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1.gif)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2.gif)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3.gif)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4.gif)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a7ba97a8ba7f87ea3f1193d598a57b0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江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Cl-35.5Ca-40
六、选择题(共20分)
1-14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B.蜡烛熔化C.木柴燃烧D.工业制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分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
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
Do
3.“富硒大米”中的"硒’’表示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富硒大米”中的“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分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
在的元素,与具体形状无关;
答案:Ao
4.属于氧化物的是
A.K2cChB.02C.AI2O3D.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钾是由K、C、。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铝是由AI、0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是由Na、H、0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5.表示2个氮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A.N2B.2N2C.2ND.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一个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B、2N2表示2个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化学上,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个氮原子表示为:2N,符合题意;
D、2Na表示2个钠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木炭B.石墨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
不同单质。
【详解】A、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是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7.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溶液呈
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故选B。
8.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A.
【答案】B
【解析】
【详解】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方法是B。
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作保护气B.活性炭作吸附剂
C.氧气作燃料D.石墨作电极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作吸附剂,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有关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C.铁丝燃烧红热铁丝加热液体
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
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
忌;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燃烧
A.Mg+O2MgO2B.2Mg+O2^=2MgO
点燃占燃
C.2Mg+ChMgOD.2Mg+O22MgO
【答案】D
【解析】
占燃
【详解】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32MgO。
故选D。
1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A.提供足量的氧气B.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C.固体燃料粉碎D.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供应足量的氧气,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说法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属性,物质不变其着火点也不能改变,说法错误,故选项符合题意;
C、把固体燃料粉粹,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说法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说法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3.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法正
确的是
A.白砂糖的溶解度减小
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C.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D.汽水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汽水中溶解有白砂糖、柠檬酸等多种物质,然后通过加压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使二氧化碳溶
解其中形成。当打开汽水瓶盖,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从汽水中析出并产生大量气泡。
【详解】A、打开汽水瓶盖,产生气泡,二氧化碳逸出,白砂糖的溶解度不变。选项A错误;
B、打开瓶盖,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逸出产生大量气泡。选项B正确;
C、气泡逸出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逸出,汽水质量减少。选项D错误。
故选:Bo
14.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
A.等于该物质的式量B.随物质的质量而变化
C.单位是克/摩D.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
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
故选:C»
16-17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
15.水在通电条件下完全分解,不能得到的生成物组合是
A.2mol氢气和Imol氧气B.1克氢气和8克氧气
C.2克氢气和1克氧气D.10毫升氢气和20毫升氧气
【答案】CD
【解析】
【分析】
通电小小
水通电分解:
2H2O=2H2T+O2To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可产生2moi氢气和lmol氧气,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可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不可能生成2g氢气和1g氧气,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故选CD(.
16.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催化剂,O«OQ
•oooO氮原子
<08O<OO•碳原子
A.生成物中有单质B.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该净化过程可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答案】AD
【解析】
【分析】
催化剂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O和CO,生成物是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0+2co-2CO2+N2。
【详解】A、生成物中的N2属于单质,故正确;
催化剂
B、由2N0+2co2cO2+N2可知,参加反应的NO、CO的物质的量比为2:2=1:1,故错误;
C、反应前的分子总数是4,反应后是3,故分子总数减少,故错误;
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故正确。
故选AD。
17.下图为硝酸钾(KNCh)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1TC时,KNCh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T3'C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析出晶体30克
C.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D.T「C时,20克KNO3和20克NaCl的混合物放入100g水中,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
NaCl,可能有KN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TrC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lOO%=16.7%,故错
20g+100g
误;
B、T3℃降温到TJC,KNO3的溶解度降低,溶解度相差50g-20g=30g,但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
定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错误;
C、T2℃时,NaCl与KNCh的溶解度相等,若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故正确;
D、1YC时,KNCh的溶解度是20g<氯化钠的溶解度,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KNCh,可能
有NaCl,故错误。
故选Co
七、简答题(共40分)
18.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
(1)液氢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氢气是绿色能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氢气可以山多种途径获得。
高温
①煤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X+H2,X的化学式是,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②电解水能产生氢气,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O
③酒精(C2H6。)和钠反应能产生氢气。酒精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0.5mol酒
精中约含有个碳原子。
占燃
【答案】(1).纯净物(2).2H2+O22H2O(3).CO⑷.降低(5).氢原子、氧原子
(6).3(7).1:3(8).6.02X1023
【解析】
【分析】
【详解】(1)液氢就是液态的氢气,是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填纯净物。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只生成水一种物质,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
点燃
为:2H2+O22氏0。
(3)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氢原
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反应前水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属于单质,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反应前
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填降低。
②电解水时水分子转化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
由氧原子构成,所以电解水的实验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
