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_第1页
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_第2页
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_第3页
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_第4页
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开“差生情结”,放飞自由心灵——由《差生日记》引起的思考

一、?差生日记》与差生情结

我们班在分组评选朗读佳作时,第二组毛安海同学推荐的?差生日记》得票最多,有32票,票数居本组评选的三篇佳作之首,占总投票数〔42人〕的76%。其它两篇的得票数分别是18票和17票,都没有到达投票总数的50%。

为什么?差生日记》得票如此之多?我们的同学为什么如此钟情于?差生日记》?

?差生日记》是选自?新概念·新思维作文》的一首诗,一个普通学生的习作。为了便于了解,这里全诗引用:

差生日记

差生也有日记

真的

为什么你没发现

因为在你眼里

他们是

差生

差生日记里

这样写道

差生的世界很精彩

差生的日子很无奈

每天都对着老师的问题

傻傻发愣

差生日记里

这样写道

差生也胆怯考试

更胆怯爹娘头上的银丝

差生不胆怯进办公室

早习惯了老师挖苦的目光

差生喜欢与哥们几个同唱:论天下谁是英雄

差生喜欢在歌中弃去自卑

差生们之所以称兄道弟,关系亲密

因为只有差生才懂差生

差生也渴望老师的关心

只是觉得没有资格表白

差生日记里

就在最后一页

有一片

深深的泪迹

……

选自?新概念·新思维作文》毛安海

这首诗不是什么名家名作,只是出自许许多多作文选中的一位普通学生。这首诗也没有什么诗情画意,只有差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或侠骨柔情,仅仅是差生遭遇种种困惑的内心独白。然而,正是这些,却深深地打动了大多数同学的心。

差生的生活和遭遇,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我们班同学的心,我想,这不仅是出于对差生的同情和理解,而是大多数同学都有同感,他们在过去和现在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有过差生的遭遇和感觉,他们的心里都存在着“差生情结〞。?差生日记》就是许多同学所共有的“差生情结〞的体现。

为了证明“差生情结〞存在的普遍性,我在这次学生推荐和评选佳作活动中,得到了无意中的民意调查数据。

1、各组评选之后,全班对各组评选出的12篇文章进行再评选,?差生日记》的得票数依然居高不下。得票数为第三名。〔第一名:31票,第二名:26票,第三名:24票,第四名:20票〕。

2、在全班56篇自选佳作中,由同同学们任选一篇写读后感或赏析的文章,其中,选写?差生日记》的同学是较多的,共有8人,人数为第二,仅次于写友情的文章?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共有9人〕,选写其他文章的人数依次是6、4、3、2、1。

3、在56篇自选佳作中,反映学习压力和差生心态的文章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同题材的篇数。其中写母爱的3篇,写友谊的3篇,而反映学习压力〔包括调侃学习考试〕与差生心态的文章达八篇之多,还值得注意的是,写师情的文章仅有1篇,而且还是外国教师的。我想,这并不是我们的同学对教师没有感情,而是由于落后的教育所产生的学习压力与差生心态,把师生感情扭曲了。原本美好的、影响着人生前途和命运的师情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化根底,被学生无意识地排除在心灵世界之外。

由此可见,我们班的“差生情结〞不仅是普遍的,而且还很严重。一个班是这样,全年段按中考成绩平均分班的其他九个班显然也是这样。

可是,我们年段的同学,全都是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是刚才经过中考挑选的佼佼者和胜利者呀!他们中的大多数尚且有如此普通、如此严重的“差生情结〞,则,其他学校的同学呢?他们的“差生情结〞岂不是更普遍,更严重吗?

二、“差生情结〞的震撼

佳作评选中的问题弄分明了,而由“差生情结〞看到的教育问题,却引人思考。

十几年的根底教育,多少人为之辛苦,为之奔忙,我们的学生因为受教育几乎每天披星戴月,课业重重,几乎每个晚上没有充足的睡眠,几乎每个星期没有完整的双休日。我们的老师为教育,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常年累月操心操劳,任劳任怨,我们的国家为根底教育投下多少资金、多少人力和物力。而这一切的结果却是普遍而严重的“差生情结〞,这不令人震惊吗?

