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_第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_第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_第3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_第4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战略抉择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案例分析:韶关发展战略分析

佛山空间发展战略分析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一、战略二、区域发展战略三、战略目标四、战略重点五、指导思想六、战略措施3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一、战略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全局性。(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规律和影响因素)(2)长远性。(方向和发展历程)(3)综合性。(发展的多因素作用和影响)(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性)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4二、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5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二、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6区域发展战略往往包括: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空间开发战略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二、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7战略目标(核心)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的特点1、层次性总体目标(战略定位)具体目标。2、阶段性短期: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一般以10年为期长期:通常在20年以上。3、相对稳定性,但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一)总体目标(战略定位)其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区域“理想模式”或“理想状态”的总体面貌,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理想的追求而努力。8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二)具体目标1.经济目标

①经济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

②经济效益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主要物资消耗定额等。

③经济结构指标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三个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社会总产值的内部构成等。9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二)具体目标2社会目标①人口总量指标主要指人口发展规模。②

人口构成指标城乡人口比例,人口就业结构、文化结构等。③

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每万人平均医生数量、婴儿成活率等。④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普及教育程度,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10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二)具体目标3、建设目标

①空间结构指标城镇首位度、城镇集中指数、经济发展均衡度、各类建设用地结构等。

②空间规模指标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等。

③建设环境质量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人平均绿地面积等。11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12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注意:1.目标要适中应能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4.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既要“理想化”,又要高度的综合、概括,难免比较抽象。三、战略目标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案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总体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群整体竞争实力,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镇群包括六大具体目标目标一: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目标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目标三:文明发展的示范区目标四: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场目标五: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目标六: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案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案例:郑东新区---战略目标周干峙:郑东新区规划是一个失败的例子“郑东新区规划是一个失败的例子,福州千万不要跟着学。”在出席2006中国(福州)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期间,两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周干峙寄语福州市有关领导。

周干峙说,我们借用“外脑”、引进人才是对的,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崇洋,迷信海归派。很多外国人做的规划经不起推敲。以郑州为例,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总设计师是一个很有名的日本人,但那位所谓的日本专家在日本根本就没有搞城市规划的资格证书,他是一位建筑师。郑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在其规划中却设计了一个面积6.08平方公里的龙湖;“如意”是一个小的物件,而城市是生活,他却在城市中画如意,交通都难以组织。“一看就知道是外行人干的,但某些城市领导却将其奉若‘天神’”。:“按日本黑川纪章的方案估算,打造郑东新区的总投资应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个数字对郑州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郑州市目前全年的总财政收入只有5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也不过6亿多元。周干峙:郑东新区规划是一个失败的例子郑东新区的战略目标最初目标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郑东新区“十年建新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力争把郑东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企业总部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资源节约型和生态文明示范新区。22战略重点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四、战略重点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23四、战略重点确定战略重点通常考虑:1、竞争中的优势领域优势的领域,往往也是效益较大的领域,扬长避短,才能争取主动,提高竞争能力,求得发展。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在农业、能源、教育、交通等部门中选择战略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243、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正如链条的强度,它不取决于最强的一环,而是决定于最弱的一节。对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投人,整个区域的发展力度就可以大大提高。4、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四、战略重点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25战略重点的特性1、战略重点具有稳定性是在区域发展中较长时期能发挥作用的部门或地域,而不是只在短期内发挥作用的行业或某一局部地方。2、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会相应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案例: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本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促进区域集约发展,明确城镇群发展的目标与规模从提高城镇群整体水平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提出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确立科学、安全的生态格局,以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珠三角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完善区域协调的政策建议,加快制度创新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五、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指导思想与战略方针总体上是一个含义,但是前者更宏观、后者更具体一些。29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导思想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2、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勇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03、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六、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的手段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措施:(一)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积极配套落实各项行动的保障政策(二)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促进规划一体化 (三)完善规划法规、标准,增强城乡规划的统筹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评估考核第二节战略抉择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三、提出战略构想战略抉择的重要性:

“知己知彼”是兵法上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知彼”,就是了解对方,审视环境。39第二节战略抉择-、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一)区域的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40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区域优势与劣势

1.区位优势2.资源优势3.技术优势4.产业的优势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较。二是区际比较。

4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第二节战略抉择(三)区域容量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区域容量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区域容量研究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截力方面42-、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第二节战略抉择

