客观、公正、及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审计项目纽一般下设财务审汁纽和绩效评价组,由审计组织机构会同配合审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组织等组成,具体组成方式为:(1)审计项目组组长为审计项目的具体组织者,由审计组织机构派出。
(2)财务审计组一般由聘请的社会审计组织人员(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组长由社会审计组织(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财务审计项目负责人担任。(3)绩效评价组主要由审计组织机构工作人员或抽调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部分社会审计组织人员组成,组长一般由审计组织机构专业人员担任。28.审计项目组组长有哪些主要工作职责?审计项目组组长为审计项目的具体组织者,应当具有审计、会计、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由审计组织机构派出,对审计组织机构负责。审计项目组组长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审计项目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调审计项目的有关事宜。(2)负责审核财务审计方案和绩效评价工作计划。(3)负责组织审计项目组(含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进驻企业,布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落实有关工作要求。(4)及时协调并解决有关重要事项和问题。(5)负责组织访谈、与企业及被审计人交换审计意见。(6)负责组织审核和修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29.财务审计组组长有哪些主要工作职责?财务审计组主要由聘请的社会审计组织人员(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组长由社会审计组织(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财务审计项目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1)组织对被审计企业有关财务收支、资产质量、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遵守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审计。(2)组织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并对财务审计报告承担责任。(3)协助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为绩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相关资料、参与访谈和问卷调查,协助准备专家评议工作,协助草拟绩效评价报告)。
(4)协助草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5)协调处理财务审计组与绩效评价组的工作关系。30.绩效评价组组长有哪些主要工作职责?绩效评价组主要由审计组织机构工作人员或者抽调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部分社会审计组织人员组成,组长一般由审计组织机构专业人员担任。绩效评价组组长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对被审计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2)组织专家对企业经营及管理状况进行定性评议。(3)综合财务审计结果和绩效评价结果,组织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得出评价结论。(4)配合组织与被审计企业沟通或征求意见,接收有关群众来信和接受群众访谈。(5)组织草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6)协调处理绩效评价组与财务审计组的工作关系。3l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组长应具备哪些条件?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组长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直接组织和具体协调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组长至少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具有相关领域的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执业(技术)资格,或者具备较丰富的企业财务管理或财务审计工作经验和经力(2)熟悉被审计企业所在行业的情况。(3)具有较强的组织、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4)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32.财务基础审计与绩效评价有何关系?财务基础审计和绩效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区别主要有:(1)目标不同。财务基础审计的目标是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大经营决策等情况进行审计,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绩效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2)依据不同。财务基础审计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与财务、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绩效评价主要依据国家有关绩效评价办法、实施细则及其他工作组织规范的规定组织进行。(3)组织方式不同。财务基础审计一般由审计组织机构聘请社会审计组织(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组织实施;绩效评价一般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由审计组织机构聘请有关专家,采用专家评议会的形式进行定性评价。(4)工作结果不同。财务基础审计最终形成财务审计报告,社会审计组织对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绩效评价最终形成绩效评价报告,但只作为参考分析,不具有法律效力。财务基础审计和绩效评价的联系在于:(1)两者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方面,是组成经济责任审计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两者相辅相成。(2)财务基础审计为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绩效评价是在财务基础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3)在绩效评价中需要进一步了解核实有关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追加或延伸财务基础审计。33.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对审计人员有哪些执业要求?审计人员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鉴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承担审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计工作纪律。(2)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学历,具备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3)审计人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合理严谨执业,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合理。(4)审计人员应保证工作的独立性,不受相关部门或个人的干扰与影响。(5)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知识、技能和经验,保持职业谨慎,不得对没有证据支持的、未核实清楚的、法律依据不当的和超越审计范围的事项发表审计意见。34.如何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是指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即企业中哪些子企业或部门应纳入审计范围。审计工作范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全面、客观、真实反映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因此,国资委明确规定了审计范围和审计资产量,即:企业总部及重要子企业应当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内,其他子企业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纳入审计范围,但审计子企业户数不得低于50%,审计资产量不得低于被审计企业资产总额的70%。在具体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国资委一般先按照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拟订审计企业户数和资产量,在征求被审计企业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最终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审计资产量,列明拟审计子企业名单,并正式通知企业和审计工作组。审计范围一经确定,审计工作组和企业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须报经国资委同意。35.哪些子企业必须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在遵循重要性原则并充分考虑审计风险的原则下,下列子企业必须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1)资产或效益占有重要位置的子企业。(2)由企业负责人兼职的子企业。(3)任期内发生合并、分立、重组、改制等产权变动的了企业。(4)任期内关停并转或出现经营亏损、资不抵债、债务危机等财务状况异常,并对集团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子企业。(5)任期内未经审计或财务负责人更换频繁的子企业。(6)各类金融子企业及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等。36.