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_第1页
基于AHP的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_第2页
基于AHP的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AHP的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基于AHP的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2〕04-0322-03

1引言

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丰盛,乡村旅游迅速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认识不清、产品体系构建不全、重点开展方向不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加强对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势在必行。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应用较多的是层次分析法,张晶、李良军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规范值,构建贵州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以便于贵州乡村旅游科学开展[2];吴爱丽运用层次分析法采取资源价值、开发条件、管理条件3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对满城县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满城县乡村旅游开展的对策倡议[3];林雄斌、颜子斌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出资源因素中不同价值的重要性[4]。根据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本着科学合理、简明易操作、可比拟等原那么,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荆门市乡村旅游开展的对策倡议。

2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分布于乡村地区,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通常以乡村生产景观、乡村生活景观和乡村生态景观的形式存在。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22〕的国家规范对荆门市可以为乡村旅游开展所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全市拥有7大类49个根本类型263处资源点,但本文主要是对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而非对荆门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因此将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中独自列出来,可将其分为6大类,分别为农业景观、生物景观、地质景观、水域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建筑等,具体见表1。

3评价办法

3.1根本原理及指标确实立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办法[5],具有简便、灵活、实用的特点。AHP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其划分成不同组成因素,形成层次结构,再通过两两比拟确定各个因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数量值来表示因子之间的重要性〔表2〕。

层次分析法评价办法的根本原理是通过将事物两两比拟,得出事物之间的重要程度,从而构成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所对应的方向向量,得出这一组事物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示意了各个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

A=W1/W1W1/Wn

Wn/W1Wn/Wn,

为了综合反映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本文根据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构建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表〔表3〕。

该体系表的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1层为总目标评价层,即A层;第2层为综合指标层,即B层;第3层为工程指标层,即C层。由于各层次因子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所以体系结构为独立性结构。

3.2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专家、地方旅游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然后筛选、整理,最后取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A=〔aij〕。本指标体系可以构建如下4个判断矩阵〔表4~7〕。

3.2.1B层相对于A层的判断矩阵

3.2.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为了确定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子重要性的权重值。对于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特征向量,其中λmax是B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也是单排序的权重值。计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之后,为了保证准确性和说服力,必须对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为:CI=〔λmax―1〕/〔n-1〕,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CI的值越大,那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同时,计算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即计算CI与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CR=CI/RI。CR3.2.4层次总排序

在对表4~7的计算中,已经求得各因素相对于上层某一因素的权重值,在此根底上,可算出Cn相对于A层的最终权重值,见表8。

4分析与小结

在综合指标层〔B〕中相对于总体目标评价层的三个评价因子,资源要素因子〔B1〕的权重为0.7766,开发条件因子〔B2〕的权重为0.1549,管理条件因子〔B3〕的权重为0.0685。这说明资源要素因子〔B1〕在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因此,荆门乡村旅游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与爱护,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开发与爱护资源。此外,开发条件因子〔B2〕紧随资源要素排在第二位,说明在荆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要十分重视政府政策的制定、乡村生态环境的爱护与乡村意境的营造、区位交通体系的完善等。管理条件因子〔B3〕对荆门乡村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影响最小,但并不表示其不重要,因为在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必须搞好旅游效劳、根底效劳、效劳人员培训等问题才能助推乡村旅游的大开展。在工程指标层〔C〕层各影响因子权重的总排序结果〔表8〕可以得出:

资源要素因子〔B1〕中,农业景观因子C1影响最高〔0.3493〕,其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子C5〔0.1269〕,再次为生物景观因子C2〔0.0829〕,第四为水域风光因子C4〔0.0794〕,第五为地质景观因子C3〔0.0785〕,最次为历史文化建筑C6〔0.0524〕,说明荆门乡村旅游的开展要特别注重现有农业产业的开发,大力开展以沙洋油菜花基地、万亩蓝莓产业园、昕泰生态休闲农业园、盛老汉庄园、中华葛文化风情园、老柳河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十里花卉苗木长廊、茶花源景区、万亩桃花基地等为代表的种植园、采摘园、观光园、养殖园等农业工程,完善旅游农业旅游产品体系。此外,注重传统乡村聚落、建筑的爱护与开发,加强主题村落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与整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具象化表现。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开展自身传统优势旅游工程,进一步完善王莽洞、黄仙洞等旅游景区〔点〕的产品设计及效劳配套。

开发条件因子〔B2〕中,区位条件因子C8和生态条件因子C10影响最高〔0.3750〕,其次为政策条件因子C7和经济条件因子C9〔0.1250〕,说明荆门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区位交通体系的构建,乡村生态环境的爱护与恢复。此外,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制定适合本地的旅游开展政策,利于旅游开发商及旅游者前来投资旅游。

管理条件因子〔B3〕中,人员素质因子C14和平安条件因子C15影响最高〔0.2902〕,其次为卫生条件因子C13〔0.2187〕,再次为旅游效劳设施因子C11〔0.1432〕,最后公共根底设施因子C12〔0.0578〕,这说明荆门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要坚持“平安第一,效劳至上〞原那么,完善旅游六要素在荆门地区的配置,搞好旅游根底设施设置等是荆门乡村旅游开展中必不可少的措施。

综上所述,荆门市在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应优先开展以沙洋油菜花基地、万亩蓝莓产业园、昕泰生态休闲农业园、盛老汉庄园、中华葛文化风情园、老柳河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十里花卉苗木长廊、茶花源景区、万亩桃花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