(四)创新活动创新可以看作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新的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②新的产品;③新的原材料;④新的市场;⑤新的组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现在把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即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43-、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第二节战略抉择(四)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源一般多在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与扩散具有周期性,分为四个阶段:1、介绍阶段2.扩散阶段。3.成熟阶段。4.衰落阶段。创新活动的四个阶段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对应1、复苏、2、繁荣、3、衰退、4、危机44-、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第二节战略抉择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总体环境

“总体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政治、法律、风俗等。总体环境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环境。他们所面对的总体环境是等同的。(一)总体环境环境分析的途径: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分层次进行:世界发展趋势---全国总体形势---周边地区状况46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二)产业环境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现莫经济利益等。47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二)产业环境3.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己等。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48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三)企业或公司环境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某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49第二节战略抉择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战略构想方案,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50第二节战略抉择ⅡⅠ

ⅣⅢ51优势劣势障碍机会第一种(Ⅰ)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环境)(区域)SWOT分析矩阵机遇SO战略(增长型战略)威胁ST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WO战略(扭转型战略)WT战略(防御型战略)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53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二)、高速度增长战略(三)、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七)、信息化发展战略54(一)、自主发展战略1、背景:

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出发而提出来的。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2、主要内容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落后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殖民体制的结果。拉丁美洲、非洲的现在落后正是几个世纪以来参加资本主义过程的后果。落后国家要发展就要自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自主发展战略触及到了社会政治制度问题,提出各地区要自主发展,取消附庸的依附关系,革命性较强,故被称为“激进派战略”。55(一)自主发展战略3、意义自主发展战略从社会政治制度揭示了落后地区不发达的原因,揭示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主国与卫星国的关系。落后是依附关系造成的。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56(二)高速度增长战略1.基本思想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高速度增长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故高速增长战略又称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57(二)、高速度增长战略2.战略的积极作用谋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德国依靠高速度,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出现了“经济奇迹”,成为经济强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依靠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速度,成为亚洲“四小龙”。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58(二)、高速度增长战略3.副作用①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须以资金、资源、技术、设备为基础,才能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这些条件又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所不具备或难以得到的。②为了追求高速度,依靠大量的外援资助,负债累累,造成沉重的负担;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59(二)、高速度增长战略3.副作用③大量增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积累比例,压缩消费品的生产,造成生活质量提高缓慢,市场供应紧张,或者就业困难,人们生活水平长期难以提高。④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能源紧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失,带来一系列的弊病。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0(三)、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战略1、理论背景增长(growth)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发展(development)是指如何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的状态。发展伴随有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技术进步等的意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工农业产值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展。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1(三)、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战略1、理论背景实行高速度、高指标的发展战略,虽然可能使经济得到迅速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和人民的福利往往得不到改善。经济增长很快,人民生活水平却变化不大,社会没有明显的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发展的增长”。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针对“不发展的增长”而提出来的。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2(三)、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战略2、主要内容该理论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作为战略目标。它追求发展,而不追求增长。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发展显然是要改变贫困、失业和不平等的状况。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3、意义

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故称为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63(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1、背景区域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如果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对外贸易就能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如果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的话,对外贸易就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4(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2、主要内容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往往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的相对优势,出口初级农产品或矿产品,取得外汇,推动经济增长。初级产品出口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5(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3、战略的意义由于以初级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开端,比其他办法容易得多,所以历史上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来启动经济的增长。因为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缺乏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和设备,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矿产品产量的增加更容易实现。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6(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4.战略实施的缺陷:①贸易关系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和依附性。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仅仅依赖少量的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的国家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往往只能由此换取外汇,不得不付出代价;②生产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③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一般比较高。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7(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背景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消费。2、基本内容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的产品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进口替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时仍然需要出口初级产品或者借用外债。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8(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3、意义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4、问题进口替代政策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变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使用各种措施破坏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9(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1、背景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2、基本内容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些国家通过发展外向型工业,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更大发展。3、意义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70(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4、问题一是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是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连带市场与国外资本、技术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工业发展的依附性还相当强,难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二是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很不齐全,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三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生产,往往用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受到障碍。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外资本与技术的流人而建立起来的,甚至连设备、原材料等都依赖进口,因而有可能出现产品出口增加快、而进口增长更快的现象。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71(七)、信息化发展战略1、背景信息化发展战略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而是比工业更为重要的信息化。2、基本内容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结果,就是智力产业部门的发展,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发展智力产业部门,收集、获取、发现新的信息,并使先进的信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一)、平衡发展战略(二)、不平衡发展战略(三)、梯度推移战略(四)、集中与分散战略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平衡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思想:强调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平衡一般是指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2.问题平衡发展思想主要是从地区关系提出来的要求,而不是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要达到地区平衡发展的目的,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增加大量的投资,在不发达地区投放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必然在发达地区的投入减少,又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741、战略基础: 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地区比别的地区更富裕,一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望快。对全国各地都等同对待,若以此来编制规划,无疑是不合理、不经济的。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国家尺度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不平衡发展战略模式2、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②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③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作用。751、经济梯度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2、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国家尺度的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梯度推移战略3、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新产品或新产业的发展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每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出现以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力赛跑一样,由处在高梯度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地区转移,一级一级传递下去。764、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大尺度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梯度推移战略77第三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集中与分散战略模式案列:

