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_第3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_第4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brileconvulsion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儿内二病房秦芳芳索引1小儿高热惊厥的定义2临床表现及特点3急救与治疗4护理诊断与措施5健康指导定义惊厥(convulsion)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是原发病引起的一种症状。约4%的儿童在15岁以前至少有1次惊厥发作,其中近半数未高热惊厥定义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定义为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曾有无热惊厥病史者。5岁以下儿童2~3%有热性惊厥史,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在癫痫持续状态中占28%,约有15~20%可转为癫痫,30%有复发倾向,部分患儿有热性惊厥家族史。

发病原因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发病机制儿童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纤维轴突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较弱刺激即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使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并迅速扩散引发惊厥。临床表现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牙关紧闭、呼吸暂停乃至面色、口唇发绀、四肢肌肉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强直性

阵挛性

临床表现新生儿惊厥发作不典型,称为轻微发作。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面肌抽动似咀嚼、吸吮动作,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样运动及呼吸暂停发作等。

单纯性热性惊厥1.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2.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h内。3.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4.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5.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6.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7.脑脊液正常。8.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9.有遗传倾向。复杂性热性惊厥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即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②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而且复发次数较多。1/3的患儿以后有复发性FC。惊厥时间超过20min(24%),24h内有惊厥复发(约1/4)或有限局性发作者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中仅2、4%以后转为癫痫。下列高危因素与以后转为癫痫有关:6个月以内或6岁以后起病、有癫痫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后有神经系统异常如Todd麻痹、热退1周后有癫痫样脑电图异常。据报道,有上述1个高危因素时有6、8%转为癫痫,2个为17%~22%,3个高危因素时高达50%。小儿颞叶癫痫中1/3有FC病史,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转归预后复发热性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以后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初次发作在1岁以内的复发率最高,约占一半病例。如家族中有癫痫或热性惊厥者,复发机会也高。复发的时间多见于初次发作后2年以内。01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发生率,在以往的报道中相差十分悬殊,2%~57%,可能与观察时间及病例来源不同有关。02无论是单纯型还是复杂型热性惊厥,在热性惊厥发生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癫痫的危险增高。03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的关系热性惊厥小儿发生癫痫及智力低下的原因,一种认为严重的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既可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03急救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路注意安全观察病情

降温吸氧控制惊厥

保持呼吸道通畅

治疗及处理反复发生的或持续性抽搐,会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和脑损伤,因此控制惊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迅速控制惊厥,缩短发作时间,减轻脑缺氧。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1.针刺:选取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等穴针刺,如无速效则立即使用止惊药物。

治疗及处理2.药物止惊:要选用方便、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剂量要给足,使患儿在短时间内达到减轻或停止惊厥的目的。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如苯巴比妥、10%水合氯醛、安定等。对惊厥持续者应备好复苏器,如:喉镜、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囊和人工呼吸机等。地西泮:0.3-0.5mg/kg,最大剂量10mg/kg,缓慢静推!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吸收较慢,不宜用于急救,此时应选用静脉制剂静脉注射10mg/kg,缓慢静推!两者重叠应用时应监测呼吸、血压、血气、脑电图,并准备气管插管。

治疗及处理一般处理: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控制感染: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病情观察A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详细记录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B面色的观察:高热惊厥的患儿,呈热性面容,如惊厥患儿面色苍白有明显中毒症状时,则往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C(3)意识观察:高热惊厥患儿在惊厥发作停止后无意识障碍发生,如有意识障碍则为脑部器质性病变。D瞳孔的观察:对反复惊厥者或感染性疾病发作的惊厥都需随时注意瞳孔的变化,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以免延误抢救时机。E因此,对原因不明的惊厥要密切观察发作的症状、部位、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及时发现诊断线索,找出惊厥的原因,以便积极治疗。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时发生喉肌痉挛或意识障碍不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造成误吸而发生窒息有关。有外伤的危险

与突然意识丧失可发生摔伤或抽搐时损伤。焦虑/恐惧

与家长缺乏惊厥的急救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潜在并发症:脑水肿

惊厥发作时间长造成脑组织缺氧而引起脑水肿,反复多次发作可致继发性癫痫。护理措施A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定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B迅速控制惊厥

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首选苯巴比妥。如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尽量保留1h以上,以便使药物充分被吸收。C

吸氧

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的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护理措施降温

及时松解患儿的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额部冷湿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浴,使超高热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保护脑细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D注意安全,加强防护

抽搐发作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四肢适当约束,抽搐牙关紧闭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E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注意T、P、R、HR的变化,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F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建立静脉通路可以保证及时、正确用药,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G护理措施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H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家长都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抢救与治疗。I健康指导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惊厥的基本护理知识,如保持安静的重要性等,介绍患儿预后的估计及影响因素,给予他们心理支持,使之能与医务员配合。01患儿出院时向家长讲解惊厥的预防及急救处理原则,如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并介绍物理降温的方法,以预防惊厥再发作。02同时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如发作时要就地抢救,针刺人中穴,保持安静,不能摇晃;大声喊叫或抱着患儿往医院跑,以免加重惊厥或造成机体损伤。03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查明原因,防止再发作。04预防

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A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B常备退热药,观察测量体温,一旦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搐。C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D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对有复发危险的病儿,可用药预防复发。1、平时不服药,在发热初起,体温达38℃以上时,急用安定灌肠,用量一次5mg或每天0.5mg/kg。口服效果不明显。2、长期服用药物预防,不论平时是否发热,持续规律口服苯巴比妥,每天3~5mg/kg。也可用丙戊酸钠,每天15~30mg/kg。目前有人采用的间歇服药方法,即初次发作以后,每当发热时立即用药,这种方法家长容易接受,但若采用苯巴比妥,则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苯巴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