③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1个酒精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其中的碳、氢原子
的个数比为1:3,故填1:3;
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1个酒精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0.5mol酒精中碳原子的数目
=0.5molx2x6.02xl023/mol=6.02xl023,故填6.02x102\
19.某粗盐中含氯化钠、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粗盐提纯流程如下:
称量
盟mL术悬浊洒操作A»溶满一蒸发一J精盐|
粗盐
7.0g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
⑴氯化钠属于(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量取20mL水,应选用mL量筒量取(填编号)。
a0b25c100
(3)20℃时,20克水中溶解克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4)操作A名称是,操作A所得的溶液是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对该实验中的蒸发过程叙述正确的是(填编号)。
a刚开始蒸发时,没有晶体析出
b蒸发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直增大
c蒸发后的精盐中只有氯化钠
d蒸发需用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
【答案】(1).易溶(2).b(3).7.2(4).过滤(5).不饱和⑹.a
【解析】
【分析】
【详解】(1)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2)量取20mL水,应选用25mL的量筒;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20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20gxJ^=7.2g;
100g
(4)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水分离的操作是过滤;20℃时,20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所以粗盐
7.0g溶解在2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5)a、由(4)可知得到不饱和溶液,所以刚开始蒸发时•,没有晶体析出,故正确;
b、蒸发后有晶体析出后,若温度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c、蒸发后的精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故错误;
d、蒸发需用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等,故错误。
20.下图是常见的反应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l)a的仪器名称是。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填“能”
或“不能”)用D装置。
(3)碳酸氢钠(NaHCCh)是一种白色固体,270℃时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
A
2NaHCCh=Na2cO3+H2OT+CO2f此反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将得到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
硫酸铜粉末的装置,若看到现象,说明气体中含有水分。
(4)若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能方便的收集,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用
73克稀盐酸和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得4.4克二氧化碳,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化学方程式
列式计算)
MnO2
【答案】(1).试管(2).2H2O2-2H2O+O2T(3).不能(4).A(5).白色粉末变蓝
(6).C(7).解:设HC1的质量为x
CaCO3+2HCI=CaCl2+CO2?+H20
2x36.544
x4.4g
73x
则—=----
444.4g
解得:x=7.3g
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
73g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MnO,
(2)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2^^2出0+。23由于二氧化镐是粉末固体,用长颈
MnO2
漏斗不能做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2H不能: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属于固体加热产生气体型反应,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将得到的气体通过无
水硫酸铜粉末,若有水分,粉末变成蓝色。故填:A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4)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还要能方便收集,最好选用C装
置作为发生装置。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过程详见答案。故填:C;10%。
2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不同化学实验。玻璃管左端通入一氧化碳,管内放入氧化铜,可以进行一氧化碳与
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尾气处理
(1)观察到A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证明一氧化碳的性。尾气处理时,若点燃尾气,现象是
(2)对实验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
b观察到B中有气泡时,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c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d结束后,A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3)玻璃管左端封闭,管内放入木炭和氧化铜,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可以进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o
②该实验结束时,尾气中检测到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的可能原因是。
(4)比较一氧化碳、木炭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②若要得到相等质量的铜,则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
质量。
【答案】(1).黑色粉末逐渐变红(2).还原(3).尾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4).
高温
be(5).C+2CuO-2Cu+C02T(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反应生成的C02与木炭反应生成
CO(8).氧(9).大于
【解析】
【详解】(1)A处玻璃管内放的是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我们会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固体会变成
红色的固体粉末,所以会观察到A处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因为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铜还
原成为铜,所以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处理实际上处理的是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尾气,我们
会看到一氧化碳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故填: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还原;尾气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a.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后点燃酒精灯,描述
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之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所以如果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而实验开始时需要先通一段时间
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会观察到B中有气泡产生,所以观察到B中有气泡,不可
以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描述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实验结束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让还原出来的铜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之后,
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以防止还原出来的铜被再次氧化,c描述错误,故c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以后,硬质玻璃管A中的氧化铜被还原成为铜,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
A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d描述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e。
高温
(3)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0,0=2CU+C0A<生成的
二氧化碳会使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ICuO=2Cu+CO,T;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该实验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条件是高温,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在高
温条件下与木碳继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反应生成的C02与木炭反应生成CO。
(4)①.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0+0“0,0〃+。02可知,铜元素由反应前的化合
态变为单质游离态,碳元素和氧元素仍然存在于化合物当中,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又根据木炭和氧化铜的
反应C+2CUO'=2CU+COA'碳元素由反应前的单质碳变到了二氧化炭化合物中,铜元素由氧化铜中
的化合态变到了铜单质中的游离态,只有氧元素反应前后始终是化合态。所以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只有
氧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填:氧。
,
CO+CuO=Cu+CO2
②.根据两个反应的方程式:2864,
高温
C+2CuO="'2Cu+C02T
12128,生成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智慧谱写幼儿园发展新篇章计划
-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检查计划
- 2025年猫爬架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板卧式电除尘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项目建议书
- 实施均衡发展的人口政策
- 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协议
- 艺术品交易与展示项目投资合同
- 担保期权合同
-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赏析与解读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单词表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重点语法知识点讲义
- 安全阀校验标准
- 耳穴压豆课件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管理与常用监测技术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