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和ATP(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_第1页
酶和ATP(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_第2页
酶和ATP(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_第3页
酶和ATP(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_第4页
酶和ATP(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酶和ATP

1.(2022年1月浙江)17.用果胶酶处理草苺,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葩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蒋可以

制得糊状的草苺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千()

A.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

B.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

C.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D.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不同点:荫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酌和无机催化剂的相同点:都

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兄;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平衡点:在化学反应前后质和桩都不变。

【详解】A、用果胶酶处理草苺,可以得到比较澄洁的草苺汁;而利用桸盐酸处珅草苺可以制得糊状的草

萄酱,说明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个同,A正确;

BC、盐酸屈千无机催化剂,与果胶酶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是相同的,

BC错误;

D、无论是酌和盐酸催化化学反应,反应的过程中温度达到蛟适的话,可以计反应更加充分,但可能酌的

效果比盐酸更好,D错误。

故选A。

2.(2022年1月浙江)3下列关千腺旮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l个脱氧核糖、1个腺咂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ATP是三磷酸腺甘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

腺昔,P代表磷酸基闭,~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TP分子中大扯的能址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

可以水解,这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水解。

【详解】A、1分子的ATP是由1分子腺噤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某团组成,A错误;

B、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错误;

C、ATP在水韶酶的作用下水帐,在合成酶的作用下ADP和磷酸吸收能旦合成ATP,C错误;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

的纽带就是ATP,D正确。

故选D。

3.(2021•6浙江月选考)下列关千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芜块茎代替生马铃萼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酌的影响“交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l、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铡反应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牛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见是RNA。

2、酶的特性:

CD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矿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酌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酌的活性蔽高;温度和pH偏的或偏低,酌的活性

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熟马铃薯块茎中酶已经失活,用其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不相同,A错误;

B、“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显,在酶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

再与底物混合,以保证反应pl!为预设pll,B正确;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翌1、2号试忤的目的是检验淀粉溶液和庶糖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C

错误;

D、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作为自变址,而本尼迪特试剂检验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

会改变实验温度,影响实验结果,故不能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D错误。

故选B。

4.(2021海南)11.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5I567400000000cccc

主I

菜II

I.

必2一_

tI时间

A.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

B.在t]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时所需时间不同

D.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反应时间该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

【答案】D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在图示温度实验范围内,50°C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60'C时,在4o•c时酶促反应速率随

时间延长而增大。

【详解】

A、据图可知,该酶在70°C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故该酶可以耐受一定的高温,A正确;

从据图可知,在t1时,酌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升茼而增大,即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为40'C<<50°C<60°C

<70'C,B正确

C、山题图可知,在小同棍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曲线变平缓)时所需时间小同,其中70°C

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反应速率时间最短,C正确;

D、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内该酶的反应速率可能相同,如达到砐大反应速率(曲线平缓)之后的反

应速率柜同,D错误。

故选D。

5.(2021海南)13.研究发现,人体内某种酶的主要作用是切割、分解细胞膜上的“废物蛋白”。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的空间结构由氨基酸的种类决定

B.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过程中发生肤键断裂

D.“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

【答案】A

【分析】

酶是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顶。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阮,蛋白顶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

排列顺序和肤链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B正确;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肤键断裂,C正确;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D正确。

故选A。

6.(2021海南)14.研究人员将叩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

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侧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昔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答案】B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甘,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竹、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农不的能磷酸键。

【详觥】

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

B、根据题总“结果发现ATP的术端磷酸基团被泛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

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昔没有放射性,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术端磷酸基团,C错误;

D、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婓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故选B。

7.(2021湖北)2.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佑(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麦

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小友没泡.麦芽长至糯米没泡、旅熟

发芽一定长段冷却至60C左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麦芽糖

B.麦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c.55~6o·c保温可抑制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

D.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中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其中五碳糖中的核糖是RNA的组成

部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部分,而六碳糖中的葡萄糖被形容为“牛命的燃料",而核糖、脱氧核糖和

葡萄糖是动物细胞共有的糖;二糖包括麦芽糖、庶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庶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乳

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柏物细胞特有的,糖原是动物

细胞特有的。

【详解】A、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在麦芽中存在麦芽糖,A错误;

B、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B错误;