韶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韶关市的区位格局1、中转站位置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处于华中、华南经济圈的叠交渗透地带,是广东省的“北大门”,可以承担广东省与我国北部省份经济贸易联系的中转站和重要通道的职能。2、华南经济圈外围韶关市处于以香港、澳门、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圈的外围,与珠三角直接相接,可以成为承受港、澳、珠三角经济扩散,并使扩散向内地延伸的重要节点。3、三省结合部韶关市位处粤、湘、赣三省结合部,郴州、赣州、清远、河源大致分布以韶关市区为中心的100多千米地域范围之内,为韶关市成为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了地理前提。二、经济发展现状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在广东省仍处下游水平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还不发达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调整为21.0:44.8:34.2。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二、经济发展现状二、经济发展现状3、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韶关市经济发展地域差异大,除市区在人口密度、人均国民生产产值、二三产业比重等都高外,其它县(市)存在着较大差异。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价1、经济上处于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2002年韶关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1.0∶44.8∶34.2,全市常住居民实际的人均GDP为8528元。总体来看,“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或者我国学者所提理论的“工业化初始阶段”。2、城市发展将步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按2000年五普资料计算,城市化水平为51.13%。韶关市将步入加速城市化发展阶段。3、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处于低级阶段从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来看,韶关市与珠江三角洲一样,仍处于以土地、劳力等传统廉价资源与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等高层次资源进行互补合作的初级阶段;四、发展背景分析1、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影响韶关市处于华南经济圈的外围,偏离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前沿,经济基础不够坚固,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完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国际经济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是,华南经济圈外围的有利区位条件、广东省重工业基地等有利条件使韶关市完全可以成为港、澳、珠三角产业向外扩散的重要节点。2、区域经济一体化五、区域经济差异分析1、与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比较——增长速度缓慢,差距逐步扩大,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2000年,韶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韶关在广东省的经济实力已由改革开放初期仅次于广州位居第二的位置下降到中下游水平。而与珠三角的城市整体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2、与周边地区比较——韶关市处于第二层次的领队位置六、韶关与周边地区关系分析1、与港、澳、珠三角存在巨大经济差异,属于外围与中心的关系2、与郴州存在竞争,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协作空间广泛郴州市在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经济实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两地最大的内联引资市场相同,导致两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六、韶关与周边地区关系分析3、与赣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经济梯度明显,

协作潜力较大4、与省内其它地市的关系,层次分明,协作与竞争同在(1)韶关与广州、惠州差距较大,协作关系将进一步增强(2)在经济实力上,韶关市强于清远、河源,但吸引力不及珠三角;长时期内,三地市的竞争多于合作七、发展环境总体评价1、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交通、资源与环境、现状产业基础2、发展劣势七、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1、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中,韶关是珠三角开拓内地广大市场的重要通道,是辐射华南数省的桥头堡;2、在与港、澳、珠三角区域关系中,韶关市是外围重要扩散节点,是该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参与者;3、在与郴州、赣州、清远、河源的区域关系中,韶关市可以利用地理位置居中的特点,发展成为粤、湘、赣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三省结合部、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者。韶关是粤北的中心城市,应发展成为广东省的工业基地、旅游基地、农产品基地、商贸基地,即“一中心四基地”七、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项目203年2005年2010年2020年数量年递增(%)数量年递增(%)数量年递增(%)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68.033209.054011.0168012.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51.52565.0664.0832.0125.471499.027513.0121316.091.0311411.734311.64136414.8产业结构19:47:3417:47:3610:40:503:46:51表韶关市各规划阶段主要经济指标预测(以2003年为基数)八、空间发展战略壮大都市核心区、建立高速产业带、强化两大发展轴、建设八个发展极案例2:

