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笔记_第1页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笔记_第2页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笔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1).西汉时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2).魏晋以来逐渐南迁游牧至山西和内蒙古一带.3).386年拓跋圭(道武帝)建立魏国.4).439年拓跋焘(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②民族矛盾激化③人民起义不断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二、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与客观条件1、改革的主观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⑴为了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⑵为了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⑶为了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⑷为了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2、改革的客观条件⑴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⑵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⑶孝文帝与冯太后执掌实权。四、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2、中后期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四、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前期——制度改革冯太后主持第一阶段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目的: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内容: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2、实行均田制3、设立三长制4、推行租调制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改革一一孝文帝主持侧重点是:汉化政策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主要内容:1)迁都洛阳2)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拓跋改为元、通婚姻、改籍贯:迁居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作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的影响?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2)得到汉族地主阶级支持,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4)促进了民族大融合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①、平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易受外族威胁;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的推行;②、洛阳曾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在黄河之南,地处农业生产发达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在中国历史上洛阳曾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魏之前,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曾定都于此。③、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并得到汉族地主阶级支持和合作。平城的危机:政治上: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经济上: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军事上:北方柔然的威胁;地理上: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2、孝文帝是怎样执行迁都策略的?课本第33-34页第一段3、孝文帝迁都有何意义?1)保证了改革的深入2)有效加强对中原地区控制3)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六、改革的历史作用经济: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促进了北魏农耕文明的确立和巩固。(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2、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教育、礼乐制度、统治制度)民族关系:3、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⑴鲜卑族逐渐汉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⑵鲜卑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一一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1)改革的必要性:与时俱进,适时改革(2)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措施、权力、个人等等(3)改革的曲折性:利益再分配,既得利益反对,复杂、艰巨性(4)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壬古罪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列举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中在风俗习惯方面的改革措施,并谈谈你对改革社会风俗的认识?认识:1)改革社会风俗习惯有利于革除陋习,推动社会进步2)配合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3)在社会风俗的变革中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有益部分的保留,避免绝对化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中有关土地分配的内容,并指出其性质的不同商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按军功授爵,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孝推行均田制,国家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受田者要交租、服役,实质上是推行土地国有制重要概念: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