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回顾与展望生物医学项目回忆与展望生物医学项目(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项目多学
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办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
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爱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项目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
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方案以来,生物医学项目有了快速的开展。在我
国,生物医学项目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驰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项目学
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的创立、1980年中
国生物医学项目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开展。目前,我
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项目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
,在我国生物医学项目科学事业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创造“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
刀剖割,肉眼察看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Wenhock创造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开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
一步察看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
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到达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
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
使人们能察看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的创造都是医学项目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开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办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
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
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
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应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
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et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
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
项目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
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
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辨认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
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项目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
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开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
RI、MRS开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
发明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
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
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
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项目技术的开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年
)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
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
diology),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Gruenzing成功
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平安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项目的发
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
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
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
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开展起来的
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办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
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
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
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
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
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
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到达今天这样
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
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
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现代生物医学项目中人工器官的开展也非常迅速,除上述人工器官外,人工关
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都得到应用,使千千
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可以说,人体各种器官除大脑不能用人工器官代替外,
其余各器官都存在用人工器官替代的可能性。
此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核医学、医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远程
医疗技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是现代医学项目研究开发的成果,综上
可见,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开展,显着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
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21世纪生物医学项目展望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开展的历史,从伦琴发现
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开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广泛应用
,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创造CT到今天
C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项目技术为根底、医学需求为前提开展起来的
医学新技术。循着20世纪医学开展的轨迹,我们有理由预测21世纪新的医学诊疗
技术可能在下列10个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1)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
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6]
(2)介入性微创,无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
术,纳米技术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3)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
PET的问世和应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开展。非影像增显剂
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4)生物材料和组织项目将有较大开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
有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5)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和装置将有很大开展,植入型药物长效
缓释材料,药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可逆抗生育绝育
材料、生物止血材料将有新突破。
(6)未来医疗将由治疗型为主向预防保健型医疗模式转变。为此,用于社区、
家庭、个人医疗保健诊疗仪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
和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用。
(7)除继续努力加强生物源性疾病防治外,对精神、心理、社会源性疾病的防
治诊疗技术和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开发,研制精神分析、
心理安抚、生物反应型诊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项目的新起点。
(8)创伤是造成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
系统是未来生物医学项目的重要课题。
(9)即将迎来的21世纪是分子生物学时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
速开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雪
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广泛应用。
(10)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研究和开发劳动爱护、家庭保
健、个人防护用的人工气候微环境是未来不能无视的问题。
199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与开展的决定,提出了奋斗目标:“到2
000年,根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22年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
兴旺地区到达或接近世界中等兴旺国家水平,在欠兴旺地区到达开展中国家的先
进水平。1999年国家科技部召开了“开展生物医学项目技术战略研讨会〞,国家
项目院发展了有关开展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战略研究等,对推动生物医学项目产业
开展、落实创新项目战略布置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人类与疾病做斗争,在医学
诊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发动起来,调整
政策,制定规划,改革医学研究教学的旧模式,发挥现代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
势,创立全新的生物医学,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GeWangMichealWV.PreliminarystudyonhelicalCTalgorithmsfor
patientmotionestimationandcompensation.IEEETrans.MedicalImagi
ng,1995,14(2):205
[2]MinnH,LapelaM,KlemiPJetal.Predicationofsurvivalwithfl
uorin-18-fluorodeoxyglucoseandPETinheadandneckcaner.JNuclMe
d,1997,38:1907
[3]ScheinmanMM.CatheterAblation.Circulation,1991,83:1489-1498
[4]杨于彬,生物医学项目与介入性诊疗技术,世界医疗器械,1997,3(9):5
0-52
[5]KatirciogluF,YamakB,Battalogl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学院《办公软件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财经大学《情报检索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新媒体发展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熟理工学院《临床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西方法律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东湖学院《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大学《P路由与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欧盟一般食品法Regulation-(EC)-No-178-2002中文翻译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文学短评类题型(含解析)
- 春节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培训课件内容
- 消防设施维保过程风险及保障措施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饮酒与糖尿病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保健(八段锦)4
- 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
- 银屑病诊疗指南2024
- (高清版)DB43∕T 1734-2020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联锁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