为什么重要子企业都要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管理,确保企业依法经营,提高重大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保证企业经营成界的真实性,防止企业负责人出现重大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审计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扩大审计的范围,把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资产都纳入到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中来。由于重要子企业资产量和经营效益往往占整个企业的重要地位,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把重要子企业纳入审计范围,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绩效。但对企业的所有子企业全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不经济的,因此,就需要把经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结合起来。37.企业组织所属子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做好哪几方面工作?企业应按照“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企业组织所属子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一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按照国资委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规定,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和办法,以保证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章可循。(2)按照国资委统一工作要求,结合企业干部调整工作计划,拟订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并报国资委备案。(3)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力量的优势,并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使内部审计职能向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并顺利实施。(4)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采取内部审计机构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5)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明确经营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做到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不合格,不得兑现效益年薪。(6)对于提拔到企业总部领导岗位的子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果,报国资委备案。(7)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法,做到财务审计、绩效评价和责任评估相结合,科学评判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8)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审计工作规定和国资委的统一工作要求,及时反映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取得上级领导机构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支持。38.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如何确定审计期间?审计期间与被审计人的任职期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审计期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全面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在选取审计期间时一般遵循下列原则:(1)审计期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与被审计人的任职期间一致。(2)审计期间的选择要结合干部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对于被审计人任职期间较长的,审计期间可以短于任职期间,但对于重大事项应追溯至被审计人实际任职期间的期初。(3)审计期间应以会计年度作为起止时间,即起始时间为1月1日,截止时间为12月31日。(4)被审计人任职时间为某一年度的上半年,一般以本年度初作为审计期间的期初;被审计人任职时间为某一年度的下半年,一般以下一年度初作为审计期间的期初;被审计人离任时间为某一年度的上半年,一般以上一年度末作为审计期间的期末;被审计人离任时间为某一年度的下半年,一般以本年度末作为审计期间的期末。(5)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重大经营决策、重大财务事项等的责任界定,必须以被审计人实际任期期间为准。39,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发挥作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主要发挥配合外部审计和组织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资委直接组织实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被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发挥配合和协调的作用,介绍内部审计情况和近年来的外部和内部审计结果,必要时负责审计项目组与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在审计结束后,监督审计处理意见的落实和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2)如果中央企业发生合并重组、托管等情况,国资委将委托吸收合并企业(或托管企业)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吸收合并企业(或托管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需按照国资委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或参与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将审计结果报国资委确认。(3)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国资委和企业的规定组织实施所属子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将审计计划、重要子企业和提升到集团公司任副职的领导审计报告报国资委备案。40.如何开展企业副职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为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在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探索对副职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企业副职的审计监督。(1)副职审计的对象。一般情况下,企业副职审计对象包括:一是从子企业负责人岗位提拔为集团副职领导的人员;二是从企业重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岗位提拔为集团副职领导人员;三是从企业财务部门岗位提拔到集团副职领导人员或总会计师;四是企业主管财务副总或总会计师任职期满或离任;五是企业内能够明确经济责任的其他副职领导。(2)审计组织方式。为保证企业副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一般对企业副职的经济责任审计应通过招标方式,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完成。(3)审计工作标准。企业副职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应当比照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国资委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要求进行。(4)审计工作方法。企业副职领导的经济责任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不同,其往往是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在开展副职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采用有别于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根据工作分工,确定副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有哪些,然后确定审计重点、制订审计方案,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第三章
财务基础审计4l.财务基础审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财务基础审计是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产质量、重大经营和决策活动以及经营合法合规等方面情况进行的审计。财务基础审计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根据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了解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收支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账实、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判断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检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2)资产质量变动状况审计。审计查实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质量状况,确认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情况,特别是任职期间不良资产的变动情况,并明确资产质量变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情况。(3)经营成果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与资产质量审计的基础上,审计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查明企业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虚增或虚减经营成果的情况。