C、细菌的生长盂婓适宜温度,据图可知,该过程中盂婓在55-6o·c条件下保温6小时左右,目的是抑制细

闲的牛长,避免杂荀污染,C正确:

D、一般而言,植物体内酌的最适温度高千动物,故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酌的蔽适温度高,D错

误。

故选C。

8.(2021北京)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千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C、H、0、N、p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谥

【答案】B

【解析】

【分析】A代表腺昔,P代表磷酸基团,ATP中有1个腺昔,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为

A-P~P~P。

【详解】A、ATP中含有腺嗦呤、核糖与磷酘基团,故元素组成为C、H、0、Y、P,A正确;

B、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ATP,B钻误;

C、ATP合成过程中谛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

D、ATP是生物体的白接能源物质,可自接为细胞提供能扯,D正确。

故选B。

9.(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

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P

乙薹

Pi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B

【分析】

分析图形,在信号的刺激下,蛋白激酌催化ATP将蛋白庙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阮,使蛋自庙

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蛋白磷酸酌又能催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拈团脱落,形成去磷酸化的蛋白质,

从而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恢复。

【详解】

A、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来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体现出蛋白质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如果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将会使该位点儿法磷酸化,进而影响细胞信号的传递,

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而ATP为其提供了磷酸基团和能

员,从而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正确;

D、温度会影响蛋白激荫和蛋白磷酸酶的活件,进而影响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D汗确。

故选B。

10.(2020北京生物高考题)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比02的实验,两组实

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C条件下,向5mL1%的H心2溶液中加入o.5mL酶悬液的结

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2.5

g

2

}k050

坛芒苏2打l

11

咳女

0,第1组

。5

~

I_

0.0

012345

反应时间

A.悬液中酶的浓度B.H心2溶液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温度D.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

蔽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者温度(pH)的升高,酌活性降低。另外

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l组牛成的氧

气的总量高。

【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旦,A错误;

B、提高比0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屋增加,B正确;

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世,C错误;

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商产物的蜇,D铅误。

故选B。

【点睛】

11【2020年浙江1月高考卷,8】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CD~@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

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曰立曰立曰二曰

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

B酶@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的形状

C酶@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若丙一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答案:D

解析:据题中信息可知,突变型细荀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牛长,而野生型细酌只要在培养

某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说明突变型细菌不能合成乙、丁,缺少的应该是酶@、@,A错误;荫和底物结合

后酌的形状会发生改变,B错误:由千酶具有专件,所以酶@只能催化乙转变为内,不能催化内转变为

丁,C错误;若丙一戊的反应受阻,由千乙还可以生成戊,所以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D正确。

12【2020年浙江1月高考卷,11】下列关千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

B.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

C枯草杆菌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

D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姨-磺化钾溶液不显色

答案:D

解析: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可以利用淀粉,能产生淀粉酶,A正确;固定化酶比水溶液中的酌更稳定,B

正确;枯草杆曲a-淀粉酶的敞适温度是50~75°C,比唾液淀粉酌的岛,C正确;糊精遇碳-镇化钾溶液显红

色,D错误。

13【2020年浙江7月高考卷,10】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世应一致

C将H心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比较各组批筒中收集的气体撼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答案:C

解析:该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址,应处十适直状态,A项正确。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址为无关变扯,

要保证各组加入的含有酶的滤纸片大小和数星相同,B项正确。该实验中不直接将过领化氢溶液加到含酶

的滤纸片上,而是将滤纸片粘在反应小室一侧的内壁上,缓冲液和过氧化氢浴液依次加到反应小室下侧,

C项铅误。该实验的检测指标是单位时制内收集的气体体积,D项正确。

14.C2021湖北)21.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

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

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蒸饿水,酶A溶液,甲物质溶液,物质溶液,透析袋(人工合成半透膜),试管,烧杯

等为了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抑制作用类型,提出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请完善该实验设计思路,并

写出实验预期结果。

(1)实验设计思路

取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忙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蜇

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熘水中进行透析处

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2)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出现结果CD:

结论@: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

结论@: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

结论@: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

结论@: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

【答案】(l)CD.2@.甲物屈溶液、乙物版溶液

(2)@.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前酶的活性高@.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

@.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加乙物原溶液组,透析前后酌活性不变@.加甲物

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小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