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资料_第1页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资料_第2页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资料_第3页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资料_第4页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摘要:地铁车站属交通建筑的一种,服务广大乘客。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的介绍,探讨如何解决地铁出入口易识别性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和谐的问题。关键词:地铁站;出入口;建筑设计;城市景观1前言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为吸引和方便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通常一个车站设置2~4个出入口。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展,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车站出入口的设计除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做到协调、美观、易于识别。由于轨道交通地面、高架线路的车站出入口与车站主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筑设计,这里不作深入讨论,本文只对广州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2设计原则由于地铁出入口属城市公共交通建筑,其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满足功能的原则;易于识别的原则;与城市景观协调、和谐结合的原则以及生产、安装模数化、工业化的原则。2.1满足功能的原则满足功能需要是设计和建设出入口的首要任务,能否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通道是设计者优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2.2易于识别的原则出入口的使用者是乘客,只有醒目,易于识别,才能方便乘客出入,做到以人为本。2.3与城市景观协调、和谐结合的原则城市景观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高环境品质,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出入口作为城市景观构成部分,其设计不可能游离于城市景观之外,更不应与城市景观相矛盾。2.4生产、安装模数化、工业化的原则地铁建设,其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但由于其线路主要沿城市交通干线布置,建设期间势必对地面交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干扰。为了把这种干扰减少到最小,一是必须做好施工期交通疏解方案的合理设计和论证;二是要尽量缩短施工工期。为此,出入口尽可能采取模数化设计,实现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缩短现场安装工期,以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和影响。3出入口建筑设计及其适应性分析目前,广州地铁地下线路的车站出入口,从建筑形式上分,主要包括独立设置有盖、独立设置敞口、与其它建筑合建等几种类型[2]。3.1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此类出入口,建筑形式和风格尚未统一。广州地铁早期的一号线考虑满足功能为主,但为了方便乘客识别起见,从二号线开始,便慢慢形成了统一的风格。这类出入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反“∫”铝材飞顶;二是支撑飞顶的工字钢支撑;三是通透的钢化玻璃侧墙(详见图1)。通过铝材飞顶、工字钢支撑的用色与其它建筑区别。铝材飞顶和钢化玻璃侧墙分块拼装,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此外还设置灯箱,突出广州地铁醒目的红色“Y”字标志,方便乘客识别。该类出入口造型简洁轻巧、线条流畅、视觉通透、现代感强,通过统一的建筑形式设计,统一醒目的色彩运用,容易被乘客识别。缺点是由于作为单独建筑考虑,规划要求其与周边建筑进行距离控制,并要设在道路的控制红线外,需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造成拆迁工程量大。3.2独立设置敞口出入口此类出入口设计形式最为简单,即地面不设上盖,仅在出入口周边安装安全防护不锈钢围栏和钢化玻璃,高度控制在1.5m以下。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进车站内,出入口周边高出地面100~200mm,通过数级台阶与地面连接(见图2)[2]。此外还在出入口旁设置灯箱,突出广州地铁醒目的红色“Y”标志,方便乘客识别。此类出入口形式简单,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小。但广州属多雨地区,需在出入口与车站的连接通道设置集水坑和排水系统,增加部分运营成本。此外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置自动扶梯[1],自动扶梯露天遇雨水容易锈蚀,尤其是城市工业飞速发展,空气中酸性物质增多,雨天酸性物质溶入雨水,对露天扶梯的腐蚀更加严重,影响自动扶梯使用寿命。因此露天扶梯设计上要进一步研究防腐蚀处理。在城市景观严格控制区域,如城市新轴线的珠江新城地区,较多地采用了此类形式的出入口。3.3与其它建筑合建的出入口这类出入口的特点是与周边建筑合建,作为同一建筑统一考虑建筑设计。洞口张贴“Y”标志并设置灯箱,给乘客以明确指引(详见图3、图4)。合建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与既有建筑合建,通过适当改造,把地铁出入口功能赋予既有建筑。这种合建的前提是要做详细的方案设计和论证,还要变更既有建筑部分面积的使用功能,协调难度较大;二是与周边建筑统一设计,同步建设。这要求建设工期上做到同步,施工工序紧密协调和配合。合建出入口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最小,但其受到距离条件的限制。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有条件要设自动人行道[1]。因此合建通道过长,出入口建设就会变得不经济,同时也不方便乘客进出。4几点思考4.1出入口建筑方案的选用出入口建筑设计,建筑形式选用比较灵活,同一车站出入口可选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它是因地制宜,反复进行方案比选的结果。4.2建筑材料发展与出入口体量的弱化建筑材料日新月异发展为出入口在体量上进一步弱化准备了物质基础。4.3地铁“Y”标志的作用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广州地铁的“Y”标志符号将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轨道交通特性抽象出来的“Y”符号,也可以反映地铁出入口作为交通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因此未来线路的出入口在建筑形式上面临更广阔的选择,真正做到与城市景观结合。5结束语随着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也不断更新,未来线路的出入口在建筑形式上面临更广阔的选择,其将真正做到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参考文献[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2]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等.广州地铁二号线设计总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