(4)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审计。重点审计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分析重大经营决策产生的结果,明确企业负责人所应承担的责任。(5)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主要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有关经营、管理等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42.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财务收支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重点是合规性审计,即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重点审查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资产情况审计。重点通过审核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的相符程度,核实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处置资产行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情况,查清有无重大资产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2)负债情况审计。主要审查负债科目账面的真实性、正确性,负债形成及偿还的合法性、合理性,查清或有负债情况,以及有无通过负债类科目调节企业经营成果以及其他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3)所有者权益情况审计。主要审查所有者权益有关科目期末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以及所有者权益有关经济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查清有无侵蚀国有投资主体权益的行为;区分净资产资本投入性增减、国家政策性增减、企业经营性增减等情况,正确界定净资产增减变化中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4)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重点审计企业任期内的财务收支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是否存在违反资金规定用途,挪用、占用或不当使用资金等行为。43.资产质量状况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资产质量状况进行审计,并考虑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是保证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果客观、公正的重要方法。企业资产质量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主要内容:
(1)任职期间企业资产是否保全,是否存在重大资产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2)确认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情况,任职期末与期初相比,不良资产比例是否下降,资产配置效率和资产获利能力是否得到改善。(3)比较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及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4)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风险性与效益性能否实现有效平衡。44.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如何确认不良资产?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正确界定审计期间不良资产情况是对企业负责人业绩客观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进行财务基础审计时,应按以下内容确认不良资产:(1)应提未提或少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2)应转销而未转销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净损失、应提未提及应摊未摊的折旧和费用。(3)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装修及修理支出尚未计人当期费用的金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因未遵循谨慎性原则随意延长折旧年限而少计人当期成本费用的金额;其他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计人当期成本费用而结转下期的金额。(4)对外经济担保、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或有事项,由于未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预计的费用。(5)企业持有的拟关停并转企业和未纳入财务决算范围企业的不良资产。(6)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引起的资产损失。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分析时,应认真分析不良资产的构成因素,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时,应充分考虑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因素,合理确定不良资产。45.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如何确认不良资产?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针对执行不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界定不良资产:(1)待处理资产净损失,重点审查任期末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真实性、合规性。(2)长期积压商品物资,重点审查任期末积压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但尚来丧失使用价值的商品物资。(3)不良投资,重点审查由于被投资企业(或项目)濒临破产、倒闭、发生长期亏损(一般指连续三年以上)等原因造成难以收回的投资等,包括未确认的投资损失。(4)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5)处于对外经济担保、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状态下的资产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6)潜亏,重点审查企业未足额计提或者摊销的成本费用。(7)挂账,重点审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或者政策性等因素形成的,并经财务认定和记录,但又未纳入企业当年损益核算或者进行相应财务处理的损失、费用等。(8)经营亏损挂账,重点审查因经营活动因素产生的累计未弥补亏损总额。(9)关停并转企业和未纳入财务决算范围企业的不良资产。(10)其他因素引起的资产损失。46.经营成果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经营成果是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效益的总和,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可靠,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营成果审计的重点是确认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与公允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任期企业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真实、完整、及时,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虚列、多列当期收入,列、漏列或者转移当期收入等问题。(2)任期企业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有无错列、多列、少列或者漏列成本费用等问题。(3)任期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质量是否相匹配,有无以准备或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等调整任期经营成果的行为等。(4)如果企业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问题,应当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对审计期间产生的不良资产进行扣除,确认任期企业实际业绩。47.重大经营活动及决策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企业有关重大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做出的有关对内对外投资、兼并重组、融资上市、经济担保、大额合同、合资合作、重大建设投资、技术引进等重大经营行为和决策。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对外投资、担保、大额采购、改组改制、兼并破产等重大经营活动和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规定。(2)有关决策是否有相关管理控制制度。(3)有关决策是否履行相关管理控制制度,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4)有关决策协议或者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存在损害本企业利益的条款,有无造成企业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无个人谋利行为。(5)有关决策的执行是否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管理部门,有无进行过程监控。48.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主要是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有关经营、管理等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审计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纪,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转移国家资财的行为;二是是否存在行贿受贿和挥霍浪费等行为;三是在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财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的行为;四是有无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蓄意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重大问题。