佛山市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研究一、空间发展演变历程二、空间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三、发展新背景及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四、空间发展战略五、空间发展规划六、行动计划七、保障措施佛山市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研究一、空间发展演变历程(一)佛山城镇发展的历史变迁(二)佛山城镇空间形态演化轨迹(三)佛山城镇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的启示(一)佛山城镇发展的历史变迁1949年建国以前:重镇兴起、城市形成1949年至1978年:渐进扩散、缓慢发展1978年至2003年:多元推动、独立发展2003年以来至今:撤市设区、走向融合佛山市行政区划图(2009年)(二)佛山城镇空间形态演化轨迹孤立发展期(1980年代以前)城市空间集中在汾江河两岸,形成了祖庙——东华里地区和石湾中心区两个中心;核心集聚期(1980—1990年代)城市空间形成禅城中心城区、桂城、大良容桂、西南街道等若干个组合型或独立的增长点;轴向扩散期(2000年代)空间形态沿321国道、105国道和325国道轴向扩散;区域蔓延期(2010年代)空间扩展形态逐渐转变为同时由中心向外扩散和轴线扩展,佛山市域范围建设用地大面积蔓延。佛山市域空间形态演化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化(三)佛山城镇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的启示1,交通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最为重要的因素,要重视市域交通体系建设;2,行政区划格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未来城镇空间建设应加强市域各区在产业、居住空间上整合;3,区域关系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格局特点较为重要;4,自然生态体系始终是佛山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未来佛山城市空间发展应重视自然山水生态体系的保护,合理引导城市空间与生态格局的整合。二、佛山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1、人口规模结构呈现规模位序分布,分布相对均衡。佛山市主要是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结构体系,大部分城镇规模小,中心城镇不突出,缺少100万以上的城镇。(一)空间发展特点2、城镇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形成以国道省道为主要依托的轴向扩散格局。全市城镇大多沿高等级公路、河流等交通干线分布。主要城镇密集分布的交通干线有105国道、325国道、321国道以及高明和三水方向的主要省道。(一)空间发展特点3、产业空间呈现“东密西疏,集群分布”的格局。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顺德、南海和禅城,并且形成了沿轴线发展的产业集聚化的空间格局,专业镇特色显著。(一)空间发展特点4、交通空间格局形成“一环三纵二横”高速公路体系和“二纵一横”国道体系。高快速公路体系:“一环”佛山一环;“三纵”,即广州西环-广珠高速、佛开高速、珠二环西线;“二横”,即广三高速和广明高速。国道体系包括:“二纵”,即G105、G325;“一横”,即G321(324)。(一)空间发展特点5、生态空间形成“两山两水”的“山水田园”格局。“两山(西南山系、西北山系)两水(西江水系、北江水系)”为特色,由低山丘陵林地、城镇建成区、江河水网以及以基塘特色为主体的乡村农田构成。(一)空间发展特点(二)存在问题1、弱中心强周边,中心区不突显。2、产业布局较分散,服务业相对薄弱。3、内部交通联系不足,外部空间需要对接。4、良好的生态基质条件需要优化。5、“三旧”问题突出,影响城镇空间质量。三、发展新背景及国外经验借鉴(一)佛山城市空间发展面临新的背景全球范围金融危机效应蔓延;区域性产业转移带来新契机;广佛同城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推行;“两转型一再造”战略成为重要着力点。(二)西方城市空间的理论与实践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主要理论工业化下的单中心同心圆模式(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后工业化下的多中心结构、信息社会下分散结构、生态化下的有机空间结构(如生态城市、“新城市主义”运动、山水城市等)。(二)西方城市空间的理论与实践国外大城市的空间规划实践思想大伦敦规划的绿带控制、哥本哈根的轴线延伸、斯德哥尔摩的分散多中心结构、东京的新城建设等。(三)空间结构的理论和规划实践的启示佛山未来的空间形态应该主要是多中心轴线式结构模式紧凑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沿主要交通轴线蔓延;适当的密度;混合用地;公共交通主导;调适性强的建筑物;科技园区。四、佛山市优化空间发展战略(一)空间发展总体定位以区域共同发展与生态优先为前提,以“产业发展转型、城市发展转型和环境再造”为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以构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为目标,采取跨越式发展,通过“中心强化,东部对接,南部提升,西向拓展,北向优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将佛山打造成为多中心多组团的紧凑型空间、“双引擎”的产业空间、互动式的节能交通空间、“双生态”的低碳高效空间、绿道网络的“山水田园”空间的现代化城市,最终实现佛山“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战略定位。(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中心强化,东部对接,南部提升,西向拓展,北向优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空间架构。(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中心强化需要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和地位,优化现有旧城区的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采用“优二进三”的产业发展策略,引进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与扩散作用。