57-88[2007-11-58:28:00|By:chinesepump]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lang=EN-US>7.1.8剧场建筑内观众厅吊顶内的吸音、隔热、保温材料和观众厅(包括乐池)内装修材料均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采用可燃材料时必须作阻燃处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lang=EN-US>4.0.6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7.2.10殡仪馆内骨灰寄存室内的装修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阻燃材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大规范》GB50045�95(997年版)3.0.8玻璃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3.4防烟和排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年版)8.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8.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8.2.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lang=EN-US>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平方米。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平方米。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8.3.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小编推荐

消防泵

生产厂家:上海意海泵业公司销售热线:02I-25965598,I3524II7934<>lang=EN-US>8.3.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8.3.2-1至表8.3.2对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风量表<><>8.3.3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8.3.4剪刀楼梯间合用一个风道时的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8.3.5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平方米每小时计算。<>lang=EN-US>8.3.6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必须共用一个送风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8.3.7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至30Pa8.3.8楼梯间每隔二至三层应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8.4.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8.4.2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lang=EN-US>1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立方米每小时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立方米每小时)。2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立方米计算。3中庭体积小于17000立方米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每小时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干17000立方米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每小时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立方米每小时。<>lang=EN-US>8.4.4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治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lang=EN-US>8.4.9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lang=EN-US>8.4.10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会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5.3.4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5.3.5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小于两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年版)6.1.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lang=EN-US>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纺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lang=EN-US>3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第5.1.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6.1.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6.1.4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6.1.1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5.3.6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地下室件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底层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入口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lang=EN-US>1.50h的非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有明显标志。《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年版)6.1.12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3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lang=EN-US>6.0.1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汽车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lang=EN-US>6.0.3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地下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以及设在高层建筑裙房内的汽车库,其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lm。6.0.6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1Ⅳ类汽车库。2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3Ⅱ、Ⅲ、Ⅳ类修车库。6.0.7Ⅰ、Ⅱ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大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当采用错层或斜楼板式且车道、坡道为双车道时,其首层或地下一层至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汽车库内的其他楼层汽车疏散坡道可设一个。6.0.10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6.4.4图书馆内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3.6.3疗养院主要建筑物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布置。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楼梯间。3.6.4建筑物内人流使用集中的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1.65m。《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lang=EN-US>3.6.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中,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4.2.3商店营业部分的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内的装修、橱窗和广告牌等均不得影响设计要求的疏散宽度。《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7.2.2剧场内观众厅出口门及疏散外门尚应符合下列规定:<>style="MARGIN-LEFT:36pt;TEXT-INDENT:-18pt;mso-list:l1level1lfo3;tab-stops:list36.0pt"><>lang=EN-US>1.

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小于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style="mso-margin-top-alt:auto;mso-margin-bottom-alt:auto;mso-list:l1level1lfo3;tab-stops:list36.0pt">二、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lang=EN-US>1.40m以外;三、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7.2.5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7.2.6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lang=EN-US>7.2.1电影院的池座、楼座均应设置足够数量、足够宽度并分布合理的内、外安全出口和相应的疏散通道及疏散楼梯。进出场人流应避免交叉和逆流。7.2.5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7.2.6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7.2.2汽车客运站内候车厅安全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得小于3m。7.2.3候车厅安全出口净宽不得小于1.40m;太平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严禁设锁,不得设门槛。7.2.4候车厅内带有导向栏杆的进站口均不得作为安全出口计算其宽度。<>lang=EN-US>7.2.5楼层设置候车厅时,疏散楼梯不得少于两个。疏散楼梯应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得小于3m。7.2.6安全出口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4.0.4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2个。4.2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5.3.8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8的要求。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8减少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5.3.8减少2.00m。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防排烟的有关规范(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一.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备注一、二级范按本条规定2500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三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三级5层1200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二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四级2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不应设在二层地下、半地下建筑(室)500--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二.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重要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三.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上表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四.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1.应符合下列规定: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1)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符合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2)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五.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有关规定。六.地上商店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符合下列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2.1.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2.按照本规范有关规定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七.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1.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2.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3.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4.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5.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联通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分隔: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疏散;2)防火隔间。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3)避难走道。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3.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防火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4)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八.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九.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3.应按本规范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4.防烟与排烟一般规定: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中的排烟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3.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1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厂房;2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4中庭;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5.7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及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5mm的距离。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自然排烟下列场所宜设置自然排烟设施:1按本规范应设置排烟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2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厂房(仓库)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6.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4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3.当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进行防烟,或前室、合用前室内有不同朝向且开口面积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的可开启外窗时,该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4.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机械防烟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当计算结果与下表的规定不一致时,应采用较大值。最小机械加压送风量7条件和部位加压送风量(m3/h)前室不送风的防烟楼梯间25000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16000合用前室13000消防电梯间前室15000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22000注:表内风量数值系按开启宽×高=1.5m×2.1m的双扇门为基础的计算值。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宜按表列数值乘以0.75确定;当前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门时,其风量应按表列数值乘以1.50—1.75确定.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应小于0.70m/s。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置1个。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层设置1个.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高层厂房(仓库)的机械防烟系统的其他设计要求应按现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