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情况:(1)企业是否存在公款私存、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资金账外循环等情况。(2)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越权炒作股票、期货等高风险金融品种。(3)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拆借资金、是否对外出借账户。(4)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对外出借资金等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49.审计期间各年度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为什么要统一?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各年度企业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客观公正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对审计期间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当以审计期末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为基准,按照相同编制基础追溯调整审计期间各年度的企业会计报表。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如果企业各年度报表的编制基础不统一,应当按下列方法进行追溯调整:(1)对于审计期间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前(不含执行当年)的企业,仍以原执行的行业制度为基础编制各年度会计报表,不涉及制度差异转换问题。(2)对于审计期间包含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年度的企业,应按《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报表的编制基础,对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3)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基础对原行业会计制度报表进行调整时,至少应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和对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按照所属年度进行追溯调整。50.审计期间内企业户数变动后的数据口径如何处理?审计期间企业的户数发生变动,如果企业户数的增减是由于行政划拨等非市场行为造成的,则应当按照企业期末情况向前进行追溯调整;如果企业户数的增减是由于市场行为,通过企业主观努力形成的,则不需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对于因应纳入而未纳入或不应纳入而纳入等会计政策变更因素改变合并范围引起的不一致,应按各期是否应纳入而调整各期报表,保证各期报表的可比性。51.清产核资清理出的资产损失如何处理?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各期间数据分析和评价的可比性,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开展清产核资并进行了账务处理的企业,应当结合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将清产核资清理出的有关损失追溯调整到损失产生的相关年度。其中:对于审计期间期初以前产生的损失,都作为期初不良资产处理;对于审计期间各年度形成的损失,应确认为各年度的不良资产,并明确各年末的不良资产数额,相应调整各年度的会计报表数据。52.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利用其他审计结果?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工作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企业近期内部与外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效率。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审计成果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在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时,应当对被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及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适当评估,以合理确信内部审计结论的可靠性。(2)在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审计成果时,必须采用一定的审计程序进行适当的审计评估,以合理确信所引用的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及有效性。(3)在审计企业资产状况时,可以借鉴相关年度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成果。当审计结果与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结论不一致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4)利用被审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成果时,对于已经办结的案件,可以在给予必要审计关注的基础上直接利用纪检监察工作成果;对于正在办理的案件,应当注意与被审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相互沟通配合。(5)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审计成果时,应当对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审计成果形成的审计结论承担责任。第四章
绩效评价53.什么是企业绩效评价?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判。企业绩效评价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1)任期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进行评判。(2)年度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判。54.什么是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组成:(1)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为实现评价目的,按照系统论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企业各个侧面的相关指标组成的系统结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以及修正指标构成。(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评判的标尺,是实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参照系,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两类。(3)评价方法。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要计分方法是功效系数法,用于财务绩效指标的评价计分;辅助计分方法是综合分析判断法,用于管理绩效指标的评价计分。55.为什么将绩效评价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是了解和掌握所出资企业真实绩效状况,科学考核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则是对企业负责人任期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干部任免提供科学的考核依据。两者在工作组织和工作目的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两项职能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将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通过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克服单一考核目标的弊端,科学评判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既有利于对企业负责人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做出评价,也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的工作目标。56.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因素分析和多层次评价指标递进修正的方法进行设计,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两个部分组成。(1)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是通过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评价以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四个方面,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个层次。四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盈利能力状况。主要通过资本及资产报酬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和经营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保障状况。②资产质量状况。主要通过资产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出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③债务风险状况。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④经营增长状况。