“差生情结〞是失败者的情结,是没有自信的情结,它将导致没有自信心的人生和失败的人生。这对学生个人来讲,是多少不幸啊!在我们的根底教育中,造就一代又一代普遍而严重的“差生情结〞,我们的国民将是怎样的国民?我们的国家将是怎样的国家?我们民族将是怎样的民族?

我们该不会忘记上个世纪初,八国联军入侵的历史吧?难道在这个世纪初,我们的国家还要在教育上、文化上和经济上,让“八国联军〞长驱直入吗?这是危言耸听吗?我们国家已经参加世贸组织,如果我们的根底教育继续产生“差生〞和“差生情结〞,“八国联军〞的长驱直入并非没有可能。这一旦成为现实,就不是学生个人的不幸,而是国家的不幸,是民族的不幸,是子孙后辈的不幸。这太令人震惊了!

三、“差生情结〞的产生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也为了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必须解开“差生情结〞,必须彻底打消“差生情结〞。而要解开和打消“差生情结〞,应先了解一下,在我们的根底教育中,“差生情结〞是怎样产生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根底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显而易见,是考试。考试贯通着根底教育的始终,每个学习阶段有入学考试、升学考试、摸底考试、模拟考试,每个学期有期中考、期末考,有月考、单元考,还有小测、自测等等。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从初中到高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同学们的成绩就有分数上下之别,根据分数上下排列,便有名次的先后,在一次又一次、无休止的考试中,哪个同学能幸免差生的遭遇呢?再好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一次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不退步、不落后。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甚至是最优秀的专家、学者、教授,在经历这么屡次的考试,也不可防止要做差生的。驰名作家、?青春万岁》的作者王蒙〔曾经担任过文化部长〕,他曾用他孙子的语文试卷自测,并按规范答案评分,结果怎样?分数不到60分,不及格呀?这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啊!如此优秀的作家,如此杰出的文化人才,在我们的根底教育的考试中,尚且防止不了“差生〞的遭遇,更何况我们还未成人,还未成才的学生呢?

本来,每次考试都会有高分和低分,不可能几十个人一样的分数,而且分数高的,也未必都是好的学生,分数低的也未必都是差的学生,清华园里还有伤熊的学生。可是,我们的教育评价却一定要按分数上下论优劣,于是差生的产生就不可防止。

本来,分数已经很高了,但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眼里,只要有别人高过,自己的孩子便是差生。可是,谁能保证每一次考试没有人超过?父母都认为孩子是差生,孩子又怎能摆脱差生的命运呢?

本来,每个同学都可以一科一科地学好,考好,可是谁能保证在五六科、甚至七八科连续考试中,没有一科落后呢?只要有一科落后,就有差生之嫌、差生之忧。

本来,每个同学都是好生,可是在无数次的考试中,谁能没有“差生〞的遭遇呢?

考试,让本来都应该是好生的同学变成“差生〞,即使从考试的分数上,从排列的名次上,许多同学是不在“差生〞之列的,但在他们的心里,都有差生的阴影。也许在老师的眼里,自己是差生;也许在家长的眼里,自己是差生;也许在分数比自己高的同学眼里,自己是差生;也许在某一科的成绩比拟中,自己是差生……越多的考试让学生越觉得自己是差生。每一次考试都担忧,每一次考试都失望,他们常怀差生的心态。他们在担惊受怕中学习,他们在悲观失望中挣扎。考试把我们的教育引入一个可怕的误区,——越重视教育,就越考试,越考试,就越可怕。

于是,差生的感觉一次次地强化,差生的范围一次次地扩大,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劫难逃,学生心灵里的“差生情结〞渐渐地变得严严实实,难解难分。

考试,考试,一次又一次,何时休,何时止?无休无止,只有误尽苍生,只有遗害无穷。

四、“差生情结〞的破解

其实,考试并无罪过,考试也不可怕,考试是教学的需要,是学习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更好地教,更好地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考试主宰了教育,成了教育的目的——分数至上,考试主宰了学生的生活——一切为了考试,考试误导了家长——父母不再关怀孩子的教育而格外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