(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东部对接与广州“西联”对应。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交通对接,广佛在轨道交通、干道公路上的对接;二是产业对接,产业上要错位发展,佛山应发展广州供给不足的功能;三是生态对接,要协调广佛交界地段生态系统衔接,保证珠三角绿道建设。(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南部提升佛山要形成多中心轴线式空间结构,而顺德的经济基础最易发展成为地区次中心,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佛山应在未来将大良容桂组团定位成地区性次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制造业基地。(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西向拓展高明拥有充足的储备用地和良好的生态基质环境,利于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功能。佛山应以中心园区为载体,向西拓展,以发展生态型产业为主导思路,大力打造环保工业园、生态保护区与农产品基地和旅游休闲服务业基地。(二)空间优化发展战略北向优化与广州“北优”呼应。北部是佛山主要水源涵养地,位于河流上游,应以生态优化为导向,将北部打造成旅游、会议、培训、商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保护核心区。(三)空间发展理念1、多中心多组团的紧凑空间在城镇空间发展上,佛山要建成强中心多等级的复合型空间、组团互动式的发展空间、理性发展的空间、高空间整合力、高区域组织力的网络型空间。2、“双引擎”的产业空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空间上,一是建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双引擎”空间;二是打造“以点带面”的产业集群化与区域园区化的创新型空间。3、互动式的节能交通空间在交通空间上,要发展综合交通空间体系,建立基于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的走廊式节能空间。(三)空间发展理念4、“双生态”的高效低碳空间: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佛山要打造“双生态”的高效低碳空间,一是要建成以生态工业链联系的产业生态空间;二是建设生态城镇、生态小区的城市生态空间。5、绿道网络的“山水田园”空间在生态空间上,一是要形成以“山水田园”为特色的“基质-廊道-斑块”的山水型空间;二是建设以“环状绿道”为主导的绿色网络化的开敞空间;三是打造绿环和绿楔交织的低碳生态空间。五、佛山市优化空间发展规划空间发展优化总体方案(一)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为“主副双核,五组团,五轴带”的指状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一)城镇空间发展布局主副双核。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五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组团九江龙江组团五轴带。105国道城镇带325国道城镇带321国道城镇带西北城镇带西南城镇带(二)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一区,三带,多集聚区佛山应顺应城市与产业空间发展规律,以促进产业升级与优化空间布局为核心,构建“一区,三带,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协作配套、有机联系、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二)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一区:即中心组团。打造以国际金融、商务、商贸、会展、创意、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高品质生活区;以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地,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区域包括禅城经济开发区、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东平新城。

(二)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三带:(1)东南部高新技术及现代制造业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区域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中部物流业及综合服务业产业发展带发展商贸、仓储、运输、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和综合服务业重点发展区域有三山物流园、禅城开发区、南海开发区、金融高新服务区、南海产业城、东平新城;(二)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三带:(3)西部生态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材料、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和电子电器等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包括三水北部生态产业园、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园、南海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明沧江工业园、高明生态产业园。(二)产业空间发展布局

多集聚区:“罗村-石湾-南庄”陶瓷产业集聚区;“北滘-伦教-勒流-大良-容桂”家电与汽配产业集聚区“乐从-龙江”家具产业集聚区;“丹灶-金沙-小塘”金属材料加工产业集聚区;“里水-大沥-桂城”金属加工与汽配产业集聚区;“张槎-环市-盐步”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西樵-沙头-九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勒流-杏坛-均安”纺织服装与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明城-更合”食品与医药保健产业区(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构建“两环三纵三横”的过境交通干道体系、“一环五纵九横”的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