主要通过市场拓展、资本积累、效益增长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2)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是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管理因素和管理成果,由非财务指标构成,以对财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补充和验证,使企业绩效评价结论更加全面、准确。具体指标包括战略管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决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基础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建设、行业影响能力、综合社会贡献等非财务指标构成。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实行百分制,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参照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的测试进行确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为大类指标权重和分项指标权重,其中:大类指标权重分别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为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为30%;分项指标权重是指各指标在大类指标中占的比重。为方便计算,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权数可分别按百分制设定,分别计算分项指标的分值,然后按大类指标的权重折算。57.企业绩效评价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包括哪些方面?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能力及抵御或有事项风险的能力和企业经营发展能力。(1)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核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上。所有者或投资者关心的是资本能否实现保值增值,所投资本能否带来预期的回报(心理预期),或者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也可用一年期国债利率来衡量)的现实回报(理论预期);而债权人关心的是借出资本的安全,但债权安全也要以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作为保障,没有正常的利润回报,企业将无力偿还到期债务。(2)企业资产质量状况是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加强资产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加快资产的周转速度,谋求等量资产创造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则是保证现有资产未来可以真正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价值性。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不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还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基础管理、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增强企业盈利能力。(3)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能力及抵御或有事项风险的能力的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大小、能否稳健经营的重要尺度。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如果不能合理地筹划企业负债结构,较好地预见并规避抵押、担保等或有事项带来的风险,很可能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破产。因此,必须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评价,分析企业资产负债比例的适合度,促进企业合理负债,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结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促进资金安全,确保企业资金与业务的协调。(1)
企业经营发展能力,也可以称为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发展能力的形成主要依托于企业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企业降低开支而节约的资金和企业创造的利润。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但如果把所有利润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消费,不注意企业的资本积累,那么,即使这个企业效益指标很高,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的发展能力强。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下,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短期行为相当严重,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绩效评价将发展能力状况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显得十分必要。从宏观角度讲,它可以促进国有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从微观角度讲,它可以促使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58.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有哪些?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分析判断的标尺。具体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其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由标准值和与之对应的标准系数组成。评价标准每年由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工商类企业评价标准值是依据全国国有企业(单位)会计决算及财务报告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与预测出基准样本,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工业与流通企业月报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然后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基准样本进行必要调整而制定的。具体分为:(1)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值包括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的标准值,每项指标的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和评价工作需要分为若干个行业标准,每一个行业标准又分为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五档。(2)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包括每项指标的具体函义、内容和范围,以及应达到的相应水平或程度,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等级。59.如何选择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值?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是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准绳。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在横向对比基础之上,客观评价企业在同行业、同区域、同规模企业中的相对水平和地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评价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得分。因此,合理选择评价标准,对最终评价结论至关重要。在评价一个企业时,评价标准值的选择并不是惟一的,也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棉花生产项目提案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海南省农业行业发展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泡沫塑料制作行业竞争策略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差速器齿轮行业供需状况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保险杠行业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年度假旅游项目提案报告范文
- 2024年冷弯型钢项目提案报告
- 2022年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附解析
- 2022年大学护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C卷-附解析
- 电梯设备安装与安全方案
- 分层次教学与个性化辅导计划
-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无人机高效配送方案
- 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查房课件
- EHS(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 GB/T 10476-2024尿素高压冷凝器技术条件
- 2024-2030年中国金融BPO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策略研究报告
-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全册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4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 2022下半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解析(三十二)
- 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