本来正值儿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应该是丰盛多彩,生动活跃的,应该是形式多样,办法自由,应该是个性鲜明,富有发明的,可是,当考试成了评价教育、教学的,几乎是唯一的规范时,分数就成了追求的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个性开展、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思想品德、人生之前余与命运等等,一切都让位于分数。于是,教学被异化,教育被主宰,出现了考试评价教育,而不是教育评价考试的,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在考试的主宰下,教育和教学失去了丰盛多彩的内容,失去了合乎儿童和青少年特点的生动活跃的本色,失去了教育、教学方式、办法的多样化和自由选择,失去了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在考试评价教育的引导下,形成了越重视教育,就越考试,越考试就越偏离教育的怪圈,考试主宰教育,带来了“差生情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差生情结〞的本源在于考试评价,解开“差生情结〞的关键在于打破考试评价主宰教育,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丰盛多彩,生动活跃、形式多样,自由发明的教育局面。

如何打破考试评价垄断教育的局面?

〔一〕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育创升意识,建立教研评价体系。大力推动教研教改,主动地把教育和教学引向人性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开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创新教育大势所趋,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教育创新迫在眉睫。我们的学校教育再也不能安于现状,更不能困于考试,打破考试评价垄断教育的局面势在必行,解开“差生情结〞正当时候。

〔二〕我们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主动出击,锐竟改革,大胆创新,把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创新教育的意识,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

(三)、我们的同学应勇于挑战困境,完善自我,放飞自由心灵。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由考试带来的种种教育弊端,不是说改就可以全部改掉。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只能逐步地进行,再说改革也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困难。所以同学们要走出现实教育的困境,一方面要靠学校和老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也要靠自己去努力,要勇于挑战困境,积极打消“差生情洁〞,不断完善自我,彻底解放自己,让心灵自由飞翔在人类优秀文化的广大天空。

在此,我给同学们提四点倡议:

1、正视考试,不怕考试

正视考试,就是正确看待考试,如何正确看待考试呢?首先要认识到考试是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一个环节、一种方式,是有利于学习的进步。考试太多,不利于学习。而没有考试的学习,也是一种遗憾。学习需要考试,考试为学习效劳,没有必要拒绝考试。其次,还要认识到,考试是公平竞争体现,在高等教育尚未遍及时,就存在升学竞争,有升学竞争,就要有考试,因为只有考试才比拟公平,尽管升学考试有许多不利因素有待克服,但它相对的公平性是不可否定的,目前还没有更好、更公平的方式,能代替升学考试,因此,为了自己的开展和前途,还是要面对考试,迎接升学考试的挑战,不必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再次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在学习中,既要重视考试,又不要胆怯考试,“生不畏考,奈何以考惧之〞你不怕考试,考试也就不可怕了。

2、掌握学习节奏,能进能退,天地自宽

学习的进步不是直线回升的,而是波折迟缓的,有起有伏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阶段会顺利一点,进步较快,有的阶段会困难重重,进步不大,甚至有退步的感觉。比方,有的知识刚开始学习时,比拟容易,到后面就有困难了,而克服了困难之后,学习又变得容易了。有的知识刚开始学习时觉得很难,但坚持一段时间,找到一些门路和办法,学习就容易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增大,原来的门路和办法不够用了,学习又变得困难了,而克服了困难之后,学习又会容易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考试成绩的上下变化,名次进退的反复都是正常的现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成绩变化确定一个恰当的范围,既要知难而进,也要知退而进,真正的退步,不是没有进步,而是放弃,只要不放弃学习,坚持不懈,退步总是暂时,进步那么是永远的。进不骄,退不馁,求知不懈,进取不息,学习的天地无限宽广。对于在学习上,不努力,不进取,或者半途而废的人,即使没有考试,也不会有其他捷径。

3、纵观人生,深谋远虑,没有近忧

站在人生的高度认识现在学习的必要和重要性,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开展的需要,现代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在作为学生要学习,今后作为成人的生活,工作和事业,乃至剧烈的社会竞争,都需要继续学习,因此,现在学习的内容多少,成绩好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产生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