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
符合题意)
1.(1分)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
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2.(1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I分)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制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4.(1分)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
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
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第1页共23页
5.(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6.(1分)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
7.(1分)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8.(1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9.(1分)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祛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第2页共23页
10.(1分)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11.(1分)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该化肥是氯化镀
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该无色溶液显酸性
D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该水样属于硬水
A.AB.BC.CD.D
12.(1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
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
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
高温
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2CU+CO2t
第3页共23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
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
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
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
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氧化钠,1(TC时最少需用
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1点即可)。
温度也
14.(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02,并模拟自然界中C0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co:的水溶液
—新鲜绿色水草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02的水溶液,C02应从装置C的(填“m”或"n”)端通入。
第4页共23页
(4)将C0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
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15.(6分)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
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填字母序号)。
A.HC1
B.H2SO4
C.Na2so4
(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写出1种即可)。
(3)“微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16.(6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
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
是(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0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i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C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第5页共23页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i和K2,从Ki处缓慢通入
约50mL氧气,再关闭Ki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o
②mi、m2、m3的大小关系是。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
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
则a的取值范围是。
止水夹
250mL锥形瓶
17.(5分)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
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
(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1O3)和二氧化镒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
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第6页共23页
火帽氧气出口
过滤层
产氧药块
外壳
第7页共23页
202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
符合题意)
1.(1分)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
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
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分析。
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实现碳
中和,符合题意;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不符合题意;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可以减少因燃煤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不符合题意;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
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碳中和”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是化学常考的题型。
2.(1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大理石华表B.塑料水管
第8页共23页
c.陶瓷餐具D.黄金面具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
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A、大理石华表是用大理石制成的,大理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水管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陶瓷餐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黄金面具是用黄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
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1分)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幽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均衡膳食来分析;
C.根据均衡膳食来分析;
D.根据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来分析。
解: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制齿,但并不是补充越多越好,摄入过多会引起氟斑牙、氟骨
症,选项说法错误;
B.奶茶中含有蛋白质与食品添加剂,不能用奶茶取代水长期饮用,以防影响人体健康,
选项说法错误;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但不可大量食用,以防造成人体肥胖,选项说法错误;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每天应适量摄入,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第9页共23页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包括营养素的名
称、作用、来源及其缺乏症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1分)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
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
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分析】A.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A.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因此正丙
醇(化学式为C3H80)是一种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
和1个氧原子,共含12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D.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8)=9:2,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
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
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
A.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选项说法错误;
第10页共23页
B.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C.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1分)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分析】A、根据研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浸取色素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A、研磨花瓣,可在研钵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将研磨后的花瓣放入烧杯中,加入水浸泡,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第11页共23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检验白醋的酸碱性的实验步骤、各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7.(1分)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分析】A、根据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和氢气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
误。
B、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水、氢气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则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即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别方
法、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
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
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
第12页共23页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故选项错误。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
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
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1分)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祛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
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祛码放在左盘,使用了游码,祛码和葡萄糖放反了,会
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
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
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10.(1分)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3页共23页
氢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子
两种分
终生成
反应最
A.
化
量的转
现了能
过程实
B.该
变
性质不
的化学
催化剂
应前后
C.反
径
了新途
应提供
温室效
为缓解
该设计
D.
化学方
后根据
,然
程式
学方
的化
反应
写出
定律
守恒
质量
图和
示意
反应
微观
根据
析】
【分
。
解答
分析
进行
程式
生
下反应
的作用
催化剂
光照和
和水在
氧化碳
是由二
该反应
知,
图可
示意
反应
由微观
解:
光照
。
+H2
+CO
诙p2
2O赤
O2+H
式为C
方程
化学
气,
和氢
氧气
碳、
氧化
成一
,选
分子
三种
分子
化碳
一氧
子和
氢分
子、
氧分
成了
终生
应最
该反
知,
式可
方程
化学
A.由
误;
法错
项说
确;
法正
项说
能,选
化学
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反窃电技能竞赛参考练习卷附答案
- 厂房出租合法合同
-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4
- 成都买卖商铺合同范本
- 香蕉园收购合同范本
- 服装主播合同范本
- 博士通软件合同范本
- 租车公司买车合同范本
- 小区建造车位合同范本
- 摄像婚礼合同范本
- 护理人员紧急调配方案课件
- 机房搬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与营销策略
- TY/T 1103-2023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编制内容与评估指引
- 拼多多民事起诉状模板
-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研究-以蚂蚁集团为例12000字(论文)】
- 挖机上楼拆迁施工方案
- 幼儿园故事课件:《一叶障目》
- GB/T 10346-2023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政工师主要工作业绩总结(二篇)
- 心血管内科护理交接班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